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手書墓誌出土,他的書法是大時代的背影

2020-12-22 終南山故事

2020年夏,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秦都鹹陽城考古隊在發掘唐代元氏家族墓葬時,出土顏真卿手書的墓誌,墓誌中的撰文為顏真卿早年書法次發現是目前國內唯一經由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早年書法真跡!

根據墓志銘的記載,墓主人——元大謙,字仲和,北魏常山王七代孫。延載元年(694),初仕姚州都督府(今雲南西北部)錄事參軍,後歷任隴州(今陝西省西北部)司參軍、右驍衛長史,開元六年(718)三月十三日卒於絳州(今山西西南部)龍門縣令任上,享年58歲。

羅婉順,字嚴正,元大謙妻。天寶五年(746)四月卒於長安城義寧坊。

元大謙夫人羅婉順墓志銘(顏真卿書)

天寶五年(746),顏真卿38歲,任長安縣尉,為其書寫墓志銘!這是目前唯一經過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早期書法真跡。

元大謙夫人羅婉順墓志銘(顏真卿書)

顏真卿

煉就曠代大師

顏真卿

709-785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天下第二行書,而在許多人心目中卻是第一行書。

不同於《蘭亭序》中的優雅風流,《祭侄文稿》完全是草稿。顏真卿一改往日剛勁有力的唐楷風格,縱橫塗抹於紙面的是激憤悲痛之情。字裡行間不僅傾瀉著的憤懣,更與中國千年來重要轉折的大勢相聯。

公元755年,安祿山造反,自漁陽南下,直取中原,欲破潼關而入長安。閻真卿堂兄顏杲卿任常山郡太守,賊兵進逼,太原節度使擁兵不救,以至城破,顏杲卿與子顏季明先後罹難。閻真卿曾派人尋得季明的頭骨。於公元758年寫下這篇祭文。

在正統的歷史教科書中,安祿山確確實實是「反賊。」而千年以後的我們,卻依然在教科書中認為他是「反賊」。許多人仍然認為「唐朝廷一手捧上來的寵兒,竟然會造成大唐帝國由盛而衰、由興而亡的勢態。」

安祿山就那麼可惡嗎?

歐陽修所撰《新唐書》載:幽州「俗謂祿山、思明為『二聖』,弘靖懲始亂,欲變其俗,乃發墓毀棺,眾滋不悅。」安、史本為胡人,且系唐朝的叛臣,幽州百姓卻將其視作聖人,並在唐將掘其墳墓的時候「眾滋不悅」。

唐玄宗就那麼聖明嗎?

公元755年,當杜甫自長安前往蒲城時,旅途所見所感深為痛楚,寫下《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這首詩裡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杜甫面對唐玄宗與楊貴妃避寒的驪山華清宮有感而發的。

詩人寫這首詩的時間是公元755年十月,是年十一月,安祿山舉兵造反。

杜甫既然能看到民間的疾苦與唐明皇的無道,難道安祿山就看不到?僅僅是安祿山一個人,就可以使處在盛世的唐朝轉而朝下?!

中國歷史在最盛世的時候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那麼的不堪一擊。

「天下悔禍,誰為荼毒!」顏真卿的堂兄及子侄即使忠勇,也必不能改變這大勢。

更大的大勢則在以後千年的變局中,以至於其下的宋元明清,至如今。

「長安」作為首都是那麼長久,它幾乎成為首都的代名詞。然而,當《祭子侄稿》完成之後,長安逐漸沒落。安祿山起兵的漁陽則成為北方少數民族進攻中原的前哨。安祿山的身後是一千年一波波的鐵蹄。之後的遼以北京為陪都,之後佔據中原的金則以北京為首都,之後的元、明、清,乃至當今。

在歷史大勢面前,個人的抵抗是微不足道的。而在審視歷史時,需要冷峻的眼光,去剝去那層層偽裝的道德外衣。

顏真卿書寫的《祭子侄稿》未嘗不是對中國所謂盛世的祭奠?

《祭子侄稿》的真跡猶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另一種形式無言的訴說著另一段「國破山河在」的歷史與現狀。

相關焦點

  • 顏真卿書法真跡首次被考古發現!你了解他的故事嗎?
    近日最大的新聞事件,莫過於考古發掘出的顏真卿真跡了。據新聞報導,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對陝百餘座漢唐墓葬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本次出土的真跡是顏真卿手書的墓誌,墓誌中的撰文為顏真卿早年書法,這次發現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經由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早年書法真跡。
  • 陝西出土顏真卿早期書跡!這方唐代墓誌有多珍貴?
    在其中一座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書法大家顏真卿書丹的墓誌。據報導,這是目前國內唯一經由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早年書跡真品。資料圖:《祭侄文稿》。來源:臺北故宮博物院網站  什麼墓誌由顏真卿書丹?  從元大謙生平來看,他一生並未擔任重要職務,官職也不高,但其家世顯赫,他本人是北魏皇室常山王后裔。  而在此次考古中,元大謙妻子羅婉順的墓誌更受關注。其中明確記載,這篇墓誌是由汝陽郡王李璡撰寫、顏真卿書寫的。  這裡的李璡是唐朝宗室,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曾孫、唐睿宗李旦的孫子、讓皇帝李憲之子,被封汝陽郡王。
  • 從《多寶塔碑》到《羅婉順墓誌》:顏真卿的楷書風格
    作為目前唯一經過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書跡,《羅婉順墓誌》甫一現世就引起了不少關注。另一方面,大部分讀者對於顏真卿楷書的印象多半停留在顏氏早年的《多寶塔碑》或晚歲的《顏勤禮碑》上,這些作品與新出的《羅婉順墓誌》以及晚近出土的《王琳墓誌》等確實有一定的風格出入。有鑑於此,本文重點擬就顏真卿傳世的幾種楷書碑刻,順著其書法作品的發展脈絡,從其點畫形態、用筆方法和結字規律等幾方面來談談顏氏的楷書風格,並對這種風格的呈現做些許疏淺的反思。
  • 《陳尚仙墓誌》:迄今發現的徐浩最早書法作品
    《陳尚仙墓誌》與徐浩《陳尚仙墓誌》出土時間很晚,於2003年春出土於河南洛陽紅山鄉,時任右拾遺的徐浩書寫。書寫時間倒是很早,書寫時徐浩僅33歲,是迄今發現的徐浩最早書法作品。第一次知道徐浩這個人物,是在剛學顏真卿的《多寶塔碑》時候,開頭「東海徐浩題額」,以為是個阿貓阿狗無足輕重的人物。後來學書法史才知道,這是一個牛人,曾經是顏真卿的偶像。也許是生活的一帆風順,讓徐浩的書風一成不變,直到晚年依未有多少増易。
  • 【巴蜀畫派·欣賞】首次考古發現顏真卿書法真跡,莊嚴字體,大唐氣象
    在發掘唐代元氏家族墓葬時,出土顏真卿手書的羅婉順墓誌,墓誌中的撰文為顏真卿早年38歲書法。考古隊方面表示,此次考古發現,是目前國內唯一經由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早年書跡真品。出土的顏真卿真跡加上另外兩座元氏家族的墓葬,本次發掘共清理出了245件(組),如葵花口高足銀杯、陶動物俑、銅錢等以及四合墓誌。 其中,元大謙、羅婉順墓113件(組);元不器墓24件(組);元自覺墓108件(組)。
  • 你們都在圍觀顏真卿 我卻想要說說他!唐代「不著名」書法大家元豫書《元大謙墓誌》考
    《元大謙墓誌》,又稱《大唐故朝議郎行絳州龍門縣令上護軍元府君墓志銘》,志石長寬為55X56釐米,行楷書30行,滿行30字,共744字,四周裝飾花草紋。志蓋56X56釐米,楷書:大唐故元府君之墓誌9字,四周裝飾花草吉瑞獸,出土時志蓋被盜墓者翻至一側。
  • 顏真卿真跡,首次考古發現!網友:坐等字帖!
    今天上午10點,陝西省考古研究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一方顏真卿書丹的墓誌。2020年夏,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秦都鹹陽城考古隊對陝西省秦漢新城政府儲備用地內發現的百餘座漢唐墓葬開展了考古發掘工作。在發掘唐代 元氏 家族墓葬時,出土顏真卿手書的墓誌,墓誌中的撰文為顏真卿早年書法,本次發現是目前國內唯一經由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早年書跡真品。
  • 考古發現顏真卿38歲真跡,網友:沒想到顏體還能更新!
    在發掘唐代元氏家族墓葬時,出土顏真卿手書的墓誌,墓誌中的撰文為顏真卿早年書法,本次發現是目前國內唯一經由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早年書跡真品。從皇族撰文、長安縣尉顏真卿書丹,可以看到當時女性的地位不低,比較平等的。」 墓志銘中,展示了顏真卿早年的書法這是顏真卿早期的作品,「顏體的風格還不那麼明顯和成熟。」能夠讓我們看到他學習初唐書法——如虞世南等人——的痕跡。從顏真卿當時的官職「縣尉」也能看出是年輕時候。
  • 唐代手書墓誌《田行墓誌》欣賞
    墓誌內容直接書寫於兩塊大小相同的磚上,唐代墓誌石刻為大宗,墨跡少見,而中原腹地保存完好者更加稀見。該墓誌雖歷經千載而墨色如新,覩之唐人氣息撲面,具有重要的文獻史料價值以及書法藝術價值。 磚長33.5釐米,寬34釐米,厚5.2釐米,字徑1.5釐米至1.9釐米。第一磚凡22行,滿行21字。第二磚凡16行,滿行18字。楷書,有墨書界格。
  • 顏真卿書法字體風格十八變
    顏真卿的行書能夠從王羲之的規模下跳脫出來,另闢一路,的確有非凡的天賦。而他的楷書更是眾多初學書法者的首選,可這裡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市面上關於顏楷的出版物最多的當屬《多寶塔》和《顏勤禮碑》了,所以許多朋友就會覺得這兩個碑上的字才是最純正的顏楷。
  • 千唐志齋:千餘品飽經滄桑的唐代墓誌 記錄下唐代書法演變歷史
    石屋上方鐫刻「聽香讀畫之室」,兩側分別鐫刻張鍅的手書「誰非過客,花是主人」。石屋之後,是一「凹」字形的高大建築,康有為題寫的「蟄廬」嵌於長廊正上方,徑尺大字,氣派雄渾。 「蟄廬」西隅,坐西向東有三孔磚窯,中窯上方是章太炎所篆「千唐志齋」。記者看到,磚窯的牆壁上鑲嵌著大小不一、年代不同的墓誌石刻,篆隸行楷等書體均有出現。
  • 顏真卿一生書法字體風格十八變
    顏真卿的行書能夠從王羲之的規模下跳脫出來,另闢一路,的確有非凡的天賦。而他的楷書更是眾多初學書法者的首選,可這裡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市面上關於顏楷的出版物最多的當屬《多寶塔》和《顏勤禮碑》了,所以許多朋友就會覺得這兩個碑上的字才是最純正的顏楷。
  • 【學顏】顏真卿書法字體風格十八變
    顏真卿的行書能夠從王羲之的規模下跳脫出來,另闢一路,的確有非凡的天賦。而他的楷書更是眾多初學書法者的首選,可這裡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市面上關於顏楷的出版物最多的當屬《多寶塔》和《顏勤禮碑》了,所以許多朋友就會覺得這兩個碑上的字才是最純正的顏楷。
  • 陝西考古發現唐代顏真卿墓志銘、珍貴碑刻書法遺存!
    顏真卿的書法有多美?「無意於書,心手兩忘」!尚在壯年的顏真卿時任長安縣尉,揮筆而就下這一碑遺存。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員發掘了一處唐代貴族家族墓地,在一座夫妻合葬中發現一方由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書寫的墓志銘。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僅次於王羲之的《蘭亭序》。
  • 辛德勇|我對《羅氏墓誌》書人的疑慮
    《龍門縣令元府君夫人羅氏墓志銘》,全稱《大唐故朝議郎行絳州龍門縣令上護軍元府君夫人羅氏墓志銘並序》(以下簡稱《羅氏墓誌》),是2020年夏天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秦都鹹陽城考古隊在西安西鹹新區秦漢新城發掘出土的。2020年11月13日上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通過新聞媒體正式向社會各界公布了它的基本情況(《新京報》記者蕭舒妍《顏真卿早年墓誌真跡亮相,系首次經考古出土》)。
  • 清正忠義顏真卿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司法部紀檢監察組
    近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唐代元氏家族墓地的一座夫妻合葬墓裡,發掘出土了一方顏真卿手書的墓志銘,這是目前唯一經過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早期書法真跡。消息一出,網友們的激動溢於言表,紛紛評論轉發。  現今國內所存的顏真卿書跡基本都是碑刻,多收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吸引了不少書法愛好者打卡。
  • 顏真卿真跡首次考古發現!衝上熱搜!網友:學書法,誰沒練過...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員日前在西鹹新區發掘了一處唐代家族墓地,在一座夫妻合葬中發現了一方由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書寫的墓志銘,陝西首次考古發現顏真卿真跡,這是目前唯一經過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早期書跡真品。
  • 終極的反叛丨探秘顏真卿正書
    一、《王琳墓誌》 大師也曾「稚嫩」過 顏真卿曾師法多人,早年的顏真卿師法歐陽詢、褚遂良,而後拜張旭為師,其書法也從相對稚嫩走向成熟老辣。這件2003秋洛陽龍門鎮張溝村出土,顏真卿書於開元廿九年(741年)的唐《王琳墓誌》。
  • 顏真卿真跡首次發現!網友:學書法,誰沒練過「顏體」呀!
    顏真卿是對中國書法史影響深遠的大家,除了深藏於博物館的其成熟時期書法代表作,顏真卿年輕時的書法是什麼樣的?今天上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了目前首例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墨書書丹墓誌,這對於研究顏真卿本人及我國中古時代書法藝術意義極大。
  • 顏真卿真跡首次發現!網友:學書法,誰沒練過「顏體」呀!
    顏真卿是對中國書法史影響深遠的大家,除了深藏於博物館的其成熟時期書法代表作,顏真卿年輕時的書法是什麼樣的?今天上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了目前首例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墨書書丹墓誌,這對於研究顏真卿本人及我國中古時代書法藝術意義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