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於人,幸福的意義!我們都是西西弗斯,成不了樹先生

2021-01-08 情感分享者

我們為了體面生活而掙扎,變成了自己曾經厭惡的某種人...可是不掙扎,又怕自己慢了。被別人比下去。就這樣悵悵惘惘,蹉跎了歲月。也沒覺得真正的暢快安然的活過一回。

寫這一篇文章糾結了太久,前思後想了整整有一個多月。開始時候是想寫滿滿的幸福之語。寫著寫著就沉思了......

幸福來源於人

這裡我舉了兩個鮮明的例子。希臘神話西西弗斯和王寶強演技之巔峰作《hello,樹先生》中的「樹」。

一、西西弗斯:忍耐是福,無聲的快樂

西西弗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而且他還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國王。他曾一度綁架了死神,讓世間沒有了死亡。最後,西西弗斯觸犯了諸神。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由於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前功盡棄,於是他就不斷重複、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這樣一件無效又無望的勞作當中慢慢消耗殆盡。

作為一個普通人亦不是如此。上學時代的宿舍一食堂一教室,三點一線重複,上班時代的家一公司,兩點一線。西西弗斯式的過著每一天,生命就在這樣的重複中慢慢耗盡。

生活中總要有很多的艱辛,要比把巨石推上山頂還要折磨心智。而為了體面的生活還要繼續掙扎。所以成年人學會了忍耐,人總要有快樂,總要在某一方面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忍耐了生活的無情,剩下的就是尋找自己的快樂。

西西弗斯有快樂嗎?也有。他的快樂在於:他掌握著自己的命運,可以否認諸神,並且去抗爭命運,雖然現在重複著搬石頭的工作,但是抗爭了,幸福了,內心是充實的。(信仰支撐這幸福,讓一個人可以活下去)他有著自己的全新的世界,無論是巖石還是大山,還是從事的事情,都是自己的事情,有權去過好每一天的無聊卻充實的一天。信念就是要將巨石推到山頂,達成對諸神抗爭的勝利。

雖然西西弗斯將巨石推到山頂看似毫無可能性,但是這世上的人誰不是呢?要是沒有堅定的信念,做什麼事情都看似毫無可能。與其在山腳下被命運壓迫,不如努力做些事情,掙脫命運的枷鎖。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一輩子。幸福來源於自己,快樂也是如此。即使人生再不如意,在路上的人總是笑逐顏開的。

看起來辛苦的人比其他人幸福,瘋子和傻子比其他人幸福多了,嘲笑不出來!

二、樹先生:幻想使我快樂

《hello,樹先生》中,講述的是每一個農村都會有的一個典型的人物角色。樹先生憨厚老實,心底善良,自尊心強,好面子。可是自己的條件配不上別人的尊重。樹先生是一個修車店的修理工,因為受傷而失去了修車的工作。他在醫院時護士給他清理傷口,他卻猥褻護士,做出了摸手的動作。家裡的地被煤礦廠霸佔,卻不敢與煤老闆也是自己的小時候玩伴兒--二豬理論。唯一一個可以說得上話,和自己有點相像的小莊,也在煤礦出事故時候去世。佔地給的新房子被三弟佔去,後來連母親也被三弟接走。獨留自己在這兒因為採礦而地面日漸下沉的村莊裡。真實的樹先生是孤獨的,他的友情、愛情、親情全部被殘酷的世界所無情的拋棄。

樹先生真的那麼不堪,是一個傻子?

樹先生不傻,他就像每一個普通人的寫照。他想要人們能夠尊重他,想要親人的陪伴,愛情的眷顧,和能一起談心的朋友。他都做過什麼努力呢?

他本來有著修車工的工作,工作是辛苦又髒亂,卻從不嫌棄這份工作,他喜歡車,尤其是皇冠車。在修車時候眼睛受傷了,老闆要辭掉他,給他錢,他不想現在收這個錢,是想在眼睛好了之後,老闆能繼續讓他在店裡工作。可是丟掉工作已經是必然了。在兒時玩伴兒陳藝馨回來參加高朋婚禮時候,說想和陳藝馨談談,就是想讓陳藝馨給他介紹個工作,因為他知道有工作,能賺下錢才能被人尊重,才能娶媳婦。

他也是一個心思細膩的人,別人請吃飯,他都說還有其他事情要忙,婉言回絕。他不想佔人便宜後被別人瞧不起。他看到別人娶媳婦,就主動要求人家幫忙給自己和啞女小梅說媒。在片尾時候,幻想哥哥出現,還說換新房子了,邀請哥哥嫂子搬過來住,一家人要合合整整的!其實樹先生是渴望自己的三弟可以邀請自己住新房子,和親人住在一起。當自己唯一可以談心的朋友一小莊去世後,自己變得更孤單了!

電影中幻想的場景太多啦!

樹先生被二豬們邀請去喝酒,還一起把酒言歡,有很大的可能就是樹先生的幻想,他希望得到友情和尊重。

看到了高朋結婚後,就幻想著自己和看到的美女啞女小梅談戀愛,發簡訊,拉手,結婚。試想在提親時候小梅對樹先生的第一印象不過關後,怎麼可能答應婚事。

去陳藝馨的奧數學校打掃衛生,這個工作也是樹先生幻想的,他渴望自己擁有知識,能像陳藝馨一樣活的很好,被人尊重,他每看到一個人,就覺得自己可以努力變成這個人。在農村總會有這麼一個人,傻乎乎的全村晃蕩,在熱鬧的婚喪事宴上總會出現,他們會盯著一個人看很長時間,他在幻想和你發生交際。

幻想哥哥帶著文工團的嫂子回來看自己。其實哥哥早在20年前就去世了,他想要親人陪伴,但是不知道怎麼言語,母親和三弟都到城裡去了,留下自己常常幻想哥哥和父親。尤其是父親,他害怕父親,總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會被父親責罰,所以父親會像影子一樣伴隨在身邊,產生日日夜夜的恐懼。

樹先生徹底的瘋了之後,卻變得幸福了,他幻想自己變成了能佔卜的大師,受到瑞陽礦廠的大老闆邀請,參加剪彩儀式,與瑞陽礦廠的大老闆商討如何環保等事宜,而且村長還給自己送錢,村裡人都捧他為大師。啞女小梅回來和自己過日子,而且能說話了。哥哥也回來和自己住到了新房子裡......

樹先生給自己編織了一個《華胥引》中的夢境。

樹先生想要卻得不到的一切也是我們想要卻得不到的。我們比起來樹先生要幸福一些而已。樹先生屬於被拋棄的人群,是需要社會去給予關愛的人群。他在現實中得不到的,他就幻想自己可以得到這一切,甚至於在幻想中有著抱負,有著對別人給予的關愛。精神病的世界比我們真實的世界要純淨的多,他們都是最天真的人,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他們是幸福的。希望我們可以尊重他們的幻想世界,不要嘲笑精神病患者!他們只是和我們想法不一樣而已。

我們跟樹哥有區別嗎?生活水平的差別只是五十步與一百步的差別,本質沒有區別,我們也有各自無法反抗的冰冷現實,我們選擇了賴活著,俗世生活總在閹割我們這些凡人的思想,我們為了體面生活而掙扎,變成了自己曾經厭惡的某種人,我們只是沒有樹哥那種勇氣或者沒有碰到絕望,而讓自己徹底去他媽的,發瘋而已。

我們都活成了西西弗斯,在這個局限的空間裡尋求快樂。卻沒有樹先生的灑脫,也沒有樹先生幸福。樹哥在他的幻想中是擁有著完美人生的。

人都渴望幸福,幸福來源於人!

相關焦點

  • 西西弗斯的意義
    如同我始終推崇的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一樣,我始終都在探尋一切的意義。任何事都要意義才能將我說服,我才會真正從心裡接受。無意義的事在我看來是荒謬的。就如同一直推石頭上山的西西弗斯,石頭到達山頂又滾下來,然後他就繼續下山去推石頭上山。我一度認為這是極度荒謬的,早就知道會滾下山的石頭推上山有什麼意義,這苦役的懲罰有什麼好紀念的。後來看了更多,理解的更多。西西弗斯是以最高的虔誠來否認諸神並且推石頭上山。
  • 西西弗斯的無意義與意義
    如同我始終推崇的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一樣,我始終都在探尋一切的意義。任何事都要意義才能將我說服,我才會真正從心裡接受。無意義的事在我看來是荒謬的。就如同一直推石頭上山的西西弗斯,石頭到達山頂又滾下來,然後他就繼續下山去推石頭上山。我一度認為這是極度荒謬的,早就知道會滾下山的石頭推上山有什麼意義,這苦役的懲罰有什麼好紀念的。後來看了更多,理解的更多。西西弗斯是以最高的虔誠來否認諸神並且推石頭上山。
  • 吳剛伐桂與西西弗斯推石
    與中秋節有關的神話不少,而「吳剛伐桂」可能是相對少人關注的一個。吳剛伐桂的傳說,最早出現在唐朝段成式《酉陽雜俎》:「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吳剛伐的這棵月亮上的桂樹,有不可思議的癒合力,隨著吳剛斧頭的起落,樹的創口立刻癒合,使他的每一次揮斧都成為徒勞。
  • 加繆和西西弗斯| 做一個推石頭的人
    據《荷馬史詩》的說法,西西弗斯是人間最足智多謀的人,他是科林斯的建城者和國王。宙斯擄走河神埃索普斯的女兒埃癸娜後,河神來到柯林斯尋女,西西弗斯以一條四季常流的河川為條件交換了情報。由於洩露天神的秘密,宙斯派死神將他押下地獄。臨死前,西西弗斯要求妻子將他屍體扔在廣場中央,不舉行任何儀式,他因此求得冥王給自己三天陽壽,回去料理後事。
  • 活出生命的意義3:西西弗斯
    這是我們《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的第三講,在前兩講中,我們說了人在極端環境下的三種心理階段,還有意義療法。今天,我們還是繼續說人生的意義。西西弗斯你知道西西弗斯這個人物嗎?就連眾神們也都認為 —— 再也沒有比這種懲罰更嚴厲的了。我們之前還推送過一個故事,叫《為何上帝讓我去推一塊不可能移動的巖石?》,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從西西弗斯的神話中衍生出來的,裡面的主人公也和西西弗斯一樣,日復一日地推石頭,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樣,但推石頭時的心態,卻完全不同。
  • 現實中「西西弗斯」與財富
    國民財富每年增長多少,我們有一本帳。損失掉多少是另一本帳。國家有國家的帳,個人有個人的帳。  對個人來說,一次洪水就可能使個人財富全部歸零。若干個人加在一起,就是這一地區的國民財富歸零。但這個地區在統計GDP增長時,似乎不會告訴公眾:曾經的財富已經化為烏有。  了解一個地方的人民是否富裕,光看GDP統計上的數字增長還不行,必須看到那裡的另一本帳:災難帳。
  • 《紅頭髮的N2》:我們每個人都是將巨石推到山頂的西西弗斯
    一、我們每個人都是推著巨石的西西弗斯 西西弗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人物,他綁架了死神工作中的我們多麼像推著巨石的西西弗斯,看不到職場中的希望,卻依然每天為生活奔命。甚至不惜以未來的生活來透支今日的健康,只為了賺取那一份不多的薪水。 在這樣枯燥的崗位上,紅頭髮的N2以為自己堅持不了三年,可沒想到她在這個崗位上整整幹了十年。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也是如此,對工作充滿了不滿和抱怨。
  • 不失望,才有希望—西西弗斯懲罰的啟示
    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推上奧林匹克山的山頂。但由於神的詛咒,大石頭還未被推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讓他前功盡棄,這樣他就要不斷地重複地做著這個毫無意義的動作。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了。對於西西弗斯來說,他生命中唯一的內容就是那塊石頭與那座陡山,他的生命會在這樣一件無效又無望的勞作中慢慢消耗掉。
  • 一點兒哲思|推石頭的西西弗斯痛苦嗎?
    作為前線員工也很無奈,於是想到個辦法故意拖延時間,禮貌的請電話那頭的人再重複多一次。直到最後那人落注不成,小職員全家都被問候。但即便如此,對方越是汙言穢語,自己卻要更加禮貌殷勤。小職員因而在如此幽微晦暗的心理博弈中,找到了一絲工作的快感。不知這是否和《聖經》中所說的左臉被打,要把右臉也送上去一樣。
  • 西西弗斯與吳剛:中西思維差異的比較
    這就是我們眾所周知的吳剛伐桂的傳說。顯而易見,這兩個故事頗為類同:二人皆因有過而被罰做勞而無益之事,推不完的石頭,砍不斷的大樹。但從中卻可以對中西思維差異進行一番比較。西西弗斯西方人由西西弗斯的故事而思及人生,有哲學之領悟,如歌德、加繆。
  • 《hello,樹先生》:一個人活著的終究意義是什麼
    曾經有這麼一部電影,它小有名氣,也大有智慧,它用最簡單的故事情節講述農村邊緣人的辛酸與無奈,用平民視角來窺探那個醜陋的世界,它是《hello,樹先生》。《Hello!樹先生》《Hello!先說說樹哥:王寶強飾演的樹哥是這部影片最大的看點,在這裡不得不稱讚王寶強那超強的演技,那類似本色出演的精湛表演,將一個邊緣人的形象完美地展現出來,讓觀眾清晰地了解到這個可憐可恨的人。
  • 我們為什麼活著 西西弗神話 幸福的悲劇
    我們為什麼而活著?大部分人並沒有深究,因為活著所以活著,但我們這些吃飽了沒事幹的人,可不可以去想想,去思考一下呢?為什麼一定要渾渾噩噩的過完這輩子呢?於是他又向山下走去……西西弗斯的苦難在於,明知自己的努力斷無希望,仍竭盡全力而為之。假如每一步都有成功的可能支撐著他,那將不是悲劇而是一齣喜劇。西西弗斯的苦難因而是有意識的,他的神話因而也是悲壯而崇高的。
  • 《樹先生》,要告訴我們什麼
    有人說,《樹先生》這部片子其實就是一個茶几,上面擺著各種各樣的「杯具」。鏡頭將我們帶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東北,一個以礦業為主的鄉村裡,濃重的煙塵霧氣,瑟瑟的冬日冷風,毫無生機的樹木,無一不是在暗示人們,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 人生是一場西西弗斯的懲罰
    希臘神話中,有個叫西西弗斯的,他受罰往山上推巨石,但是這塊巨石卻從未成功到達山頂,於是他只能周而復始地做這件事情。今天讀完毛姆的《人性的枷鎖》上本,就想起了這個可憐的神話人物「西西弗斯」。據說這是毛姆的自傳體小說,如果藝術來源於生活,那麼確實在這部小說中也能看到他其他作品一些人物的影子。
  • 王寶強巔峰之作《Hello,樹先生》:如果你還願意去關注邊緣人
    影片給人最大的感觸是,對於樹先生這樣的卑微者來說,最終總是與生活和時代格格不入,就像影片中樹先生那無處安放的手,想抓住什麼卻又抓不住,尷尬了所有人。 這場婚禮進行得很不順利,成為電影高潮之一。 在樹離幸福最近的一刻,他變得有勇氣去對抗生活中的不公,去反抗蔑視他的人。 可是,反抗有用嗎?導演告訴我們沒有用。當樹醒來後,他徹底瘋了。
  • 《悲劇意識》:脆弱的人類,像西西弗斯一樣推石球,投降或戰鬥?
    所有這一切,不管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是胸懷宇宙的大事,人類都陷於力有不逮的困境中,這自然而然讓我們想到了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西西弗斯是希臘神話中一位被懲罰的人,他受罰的方式很特殊:必須將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每次當他大汗淋漓地到達山頂時,巨石又滾回山腳,他必須再次將石頭推上山,如此永無止境的重複。
  • 《西西弗斯的神話》丨阿貝爾·加繆
    諸神處罰西西弗斯不停地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石頭由於自身的重量又滾下山去。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加嚴厲的懲罰了。荷馬說,西西弗斯是最終要死的人中最聰明最謹慎的人。但另有傳說說他屈從於強盜生涯。我看不出其中有什麼矛盾。各種說法的分歧在於是否要賦予這地獄中的無效勞動者的行為動機以價值。
  • 包倬:從涼山到昆明的文學「西西弗斯」
    包倬:不寫才苦吧。如果不寫作,我就成了一個碌碌無為的失敗者。寫作,讓我覺得自己還活著,還在思考,還生活在希望之中。 包倬:金錢和權利都很好,如果非得要給我,我也不客氣。但我肯定不會主動去索求。每個人都有自己活著的目的。作為一個寫作者,為文學燃儘自己,其他的,與我無關。 記者:你覺得自己的寫作一直在進步嗎?
  • 聊聊電影《心靈奇旅》:人生意義何處附著?
    如果上帝死了,那麼一切都被允許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 爬上山頂的掙扎本身就足以充實人的心靈,應該認為,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加繆《西西弗斯神話》
  • 為什麼每個村裡都有一位「樹先生」?
    樹哥不死心,他不認為村裡人都像二豬一樣壞,他還有朋友,例如唯一還把樹哥當朋友的陳藝馨,陳藝馨是樹哥認為最有文藝氣息的人,和自己最像,在他看來,就算全村人都看不起自己,他還有陳藝馨,可以說陳藝馨是樹哥最後的靠山,可結果,當樹哥需要他伸出手幫忙的時候,陳藝馨選擇不打招呼就走了,依然還是袖手旁觀,似乎像樹哥這樣的人,就不會有真正幫他的人。陳怡馨的走,樹哥的內心已經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