原創 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 靜說日本
昨天,我已經趕到舟山老家,陪伴父母過年。
我的老家在舟山市沈家門漁港,一到家,就吃到了酒醉膏蟹、舟山帶魚,還有米魚羹。家鄉的味道,到了哪裡都忘不掉。
母親已經80多歲,健朗。昨天做了滿滿一桌,祭菩薩。今天一早,又準備了一桌,謝祖宗。老母親說,祭菩薩與謝祖宗程序略有不同,好酒好菜均需必備,而謝祖宗,除了點蠟燭燃香之外,還要放紙錢。紙錢最好是一張張念過經,點過紅的,是「真錢」。這是孝順錢,送給祖宗大人們在天堂用,祈求繼續保佑我們子孫後代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到了我這一代,其實已經不太知道這些過年的習俗與套路。於是,我把祭拜過程與酒水布局一一記下,以備後用。
進入現代社會,傳統的好習俗漸漸被人遺忘,作為後輩,也已經鮮有人知道這些習俗的來龍去脈。所以,老人們開始擔心,以後到了天堂,還有沒有子孫在過年時,想起他們?
我前些天,剛剛在日本過完新年——日本新年過的是洋曆元旦,但是習俗與套路跟明治時期以前過的中國式春節,幾乎一樣,沒有出現「中西混搭」。
日本人說,他們過春節的習俗與方式,都是從中國傳來的。有些內容,日本做了些創新。
我們來看看,日本人過年,都有哪些習俗?
第一,家門口、公司門口要放門松,或者要掛松枝。
為什麼要用松枝?日本有個說法,說神是居住在松樹中,所以,在門口放上門松,或者在門上掛上松枝,是為了迎接神靈的到來。
知道了這一個說法,就理解了為什麼日本的皇宮廣場、神社與寺院裡,會種上那麼多的松樹。
第二,家裡要供上鏡餅。
這是用糯米糰做起來的圓餅,疊放三層,疊成塔形。鏡餅主要是供給家裡的灶神與財神吃的。有的公司在辦公室裡也供。
鏡餅要供到11日為止,到了11日的開鏡日,要用木槌把鏡餅敲碎(不能用刀切),然後把神靈們享用過的鏡餅,做成年糕湯給孩子們吃,保佑孩子們健康成長。
第三,是大年三十(日本稱為「大晦日」)晚上,家裡吃年夜飯時,一定要喝「屠蘇酒」,說是「驅(屠)邪蘇魂」,是中國傳來的千年習俗。
這種酒的喝法有一個固定的程序:就是一杯酒,一家人要傳著喝。一般是從最小的孩子開始喝,最後是最年長的喝完。如果家裡的母親的年齡剛好遇到「厄年」,那麼,這最後一口酒,一定要請母親喝——一家人保佑母親安然度過「厄年」!
我上百度查了「屠蘇酒」,果然有解讀:「屠蘇酒,是在中國古代春節時飲用的酒品,故又名歲酒。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屋,因為是在這種房子裡釀的酒,所以稱為屠蘇酒。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製而成的,其配方為大黃、白朮、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入酒中浸制而成。」
過年喝屠蘇藥酒,這種風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中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蘇東坡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中也有:"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的詩句。
第四,除夕夜,一定要吃蕎麥麵。
日本人把除夕夜吃的蕎麥麵,稱之為「越年蕎麥麵」。為啥在除夕夜一定要吃蕎麥麵?有3種寓意:一是因為蕎麥麵又細又長,在日本文化裡代表著細水長流與健康長壽,人們希望像蕎麥麵條般活的長久。另外,因為蕎麥麵條易斷,日本人希望將一年的辛苦與煩惱做一了斷,不帶到新年裡。還有一點是希望像蕎麥這種植物那樣,生命力頑強,不畏貧瘠,不怕風雨。
吃越年蕎麥麵條有一個講究:必須在零點前吃完,吃不完的話,第二年就不會有好運。
第五,過年要吃年糕
日本人過年時都要吃年糕,不是為了「年年高」,而是取其「韌性」之意。
日本人說,年糕具有很強的韌性,所以過年吃年糕,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能有堅韌的意志,度過各種預想不到的難關。
過年吃年糕,有兩種吃法:第一是在炭火上烤著吃。第二是與魚菜一起煮著吃,叫「雜煮」。
日本的年糕,不是做成我們中國那樣長條的,然後切成片做成炒年糕,或湯年糕。日本的年糕是做成年糕塊,一般是兩塊麻將牌大小。
但是,日本列島的年糕塊的形狀,關東地區與關西地區是不一樣的,大阪以西的關西以及九州、四國地區,都是圓形。但是,到了東京,卻變成了方形?
為什麼東京的年糕塊變成了方形呢?有一個說法是,江戶時期(中國明清時期),江戶城(現在的東京)已經是一個百萬人口的大城市,過年時,年糕來不及做,要把年糕搓圓,太費時間,所以乾脆切塊賣。後來,以東京為中心的關東地區,年糕塊都是方形的,這一做法也影響到東北地區和北海道。所以,東京以北的地區,年糕都是方形的。
第六,從除夕夜開始,到新年第一天,都要去寺院神社參拜。
新年第一拜,日本人一定是拜佛祖神靈,叫「初詣「。
所以,除夕夜去寺院聽鐘聲迎新年,新年第一天去寺院拜佛,或者去神社拜神靈,是日本人新年的頭等大事,一是感恩佛祖神靈在過去一年中的庇護。二是祈禱新的一年裡給予繼續保佑。
第七,新年吃飯要用兩頭圓的筷子
日本的筷子,都是一頭尖的筷子。但是在過年時,必須使用兩頭圓的專門的白木筷子,叫「祝箸」。
為什麼需要使用兩頭圓的筷子呢?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寓意,那就是筷子的一頭,是神用的。也就是說,你在吃飯時,神與你同時享用。
所以,過年的時候,家裡用的祝箸,都有專用的紙袋包好,父母親會在每一雙筷子袋上寫上每一個人的名字,專筷專用。這一雙筷子,要從除夕開始使用,連續用三天。
第八,新年第一天不能洗澡
因為日語中,「服」與「福」是同音,念成fuku。所以,新年第一天脫衣服洗澡,就意味著會把神帶給你的福分都脫掉了。同時你大年初一洗澡的話,也會把一年的福分都洗掉。
所以,新年第一天是不能洗澡的。
第九,從大年初一開始三天之內,家裡是不能動刀。
從元旦新年第一天開始,家裡三天不能動刀,因為一動刀,就意味著會把緣分切斷。其實,這一規矩,是為了讓忙乎了一年的家庭主婦們,能夠在新年好好休息三天。
那不動刀,三天時間,家裡吃什麼呢?日本於是誕生了專門在過年時吃的熟食,叫御節料理(おせち料理)。
御節料理種類豐富、色澤鮮豔,最常見的御節彩盒是三層,每一層擺放的食物類別不同,且都有特定的含義。
第一層稱為「一之重」,裡面裝的是各種前菜和茶點心。譬如常見的黑豆象徵健康;鯡魚子象徵著子孫繁榮、家族昌盛。第二層稱之為「二之重」,主要裝的是以魚肉為主的燒烤和醋醃料理。譬如大蝦的長長的觸鬚,非常像壽星的鬍鬚,因此寓意著健康長壽、福祿天齊。第三層稱之為「三之重」,裝的是芋頭蓮藕竹筍之類的煮菜。蓮藕(酢蓮)因為中通的圓孔非常多,表達人們對通情達理洞曉人情的美好願望,同時還寓意著新的一年通達順遂;而芋頭則包含有兒女滿堂的美好寓意。
介紹完日本人過新年的九大習俗,對照一下,我們哪些還保留著,哪些已經失傳?
原標題:《有哪些過年習俗,中國已經沒了,日本還在堅守?》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