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支撐近3億師生在線教學 103萬教師在線開出107萬門課程

2020-12-22 瀟湘晨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程銘劼 趙博宇)12月1日,在教育部召開的第一場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科學技術司一級巡視員高潤生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教育信息化的建設情況。據介紹,2020年初,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育部啟動了「停課不停學」工作,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通過電視空中課堂保障沒有網絡或網速較慢地區學生的居家學習;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教師在線開出了107萬門課程,在線學習的大學生達到1775萬人。

此外,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1.0也在「十三五」期間完成,同時啟動了提升工程2.0,累計培訓1000多萬名教師。持續舉辦教育廳局長和中小學校長教育信息化培訓班、「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培訓班,「十三五」期間累計培訓3萬人。全國有超過80%的中小學學科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教師的信息素養和學科教學能力都實現了全面提升。

【來源:北京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教育部:今年上半年高校開出110萬門在線課程,2259萬大學生參加在線...
    「今年上半年,教育部準確研判、果斷決策,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全國高校快速響應、精準施策,組織廣大師生開展了一場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和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在線教學,不僅成功應對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停教、停學危機,而且審時度勢、化危為機,應變局開新局,掀起了一場高等教育領域的『學習革命』。」吳巖說。
  • 截至5月8日,全國1454所高校已開展107萬門在線課程
    5月14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5月8日,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教師在線開出了107萬門課程,合計1226萬門次課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在發布會上介紹,這些在線課程既包括理論課,也包括實驗課,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共計1775萬人,合計23億人次。
  • 教育部:疫情期間1775萬大學生「雲學習」 在線教學將從「 新鮮感...
    在今天(14日)下午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融合了「網際網路+」「智能+」技術的在線教學,將從「 新鮮感 」向「 新常態 」轉變 ,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
  • 中國發布丨教育部:108萬高校教師開出110萬門線上課程 2259萬大學...
    中國網8月27日訊(記者 張豔玲)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今日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春季學期,全國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全部實施了在線教學,108萬教師開出了110萬門課程,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達2259萬人。
  • 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瀏覽次數達20.73億:在線教學 保質保量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一是統籌利用電視和網絡資源,保障農村地區學生學習需要;二是將課程學習和戰疫專題教育相結合;三是針對在線學習特點和學生實際需要,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科加強指導;四是統籌用好本地資源和國家平臺資源;五是統籌發揮骨幹教師和全體教師作用;六是及時調整規範在線教學行為。
  • 教育部:今年春季學期高校開出110萬門在線課程 課程開出率達91%
    目前,全國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全部實施了在線教學,共開出了110萬門課程,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達2259萬人。學生在線教學滿意率達85% 據介紹,全國高校教學大數據監測顯示,此次全國高校在線課程開出率達到91%,教師在線教學認可率達80%,學生在線教學滿意率達85%,很好地實現了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
  • 教育部:把在線教學的「新鮮感」轉化為中國高等教育的「新常態」
    新京報快訊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8月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秋季學期學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有關情況。據介紹,2020年春季學期,全國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全部實施了在線教學,108萬教師開出110萬門課程,合計1719萬門次;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達2259萬人,合計35億人次。
  • 答好在線教學的高校考卷
    在這場規模大、範圍廣、程度深的在線教學實踐中,王越和他的學生們是一個縮影。截至5月8日,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名教師在線開出了107萬門課程,合計1226萬門次課程,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共計1775萬人,合計23億人次。
  • 後疫情時代,職教信息化怎樣開新局——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在線教育...
    原標題:後疫情時代,職教信息化怎樣開新局——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在線教育開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在今年上半年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期間,在線教育成為職業院校教育活動的主要選擇。復學後,許多院校選擇了「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
  • 在線教學:浙江工商職院師生的新學期新體驗
    作為國家職業教育營銷專業教學資源庫子項目、浙江省精品課程和寧波市慕課項目"公共關係"課程負責人,邢老師有著豐富的信息化教學經驗。他認為,雖然此次在線教學的實施是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但對學校和教師來說,同時也是一個與時俱進,提升信息化應用能力,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好時機。
  • 廈門市教育信息化C位出道 智慧「大腦」功不可沒
    教育信息化被推到和新冠肺炎病毒「戰鬥」的第一線——「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令學校啟動了前所未有的在線教學試驗,此外,對學生健康信息的收集和運用,也亟須教育信息化發力推動。市教育局局長郭獻文說,我們的教育信息化成功應對疫情這場「大考」,為全市師生「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疫情防控,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 疫情中的溫情——萬門大學免費在線課程裡的萬門情懷
    教育資源的不均衡一直都是中國教育的一個問題,而萬門大學一直秉承著平等教育的理念,致力於讓每一個萬門學員都享受到優質的課程。疫情的到來無形地拉大了線下教育資源的差距,而在這種情況下,萬門大學卻主動推出的了免費在線課程,同時附言:共克時艱。
  • 國家網信辦重點整治教育類網站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因疫情影響,在線教育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火爆,用戶規模大增,同時暴露了諸多問題。疫情下在線教育受熱捧在線教育顧名思義,是以網絡為介質的教學方式。通過網絡,學員與教師即使相隔萬裡也可以開展教學活動,且不受時間的限制,可以隨時學習。
  • 如何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疫情發生後,各地出臺延遲開學的規定,教育部啟動「停課不停學」工作,統籌教學資源,全力保障教師們在網上教、孩子們在網上學。「從電話聯繫第一位老師起,短短幾個小時內,41個學段學科,參與『空中課堂』視頻課建設的教師隊伍全部集結完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譚軼斌回憶說。2月17日,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正式開通,「雲」學習大規模開啟。
  • 2億學生即將重返校園,在家上的網課和學校教學內容怎麼銜接?
    來源:經濟日報疫情期間,全國1.8億中小學生和1700多萬大學生停課不停學,通過在線上課繼續學習。隨著疫情好轉,學生陸續返校。目前返回校園的學生已經有1億多,佔學生的4成,剛剛重返校園的學生如何做好在線教育和線下教育的有效銜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跟大學生不太一樣,中小學生自律能力比較弱,居家學習的效果也很不相同。開學後教學銜接工作有五點需要特別注意。第一,要做好心理上的疏導。
  • 在線教學從新鮮感走向常態,國家是否有具體規定,教育部給出答案
    一、多年以來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成果是支撐開展這次大規模在線教育的重要基礎。二、統籌利用網絡和電視是開展大規模在線教育的可靠路徑。三、遵循在線學習的特點是大規模在線教育取得實效的重要保障。教師從剛開始有一點緊張,甚至有一點抱怨,慢慢變成比較興奮、比較從容,教師的教學信息化素養空前提高,有很多老師以成為網紅教師感到自豪和驕傲。二、改變了學生的「學」,應該說這次在線教學最讓人興奮的是,我們根據海量的數據調查顯示,大家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師生互動性滿意度之高。三、改變了學校的「管」。
  • @大學師生,這22家在線課程平臺免費提供2.4萬餘門課程
    、智慧教學工具一一慕課堂、在線課課內直播服務、學生在線學習數據服務;3.在線直播講座:每天進行兩場直播講座,包括積極應對疫情、教學理論方法、在線課程開發、混合式教學實踐等幾個模塊;4.教師在線培訓服務:教師能力提升系列慕課課程;5.疫情防治服務: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通識類慕課和專業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