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的「の」和中文的「的」有什麼區別?看完之後可千萬不要亂用

2020-12-12 菇噠日語頻道

在生活中,大家是不是經常會看到日本的「の」,比如說在逛街的時候,就會看到有很多品牌就會在中文中加一個日語「の」。這樣就給人一種很潮的感覺,比如在國內很有名的品牌優之良品就是這樣的。還有小編記得以前很多朋友取網名就喜歡用某某「の」某某,這樣的名字。雖然說在名字之中加一個日語「の」這給人一種蠻潮的感覺,但是在學習日語的人來看,這樣的一些名字是不符合日語中的語法的。這其實是我們國人的一個思維誤區,大部分的國人因為不理解日語以為日語中的「の」就是中文中的「的」,所以導致日語「の」在國內被隨便的亂用的起來。

那麼,「の」和「的」有什麼區別呢?

我們先來說說中文裡的「的」。中文裡面的「的」一般有三種用法:名詞+的+名詞,比如小紅的書;形容詞+的+名詞,比如美麗的花;動詞+的+名詞,比如會動的機器人。在這三種用法裡,日語裡的「の」只能用於名詞+的+名詞的時機,其他兩種都是不符合語法的。

日語的「の」的三種用法

名詞+の+名詞表示名詞與名詞之間的從屬關係。跟中文的「的」的第一種用法一樣。

例句:わたしのコート(我的大衣)

母(はは)のギフト(母親的禮物)

形容詞+名詞日語裡的形容詞分為兩類,一類是い形容詞(又叫一類形容詞),一類是な形容詞(又叫二類形容詞)。後面接名詞的時候,の是不用的,い形容詞可以直接接名詞,而な形容詞後面+な才能接名詞。

例句:おいしい牛肉(ぎゅうにく)(好吃的牛肉)

綺麗(きれい)な女(おんな)(美麗的女人)

動詞+名詞日語裡動詞接名詞,也是沒有「の」的出現的,這個時候的動詞要改變時態,把動詞變成た形(所謂的過去式普通體)才能接名詞。

例句:母が作(つく)ったマフラー(媽媽做的圍巾)

所以說日語中的「の」和中文中的「的」是不一樣的哦,現在大家是否了解清楚日語「の」的意思和用法了嗎,以後大家可不要亂用了,如果在逛街的時候再看到優之良品這點門店牌子之後你就可以給你朋友分享哦,當我們遇到朋友網名加了「の」的話也可以跟朋友說,大家還知道有哪些日語詞被亂用嗎?

想要領取日語學習資料

獲取方式:

評論區評論:日語資料

私信我:日語

即可獲得,資源天天更新,持續有驚喜!

相關焦點

  • 日語裡的「の」別再亂用了,免得鬧笑話!
    在日語五十音當中,有一個假名是最為中國人熟知的,就是它——你可能不知道它的讀音是「no」,但一定見過這樣的廣告牌或店名——也一定猜到它是「的」的意思。很多人為了追求洋氣、時尚,都會在自家店鋪或商品裡加一個「の」,甚至不少人打字聊天時也愛用它。
  • 日本人談:日語和中文的語法有什麼區別?
    本文是作者從一個中文學習者的角度來寫的,作為日語學習者的我們可以換位思考,活用自己的日語學習經驗。
  • 日語中的「晚」和「夜」到底有什麼區別?
    我們在學日語裡表示時間的詞彙時會接觸到「晚(ばん)」和「夜(よる)」這兩個詞,它們的區別看起來一目了然。有人會說:不就是中文的「晚」和「夜」,英語的evening和night的區別嗎?但是,晚上八九點到底是應該說「晚」還是「夜」呢?
  • 這些日語口語詞彙千萬不要亂用哦!
    比如對長輩說話時要使用敬體,而且不要用一些隨便的口語詞彙。小編見過很多學習日語的人,由於經常看動漫和日劇,張口閉口都是「やばい」「ウケる」「まじ」這樣的口語詞,但這些詞跟朋友說說也就罷了,面對長輩千萬不要說,否則會讓你的形象大打折扣哦。今天就跟小編來看看,有哪些口語表達方式是不能在長輩面前說的吧!
  • 日語中「話す」和「言う」的區別
    學習日語的小夥伴們,在日語入門課程的時候,相信都學過「話す」和「言う」這兩個動詞,這兩個動詞都是表示「說」的意思,那麼在日語中這兩個單詞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首先,我們先來看兩個日語中關於「的」固定搭配。所謂固定搭配就是只能是A不能是B。
  • 這兩個日文詞彙可千萬別用錯了!
    我是日語教學交流諮詢平臺張老師。中文與日文的相近性是中國人學習日文的一大便利,但也因如此,容易望文生義導致誤解也是我們學習日文的攔路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兩個日語中容易用錯的常用詞彙。① じゅぎょう【授業】學校などで、學問技芸などを教え授けること。中文翻譯:在學校等地方,教授學問或者技藝。教課,授課。
  • 中文和日語的「次第」用法有啥不同?看完這篇就懂了……
    作者:夢晗中文和日語中都有「次第」這個詞,在日語中,「次第」的用法很常見也比較「曖昧」,今天就來為大家仔細對比分析。
  • 日語句中的「の」代表什麼意思?
    Q:息が切れる和息が詰まる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寒果果仔)A:息が切れる,上氣不接下氣,比如跑步,爬樓梯的時候。還有一個意思是中途放棄做某事。去看醫生之類的。(小明)Q:遠い/遠う/遠く的區別是什麼?有哪個接名詞需要加の,或可加可不加?(絶対振り向いで欲しい)A:遠い,形容詞。這個當然直接接名詞,遠い國。遠う,形容詞。這個比較舊,平時用不到,常見文學作品裡。山は遠う、遠う様。
  • 日語中は和が的究竟有什麼區別,什麼時候用は,什麼時候用が
    は和が都有提示主語的作用。但兩者之間又有微妙的區別。1、は和が 表達的重要信息位置不同。2、兩者做疑問詞 用法也不同は用在疑問詞之前,回答也用はが用在疑問詞之後,回答也用が比如:お手洗いはどこですか?
  • 「気にする」和「気になる」有什麼區別?
    無論是在動漫中還是在日劇中,「気にする」和「気になる」這兩種表達方式都是很常見的,那麼這兩個短語各自表達了什麼意思呢?又有何區別呢?
  • 中文腔的日語!看中國方言VS日語!笑噴了~~
    い形容詞後面加の這絕對是中文特色造成的。因為中文中所有的形容詞後面幾乎都會有個「的」,所以中國人說日語的時候就會習慣性地在中間加一個の。例如如下常見錯誤說法:熱いの日,正確說法是熱い日3. あ列和え列混淆這個事兒,昨天晚上還在跟朋友討論。很多時候中國人說日語的時候分不清あ列和え列的發音。
  • 簡單掌握:中文和日語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
    特に単語は同じ漢字でもまったく違う意味や正反対の意味の場合があるので注意が必要です。今回は日本語と中國語の違いについて紹介します。日語和漢語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使用漢字,雖然兩者是比較相近的語言但是不同點還是有很多的。特別是相同的漢字有時表達不同的意思或是相反的意思,所以一定要注意。這回我們將給大家介紹一下日語和漢語的區別。
  • 日語助詞「に」和「へ」有什麼區別?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表示移動行為目的的助詞「に」和「へ」到底有什麼區別。兩者都可以表示移動行為的目的地,當後面是「行く、來る、帰る、出る、散歩する」等移動動詞時,在絕大多數情況下,「に」和「へ」兩者都是可以替換使用的。
  • 日語裡面的漢字是怎麼來的?發音有什麼區別?
    究竟漢字什麼時候從中國傳到日本沒有定論,不過一般認為,漢字是於公元5世紀隨著一些百濟佛教僧侶將中國的經書帶到日本而傳入的。這些經書的漢字當初是模仿中國僧侶的發音來讀的,不過一套稱為「漢文」的書寫系統開始得以發展。漢文主要是中文文章插入日語獨有的助詞,讓日語使用者可以依從日語的語法去閱讀漢字寫成的文章。中日兩國使用的漢字,本來都是漢字的繁體字。
  • 這些中文名字千萬別用日語念出來!
    我們中國奇葩的名兒也挺多,也有很多本身意境非常好的名字,只不過有的時候,有的中文名字用日語念出來,聽的總覺得有點奇怪,讓人吐槽不已。因為「丁婷」的日語讀音是「ていてい(te i te i)」,和中文發音「太太」非常像。 變成「gay」同樣可憐的還有「倪」姓同學,在日本,被大家叫做「gay」。因為「倪」的發音為「げい(ge i)」,和英文的「gay」同音。
  • 日語中「寢る」和「眠る」的區別
    日語中說起睡覺,相信在學習日語的小夥伴馬上就回想起「寢る」。可能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還有一個表示睡覺的單詞「眠る(ねむる)」。那麼這兩個單詞在日語中有什麼區別呢?給大家舉兩個例子相信 很快就會明白其中的區別了。すごく疲れていたので、立っていたまま眠ってしまった。太累了,站著就睡著了。因為是站著就睡著了,而不是躺在睡著了,這個時候只能用「眠る」,而不能用「寢る」。
  • 都不是人,幽靈、妖怪、鬼在日語中有什麼區別?
    日語中的幽霊就是中文裡的「鬼啊」。一個好好的凡人,橫生事故,說沒了就沒了。他不甘心啊,留戀塵世,不肯飛升。老是在自己的命運之所徘徊。這種在日語裡就叫做幽霊。所以咱們中文裡的「做鬼也不放過你」,如果翻譯成日語,那就應該是幽霊(ゆうれい)になっても君(きみ)を見逃(みのが)さい.貞子也許是全世界人民最熟悉的「幽霊」
  • 這些日語漢字完全≠中文意思!
    現在出現各類派生詞,如「草不可避」、「大草原」、「大草原不可避」,都和「笑」有關,笑的程度越來越深。野次馬(やじうま)中文:什麼種類的馬?日文:看熱鬧的人,起鬨、奚落的人日語「野次馬」表示在現場圍觀起鬨的人,明明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卻圍在那裡亂加評論的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 日語詞彙辨析:「足」和「腳」有什麼區別?
    (圖片源:滬江日語) 日語中「足」和「腳」都讀作「あし」,但二者的意思卻有不同。日語裡的「足」指的是腳踝以下的部分,也就是漢語裡的「腳」;而日語裡的「腳」指的是腳踝和盆骨之間的部分,也就是「腿」。(滬江日語註:漢語中表達人體腿部一般說從踝關節到髖關節的部分,或者簡單說腳以上胯以下,很少用盆骨分界。) 日語裡的「足」還有以下幾種意思: 1.腳步、步速。例如「足が速い」(走得快)。 2.交通工具。例如「交通事故で足が亂れる」(交通事故引起交通混亂)。 3.黏度、黏性。例如「足の強い餅」(糯米糕很黏)。 4.順便做某事。
  • 這些中文名字千萬別用日語念出來,笑死人
    學過日語的小夥伴都知道,日語表達中存在著大量的漢字。而也正是因為有這些漢字的使用,使我們在學習日語時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很多漢字詞,即便不懂得發音,只是看他的書寫,也可以了解其中的意思。然而在進行一個階段的學習後就會發現,有好多的漢字詞,他的意思與我們理解的並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