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上不存在任何真正意義上的必經之地的,但往往要想繞過去,需要付出比打下來更大的代價,畢竟任何戰爭或者說軍事行動,其實都是在得失與收益上在進行權衡的。
下邊舉兩個例子來說明這個情況:
繞不過山海關的滿清
比如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的山海關,就位於咽喉之地,當年吳三桂開關放滿清入關,最終清兵席捲天下,而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也背上了「漢奸」的罵名。可以說遼西走廊,也就是當時大明的關寧錦防線,是卡住了當時滿清南下的「必經」之路。
然而事實上了解明末歷史的都會知道,在吳三桂沒有開關之前,滿清實際上就不只一次繞過了遼西走廊與山海關,突入到了關內的,袁崇煥就是率軍勤王后獲罪的。
也就是所謂的「必經」之路,並不是「必經」的,但如果要想繞開山海關的防線,滿清需要兜一個很大的圈子,需要經過的距離,需要攜帶的補給都是一個大問題,而且漫長的路線也使得後路存在巨大的變數,所以在山海關打開之前的滿清僅僅只能進入大明的疆土進行劫掠,無法如同後世山海關開關之後,在毫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進軍中原。
所以必經之路並非是真正無法繞過的,但要想繞過是需要付出更加巨大的代價,需要更強的國力支撐的,很多必經之路不是繞不過去,而是繞過去的話需要付出的代價與危險都會更大。
繞過釣魚城的蒙古
而另一個例子,就是與蒙古抗衡的南宋,當時的南宋為了在四川方面對抗蒙古的入侵,在四川方面據險而守,構築了一系列的堡壘,構築了川蜀防線,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釣魚城。釣魚城屢次挫敗了蒙古大軍的入侵,甚至連蒙古大汗蒙哥都殞命與此,從而改變了世界的歷史。
正因為川蜀防線難以攻破是一塊難啃的骨頭,於是蒙古採取了大迂迴的戰術,進軍了吐蕃,然後通過青藏高原繞過了川蜀,滅亡了大理。然後再經過雲貴,進入廣西一帶,對南宋的大後方進行包抄。從而繞過了南宋構築的川蜀防線。
雖然直到最後南宋滅亡了,釣魚城都沒有失陷,但那又能如何呢,釣魚城與整個川蜀防線都給繞過了。
所以天底下並沒有完全的必經之路,但你只要想想就會知道,為了繞開川蜀防線,讓大軍經過青藏高原,繞道雲貴高原滅掉大理再進行的大包抄需要付出多大的國力,冒多大的風險,也只有當時幾乎佔據了半個世界的蒙古才支撐得起。
所以沒有什麼必爭之地或者必經之路是完全無法繞過的,只是看你有沒有足夠繞過的實力與國力的支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