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人人都做「好人」,企業管理的進步就無從說起

2020-12-14 騰訊網

哪個企業裡還沒有幾個「好人」呢?

不過這種好是要打引號、加問號的,因為他們是好好先生,這種的處世哲學是明哲保身,誰也不得罪。

在生活中這樣的人有很多,影響也不大,這樣可能還會混個好人緣。但在工作中這樣不行,因為做事就要得罪人。

比如任正非在華為推進管理變革,什麼叫變革,其實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他本來在這個廟裡做方丈,你把他調到另一個廟裡做和尚,他能不生氣?

但如果顧及這個人利益和情緒,那變革也就無從談起了。

在企業界,這種「好人」還有個說法叫「小白兔」,比如馬老師就跟史玉柱爭論過是溫順的「小白兔」危害大,還是那種壞人危害大。

結論是「小白兔」給企業帶來的危害更大,因為這些人有欺騙性,他們人緣好,很會討人歡喜,更重要的是他們繁殖快,非常善於用「人情」去拉幫結派,找同類。

如此,一個部門有一個這樣的人,這個部門或團隊就會很快平庸化,畢竟數據和結果不會騙人。

很多老闆對這種人的危害性往往缺乏深刻的認識,人嘛,畢竟是感情動物,總覺得跟自己這麼多年了,能力雖然有問題,但「忠心」還說得過去。

所以,好人、小白兔在大小企業都是普遍存在,或多或少而已。

管理者一定要懂得做人,但這個做人不是說讓你做好好先生,而是告訴你要明白人性的複雜和人性的規律,只有懂人性,你才能把事做好。

各級領導幹部不但要學會做人,也要學會做事,踏踏實實地做事,認認真真地做事。那種只說不做,或只會做表面文章的人,只會進行原則管理、從不貼近事件的人,不能得到提拔和重用。

任正非曾強調,華為必須堅定不移地推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工作方法,對自己的上級、對自己的部下,有什麼不對可以說一說。如果人人都顧及影響,想樹立個人的威望,都做「好人」,企業管理的進步就無從說起。

管理就是得罪人,要做事就必然要得罪人,不遭人嫉是庸才,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做工作,又怎麼會誰也不得罪,而又能把事情做好呢?

比如大家一起做某項工作,但就有人是喜歡做表面文章,說得比誰都好,但幹啥啥不行,做成了他功勞最大,失敗了他責任最小,這樣的人能力不行,但慣會胡攪蠻纏,渾水摸魚。

這樣的人就是團隊的害群之馬啊,管理者越明智,就越沒有這樣人的立足之地。

而且企業內部如果大家都能實事求是,用工作成績和責任結果說話,那這樣的人也不好混,畢竟能力在那裡擺著,誰也不會因為你說幾句好話,送點小禮物,就跟你混在一起。

豈不知上戰場打仗時候,最怕身邊的人是豬隊友。

所以我覺得現在年輕人有個很好的地方就是簡單直接,不慣著那種能力不行的人,相反,如果老闆懲罰這樣的人,趕走他們,年輕人還會覺得這個公司有前途。

「在華為應該有這樣一個定理:員工靠知識、靠誠實勞動,應得到較好的報酬,不靠誠實勞動及知識就能掙到錢就說明管理有問題。」

要想公司有這樣的工作作風,首先要從高層幹部抓起,任正非就在幹華為幹部會議上指出:

每位領導不能公布他部門30%的優秀人員名單、10%的後進人員名單,他就有可能到臺下去。因為他們沒有管理的能力與管理的跨度。

真狠啊,華為的「末尾淘汰制」對那種「好人」是好不容情的,在華為創業階段,任老闆強制要求每個部門都要上交末位淘汰的名單,哪怕部門主管捨不得,那也沒辦法,落後者必須被淘汰掉。

這就倒逼人員努力奮鬥,多產糧食,用工作成績說話,這樣一來,組織競爭力就會越來越強。

相關焦點

  • 任正非:管理的本質,就是激發人的欲望
    如何做好人性管理,激發員工的善意?才是管理者的必修課。 管理管什麼呢?說到底就是激發和控制人的欲望。一家企業管理的成與敗、好與壞,背後所展示的邏輯,都是人性的邏輯、欲望的邏輯。 任正非曾說:「我們經常聽到一種說法,叫無欲則剛。
  • 任正非:管理就是洞察人性,激發人的欲望
    我在最近出版的《任正非:成就員工就是最好的人性管理》一書中總結出了任正非洞察人性,駕馭人性,張揚人的雄心,遏制過度的野心,克服安逸、懶惰的天性,讓員工成才成長的大智慧和華為成功的內生動力,同時揭開美國制裁華為的真相以及華為應對危機的策略。 任正非說,「管理就是洞察人性,激發人的欲望。一家企業的成與敗、好與壞,背後所展示的邏輯,都是人性的邏輯、欲望的邏輯。
  • 任正非:管理就是洞察人性
    我在最近出版的《任正非:成就員工就是最好的人性管理》一書中總結出了任正非洞察人性,駕馭人性,張揚人的雄心,遏制過度的野心,克服安逸、懶惰的天性,讓員工成才成長的大智慧,同時揭開美國制裁華為的真相以及華為應對危機的策略。  任正非說,「管理就是洞察人性,激發人的欲望。一家企業的成與敗、好與壞,背後所展示的邏輯,都是人性的邏輯、欲望的邏輯。欲望是企業、組織、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 任正非:華為幹部的個人品德、素質是企業進步的最重要的要素!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了任正非的一句話,「幹部的個人品德、素質是企業進步的最重要的要素!」這是任正非在《不做曇花一現的英雄》中提到的觀點。做企業要唯才是舉,任人唯賢。但有才能的人未必在道德品質上過關,實際上,很多有才的人都是做人做事不能讓人放心。
  • 任正非談企業管理之道:氛圍也是一種寶貴的管理資源
    市面上關於任正非和華為管理經驗的書籍很多,裡面確實記錄了不少管理的方法論,但問題是我們在看完後未必知道怎麼去用。華為的人力資源體系和財務管理體系都是世界一流的水平,任正非的經營哲學也非常高境界,可是你具體應該怎麼用呢?
  • 何為華為管理員工的狼道?任正非:管理的本質,在於激發人的欲望
    企業管理是什麼?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強調,管理的本質,就是激發人的欲望。一個企業的管理做得怎麼樣,這背後說到底是關於人性的邏輯,是關於人的欲望的邏輯。一個好的管理者,能激發和控制的人的欲望,讓員工有能力更有動力地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
  • 在企業你算哪類人?任正非的差異化管理:華為把人員分三類
    華為任正非曾在C9高校校長來訪座談會上講話,談到華為的企業管理機制。所謂「C9」,即九校聯盟(C9 League)。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共9所高校(資料摘自百科)。
  • 任正非的灰度管理
    妥協其實是非常務實、通權達變的叢林智慧,凡是人性叢林裡的智者,都懂得恰當時機接受別人妥協,或向別人提出妥協,畢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氣。」灰度是任正非的世界觀和思維方式,也是任正非認知與洞察管理世界的坐標,依據灰度的世界觀和思維模式,任正非發育了一套系統的管理哲學、管理體系和管理的方法論,這就是任正非的「灰度管理理論」。
  • 任正非:華為為何不缺人才,做管理就要不怕員工走人!小善即大惡
    一個公司,不僅需要的是好員工。更是需要一個好的領導人。華為有如今的成就,離不開任正非的管理。任正非是一位非常負責任的領導。任正非說:「做管理就是不怕員工走人,各級管理幹部不要追求公司裡一團和氣,要有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很多人覺得作為領導應該具有親和力。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凡事是成功的創業者,對待員工都是嚴格的。
  • 華為的管理理念:任正非洞察人性
    在任正非看來,管理就是洞察人性,激發人的欲望。一家企業的成與敗、好與壞,背後所展示的邏輯,都是人性的邏輯、欲望的邏輯。文|高歡歡編輯|周春林頭圖來源|華為公司「我是個沒用的管理者,不懂技術不懂管理,我只是個傀儡。」任正非不止一次這樣說。
  • 人人都是班幹部 體現教育的進步
    宣漢縣胡家初級中學一班級,62名學生每人都是班幹部。除班長、學習委員等職務外,班級還設有負責管理電燈、風扇甚至廁所的班幹部。班級李老師稱,這樣的設置是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班級管理中,提升責任感。(9月22日封面新聞) 有意思的是,這條上了熱搜的新聞,卻很少有網友噴「官本位」,絕大多數網友都持稱讚態度。事實上,全部人人都是班幹部,這早已不是新鮮事。
  • 好的管理,首先要解放人、激勵人
    中國企業現在經營上存在的問題絕大多數不是管理大於經營,而是管理遠遠滯後於市場、滯後於經營。 許多企業在所謂的「機會窗」時期,一味想著搶風口,蘿蔔快了不洗泥,幾乎把全部戰略資源都押注到外部,押注到市場的單邊突進上面。然而,司空見慣的是,當歡呼聲四起時,企業內部卻危機四伏。
  • 任正非的戰略觀:決定企業生死的,記心裡,照著做,員工主動幹
    2,決策的時候,不能只把寶押在一個上面,因為做產品只選擇其中一種考慮,風險太大。 3,很多企業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機會少,而是因為機會太多。, 三,任正非的管理觀 1,職業化管理,指的是解決企業內部問題要靠「法治」而非「人治」。
  • 財經作家餘勝海力作《任正非:成就員工就是最好的人性管理》出版
    這是他繼推出暢銷書《用好人,分好錢:華為知識型員工管理之道》《任正非和華為:非常人非常道》《華為還能走多遠》之後的第5本華為專著。著名企業家、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原董事局主席馬雲;萬通集團創始人、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著名管理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管理學教授、《華為基本法》起草小組組長、華夏基石管理諮詢集團董事長彭劍鋒;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華為高級管理顧問吳春波鼎力推薦此書。
  • 任正非當「甩手掌柜」,因為做了這些事
    於是,著名的《華為公司基本法》於1998年誕生了,使華為人的所有行為,都變得「有法可依」。通過華為現在實行的輪值董事長制度,我們可以發現他們的規則設計是多麼嚴密。企業老闆一般都很累,很多人其實也很想放權,讓下屬分擔重任,但為什麼做不到位呢?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們擔心下屬做不好,因而不敢放權。對於一些事情,下屬的確沒有老闆做得好。老闆能做到100分,下屬只能做到70分,怎麼辦?老闆應當忍痛放棄這30分!這是培養下屬必須付出的代價!否則,下屬得不到鍛鍊,很難成長。結果,公司無法建立強大的團隊,老闆無法「解放」自己。
  • 華為輪值CEO說:任正非不懂管理
    據說,有一次某一公司董事長帶隊去華為公司訪問學習,當時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華為公司輪值CEO徐直軍等接待了他們。當他們在一起談論管理時,某一到訪公司管理人員問任正非一個管理方面的問題,徐直軍笑著說:「我們老闆不懂什麼管理」。
  • 任正非的語言藝術
    這種看遠、看大、看深的思想,不僅是一個企業家做大做強自己企業的表現,也是大情懷的展現,值得企業家學習和效仿。 二、小中見大含義深 智者尊奉「治大國如烹小鮮」,對企業家而言,從細微處發現大道理,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任正非從一個幾十人的小企業發展到幾十萬人大企業,靠得就是這種以小見大的力量。
  • 任正非在安檢拿出蘋果平板,網友「起鬨」,任正非一句話回應絕了
    做過飛機的都知道,我國的機場安檢非常嚴格,在機場安檢時要拿出所有的電子產品,無論是誰都要遵守這個規定。一次華為總裁任正非在機場安檢時發生了一件引起人們爭議的事情,任正非居然在背包中拿出了蘋果的平板,這說明了什麼?
  • 華為讓員工快速管理進步的法寶是什麼?任正非一句話點透了,深思
    老闆管理有個半徑,有的人大概能直接管理五六個人,有的人也許能管理十來個,但幾乎沒有哪個老闆可以直接管理二三十人的。道理很簡單,因為你的時間、精力和注意力有限,管理也是有成本的,管理的背後是監督和監控,一個人能輻射到的範圍不會太大。
  • 用1000多字提煉任正非「無為而治」的管理智慧,學習了
    其實不管殺牛還是養生或做事業,都必須是遵從事物自身的規律,不然的話,必然會處處受阻,往往是折騰了半天,仍然事倍功半。我們做企業帶隊伍,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不懂得人性的規律,不了解組織運轉的規律,不洞察市場、行業的發展規律,那企業是做不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