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夏,也就意味著已經進入到了夏季。氣溫也會越來越高,溼度比較大,白晝時間長。
立夏之後,也是一年中陽氣比較旺盛的時間段,所以一定要保護好體內的陽氣不受損傷。
陽氣不足便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加大患上疾病的風險,所以在立夏將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這樣或許有助於身體健康易長壽。
立夏將至,不想生病,謹記「四怕」,做好「五事」,健康一整年
「四怕」:
怕涼。天氣炎熱,很多人都會吹空調吃冷飲,這也是最傷害脾胃的事情之一。
脾胃不好就會引發食欲不振,沒有食慾等等表現,而立夏之後也是出汗散寒最好的時候,如果過度貪涼爽便會將寒氣所在體內引發體寒。
我們的雙腳有很多的穴位,神經對於外界的刺激非常的敏感,當雙腳部位受涼也會使身體免疫力下降,隨之而來的就是疾病。
怕溼毒。立夏將至氣溫比較高,可能很多人已經感覺到了悶熱,稍不留意就可能會損害到脾胃的健康,而脾怕溼。
常言道:千寒易除,一溼難去。避免體內溼氣過重,洗澡洗頭之後不要帶著溼發入睡,否則很可能會給溼氣有機可乘的機會。
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最好是蓋著自己的肚子和後背,這樣才能夠預防寒邪之氣的入侵,保護身體健康,避免溼氣過重。
怕盜汗。正常來說,立夏後出汗,利於清除體內寒氣,尤其是陽虛體寒的人更應該適量的出出汗。
如果經常出現盜汗,也就是睡覺之中容易出現虛汗,醒來之後出汗的情況會停止,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出現盜汗的情況多與氣機不暢,陰陽不合有關係,尤其是陰虛火旺的情況,容易出現盜汗,所以已經出現盜汗的情況,最好及時的調理一下。
怕油膩辛辣。夏季炎熱,人們的食慾會變差,會使消化功能下降,如果此時過多吃一些油膩的食物,反而會增加腸胃的負擔。
尤其是過險或者是過於辛辣的食物,也會消耗體內的水分,導致人出汗比較多,此時很可能會導致身體缺水,影響到器官的正常運轉。
做好5件事:
吃「苦」。很多人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容易出現食慾下降的情況,甚至會出現中暑。
而在立夏之後,飲食要以開胃為主,適當的吃一些帶有苦味的食物,其實更有助於身體健康。
比如苦瓜等等,有助於開胃解暑,而且對於腹痛、腹瀉等等也有一定的幫助。苦瓜是夏季降火之良藥,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有助於輕脂排毒。
祛溼。夏季很多人容易出現溼氣過盛的情況,此時就會導致人的精神狀態變差。而在夏季也是去除溼氣的好時機。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夏季吃生薑也是非常重要的,夏天吃一點生薑能夠促進胃部的消化和吸收,緩解腹脹腹痛等情況。
生薑富含抗氧化劑,姜辣素增強人體的免疫。生薑也能夠幫助改善血液循環,含有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胺基酸等等能夠改善血液循環,預防血管疾病。
穿衣。夏季人們愛出汗,最好穿一些棉質的衣服,吸汗能力強,能夠迅速帶走體內的熱量,但是衣服不要穿的太緊,穿一些寬鬆的衣服更能夠讓汗液快速離開體表。
在選擇衣服的時候,最好選擇淺色的,洗衣服之後一定要在陽光下暴曬,這樣更能夠達到殺菌的作用,對於保護皮膚也有幫助。
泡腳。俗話說:冬病夏治。很多人覺得在寒冷的秋冬季節泡腳最合適,其實炎炎夏日堅持泡腳同樣重要。夏季暑溼之氣比較重,溼氣容易阻滯在脾胃,使人出現精神不振,脾胃不佳等情況。
中醫認為「夏天泡腳,暑溼可祛」。在夏季泡腳能夠呵護脾臟的健康去除體內的溼寒之氣,疏通經絡。而且有助於加快血液循環,排出毒素和垃圾,預防感冒。
雙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人的雙腳離心臟比較遠,又是血管分支的末梢部位,血液循環較差,加上脂肪層薄保溫差,所以泡腳可以調節血液循環,祛溼排毒。
運動。夏季人們能量消耗大,運動方面最好選擇一些有氧運動,避免過度出汗引起身體的不適。而且運動的時候也能夠快速排出體內的毒素和垃圾。
夏季進行遊泳運動也是非常好的運動方式之一,在水裡能夠降低身體體表的溫度,遊泳時人也能夠保持體溫恆定不容易中暑。
但是在這裡提醒大家,氣溫高,陽光足的中午或者是下午不適合戶外運動,容易被曬傷,也容易出現脫水的情況,在運動之後一定要及時為身體補充水分,避免身體缺水。
立夏前後,人們將進入養生的關鍵期,所以在這個時間段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這樣才能夠幫助你祛溼排毒,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健康一整年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