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日訊 為了減輕疫情對工商業戶的影響,山東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其中,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於階段性降低工商業用電價格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提出,2月1日-6月30日,類別不屬於高耗能行業的電力用戶,電價一律打九五折,多收的電費要及時退還給用戶,這項惠及工商業用戶的舉措落實情況如何呢?4月2日山東廣播電視臺《問政山東》節目播出第45期,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接受問政,節目中關注了轉供電截留電價優惠的問題。
德州國際商貿城位於德州市迎賓路與三八路交叉口,有2000個鋪位,用電類別不是高耗能行業,而是一般工商業。這裡的商戶向記者反映,他們交的電費可不便宜。商戶告訴記者,電費「一直一塊兩毛五沒變過」。
商戶們反映,他們並不是直接跟國家電網結算費用,而是從物業買電,這種供電方式被稱為是轉供電。對於轉供電的價格,省發改委印發的《關於階段性降低工商業用電價格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中有明確規定:「不得高於每千瓦時0.8743元」。商戶們說,他們並沒有享受到這個價格優惠。
商戶們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一個40平米左右的店鋪,每月大約用電240度。按照省裡的用電指導價格,每月將比現在節省100元電費。復工後生意本就不好,優惠政策又不到位,商戶們表示不能理解。
省發改委文件明確每度電最高0.8743元,但商戶卻依然按照1.25元的價格買電。那麼代收電費的德州國際商貿城物業公司又作何解釋呢?他們表示「電業局沒有照顧我們」。
果真如此嗎?隨後,記者和商戶找到了德州市國家電網。卻得到了商貿城小商品城已經電費打折了的回覆。
在濱州市濱城區濱大科技市場,20多家沿街商鋪也大多開業復工,但商戶們反映,他們也沒有享受到這個電價優惠。
那物業向供電公司交納的電費是否享受到了優惠呢?在轄區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提供的2020年2月份的電費明細單顯示,物業公司的結算電價是0.6169元一度,本期防疫優惠電費總計639.97元,供電公司確實已按照95%收取。政府給工商業戶的優惠,卻被物業公司等轉供電單位截留。
同樣沒有享受到疫情期間的電價優惠政策的,還有青島中聯創意廣場的業主們。
中間商賺差價的問題應該怎麼解決呢?隨後,記者跟隨業主找了青島市市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八大湖市場監督管理所。而這裡的工作人員竟然給出了讓商戶們去找媒體的建議。
電費減免卻被「中間商賺差價」,降費紅利如何真正惠及到工商業戶?問政現場,青島市市場監管局負責同志針對短片中反映的問題進行了情況說明。他表示,短片中工作人員讓商戶「找媒體」,這樣的行為「令人感到臉紅」。作為政府工作人員,執法人員解決群眾訴求是應該做的事,不應該推託。雖然轉供電的價格確定確實有難度,但這不是理由,接下來,市場監管部門將排查問題,舉一反三,把類似問題解決好。
除了青島,短片中,類似問題還出現在了德州和濱州,那麼,省市場監管局對類似問題有什麼監管舉措呢?
問政現場,省市場監管局局長侯成君表示,從現在開始到6月30號,轉供電價格監管將作為市場監管部門的執法工作重點,類似問題將「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同時,市場監管部門要打通政策落地的堵點,使廣大用戶充分享受政策的紅利。
閃電新聞記者 張煜晴 尹承謙 王雪 報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