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義3:西西弗斯

2021-02-18 扶搖FuYao

這是我們《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的第三講,在前兩講中,我們說了人在極端環境下的三種心理階段,還有意義療法。

今天,我們還是繼續說人生的意義。

西西弗斯

你知道西西弗斯這個人物嗎?

他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國王,他的一生就和我們之前講過的俄狄浦斯王一樣,充滿著悲劇色彩。

他是一個足智多謀的能人,他甚至一度綁架了死神,讓世間沒有了死亡。

你看,綁架死神?

這種事兒都能幹得出來,夠猛吧?

但是,西西弗斯的行為也觸犯了眾神,眾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可是這塊巨石每每快到山頂時,就又會滾下山去,前功盡棄。

於是他就不斷重複、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這樣一件 —— 無效又無望,又沒有任何意義的勞作當中,慢慢消耗殆盡。

就連眾神們也都認為 —— 再也沒有比這種懲罰更嚴厲的了。

我們之前還推送過一個故事,叫《為何上帝讓我去推一塊不可能移動的巖石?》,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從西西弗斯的神話中衍生出來的,裡面的主人公也和西西弗斯一樣,日復一日地推石頭,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樣,但推石頭時的心態,卻完全不同。

為什麼呢?

因為衍生故事裡的主人公是「接受了上帝的任務」,也就是說,他做的雖然是這種無望又無效的事情,但有著意義。而西西弗斯,則是「連意義都沒有了」。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經歷各種痛苦,但人生若還有意義,他就能活下來;而有些人即便坐擁金山銀山,該有的都有了,但要是失去了人生的意義,就會選擇輕生。

可見,意義,

對我們是如此重要。

追求意義

雖然弗蘭克爾開創的「意義療法」,叫做「療法」,但弗蘭克爾本人並沒有覺得他每天面對的是「病人」。

書裡有這麼一個例子,讓我印象深刻:

說有一個美國的高級外交官跑到維也納去找弗蘭克爾,說想繼續做心理治療。

這個外交官從五年前就開始在紐約某位心理分析師那裡做治療。弗蘭克爾就問他:「為什麼五年前開始做這種治療?你為什麼覺得自己需要這樣的治療?」

這個外交官說:因為他不滿意自己的職業,覺得自己跟美國的外交政策不合拍,所以越來越焦慮。

而那位紐約的心理分析師就一遍一遍地告訴他:他應該去和自己的父親和解,因為美國政府以及他的上司 —— 就是「他父親的象徵」。因此他對工作的不滿,是由於他潛意識裡「對父親的仇恨」引起的。

在持續五年的治療中,分析師不斷地敦促他接受這樣的解釋。

而在弗蘭克爾看來,這個人根本就不是病人,他只是因為自己原來所追求的意義,被職業所阻擋了而已。為什麼呢?因為外交政策變了。

雖然在外人看來,沒有任何放棄高級外交官這種職業的理由,這看起來很蠢,但他還是改行了,結果非常好。他對新的職業非常滿意,當然,收入和聲望也許不如從前,但那種原本的心理焦慮則消失了。

在弗蘭克爾看來:

人對生活的意義、職業的意義、存在本身的意義、以及對生命的意義的擔心和焦慮,絕對不是心理疾病,而是正常現象。因為人就是這種 —— 追求意義的動物。

但很多心理醫生願意用後者去解釋前者,說你現在如何如何,是因為過去小時候如何如何。

當然,我不否認「原生家庭」對人們帶來的影響,但很多心理醫生就只會一味地幫患者「回憶童年」,很多時候,這根本不是治療,而是 —— 「文學創作」。

在我看來,如果傳統的心理治療是「去除雜草」,那麼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就是「種下稻子」。


一個著眼於過去,一個放眼於未來。

雜草永遠除不完,

最好的方法,當然是種下稻子。

而改變的秘密,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建造新的東西上,而非與過去抗衡。

虛無主義

虛無主義,是20世紀普遍存在的現象,特別是戰後,全世界都是一片虛無,虛無主義認為「生命毫無意義」,這也可以理解。

弗蘭克爾的這本書在虛無主義盛行的時代,曾經指引了很多人,他就像一位把痛苦的人送到快樂彼岸的擺渡人,讓我們學會 —— 「自己治療自己的痛苦」。

有一位在戰爭中失去雙腿的年輕士兵,叫約姆·奇坡爾,幾次想要自殺,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在讀了這本書一個星期之後,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不再沮喪 —— 活得莊嚴而神氣。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徵,可無論是上世紀戰後匱乏的時候,還是現代物質過剩的時候 —— 人們還是普遍都抱怨生活沒有意義,人們經常受到內心空虛的困擾,就和這個約姆·奇坡爾一樣。

而虛無的主要表現,就是「厭倦」,

這些人自我標榜為「沒有前途的一代」,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如今,越來越多的患者們向心理醫生提出的問題,根本就不是一個心理醫生能回答得了的問題。那就是: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很多大學老師,父母長輩們,面對學生與孩子的問題也是一樣。要知道:這種問題,可都是以前的人們問牧師或拉比的問題。

這也能說明,現在的人們都知道「人活著要有意義」,人們也在追求意義,而人們普遍,也都經常找不到 —— 自己人生的意義。

人們組成了社會,與一群人一起生活,久而久之,人們慢慢就變得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他要麼隨大流,做別人 —— 所做的事;要麼因為集權主義,做別人 —— 希望他做的事。

你說人能不焦慮嗎?

人自身的意義到底在哪呢?

這個問題,我們留到明天細說。

其實,也許很多人沒有找到「人生終極的意義」,但相對地,人也有很多眼下「短期的人生意義」,這些往往都是自發形成的,而人與人之間的意義,沒有什麼可比性,更沒有什麼你高我低之說。

比如:你想多賺點錢,讓家人的生活條件更好;你想好好撫養你的孩子,讓他無憂無慮地生活;你想好好工作,讓公司變大變強;你想走遍世界,追求詩和遠方;你想用心經營愛情,和心愛的人白頭偕老。

每個人都能給自己找一個意義,

這並不難,可別忘了:

人生,可是非常無常的。

也許你突然身患重病、也許公司突然倒閉、也許愛人提出分手、也許家人遇到無常。

一旦你現有的意義突然被迫中斷,不得不放棄時,你能否不被苦難打擊,一蹶不振,而是給自己重新找一個新的意義呢?這才是真正的難題。

在亞瑟·米勒的劇本《維希事件》中有這麼一幕:

講的是某位中產階級上層的紳士,向佔領他們所在城市的納粹軍官出示自己的各種榮譽證書,包括大學畢業證、傑出市民推薦信等等。

納粹軍官問道:「這是你所有的東西嗎?」紳士點點頭,納粹軍官立即將這些東西揉成一團,扔進了廢紙簍,告訴他:「很好,現在你什麼都沒有了。」

於是,紳士徹底崩潰了,因為對於他而言,做人的尊嚴依存於別人對自己的尊重,若是沒有了尊嚴,精神也就隨之崩潰。

但我們不能這樣,我們要學會在「意義崩潰時」 —— 「重新找到意義」。

所以,

能為自己找到新的意義,

是我們重新振作的關鍵。

從某種角度來說,人生本沒意義,

所有的意義,其實都是人賦予的。

自我成長,

在於積極地「自我賦義」,

而助人成長,

則在於積極地「幫其賦義」。

這是人活下來的基本驅動力,

正如哲學家馬克思·韋伯說:

人,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 ——

「意義之網」上的動物。

好,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的全部內容,

延伸閱讀附在下方,

在評論區,留下您的思考吧,

感謝您的閱讀,與君共勉。

<推石頭>

<俄狄浦斯王>

相關焦點

  • 西西弗斯的意義
    如同我始終推崇的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一樣,我始終都在探尋一切的意義。任何事都要意義才能將我說服,我才會真正從心裡接受。無意義的事在我看來是荒謬的。就如同一直推石頭上山的西西弗斯,石頭到達山頂又滾下來,然後他就繼續下山去推石頭上山。我一度認為這是極度荒謬的,早就知道會滾下山的石頭推上山有什麼意義,這苦役的懲罰有什麼好紀念的。後來看了更多,理解的更多。西西弗斯是以最高的虔誠來否認諸神並且推石頭上山。
  • 西西弗斯的無意義與意義
    如同我始終推崇的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一樣,我始終都在探尋一切的意義。任何事都要意義才能將我說服,我才會真正從心裡接受。無意義的事在我看來是荒謬的。就如同一直推石頭上山的西西弗斯,石頭到達山頂又滾下來,然後他就繼續下山去推石頭上山。我一度認為這是極度荒謬的,早就知道會滾下山的石頭推上山有什麼意義,這苦役的懲罰有什麼好紀念的。後來看了更多,理解的更多。西西弗斯是以最高的虔誠來否認諸神並且推石頭上山。
  • 第五階段:尋找人生和生命的意義
    所有關於生命的哲學,都不是哲理這麼簡單,它是活生生的現實。我們會體驗到,當真正發現自己、成為自己時,你會喜極而泣,你會看到:原來這才是你自己,原來你就是生命。二、西西弗斯的人生意義西西弗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西西弗斯是科林斯的國王。他曾經一度綁架了死神,讓世間沒有了死亡。後來,在死神被救出後,西西弗斯就被打入冥界。
  • 吳剛伐桂與西西弗斯推石
    不料西西弗斯回到人間之後,就賴著不走了。怒不可遏的眾神於是為狡猾的西西弗斯設計出最可怕的懲罰,懲罰他每天要把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推到陡峭的山上,然後再眼看著這塊大石頭滾到山腳下面。西西弗斯要一天又一天地、沒有任何希望地,重複這個毫無意義的動作。
  • 經典《活出生命的意義》: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推薦書目《活出生命的意義》作者:[美] 維克多·E·弗蘭克爾著,呂娜譯出版社:華夏出版社出版時間:2018年01月 他擁有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達拉斯大學和匹茲堡大學教授職位,並在加利福尼亞聖迭哥國際大學教授意義療法。弗蘭克爾共出版了39部作品,並被翻譯成34種語言。他的作品《活出生命的意義》銷售超過千萬冊,獲選為」美國有影響力的十大圖書「之一。
  • 現實中「西西弗斯」與財富
    今年的災情與往年一樣,場鎮街道被淹沒了大半,水位達到鎮上小學3米高的大門頂部。上馬鎮有近500戶商鋪,在7月21日到22日的暴雨洪災中,有近200戶商鋪被淹。據說,建一公裡防洪堤就能緩解被淹的慘況,但就是無法籌集到建堤的1400萬元經費。  荷馬史詩裡講過一個西西弗斯的故事。
  • 西西弗斯不是在推石頭
    風格:經典 | 適合:沉浸式思考 鮮有人不曾在心底告誡自己,切勿讓自己過活成西西弗斯,即那種無效無望勞作,直至將生命消耗殆盡的枯燥狀態。
  • 《活出生命的意義》: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就在十分鐘以前,我再一次打開自己前段時間閱讀過的一本書《活出生命的意義》。看著上面的批註,我被自己此刻的虛無和麻木感到羞愧。再反思自己的行為,倍感書上所言真實,但是我卻只把書本上學來的東西當成了一個流影,讓它慢慢地就從腦海中消失了。
  • 《活出生命的意義》,給你無限力量與勇氣
    生命只有一次,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生命都是最寶貴的。然而,沒有死亡的威脅,一個人就不會真正知道生命到底有多可貴。最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有許多人染病去世,給家人留下無盡悲痛。我們在關注疫情的同時,也不由感慨,生命看似強大,實際上卻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 《活出生命的意義》告訴我們挫折後如何找到生命的意義?
    《活出生命的意義》裡提到,找到生命的意義途徑有三條,一是工作(做有意義的事),二是愛(關愛他人),三是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02找到生命的意義的第二條途徑是愛,就是關愛他人。一個朋友在30歲那年患了子宮頸癌,當時孩子只有兩歲。在她最需要親人支持的時候,丈夫選擇跟她離了婚。
  • 讀書抗疫——活出生命的意義
    來源:以諾教育作者:譚文清親愛的朋友們,今天我滿懷熱忱的為大家奉上,這樣一本我如同珍寶一樣的書,因為他曾經在我生命最灰暗的時刻,照亮了我腳下的道路,他就是維克多弗蘭克的《活出生命的意義》。尼採曾說過,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在二戰納粹統治期間,作為猶太人,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兄弟,全部都死於集中營中,只有他和妹妹倖存。經歷了這樣的人生煉獄般的苦難,他將自己的學術研究,與人生經歷結合,開創了意義療法,讓我們每個人,即便身逢絕處,也依舊可以找到活著的意義。
  • 西西弗斯神話:生命就是承受
    一株草的生命力西西弗斯綁架死神,觸犯了眾神,被罰將一塊巨大的石頭,將山底推到山頂。西西弗斯從來沒有想過這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事情,他想 一口氣將石頭推上山頂就好了。於是,他拼盡全力推著石頭,而當他終於將巨石推到山頂時,他想歇一口氣,不料想巨石瞬間又滾落到了山底。
  • 超越自我 絕處再生 活出生命的意義
    6月20日,「敞開心扉 聊幸福」之活出生命的意義準時與讀者朋友們線上見面,幸福教練(GOH)系統講師、家庭治療師微玉老師通過對著名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苦難經歷和意義療法的分析,帶領大家開啟了一場意義尋覓之旅。歷經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苦難,弗蘭克爾是如何超越自我,找出絕處再生的意義呢?
  • 來源於人,幸福的意義!我們都是西西弗斯,成不了樹先生
    一、西西弗斯:忍耐是福,無聲的快樂西西弗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而且他還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國王。他曾一度綁架了死神,讓世間沒有了死亡。最後,西西弗斯觸犯了諸神。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由於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前功盡棄,於是他就不斷重複、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了。
  • 生命虛無荒謬,但過程本身就是意義
    1.從加繆的西西弗斯神話說起加繆描述的西西弗斯神話裡,被懲罰的西西弗斯需要把一塊巨石推到山頂,而由於巨石太重了,往往還沒有推上山頂就會滾下來。於是他又要重新把石頭推上去。就這樣,他重複的、永無止盡的做這件事情。他的生命也在這樣毫無意義的、推動巨石的過程中被消耗殆盡。
  • 《母親的英雄之旅》:活出自我,活出生命的意義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段潛能無限的英雄之旅,用心理學家弗蘭克爾的話,那就是活出生命的意義。我們有時候會想,生活不如意,為什麼而活,其實真實的情況是,「我們想要的太多,做得太少」,試想一下,我們在疫情的這段時間,是躺在床上玩手機,刷劇呢?還是在閱讀,在學習,在提升自己呢?
  • 人活著有意義嗎?到底怎麼樣才能活出生命的意義
    周國平指出,人和動物的生活都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動物它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它無所謂。而人類知道,而且人類不能忍受活著沒有意義。不能忍受無意義,就要去尋找意義,這就是人類的區別。人類正是在不能忍受這無意義的過程中,在尋找意義中產生了宗教、哲學、藝術。
  • 《活出生命的意義》: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從《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的閱讀中,領略到這本被美國評為最具影響力的十大圖書獨特的魅力。這本書字裡行間是作者感人肺腑的人生歷程,那一幕幕納粹集中營地獄般的殘酷;那直面人生與厄運的搏鬥;那一行行充滿摯愛妻子的思念;那一段段發自內心對親人對社會崇高的責任的文字;那一篇篇意義療法的生動論述,都是如此扣人心弦,直達內心深處。
  • 怎樣活出生命的意義?經歷奧斯維辛集中營災難的維也納醫生如是說
    奧斯維辛之後震撼靈魂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義》如果不是戰爭,維克多·弗蘭克爾可能只是維也納一名默默無聞的醫生;但是戰爭,讓他成為了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倖存者。在那裡,弗蘭克爾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只有他和妹妹倖存下來。
  • 不失望,才有希望—西西弗斯懲罰的啟示
    不失望,才有希望—西西弗斯懲罰的啟示一、西西弗斯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推上奧林匹克山的山頂。但由於神的詛咒,大石頭還未被推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讓他前功盡棄,這樣他就要不斷地重複地做著這個毫無意義的動作。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了。對於西西弗斯來說,他生命中唯一的內容就是那塊石頭與那座陡山,他的生命會在這樣一件無效又無望的勞作中慢慢消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