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西西弗斯」與財富

2021-01-08 人民網

  每年的自然災難,都會吞噬掉巨大的人類社會財富。但是,這個統計從來是與GDP的統計分開的。國民財富每年增長多少,我們有一本帳。損失掉多少是另一本帳。國家有國家的帳,個人有個人的帳。

  對個人來說,一次洪水就可能使個人財富全部歸零。若干個人加在一起,就是這一地區的國民財富歸零。但這個地區在統計GDP增長時,似乎不會告訴公眾:曾經的財富已經化為烏有。

  了解一個地方的人民是否富裕,光看GDP統計上的數字增長還不行,必須看到那裡的另一本帳:災難帳。幾千年、幾百年、幾十年辛苦勞作,有的地方非常富裕,而有的地方卻仍然貧瘠,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些貧困地方積累的財富不斷地歸零。

  新華社上周報導,四川瀘州市納溪區上馬鎮今年7月下旬,再一次重複了連續40多年的悲劇。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這裡每年都會被淹,有時一年還會被淹兩三次。今年的災情與往年一樣,場鎮街道被淹沒了大半,水位達到鎮上小學3米高的大門頂部。上馬鎮有近500戶商鋪,在7月21日到22日的暴雨洪災中,有近200戶商鋪被淹。據說,建一公裡防洪堤就能緩解被淹的慘況,但就是無法籌集到建堤的1400萬元經費。

  荷馬史詩裡講過一個西西弗斯的故事。西西弗斯觸犯了眾神,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由於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前功盡棄。於是他就不斷重複、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這樣一件無效又無望的勞作當中慢慢消耗殆盡。

  四川這個連續40年被水淹的小鎮,似乎很像一個現實版「西西弗斯」。當然,現實版「西西弗斯」並非只在四川小鎮一個地方上演,我們身邊到處都可以看到「西西弗斯」的身影。我們所看到的現實版「西西弗斯」與荷馬史詩中的西西弗斯有一點不同。西西弗斯是受到眾神的懲罰,而現實版「西西弗斯」是人們的一種自我懲罰。一條道路、一座大樓,甚至連街上的地磚,拆了建、建了拆,好像西西弗斯把巨石推到臨近山頂又滾了下來,永遠不斷重複,前功盡棄,這不是眾神對人類的懲罰,而是我們自己偏偏要這麼做。或者說,這是我們的制度安排我們必須這樣做的。制度是眾神制定的嗎?非也。制度也是人制定的,也是我們自己制定的。

  據說,終於有一天,西西弗斯在推石頭這件孤獨、荒誕、絕望的生命過程中發現了新的意義——他看到了巨石在他的推動下散發出一種動感龐然的美妙,像舞蹈一樣優美。他沉醉在這種幸福當中,以至於再也感覺不到苦難了。現實版「西西弗斯」在「推石頭」過程中也感到了一種GDP增長的美妙,感受到了個人財富積累的快感。只有當又一次災難臨頭時,才能暫時中斷這種美妙和快感。於是乎,一切從頭再來,只不過是從頭再來。J012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包倬:從涼山到昆明的文學「西西弗斯」
    包倬第三部小說集《路邊的西西弗斯》 記者:新書出版了,有什麼感受? 包倬:喜中有愧。 關於《路邊的西西弗斯》: 《路邊的西西弗斯》是一部中短篇小說集,收錄了包倬《鳥獸散》《老如少年》《觀音會》
  • 一點兒哲思|推石頭的西西弗斯痛苦嗎?
    講述西西弗斯受到諸神嘅懲罰要喺地獄不斷推一塊巨石上山上到山頂,巨石又會自動碌返落山腳佢每日都要重複呢種徒勞無功嘅工作,直到永恆後人有一個講法話諸神並唔係用「推石頭」嚟懲罰西西弗斯而係用觀念用「我永世都要推石頭實在太慘」嘅呢個觀念西西弗斯知道自己改變唔到命運佢唯一可以做嘅
  • 吳剛伐桂與西西弗斯推石
    他的名字叫西西弗斯。希臘神話中說,西西弗斯是最足智多謀的人。眾神之王宙斯擄走了河神伊索普斯的女兒伊琴娜,西西弗斯將這一消息告訴了河神,以從河神手中換得一條四季常流的河川。宙斯大怒,命令死神塔納託斯去捉拿西西弗斯。然而不幸的死神卻被西西弗斯騙得自己戴上了鐐銬,成了對方的囚徒。死神成了囚徒,大地上再沒有人死去。
  • 西西弗斯的意義
    就如同一直推石頭上山的西西弗斯,石頭到達山頂又滾下來,然後他就繼續下山去推石頭上山。我一度認為這是極度荒謬的,早就知道會滾下山的石頭推上山有什麼意義,這苦役的懲罰有什麼好紀念的。後來看了更多,理解的更多。西西弗斯是以最高的虔誠來否認諸神並且推石頭上山。
  • 《西西弗斯的神話》丨阿貝爾·加繆
    諸神處罰西西弗斯不停地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石頭由於自身的重量又滾下山去。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加嚴厲的懲罰了。荷馬說,西西弗斯是最終要死的人中最聰明最謹慎的人。但另有傳說說他屈從於強盜生涯。我看不出其中有什麼矛盾。各種說法的分歧在於是否要賦予這地獄中的無效勞動者的行為動機以價值。
  • 西西弗斯不是在推石頭
    風格:經典 | 適合:沉浸式思考 鮮有人不曾在心底告誡自己,切勿讓自己過活成西西弗斯,即那種無效無望勞作,直至將生命消耗殆盡的枯燥狀態。
  • 樸信惠X曹承佑《西西弗斯》殺青,2021年首播!
    由樸信惠、曹承佑主演的韓劇《西西弗斯》於近日殺青,拍攝完成,並開始投入後半部分製作。該劇是JTBC十周年特別企劃的電視劇,是由《藍色大海的傳說》、《主君的太陽》的導演陳赫執導,《命運和憤怒》(7集~21集執筆)的金燦浩和李在仁聯合執筆,將接檔《Run On》於2021年播出。
  • 西西弗斯的無意義與意義
    就如同一直推石頭上山的西西弗斯,石頭到達山頂又滾下來,然後他就繼續下山去推石頭上山。我一度認為這是極度荒謬的,早就知道會滾下山的石頭推上山有什麼意義,這苦役的懲罰有什麼好紀念的。後來看了更多,理解的更多。西西弗斯是以最高的虔誠來否認諸神並且推石頭上山。
  • 西西弗斯與吳剛:中西思維差異的比較
    在古希臘神話中,觸犯諸神的西西弗斯受到了懲罰,他要推動一塊巨石到山頂,然而每次將要抵達時石頭就會滾下來,於是西西弗斯不得不一次次地重新把巨石往上推,周而復始。而據晚唐的段成式所撰的《酉陽雜俎》記載:「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桂創隨合。人姓吳名剛,學仙有過,謫令伐樹。」
  • 《悲劇意識》:脆弱的人類,像西西弗斯一樣推石球,投降或戰鬥?
    所有這一切,不管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是胸懷宇宙的大事,人類都陷於力有不逮的困境中,這自然而然讓我們想到了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西西弗斯是希臘神話中一位被懲罰的人,他受罰的方式很特殊:必須將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每次當他大汗淋漓地到達山頂時,巨石又滾回山腳,他必須再次將石頭推上山,如此永無止境的重複。
  • 那西西弗斯的蝴蝶
    「……我記得有一次班會上,您給我們講了西西弗斯的故事。我知道,我就是西西弗斯,我現在就在推那塊巨大的石頭,我相信我一定會把它推到山頂上!並且讓它生根,不再滾下來。」她這樣說,我便想起來,確實有這麼回事兒。那是進入高二一周以後的事兒了,目的當然是為了向大家說明,高二打下的基礎優勢才是最紮實的優勢。
  • 哲學隨筆《西西弗斯的神話》
    意見的分歧卻在於他為什麼被罰在冥間做這種徒勞無功的工作。先是,他冒犯了神祇,他偷去了他們的秘密。河神伊索柏斯的女兒愛琴娜被天神丘比特擄去了,她的父親焦急萬分,就把這事向西西弗斯述說。西西弗斯知道內情,願望說出愛琴娜失蹤的真實情形,但是,附有一個條件,那就是請求伊索柏斯給柯林斯城堡一個水源。他寧願要取水的恩惠而不要天上的雷霆。因此,他就在下界受罰。
  • 在劫難逃今晚大結局,究竟誰才是西西弗斯?
    比如我們之前就get到的《在劫難逃》英文片名叫西西弗斯這個線索,立馬解鎖關鍵人物,這不就是說的張海峰嘛~ 每一次重來,想盡辦法也無法改變現實,一旦失敗就會再次回到過去。
  • 活出生命的意義3:西西弗斯
    這是我們《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的第三講,在前兩講中,我們說了人在極端環境下的三種心理階段,還有意義療法。今天,我們還是繼續說人生的意義。西西弗斯你知道西西弗斯這個人物嗎?但是,西西弗斯的行為也觸犯了眾神,眾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可是這塊巨石每每快到山頂時,就又會滾下山去,前功盡棄。於是他就不斷重複、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這樣一件 —— 無效又無望,又沒有任何意義的勞作當中,慢慢消耗殆盡。
  •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西西弗斯的石頭告訴我們,什麼比死亡更可怕
    然而,人類潛意識,還是非常抗拒死亡的,比如中國傳說中,就有孫悟空劃掉生死薄的故事。 我們雖然不可能像西西弗斯那樣去推大石,但大多數人都有過那麼幾次勞而無功的痛苦體驗,那種消耗了時間、精力,卻發現所做的努力,一無是處,毫無用處。就如同西西弗斯推大石一樣,好不容易把石頭推近了山頂,石頭卻自己骨碌骨碌滾了下去,一切重歸為零,最後一刻,功虧一簣,所有的心血付之東流。那一刻的痛苦,是身體還是精神全都被淘空的感覺。
  • 半島時評:高考班的西西弗斯
    這一幕,想起來就讓人飆淚……如果將高考比作一座高山的話,學子們是以青春為籌碼,用汗水和孤勇博一個未來;老師則更像是滾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他們拼盡全力,一步步將學生送上巔峰,而自己卻要重新回到起點,開啟下一個艱苦的輪迴。如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至青春不在,兩鬢斑白。當學生陸續走向大學,有的老師也即將要退休。
  • 不失望,才有希望—西西弗斯懲罰的啟示
    不失望,才有希望—西西弗斯懲罰的啟示一、西西弗斯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推上奧林匹克山的山頂。但由於神的詛咒,大石頭還未被推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讓他前功盡棄,這樣他就要不斷地重複地做著這個毫無意義的動作。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了。對於西西弗斯來說,他生命中唯一的內容就是那塊石頭與那座陡山,他的生命會在這樣一件無效又無望的勞作中慢慢消耗掉。
  • 披上「西西弗斯」外衣,《在劫難逃》真的能打嗎?
    其連續兩次與兇殺案嫌疑人趙彬彬(鹿晗飾)同歸於盡,又連續兩次在「死亡夢境」中醒來——第一次回到案件之前,第二次直接回到兩年前。 而在進入第四集之後,劇情內容逐漸走入了一個正常的懸疑劇範疇,並且依稀透出了《白夜行》的影子——一對孩童時期相依為命的少男少女,長大後變成了地下執法者,整個事件的謎底就在此二人身上。
  • 精衛:東海的宿命,西西弗斯的中國意象
    一日在東海邊玩耍不慎被捲入海中淹死。而後化身為精衛,銜石填海。這個故事,啟蒙讀物中不厭其煩地介紹,並且加以歌頌。精衛精神映射的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挑戰自然,改造自然的壯舉。失敗不可避免,但也毫無畏懼。確實,很長的教育中都是這麼說的,可是就故事本身還可能有另外一種解讀。
  • 人生是一場西西弗斯的懲罰
    希臘神話中,有個叫西西弗斯的,他受罰往山上推巨石,但是這塊巨石卻從未成功到達山頂,於是他只能周而復始地做這件事情。今天讀完毛姆的《人性的枷鎖》上本,就想起了這個可憐的神話人物「西西弗斯」。據說這是毛姆的自傳體小說,如果藝術來源於生活,那麼確實在這部小說中也能看到他其他作品一些人物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