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搬磚不狠,明天地位不穩!
腰酸背痛脖子僵依舊阻擋不住勇敢的打工人!
每天坐在電腦前靈魂創作 8 小時,腰椎、肩、脖子也要跟著勞累 8 小時。
再加上坐姿不對、低頭玩手機等等,腰酸頸脖子僵的頻率也是蹭蹭蹭上漲!
當脖子酸痛到不行,就想扭一扭、動一動。怎料脖子一扭就「咔咔」響,感覺要被折斷了一樣。我的脖子到底怎麼了?
脖子「咔咔」作響,並不是有頸椎病,而是所謂的「頸椎彈響」,一般有4種原因會出現這樣的彈響:
1、頸椎關節間有小氣泡
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創傷外科副主任孫曉智介紹,人體關節間,有一種用來潤滑關節用的液體叫滑液,如果有氣體跑到滑液裡就會形成氣泡。
當我們扭脖子時,頸椎的關節跟著一起活動,小氣泡趁機從滑液裡跑出來,就會發出響聲。
2、肌腱韌帶與關節摩擦
長時間低頭工作,頸部的肌肉就會一直保持緊張的狀態,頸部的肌腱韌帶會有一點點錯位。
而扭脖子時,錯位的肌腱韌帶快速回到原來位置的過程中,和關節發生了摩擦,也會出現彈響聲。
3、頸椎小關節面磨損
如果你的頸椎小關節本身就有輕度的關節磨損,扭動脖子會引起關節摩擦,從而產生響聲。
4、頸椎軟組織或韌帶相互摩擦
當你覺得頸肩部酸痛不適時,你的頸部肌肉或軟組織很有可能存在勞損的情況,軟組織之間的滑動不再那麼順暢,所以脖子運動時,也會因為相互摩擦發出彈響。
不一定!如上面所說,一般肌腱、韌帶滑過椎體骨骼會發聲,組織氣泡也會彈響,年輕人出現這種現象不用太過緊張,有的脖子痛,其實是肌肉勞損,但40歲以上的最好就及時看醫生啦。
如果因為經常低頭,引起脖子酸痛、僵硬、肩膀疼痛不適等,偶爾會有頭痛、頭暈,但沒有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或四肢無力、行走不穩、腳踩棉花感等症狀,多是肌肉勞損問題,還沒到頸椎病的地步。
這裡要強調一下,頸椎病的確診,需要結合臨床症狀、體徵及影像學檢查綜合判斷。如果僅有影像學改變,但沒臨床症狀、體徵,就不是頸椎病。
而且,除嚴重的脊髓型頸椎病,未及時治療,可能致癱外,頸椎病大多不會引起癱瘓。
脖子僵硬酸痛,扭一扭擔心危險,但不扭又很難受,有沒有安全又舒適的方法解決脖子酸痛呢?
當然有!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方法,來套頸椎「康復操」。
但在鍛鍊中須注意
每個動作開始時,頸肩部放鬆,頸部向上緩慢拔伸;
動作輕柔和緩,速度與太極拳近似;活動度由小到大,保持在生理範圍內,即前屈、後伸、側屈40度左右,側旋75度左右;
活動量以頸肩輕度酸熱、疼痛可耐受為宜,切忌快速、大幅度、過於用力;
鍛鍊貴在堅持,每組約10分鐘,2~4組/日。
康復操具體如下
前屈後伸
頸部緩慢前屈,達最大幅度,保持5秒鐘,再回原位;頸椎緩慢後仰,達最大幅度,保持5秒鐘,再回原位。重複10次。
旋頸望踵
頸椎緩慢向上拔伸,頭頸左旋,雙眼向後下方盡力望對側足後跟,達最大幅度時用力拔伸頸部,保持約5秒鐘,還原後另一側重複同樣動作。反覆做10次。
雛鳥起飛
站立位,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在身後相握,用力向後拉伸;同時頭頸盡力後仰,頸肩背部肌肉用力收縮,保持5秒鐘;然後頸肩部肌肉放鬆,恢復原位。如此重複10次。
搖轉雙肩
雙手自然下垂,雙肩依次由中立位向後、後上、前上、前到中立位,做最大幅度緩慢搖轉10次,再由前向後相反方向緩慢搖轉10次。
不管你的脖子響不響!痛不痛!
這套操都可以練起來哦~
不說了,眼仔要去活動活動脖子了
孫曉智
副主任醫師
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創傷外科副主任,從事骨科臨床工作30年,擅長對四肢及關節等複雜骨折、脊柱骨折脫位並截癱及全髖關節置換、全膝關節置換的手術治療。
河南省脊柱脊髓損傷學常務委員、河南省運動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河南省殘疾人康復學會肢體康復專業常委、鄭州市嚴實司法鑑定所委員。獲得新技術、新項目一等獎、獲得二等獎3次、三等獎5次、發表多篇文章。
坐診時間:周四全天
來源:鄭州市二院多看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