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折耳根豆腐
早些年前昆明的菜場,學校門口經常有賣,一般是一個小販用自行車託著一個烤箱,烤箱裡有炭火,豆腐在上面燒熟以後,再將拌好的蔗根放進豆腐裡,蔗根辣辣,豆腐嫩嫩,滋味妙不可言。現在已經很少見到路邊有賣了。
2.俠辣
怒族人不僅愛飲酒,而且也善於用酒做出各種美味的食物,「俠辣」和「鞏辣」就是貢山境內的怒族的珍饈。「辣」是「阿辣」的簡稱,意為燒酒。「俠」的意思是肉,因此「俠辣」就是「肉炒的酒」。
3.闊耍俄勒
在雲南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的傈僳族群眾日常生活食譜中,闊耍餓勒無疑是一道獨具特色的傳統美食。闊耍餓勒是傈僳語,意為包穀稀飯,但它與一般的包穀稀飯的做法和口味大為不同。
4.過江餌絲
過江餌絲是雲南地方小吃,源自大理州的巍山縣,過江餌絲是將烹煮好的餌絲和扒肉等啄襝分叼盛入湯碗中,吃的時分扒肉的湯碗裡食用。其香氣四溢,不油不膩,味滇矮佳,口感尤甚。
5.油炸青苔
油炸青苔,美味酥脆親近自然的介紹!青苔也能吃嗎?在雲南,油炸青苔可是一道很受歡迎的菜,很多外地人來到雲南發現有那麼一道菜都很驚訝並佩服雲南人的勇氣,但如果親自嘗嘗炸青苔,你一定不會失望的。
7.菜包魚
用生菜或包菜包著魚肉,米線,香菜,再放上特製的醬,超級美味。
8.都督燒賣
都督燒賣是一道起源於雲南宜良的小吃,已有七十多年歷史,辛亥革命時宜良人祝可清開設興盛園,尤以燒賣馳名。都督燒賣的餡心非常講究,是用生餡與熟餡調合而成,既有北方面點餡的鮮嫩特點又有男方而食熟餡的香醇適口。計有鮮豬肉末,熟豬肉丁,加雞蛋,水發冬菇,東筍,乾貝,肉皮凍等精心調製而成。
9.豆麵湯圓
豆麵湯圓是昆明人所喜愛的小吃,有的包餡,有的不包餡,但以外面要滾粘上一層熟黃豆面為其共同特點。
10.蕎糕
蕎面為雲南特產,蕎面製作品種很多,蕎糕是人們喜愛的一個大眾化品種。夾沙蕎糕色澤棕紅美觀,有香甜氣,吃後潤喉,微苦,清涼解熱,富於營養,有助消化,蕎香味濃醇!
11.調糕藕粉
調糕藕粉是雲南最具有特色的小吃之一,在雲南它幾乎與火腿,過橋米線起名。潤滑的藕粉與雪白的米糕混合在一起,各式顏色的果仁相間其中,紅糖透著粘稠,玫瑰醬散出芬芳,食客唇齒舌尖縈繞著香酥,沁著甜潤,是備受雲南人推崇的一道小吃。
12.羅平五色米飯
五色花米飯是布依人及壯族人的特產,不但色彩鮮豔,而且味道悠遠。色彩一般有紅,紫,黑,白,黃幾種,叫「五色花米飯」。每年的秋後,布依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選出來,單獨放好留待做花飯用。羅平五色花米飯就是當地布依族獨具特色的美食。
13.銅鍋燜飯
豆燜飯的做法歷史悠久,在製作過程中您也能感受到這些特色美食的魅力。豆燜飯是很有特色的雲南特色小吃,豆燜飯以蠶豆為主要材料,烹飪的做法燜菜為主雲南四季如春,常年時鮮蔬菜不斷。
14.豆花米線
豆花米線是雲南昆明有名的漢族小吃。它源於民間,後逐漸成為小吃店中的一款獨具特色的品種。香辣爽滑,價廉物美,人們戲稱解饞食品,吃了還想吃,情系此線中。
15.抓抓粉
抓抓粉,是雲南夏季消暑的涼食。成品清涼甜潤,富有韌性,因是用特製的有洞鏟形器往凍粉上面抓成細絲,故有此名。
16.過手米線
過手米線是阿昌族最中意的食品。阿昌族過手米線是用上好的米製成潔白的絲狀,再把鮮肉烤成半熟後剁成細塊。粉腸,鹽,辣子,花生,芝麻,豆粉,酸水等料,攪成糊狀即可。吃時因需先娶一團米線置於手心,然後將拌料放在米線上食用,由此而得名「過手米線」。倘若有野味製成的拌料,那味道則更是鮮美了。不少客商「老外」到此,品嘗一番後都咂嘴咂舌地讚嘆:「絕代佳餚」!
17.滷餌絲
民間期間,玉溪人翟永安在昆明端仕街開辦永順園,以 小鍋氽肉米線,氽肉餌絲著名。一天,因翟師傅勞累過度,氽肉餌絲下鍋後,他跑到外面抽水煙筒,回到廚房氽肉餌絲裡的湯全乾了。恰逢顧客催的急,翟師傅只得忙下滷水和紅油,翻顛幾下後端上桌,顧客一吃,大為稱絕,問這是什麼餌絲,翟師傅急中生智答「滷餌絲」,後成為昆明著名小吃
18.舂雞腳
雞腳就是所說的雞爪子。其味淡,做法甚多。舂:把東西放在石臼或缽裡搗去皮殼或搗碎。顧名思義,舂雞腳就是把雞腳放到石臼裡搗碎。舂雞腳是西雙版納地方特色美食,口味酸酸甜甜微辣。主料為雞腳
19.青松燒鴨
玉溪菜譜中燒鴨居首位,馳名全省,清代著名詩人楊竹溪有《棋陽竹枝詞》贊玉溪燒鴨。期詩云:「鴨卵能教谷抱成,百千萬億廣資生。紅泥爐內包燔熟,大嚼何辭飲巨觥。」玉溪燒鴨近似北方烤鴨,但又有自己的特點,多選用四十至六十天、重要在一公斤左右的子鴨加工烤制而成,皮脆香,肉滋嫩,加入花椒鹽,更是香味濃鬱。
20.冰稀飯
最早源自玉溪市的民間小吃,以白糯米為主料,配以小紅棗,西米,芝麻,紅綠絲,紅糖稀,冰渣,突出糯米稀飯的香糯,色澤潔白,點綴色澤鮮豔的果品,紅糖稀的純甜,冰渣的涼爽,冰稀飯是夏季人們喜食的佳品!
21.傣族米花
甜甜脆脆的,除了當小零食外,還見過有人把它泡在米幹裡吃
22.豌豆粉
昆明市傳統的漢族小吃。是雲南人十分喜愛的雜糧製品。是用於幹豌豆粒,磨瓣去皮,用水泡發後,摻水磨成漿,經過濾,熬者成糊,冷卻後凝回而成。質地細膩滑嫩,色澤薑黃,口感有豌豆的特殊芳香,經刀功成形後烹調可熱吃或涼吃。
23.蒸餌絲
曲靖的一道特色小吃,這道小吃的時間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曲靖蒸餌絲的主料為當地產的筒子餌塊。它是用曲靖沿江,珠街一帶產的優質稻米,按傳統工藝加工而成的。該小吃可謂是中國獨有的一道小吃,享譽大西南。
24.通海豆末糖
豆末糖是雲南通海歷史悠久的傳統產品,以香,甜,酥,脆入口無渣。著稱,選用優質黃豆作為主要原料,另加白糖,飴糖等精工製成。層薄如紙,色白如乳,食用起來,甜而不膩,松酥,香脆,十分爽口。
25.朵朵糕
在元江,「朵朵糕」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風味小吃,各賓館酒店也早餐必備。每天早上只要留心看,有人多的地方總能看見一量家賣「朵朵糕」的小攤。
26.小粑粑
曲靖小粑粑是當地人婚嫁聘禮的一部分,男方家到女方家下聘時,除了一般該有的聘禮外,必須要有全套的銀首飾。另外必備的就是「曲靖小粑粑」了。男方家送多少個「曲靖小粑粑」給女方家,就說明男方家要請多少個客人。
27.罈子雞
罈子雞是雲南騰衝著名的漢族小吃,源於明末,興於清初,相傳與明朝末代皇帝永曆皇帝有關。由瓷坦燜制工藝和神秘的宮中藥物融合騰衝當地原料配製而成。其色金黃玉潤,晶亮養眼,其色純正持久,不悶不膩,入口細品,皮脆肉嫩骨酥,滿口溢香。罈子雞還因為中藥秘方的滷製,有活血舒筋,清肺,健胃之功,尤為適合老人和小孩。
28.閹母雞
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特色美食,通過閹割手術控制母雞的激素分泌,進而控制產肉品質,提升口感,一般母雞當年閹割後,當羽毛換成閹雞毛時即可上市。
29.泡果
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的名特食品,民間製作已有70多年的歷史,素以「甜如蜂蜜,泡如棉花」而著名。元謀泡果是選用精白糯米,飴糖,白糖,花生油,黃豆漿,鮮芋頭,蜂蜜,芝麻等為原料加工而成的。用手工製作,工藝複雜而嚴格,工序歷經21道,生產周期為15天。
30.乳鴿
楚雄姚安壩區土地肥沃,耕地集中,氣候溫和,盛產稻,麥,豆類。農民喜飼養鴿子,一來鴿群覓食容易,二來繁殖迅速,民間有「四十天兩見面」說法,即一對成鴿,40天可繁殖2-3對乳鴿。姚安養鴿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壩區農民幾乎戶戶養鴿。
31.蕎粑粑
武定蕎粑粑非常具有特色,但是製作非常簡單。製作方法:成團的蕎面,製作成長一尺,厚有三寸,寬有五尺的條形蕎粑粑,放入沸水中煮熟即食,但苦蕎粑粑保持微口回甜的味道。
32.潑水粑粑
每逢潑水佳節,傣族家家戶戶都要做潑水粑粑。其做法是選用上好的糯米水磨成吊漿粉,加入適量紅糖,將吊漿粉與紅糖糅合成粉團狀,後用採來的芭蕉葉,葉上抹上豬油,將粉團包好壓成長條形即可上蒸籠。
33.喜洲粑粑
是著名歷史名城喜洲的一種特色小吃。主要原料為麵粉。口味有甜,鹹兩種。制時皆用上下兩層炭火,上層炭火為猛火,下層炭火為文火。在做好的面胚上刷上豬油後入鍋烘培,在烤制過程中繁複刷幾次油脂,烤香直至烤酥。喜洲粑粑外皮香酥而內在綿軟,倍受人們喜愛,且層次分明,宛若蒼山十九峰十八溪,實為美色可餐。
34.石板粑粑
是貢山縣獨龍族,怒族的古老食品。古有古在石板當鍋,攤入麵漿烙制而成。成品香甜適口,風味獨具,營養豐富,這種石板是在貢山縣丙中洛鄉青拉筒附近出的一種石板,火燒不壞,水澆不裂。把它當作鍋,放在火塘三腳架上洛粑粑吃,不用放油,粑粑也不會粘在石鍋上、洛出來的粑粑特別泡,味道也特別香。
35.涼雞米線
必須是大理古城美食中的當家花旦。主要就是由雞絲和米線製成,雞絲需要煮熟,以核桃醬和小粉做成滷汁,搭配著辣椒汁和蒜末,為了美觀通常還會撒些蔥花和芝麻,吃起來微辣,掐好的酸味,雞肉的嫩和米線的香混為一體,極為爽口,很快就能將一碗滑下肚。
36.耙肉餌絲
巍山耙肉餌絲米線的就餐環境乾淨整潔,作為簡單飯菜,還是不錯的。點了一份耙肉餌絲和一份米線,還有一份拌豬耳,耙肉餌絲的湯很香,肉很爛~~~
37.乳扇
雲南十八怪,有一怪「牛奶做成扇子賣」,這說的便是乳扇。乳扇其實是一種奶酪,由牛奶製成,半透明狀,光滑油潤,片狀成卷。
38.內包白糖
核桃仁或芝麻醬,滷腐,油條等佐料,加放在木炭上慢慢烘烤至表皮微黃後,即可食用。這種燒烤出來的餌塊香脆可口,食後許久還餘香在口,倍受人們的青睞。
39.米灌腸
是麗江特有的一種風味食品。它是由豬血,米飯及各種香料,按照一定的配比伴在一塊兒,然後灌入加工過的豬腸子而製成的米飯腸。
40.酥油茶
香格裡拉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製作時簡單方便,先用土查倒入茶筒,加入酥油,鹽和精製的香料,用攪捧上下反覆攪成水乳交融狀,即可飲用。
41.竹筒飯
香竹飯是具有濃鬱傣家特色的名吃,把米飯放在竹筒裡用火烘烤而成,又稱竹筒飯。將香竹的竹節砍下作底,泡過的糯米放進竹筒,用芭蕉葉塞住。放在炭火上烤或埋進火灰裡焐。待竹子的水分蒸乾後,就可以吃了。
42.菠蘿飯
是一道有名的雲南菜,清甜的菠蘿和香軟米飯兩者結合成的美味!而且還有甜鹹兩種吃飯!
43.大救駕
雲南十八怪」之一就是大救駕。將餌切成菱形狀,加入火腿片,鮮肉片,雞蛋,西紅柿和豌豆尖等入鍋爆炒,起鍋前加入香料。色澤金黃,油而不膩,口感很好,這種吃飯在騰衝非常普遍,正餐的餐桌上也有它。
(圖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