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當了雍正皇帝,他的十四個兄弟最終命運如何?

2021-02-23 清風明月逍遙客

康熙崩逝的噩耗傳出,京城九門關閉6天,諸王非傳令旨不得進入大內。箭在弦上,形勢緊張。當時年滿20歲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的大哥胤褆、二哥胤礽、三哥胤祉、五弟胤祺、七弟胤佑、八弟胤禩、九弟胤禟、十弟胤誐、十二弟胤裪、十三弟胤祥、十四弟胤禵(禎)、十五胤禑、十六弟胤祿和十七胤禮。

大阿哥胤褆,在太子廢立中得罪皇父,被奪封爵,幽於府第。康熙帝派貝勒延壽等輪番監守,並嚴諭:疏忽者,當族誅。胤褆已成為一隻不再見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貝子禮殯葬。

二阿哥即廢太子胤礽,被禁錮在鹹安宮。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縣鄭家莊蓋房駐兵,將胤礽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死去。

三阿哥胤祉,本不太熱心皇儲,一門心思編書,但也受到牽連。雍正即位後,以「胤祉與太子素親睦」為由,命「胤祉守護景陵」,發配到遵化為康熙守陵。胤祉心裡不高興,免不了私下發些牢騷。雍正知道後,乾脆將胤祉奪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

五弟胤祺,康熙帝親徵噶爾丹時,曾領正黃旗大營,後被封為恆親王。胤祺沒有結黨,也沒有爭儲。雍正即位後,藉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死。

七弟胤佑,雍正八年(1630年)死。

八弟胤禩,是雍正兄弟中最為優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廢也,胤禩謀繼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繼位後,視胤禩及其黨羽為眼中釘、肉中刺。胤禩心裡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繼位,耍了個兩面派手法:先封胤禩為親王--其福晉對來祝賀者說:「何賀為?慮不免首領耳!」這話傳到雍正那裡,命將福晉趕回娘家。不久,藉故命胤禩在太廟前跪一晝夜。後命削胤禩王爵,高牆圈禁,改其名為「阿其那」。「阿其那」一詞,解釋有所不同,過去多認為是「豬」的意思,近來有學者解釋為「不要臉」。胤禩又被幽禁,受盡折磨,終被害死。

九弟胤禟,因同胤禩結黨,也為雍正所不容。胤禟心裡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將出家離世!」雍正哪能容許胤禟出家!他藉故命將胤禟革去黃帶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胤禟名為「塞思黑」。不久給胤禟定 28條罪狀,送往保定,加以械鎖,命直隸總督李紱幽禁之。胤禟在保定獄所備受折磨,以「腹疾卒於幽所」,傳說是被毒死的。

十弟胤誐,因黨附胤禩,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圖克圖來京病故,送靈龕還喀爾喀(今蒙古共和國),命胤齎印冊賜奠。胤稱有病不能前行,命居住在張家口。同年藉故將其奪爵,逮回京師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開釋,後死。

十二弟胤祹,康熙末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很受重用,也很有權,但沒有結黨謀位。雍正剛即位,封胤祹為履郡王。不久,藉故將其降為「在固山貝子上行走」,就是從郡王降為比貝勒還低的貝子,且不給實爵,僅享受貝子待遇。不久,又將其降為鎮國公。乾隆即位後被晉封為履親王。這位胤祹較之其他兄弟氣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歲。

十四弟胤禵,雖與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黨同胤禩,又傳聞康熙臨終前命傳位「胤禎」而雍正黨篡改為「胤禛」,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許撫遠大將軍胤禵進城弔喪,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將其父子禁錮於景山壽皇殿左右。乾隆繼位後,將其開釋。

十五弟胤禑,康熙帝死後,雍正命其守景陵。

境遇比較好的有三人:就是其十三弟胤祥、十六弟胤祿和十七弟胤禮。胤祥,曾被康熙幽禁,原因不詳。雍正繼位,即封胤祥為怡親王,格外信用。胤祿,過繼給莊親王博果鐸為後,襲封莊親王。胤禮,雍正繼位封為果郡王,再晉為親王,先掌管理藩院事,繼任宗人府宗令、管戶部。胤祥和胤禮顯然早加入「胤禛黨」,只是康熙在世時,十分隱秘,沒有暴露。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四爺是如何設計坑了十四爺的
    在《雍正王朝》中,四爺與十四爺,雖然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但是兩個人一直都是面和心不和。逮到機會就是你坑我,我坑你,一點都不像是親生的兄弟。這不,四爺就又在暗戳戳的坑十四爺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件事,還要從西北突如其來的一場戰事開始說起。西北地區,在古代一直都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 老十也屬於「八爺黨」,為何雍正沒有動他,看看他的背景就明白了
    在四爺黨和八爺黨的爭奪當中,四爺黨獲勝了,雍正登基。為了穩固自己的皇位,面對自己的手足,雍正也不曾心慈手軟。1.雍正登基之後,對於八爺黨處置殘暴雍正成為清朝的話事人之後,對於曾經參與奪嫡的皇子們進行了秋後算帳,這當中,八爺黨的命運尤為慘烈。
  • 雍正圈禁了很多兄弟,到乾隆的時候,他是怎麼對待這些叔伯的?
    而九子奪嫡的最終贏家,就是乾隆的父親,也就是我們說的雍正皇帝。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說的好,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而那些與雍正競爭皇位的幾個兄弟,最後下場也是極其的慘烈。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為了凸顯自己十全老人的形象,也開始對這幾位叔叔從寬處理,該封爵位的封爵位,該釋放的釋放,對自己的幾位叔叔那是極其的「好」。
  • 「九龍奪嫡」,他們的命運最終都如何?
    影視形象1、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胤褆生於1672年,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殤,故為皇長子。因為支持八阿哥,雍正即位後革爵、削除宗籍,雍正三年在獄中被折磨而死。6、十阿哥愛新覺羅·胤胤是很冤枉的,他並未參與爭奪的心思,只是單純地依附八阿哥。他生於1683年,因黨附胤禩,雍正二年圈禁革爵,乾隆六年病死。
  • 雍正王朝裡,如果十三爺登基,四爺會像十三爺那樣幫助他嗎?
    雍正王朝裡,如果十三爺登基,四爺會像十三爺那樣幫助他麼?小崔認為不會的,為什麼呢?要說明這個問題要從以下方面入手:十三爺適合做皇帝嗎?康熙為什麼要圈禁十三爺數十年?以胤禛的政治手腕來說,他會讓老十三順利當上皇帝嗎?十三爺為什麼要跟著胤禛?其他阿哥會讓十三爺上位嗎?帶著這些問題,且聽小崔細細道來!
  • 《步步驚心》悲劇結尾,若曦沒能和四爺在一起,3個重要因素導致
    她不會想到偶然那次插足奪位之爭,給歷史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也讓以後的四爺徹底改變!後來八爺的算計讓四爺徹底崩潰,他與若曦也在權謀之中愈走愈遠,最終若曦選擇遠走他鄉,病故於塞外。第二:雍正和若曦遭遇不同若曦作為一個從現代人,有著一定的女權主義精神。現代觀念衝擊數十年的她也不能明白古代人對於權利的依附感,她希望自己是一個可以自己掌握命運的人,而不是將生命和前程都被掌握在皇帝的手裡。
  • 《雍正王朝》:王掞是如何得知,鄭春華藏匿在四爺胤禛府上的?
    《雍正王朝》:王掞是如何得知,鄭春華藏匿在四爺胤禛府上的?
  • 《雍正王朝》的「精分」人設,掩蓋的究竟是「真相」還是「心機」
    人設是個好東西,它能讓你在別人眼中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人設也是和壞東西,因為人設終究是一張塗滿油彩的皮,遮住了真實的內裡,總有暴露的危機。再觀《雍正王朝》,除了電視劇、小說中九王奪嫡的勾心鬥角,滿腹權謀,除了皇權之下,飄忽難測的親情、愛情、兄弟情,我又看到了滿滿的心機。
  • 雍正皇帝上臺後, 收拾了那麼多兄弟, 為何只放過了老十?
    公元1722年,已經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去世。隨後,他第四個兒子胤禛繼承了皇位,這就是雍正皇帝。
  • 《步步驚心》:如果十四爺坐了皇帝,真的就能免於兄弟相殘嗎
    四爺在登基之後面對八爺、九爺和十爺及十四爺的屢屢挑釁,及之前對他和十三爺的陷害,四爺也為了穩固坐穩皇位,開始了「八爺黨」的兄弟相殘。那麼假設一下,如果真的按照之前的遺詔傳位於十四爺,那麼十四爺登基成帝後真的免於兄弟相殘的局面了嗎?恐怕是不會的,還是會發生。
  • 《雍正王朝》十四爺是個什麼樣的皇子?遺詔中有多少未知秘密
    四爺、十四爺《雍正王朝》中的「九子奪嫡」,從康熙這邊算他們都是親生的兄弟,但是四爺和十四爺又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雖然如此但是十四爺卻還是站在了八爺黨的一邊,電視劇中的十四爺是個心胸狹窄、腹黑善用小伎倆的人明著是八爺黨的人實際是想借八爺之力上位,歷史中九爺評價十四爺是「聰明絕頂,才德雙全」康熙評價十四爺「個性爽直,重情重義」。野史中一直流傳著關於康熙遺詔是傳位十四阿哥被篡改成了「傳位於四阿哥」,但是遺詔中有「滿、漢、蒙」三種文字,所以這種改法是不可能的但是遺詔的內容仍然還是個謎。
  • 雍正一生褒貶不一,對兄弟更是無情,可為何對十三爺屢破規矩?
    平時看這個兒子挺溫順的,這廢太子的事,正讓我上火呢,結果你就盯上這太子之位了,毫無半點兄弟之情。還找一幫子人來遊說,朕還沒老糊塗呢?從此之後,八爺也漸漸被皇帝疏遠了。 所謂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很快,八爺黨的另一位核心人物之一,十四阿哥,也就是雍正的同母弟弟胤禵迅速崛起。這胤禵領兵打仗,戰功卓著,深受康熙喜歡。不過他也沒風光多久。
  • 十四爺後人:雍正篡位的依據找到了!雍正皇帝篡位之謎被揭開
    ,他自稱是康熙十四子大將軍王胤禵的七世孫,曾經寫作了很多的書本來證明雍正的篡位之說,例如《雍正帝篡位說新證》、《南郊祭天解疑》、《論康熙帝之死》等等,據金恆源稱要驗證這個問題十分簡單,可以把滿漢蒙三種文字的遺詔拿來對比即可。
  • 你所不知道的四爺;雍正居然是八字高手!
    就是這樣皇帝!」,這是雍正皇帝的硃批。傳說明末寧波天童寺主持密雲圓悟禪師發願轉生為帝王,即為雍正之前世。雍正是歷代帝王中佛學造詣最高的,深通禪法,秉承了禪師直心率真的作風。他對丹道、命理等玄學也頗為留心。據《明清皇室與方術》一書記載,雍正最信命運,以為人的休咎榮枯,甚至品操能力,在他誕生時早已決定,推算八字就可明白。因此雍正喜歡親自為大臣批八字。
  • 雍正和老八都說了一句話,誰都沒料到,最霸氣的仍舊是他
    不過雖然說是九子爭權,但是最後剩下的也剩下雍正和老八兩人在拉鋸、鬥爭。這奪嫡之路可沒有這麼簡單,兩人雖是兄弟,但如果不狠下心來,是很難擊敗對方,成功奪嫡的。古代朝廷往往會有各種黨派,有的人喜歡四爺雍正,有的人喜歡八爺胤禩。他們兩人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有所短。若為君主,也必將各有不同的掌權風格。不過在奪嫡之路上,八爺胤禩的勢力稍微勝於四爺雍正。
  • 雍正皇帝15位兄弟的生死之謎:僅3位善終
    事件回放:雍正皇帝繼位後,就面臨著兄弟們的不滿和挑戰。當時年滿20歲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皇帝的大哥允褆、二哥允礽、三哥允祉、五弟允祺、七弟允祐、八弟允禩、九弟允禟、十弟允䄉、十二弟允祹、十三弟胤祥、十四弟允禵、十五弟允禑、十六弟允祿和十七弟允禮。大阿哥允褆,在太子廢立中得罪皇父,被奪封爵,幽於府第。
  • 野史傳說雍正的皇位是篡位得來的,有什麼證據嗎?
    雍正皇帝是清朝歷史上爭議最多的皇帝,數百年來關於雍正皇帝的篡奪皇位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止過,那麼雍正皇帝到底有沒有篡奪皇位呢?雍正皇帝確實是沒有篡奪皇位,為什麼會這麼肯定,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跟一個人有關。這個人不是別人,是他的兒子,愛新覺羅弘曆,也就是後來歷史有名的乾隆皇帝。
  • 「九子奪嫡」四阿哥雍正成功後,他的另外八個兄弟結局如何?
    因和太子有來往,雍正繼位後,派他去給康熙守陵,胤(允)祉私下抱怨被雍正知道後,雍正下令剝去了他的爵位,並在景山囚禁了他, 雍正十年胤祉病逝。4.八子胤禩(sì)老八一直是皇位的核心競爭對手,除了眾多朝臣,老九、老十、老十四都是他的支持者,胤禩善於團結朝臣,被稱讚為「八賢王」。但老八私下拉攏朝臣之事,這點康熙早有察覺,但念及父子情,並沒有處置胤禩。
  • 雍正真的殺了自己的兄弟嗎?雖然不是他親手所殺,但多數難得善終
    《大義覺迷錄》中提到,民間謠傳雍正有逼死母親的嫌疑,且這個謠言流傳很廣。大家都知道,雍正的母親是烏雅氏,她有三個兒子,其中一個早早夭折,只留下雍正帝和他的十四弟胤禵。傳言說,雍正繼位後,胤禵被他關了起來,即使母親想去看望他,雍正都不允許。之後,太后非常生氣,一頭撞死在了柱子上。
  • 雍正登基後,那些參與九子奪嫡的兄弟們下場如何?一個比一個慘
    相比之下八爺黨實力雄厚,除了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以及十四阿哥的鼎立支持,還有很多朝廷重臣的支持。但是最後的結局卻出人意外,康熙皇帝選擇了由四阿哥胤禛承大統、繼皇帝大位。公元1722年,四阿哥在暢春園繼位,是為雍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