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的這些過年習俗了解一下吧~

2021-02-28 上海崇明

說起過年這個中華民族最傳統最盛大的節日

各個地方的習俗其實不盡相同

比如年夜飯要不要吃餃子

元宵節要不要吃湯圓

湯圓是甜是鹹

總要引起一番熱議

那麼在崇明

過年的習俗又有哪些特別之處呢?

今天就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

崇明的臘八粥不是甜的,而是鹹的。舊時老百姓家裡並不富裕,快過年時,將年終剩下的食材匯合在一起,有黃芽菜、薺菜、芋艿、油豆腐、豆腐乾、花生、黃豆,再放點鹹肉,用灶火慢慢燉煮熬製。隨著火苗不斷跳動,鍋裡暗藏的香味也會慢慢地飄出來。等到吃的時候,再拌一點豬油進去,吃到嘴裡,真讓人有欲罷不能的感覺。

崇明真正過年是從臘月廿三(當地稱之為廿四夜)的灶王節開始。

崇明的老人會特別重視在這一天祭祀灶神的習俗。按照他們的說法,臘月二十三這天,灶君公公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的情況,一定要好好供奉,好讓他在玉皇大帝前多為本家美言,讓來年時不缺飯吃。

夜幕降臨,老人們會在家裡的灶頭上貼了一張用紅紙印的灶神爺像,在像前點上兩支大紅蠟燭及一炷香,屋裡燈火通明,香菸繚繞。卷銀包、赤豆飯、圓子、豆腐、茨菰等供灶神享用的祭物逐一擺上。全家上下按輩分大小逐一跪倒叩頭。最後將灶神爺像與紙錠一起火化,以示上天。

崇明有一句民諺:「有錢沒錢,蒸糕過年」,除夕除了大魚大肉,還有崇明糕和炒乾果。

和許多地方一樣,每逢過春節的時候,崇明也離不開糕。崇明有一句民諺:「有錢沒錢,蒸糕過年」。臘月剛剛過半,家家戶戶便忙著磨粉,然後在灶頭上架起蒸籠,將糯米粉和粳米粉按二比一的比例用開水揉和,待成為手捏成團、落地能散狀時,放入籠格內用旺火蒸製。這個時候屋內熱氣騰騰,灶頭燈火通明,甚至通宵達旦。糕要蒸得細膩,往往用「摜」的辦法,就是將蒸熟的米粉用蒸布包好,兩個人拎起來,拋向上方,再用力摜到桌子上,這樣多次反覆,米糕摜得又粘又結實。

除蒸糕外,家家還要炒乾果。炒乾果通常有三種,就是花生、蕃芋幹和蠶豆。這些乾果都是平時自家種的。舊時,這些乾果都是用來賣錢的,自己是捨不得吃的。只有在過年的時候,父母會把這三種乾果炒拌在一起,裝在甏內然後儲存起來,作為過年期間的「零食」用來待客。

大年初一睜開眼,除了壓歲錢,還有意外的驚喜。就是女孩床頭都會有一雙嶄新的蘆花蒲鞋,這都是勤勞手巧的奶奶在陳年裡給孫輩們趕製的,毛茸茸的蘆花蒲鞋雖然看上去木醺醺,但它的保溫性極好,腳往鞋裡一伸,頓時從雙腳一直熱到全身。蘆花蒲鞋之所以如此暖和,是因為它使用了崇明土生土長的材料——稻草和蘆花。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蘆花蒲鞋似乎已經徹底淡出了我們的視野。

十月填埋的甘蔗,需要「開填」上桌,作為特別的待客必備食品。

新年裡親友間走動,崇明的人家會用一種特別的方法來招待客人,十月底填埋在地裡儲藏過冬的甘蔗終於可以「開填」了。小心翼翼地扒開嚴實的泥土,甘蔗露出泥面的瞬間,依然一身碧綠。在地裡填埋了一個秋冬的甘蔗,味道比新鮮的汁更多、味更甜,且甜中還帶有醇香味,如果不小心碰到內心泛紅的糖芯甘蔗,那絕對讓人驚喜。還有一種甘蔗經過微弱的發酵,帶有一點酒的味道,這種「醉甘蔗」讓人陶醉。於是,在暖意融融的冬日裡嚼根凍甘蔗,那種瓊漿玉液般的甜蜜和滋潤,也從舊年傳遞到了新年。

正月十五元宵節,崇明當地人稱「過正月半」,是過年的最後一個高潮,除了和別處一樣放煙火、調獅舞龍、懸掛燈彩之外,正月半的紅紅火火還體現在照田財和摜火球的習俗上。

照田財也稱為摜田財,農民們在自家田頭,用秸稈紮成柴把,一邊點燃舞動,一邊高喊著:「田財田財,大家發財」。摜火球則是小孩子情有獨鐘的遊戲。事先在小洋鐵筒上用鐵釘敲上一排排小洞,桶口裝上鐵絲作拎攀,筒內置硬木柴火,點燃後舞動,半小時火球摜下來,周身就會感到暖烘烘的,臉也被捅中的火映得紅紅的,待到柴火燒盡之時,再把它用力甩向天空,火星如天女散花般自由落下,慢慢消失在夜幕中,猶如煙花般絢爛。

怎麼樣小夥伴們

是不是覺得崇明的過年習俗

別具風味

其實不管過年習俗如何

只要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圍在一起

吃一頓豐富美味的年夜飯

才是最幸福的

交一個工作生活的幫手,開一扇了解崇明的窗口,多一條喜歡小島的理由

美圖、美文投稿請發送至郵箱:cmxwb2010@163.com

相關焦點

  • 那些年,在崇明過年是多麼隆重而神聖
    在大年初一暖暖的陽光裡,陪著家人嗑瓜子、嘮家常,臉上無法隱藏的那一份幸福與滿足,也許就是過年的全部意義。我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在我們童年的時候,崇明民間的很多過年習俗都還完整保留著,因而親身經歷過一個個過年的儀式。如果沒有這些儀式感,就不會有對時節變化的感知,也不會體味出濃濃的年味。
  • 來圍觀,這些都是土家人的過年習俗
    一家人慢慢享用過年大餐,直到慢慢天明,就是日子越來越亮堂,越來越光明的意思吧,直到現在仍然沿襲著這個古老的習俗。土家人為什麼過趕年呢?有很多傳說。其中最重要而最廣泛的說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抗擊異族說。由於當時正處於戰爭頻繁時期,土家族人過年前探得敵人要乘過年時來偷襲,而在土家族地區認為,如果一個人連年都沒過,那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來年會不利順。
  • 過年不洗澡、不洗腳?各地過春節的奇葩習俗
    關於春節有很多自古流傳下來的習俗,這些習俗中有一些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有一些卻讓人覺得奇葩
  • 南北方過年差別大 看看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但俗話說「十裡不同俗」,由於氣候、飲食等方面的差異,南北方的新年習俗也會略有不同,讓我們看看我國的春節習俗有哪些,南方北方過年又會有什麼差異。在南方有除夕夜圍爐的習俗,一家人吃過年夜飯便圍爐而坐,嗑著瓜子,看著電視,邊吃邊聊,述說著一年來的酸甜苦辣。  初一習俗:開門炮仗、拜年  南北差異:北方吃餃子 南方吃年糕湯圓  初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預示在新的一年裡順順利利、紅紅火火。
  • 過年習俗:過年禁忌知識匯總
    現代人對於很多傳統的過年習俗知道的很少,過年的「禁忌」很多人也不了解。其實,過年時候「禁忌」也特別多。但並不是迷信,而是人們為了求得吉祥平安的古老習俗。過年日常語言凡「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
  • 代代相傳:除夕到初七的過年習俗是什麼
    「臘月三十過大年,大盤餃子慶團圓」。此後,每至年末,家家戶戶就貼紅紙、掛紅燈、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自此以後,守歲和吃年夜飯就逐漸成為了除夕的傳統活動。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三十都外出工作,不回家過年。暢暢也想告訴大家,工作再忙,也要一家人一起吃一頓年夜飯。
  • 雲南過年習俗和飲食
    雲南氣候獨特,方言不同,飲食豐富,過年過節的風俗也有自己的特色。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雲南習俗和飲食。 雲南過年習俗貼對聯雲南過年時與漢族一樣也要貼對聯。但那"對聯"是紅紙剪成的各種圖案。不僅"書寫"方式不同,連貼的方式也別具一格。
  • 久等了各位,請見老上海過年習俗
    然而農曆新年畢竟已成全民皆慶的傳統大節,堅固、深厚的風土習俗和民族文化,是難以改變的。農曆新年之慶,仍是年年不息、年年強勁。由於新出現了一個陽曆元旦,為示區別,自民國以後,農曆新年就移用了節氣中的 「春節」之稱。舊時從農曆12月23日起就進入「過年」了,一直要延續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始告終,還形成了一套固定程式。
  • 新年將至~過年習俗知多少?
    下面就請大家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了解關於除夕的知識吧。歲除,是歲末除舊布新的日子。除夕,即歲除之夜,它與歲首(新年)首尾相連。舊歲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換新歲了,故俗以為除夕。現存文獻中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地方風物誌《風土記》。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 我的中國年 | 浙江省青田縣過年習俗
    青田糖糕是青田縣的一種特色的傳統年糕,歷史悠久,是以往家家戶戶過年時必須製作的食物,因而做糖糕也就成為了青田的傳統過年習俗。由於糖糕的儲存時間長,且做法多樣,因此製作糖糕時的量也是很大的。將洗乾淨的箬葉放開水裡煮一下,煮軟之後拿出來晾一下。箬葉湯稍微放涼,這時候將糯米粉、糖、肉等原料倒入大盆裡,箬葉湯還溫的時候倒到大盆裡,這一步水要注意千萬不能放涼。然後進行攪拌(糖可以放開水裡面化開,也可以直接到米粉裡面拌),攪拌均勻至糊狀。
  • 有哪些過年習俗,日本還在堅守?
    到了我這一代,其實已經不太知道這些過年的習俗與套路。於是,我把祭拜過程與酒水布局一一記下,以備後用。進入現代社會,傳統的好習俗漸漸被人遺忘,作為後輩,也已經鮮有人知道這些習俗的來龍去脈。所以,老人們開始擔心,以後到了天堂,還有沒有子孫在過年時,想起他們?
  • 過年與過年習俗之舂米果
    舂米果——過年與過年習俗之九嘯鵬 那個時候,每個村莊至少有一座舂臼屋
  • 過年習俗和禁忌
    那麼你知道我國春節都有哪些習俗呢?小編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1、臘月二十三(1月17日)過小年(1)習俗民間把每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稱為「過小年」,也同時稱為小年、小年節。過小年雖然不是過年但卻是在預示著新年即將到來,也是十分重要傳統節日。
  • 在農村過年,有哪些傳統和習俗?
    農村過年有哪些傳統和習俗呢?每個地方多多少少都會有些不一樣,,但總體而言都是大同小異,我的家鄉在南方江西,我就來聊聊,我那邊過年是怎樣一個習俗。以前在年前的半個月到20來天的時間是人們最忙的時間,忙什麼呢?
  • 過年為什麼要吃餃子?小咖為你揭秘春節習俗!
    2020 鼠年新春過年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風俗習慣。近年來,過年的方式日新月異,我們在網上淘年貨、在群裡發紅包、在朋友圈拜年... ...但傳統的過年習俗你知道多少呢?和小咖一起來回憶過去的年味吧!過年習俗小百科2020 Happy New Year臘八粥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這一天人們要喝臘八粥。
  • 過年與過年習俗之酥玉蘭片
    (圖片來自網絡)酥玉蘭片、炸蘭花根和泡薩其瑪——過年與過年習俗之十嘯鵬
  • 把崇明畫下來給你,贊透贊一!
    設計師小施,在崇明出生、長大、工作,對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喜歡用繪畫表達對家鄉的愛,也喜歡將島的故事放進他的作品中。快過年了,小施又手繪了12幅崇明美圖,贊透贊一!
  • 以前過年前除了殺年豬,還有哪些習俗?現在農村還會殺年豬嗎
    在農村過年前殺豬,確實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情,這是屬於農村幾代人的記憶,也是農村特有的傳統習俗。那麼農村除了殺年豬,還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呢?下面我來給你們分享一下:農村殺年豬這個習俗,具體是從哪個年代開始,無從考究,但有一首老北京的民謠是這麼唱的:小孩小孩你別哭,進了臘月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 中國人傳統過年習俗和禁忌完整版!
    最近大街上的年味也越來越濃, 那麼你知道春節都有哪些習俗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今年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1)習俗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年末廿三/廿四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稱「掃屋」。
  • 過年習俗有哪些?怎樣才算真正的過年?讓我來告訴你!
    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各式各樣,因地區人文而不同,今天小編帶你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圖文來源:富源縣人民檢察院)這些就是過年的傳統習俗了,到現在為止你們還記得哪些,哪些習俗還保留著?哪些習俗已經拋之腦後了?確實,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現在過年的習俗已經逐漸簡單化,但無論如何,過年還是我們的重要節日,還需要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