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還將走路評定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進行,累計相當於6000步以上的身體活動。每天走6000步≈3至4千米行走距離≈30分鐘左右。
1、腦部
美國《自然》雜誌稱,60歲以上,一周三天,每次步行45分鐘以上,可以預防老年痴呆。一周步行7小時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腺癌罹患率。
2、肺部
步行能加快呼吸節奏,進而鍛鍊肺部功能,使肺部更健康。
3、腿部
堅持步行,能很好的鍛鍊腿部肌肉,讓關節變得更為靈活。
而且,腿部不斷的運動,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患腿部疾病的機率。
4、心臟
據《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導,一周步行3小時以上,可以降低35%-40%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5、 骨骼
研究證實:每天步行超過1裡路的絕經後女性,全身骨骼密度明顯比步行少的女性高。
6、精神
步行能刺激大腦神經,幫助大腦得到更好的放鬆,還可以促使大腦分泌出內啡肽,幫助人們保持良好的情緒,讓人心情愉悅。
7、體型
一項針對久坐的研究證實,每天快步行走30分鐘,還能有效減少身體脂肪。而且,飯後半小時散步還能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哦!
走路雖好,但是錯誤的走路方式,會對人體產生巨大的傷害,還不如不走。
1、使用大腿前側抬腿走路,會增加膝蓋的壓力
大腿前側發力,膝蓋至少受到150~200%的體重壓力,這就是大多數人膝蓋疼痛,老好不了的原因。
2、駝背走
很多人在走路的時候都喜歡駝背,有些老年人是因為脊柱彎曲不得已駝背走路,但是大部分年輕人都是習慣性駝背。
長期駝背,會使人的重心前移,增加對膝蓋的衝擊,加重膝蓋磨損。
還會使腳尖、小腿受力增大,小腿變粗。頭部前移,會加重頸部肌肉的負荷,引起頸椎病。
3、步伐太小
步伐太小,大部分是用小腿在走路,這相當於在鍛鍊小腿肌肉,對女生來說,暴走減肥不成,反而會練出一雙蘿蔔腿。
1、發力方式
用臀部推蹬的方式發力,膝蓋只受到30%的體重壓力。
2、走路時間
步行至少要持續30分鐘以上才能起到較好的燃脂效果。因為步行一開始以消耗血糖、肝醣為主,持續15至20分鐘後才開始燃燒脂肪,才能有效減肥。
每次最好能夠在正確的姿勢下,至少行走半小時以上,速度在一小時6-7公裡之間,一周走5天左右。
3、舒適的裝備
一雙合適舒適的鞋子,可以保護我們的腳不受傷害。
穿一身合身的運動裝,方便於做一些活動,當然最好帶一瓶水,可以及時補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