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走在南方地區的農村,你會發現凡是在住戶集中的地方都會建有很多特別的建築,這些建築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建得恢宏壯觀,看起來比私人別墅還氣派。但你如果以為這是當地有錢人家建的私宅的話,那就錯了,這可是當地人建的祠堂。
祠堂是什麼呢?對於北方人和像我這樣的西南人來說還不太明白建它們來幹啥?直到我在吉安市永新縣的龍田鄉,遇到一個剛建好的祠堂準備辦慶典才知道。

在當地,祠堂是由同村同姓同一個祖宗的後代共同出資修建的,而個人出資多少則是按每家有多人男丁來計算。建祠堂的目的是讓出資人的家人能在祠堂裡舉行婚嫁、喪葬、祭祖、入祖歸根。因為在南方地區,人們認祖歸宗的習俗觀念比較深根蒂固,特別是家裡男丁比較多的家庭,如果家裡沒有出資修建祠堂的,在老人去世後,按照當地習俗就不能進別人的祠堂,也就不能認祖歸根。所以每家每戶即使家裡再窮,也要按家裡男丁的人數出資修建祠堂。
那麼修建一間祠堂要花多少錢呢?
我特意去了解了一下,得到的答案是比建一棟普通的別墅還要多。問到當地一戶人家,家裡老人小孩四個男丁,按出資比額就要出五萬多塊,我當時就吃了一驚,這在農村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

祠堂裡都有些什麼東西呢?
在當地,凡是祠堂門口都會有兩座石雕的獅子,兩邊是用金箔粉寫的對聯,門邊各兩條大門柱,正門上方是一幅迎客松圖,再上方是大鵬展翅圖,最上方則是祠堂名稱,祠堂四周邊角則是用瓷磚鑲嵌的花邊。

祠堂內部顯則得比較空曠,中間是戲臺,左右兩邊是閣樓,祠堂配有16張八仙桌,每張桌配有4條長板凳。

在祠堂的後面還有一間灶房,灶房裡有兩個大土灶,另外還配有相應的各類廚具與餐具。

在當地,祠堂除了用來辦事外,其餘時間大多是為村民提供娛樂的地方,特別是在逢年過節是,祠堂都是最火爆的地方,因為那裡有最吸引人的麻將聲和打牌聲,久而久之,祠堂就變成當地人生活的一部分了。
本文由「家是故鄉濃」於2020年1月18日在江西吉安永新龍田著。
歡迎大家關注留言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