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七律題成吉思汗》:混沌草原聞鷲鳴,翱翔天際世皆驚。縱橫捭闔平歐亞,大略雄才傲傑英。一代天驕威永在,無窮碧落月長明。長河滾滾東流去,千古英名勵鄂城。自古以來,開疆擴土是一個帝王不願捨棄的目標。不少帝王南徵北戰,留下了許多傳說,至今仍被後人津津樂道。
作為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曾經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徵服地區自東亞的金朝、西夏外,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而在幾百年之後的歐洲德國,也出現了一個就軍事能力而言,不輸於成吉思汗的將領——希特勒。
▲希特勒舊照
01
希特勒個人的軍事才能和德國的軍事實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都令全球刮目相看。雖然現在看來希特勒想稱霸世界無疑是痴人說夢,不過在當時如果蘇聯沒有抵擋住德軍,那麼結果如何並不可知。所幸,德國納粹最終失敗,然而這場戰爭的勝利卻並非易事,歐洲險些被德軍以一己之力踏平,偌大的蘇聯也近乎被吞噬殆盡,再加上後來參戰的美國,德軍幾乎是獨戰天下。
▲希特勒視察部隊
在第二次大戰中,雖然義大利王國和日本帝國都屬於軸心國聯盟,可他們幾乎沒有成為德國的助力。德軍甚至認為如果義大利是敵人,用20個師就可以滅了他;如果是盟友,還需要用50個師來保護他。至於日本,當德軍在莫斯科戰役打得如火如荼之際,希特勒請求日本出兵,一起夾擊蘇聯,日本卻始終無動於衷,屬於豬隊友之中的典範。
同樣豬隊友的還有義大利,說起來義大利對我們而言似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立下了「功勞」。義大利進攻希臘等國失敗,希特勒為了拯救墨索裡尼的軍隊,只好派兵進攻巴爾幹半島,最終導致了「巴巴羅薩計劃」推遲將近一個月。
▲老式轟炸機
在戰略目光上,希特勒與曾經的法國大帝拿破崙出奇的一致。對英國的進攻受阻之後,他們都把戰略重心轉移到了東線。不僅僅是因為烏克蘭的天然糧倉,還為了獲取高加索地區的豐富能源資源。除此之外,蘇聯對德國的後方產生了嚴重的威脅,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主動出擊。畢竟兵法有云:先發制人,後發制與人。
02
有人認為德國是不可能徵服蘇聯的,可事實卻並非如此。若非當時的極寒天氣以及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後,美國宣布參戰,在太平洋戰爭牽制日軍,在歐洲戰場也與英法等國組成盟軍,開闢了歐洲第二戰爭。這才導致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使得希特勒的計劃才徹底落空。
▲大雪覆蓋的俄羅斯,一片荒涼
經過了日俄戰爭和諾門罕戰役之後,日本開始畏懼起北方這頭「巨熊」。諾門罕戰役失敗後,日本「北進派」的計劃落空,於是「南下派」便去招惹了美國這個更兇狠的角色。倘若日本當時堅持「北進」,蘇聯就無法兩線作戰,從而被徹底拖垮。
那麼希特勒的計劃中,在擊敗蘇聯之後,他的下一個目標是誰?會不會是英國呢?這應該是一個肯定答案。英美等國十分清楚,假如德國徵服了蘇聯,便可以放開手腳收拾眼前的英國,而沒有了蘇聯掣肘的德國,對付英美將猶如探囊取物。因此,英國不得不暫時放下和蘇聯意識形態上的衝突,並於1941年組織大規模船隊給蘇聯送物資,用來抵抗德國的入侵。
▲二戰時,美國的航空母艦
假如德國徵服了蘇聯,那麼英國不過是囊中之物而已,希特勒接著便可以兵指美國。徵服蘇聯、收拾英國、決戰美國,第一步是重中之重,只有征服了蘇聯,德國才能夠在擁有整個歐洲的工業基礎和人力資源後,真正稱霸歐洲。之後便是積極向海外擴張,達到稱霸世界的最終目的。
03
當然也有人認為希特勒擊敗蘇聯之後,下一個目標會是日本。其實不然,縱觀當時世界各國的實力,日本和德國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希特勒也未必把日本放在眼裡。
然而就是因為這個不被德軍放在眼裡的盟友,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後,使美國宣布參戰。除了在太平洋戰爭牽制日軍,美軍也在歐洲戰場與英法等國組成盟軍,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自此,原本陷入兩線作戰困境的蘇聯得到解放,反而德軍開始首尾難顧。
▲偷襲珍珠港舊圖
畢竟德國的綜合國力終究無法與眾多同盟國相提並論,德軍終於戰敗了,希特勒貪心不足蛇吞象的野心和幻想就此破滅。
結語
從古至今,多少雄才大略的軍事家、政治家妄圖統一天下,制霸全球,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辦到,最後都化作了冢中枯骨。正如明代文學家楊慎在《臨江仙》中寫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參考資料:
《七律題成吉思汗》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