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歲孫燕院士:60年經驗總結,3種食物堪稱「致癌王」

2020-12-11 依愛健康

孫燕,我國知名的中醫專家,今年已經91歲高齡的他從事中醫研究已經60餘載,在孫院士30歲的時候便開始研究癌症,這種生活一堅持就是60年,在這60年裡,孫院士也有很多自己的忠告和經驗總結,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提醒:餐桌上的3種食物堪稱「致癌王」,儘量別吃!

1;發黴的食物

眾所周知,很多食物或者水果在長時間的放置過程中都會長出黴點,而對於這類食物,很多老一輩的人都會選擇將發黴的部分去掉,吃剩餘自我感覺「乾淨」的部分,如果年輕人直接丟掉的話,老人還會說年輕人浪費,那麼這真的是浪費嗎?

其實不然,孫院士指出:很多食物在發黴後,可能會滋生一些致癌物——黃麴黴素,而這類物質對於我們的肝臟而言,可以說是災難,國外有研究數據證實:平均每攝入1毫克的黃麴黴素便會增加3倍的肝癌發生機率。

2;醃製的食物

在我國農村地區,很多人都有醃食物的習慣,尤其是到了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早晨為了能夠節約時間都會選擇稀飯加鹹菜,這類食物吃起來確實很方便,但是對我們身體的傷害卻是不可逆轉的。

這是因為這類食物在製作的過程中會加入大量的食用鹽,而這類食物在長時間發酵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在進入我們人體之後會轉化為亞硝酸胺,經常吃這類食物,會給我們的肝臟造成直接傷害,嚴重的時候還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3;精製類食物

現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飲食的選擇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例如方便麵、薯片、香腸等都深受很多人的喜愛。

然而這類食物中不僅添加了很多的防腐劑和食品添加劑,偶爾吃一點對我們的身體並不會產生危害,反之如果長期食用,則會給我們的肝臟造成直接的傷害。

日常養肝,預防癌症發生,堅持做好2件事!

1;多喝水

水被譽為我們人體的「生命之源」,當我們人體內缺少水分時,就像土壤一樣變得乾枯龜裂,而及時的補充水分,不僅有利於我們自身健康,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加速我們體內的血液循環,加速我們體內有害物質的排出,當然,我們在喝水的同時還可以加一些養肝護肝類的小植物效果則會更加。

現代研究證實:矴靈芝中含有豐富的硒元素、多糖和三萜類活性成分,經常泡水喝對修復受損肝細胞、降低轉氨酶和抑制肝細胞癌變皆能起到很好的幫助。

泡水方法:取矴靈芝5克、枸杞10粒、秄花斛3克,用溫水燜泡5分鐘左右即可飲用,可反覆衝泡一天至無色無味即可。

2;多運動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對於肝不好的患者而言,更離不開運動的幫助,每天 保持適當的運動,不僅可以減少我們體內的脂肪堆積,從而減少肥胖的發生,有研究表面,肥胖是誘發各種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次,每天保持適當的運動,還可以幫助我們人體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在運動選擇方面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體質情況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運動的運動方式,例如慢跑、遊泳、散步、打太極、踢毽子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研究癌症60年的91歲老院士,誠心提醒:3種食物有致癌風險
    在對人體的研究上,孫燕院士已經潛心研究了60年。對於腫瘤的研究有很多的成果。而這位老院士今年已經91歲了,為很多癌症患者找到一線生機。而經過他的總結後發現,癌症的預防應該重於治療。從日常的飲食習慣中做好預防顯得更加重要。
  • 91歲孫燕院士,從事癌症研究60年,提醒:儘量少吃3種致癌食物
    孫燕院士是我國腫瘤方面的頂級專家,他今年已經91歲了,同事癌症方面的研究已經60多年,雖然現在已經91歲的高齡,但是身子骨依然非常的硬朗,走起路來也風風火火的,精神狀態非常好,一點都看不出年近百歲的樣子。
  • 91歲孫燕院士,從事癌症研究60年,忠告:3種致癌食物,要少吃
    孫燕院士是我國著名的癌症研究專家,他從事癌症研究已經60多年,他十分注重防癌抗癌在腫瘤方面是我國頂級的專家,雖然已經90多歲的年齡,但身子骨非常的硬朗,精神狀態也非常好。據孫燕院士講,近幾年我國肝病患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逐漸呈現年輕化的趨勢發展。其實這與我們一些生活習慣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繫。
  • 91歲孫燕院士,研究癌症60年,提醒:3種食物致癌性太強,要少吃
    孫燕院士,今年91歲,從30歲時便開始研究癌症,至今已有60餘年。平時十分注重如何防癌、抗癌,是我國著名的腫瘤學專家。雖然孫燕院士今年已經91雖高齡,可是若不說,根本看不出來他的年齡,走路帶風,精神抖擻,精神狀態好極了。
  • 這3種食物被稱為致癌王,你知道哪些?讓孫燕院士來為你解答
    導語:社會發展越來越好,各種的食物出現在市面上,有一些食物是對我們的健康有好處的,然而有一些食物雖然美味,卻在不斷地傷害我們的身體,那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些吧!今年已經91歲的孫燕院士研究癌症已經幾十年了,對癌症方面有很高的權威。
  • 91歲孫燕院士,研究血脂60年,提醒:3種食物升血脂太強,要少吃
    孫燕院士,今年91歲,從30歲時便開始研究心血管疾病,至今已有60餘年。平時十分注重對於高血脂的研究,包括但不限於高血脂形成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雖然孫燕院士今年已經91雖高齡,可是若不說,根本看不出來他的年齡,走路帶風,精神抖擻,精神狀態好極了。
  • 孫燕院士91歲了,研究癌症超60年!這3種食物,少吃點比較好
    導語:孫燕院士現在已91歲高齡。但對肝癌的研究從未停止,早就從30歲就開始對肝癌的研究,這幾十年來一直默默在肝臟健康領域深耕,毫不停歇,孫燕院士對肝癌領域的研究做有著無與倫比的貢獻,受千萬人的敬重。別看孫院士現在是90多歲的老人,但依舊精神抖擻,身體健朗。還有人問孫院士關於養生的秘籍,"你是怎麼保持健康長壽的,有什麼秘訣嗎呢?"孫院士開心一笑,"哪有秘訣呀,我只是合理控制飲食,不吃對傷害身體的東西,從源頭上防止細菌罷了。"
  • 研究60年癌症,91歲孫燕院士警告:四樣東西儘量別碰
    不想錯過小九的健康知識孫燕院士,很多人應該都有聽過,我國腫瘤內科治療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在抗癌一線奮鬥了近60年,今年已經91了,妥妥的高齡人群。但是老爺子在會議上說話依然洪鐘有力,精神抖擻,還常常跟身邊的人開玩笑,說自己是80後。
  • 91歲院士孫燕,致力醫學60年,提醒:3種食物堪比毒王,別吃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相信經常看新聞的人很多都聽說過,他從30歲就開始鑽研癌症,現在已經91歲的他依然是醫學界的一盞明燈,整天為了醫學奔波,被稱為中國「腫瘤科」的奠基人。曾經有人問孫燕院士,他研究醫學那麼多年,對癌症的看法是什麼?孫燕院士說:癌症,重要的在於預防,在他看來,防癌第一步就是從日常的飲食習慣開始改變。
  • 孫燕院士獻上「抗癌經」:3種食物是癌症「伴侶」,別貪嘴
    91歲高齡的孫燕院士,是我國腫瘤科的開創人,從事腫瘤研究工作長達60年,他是腫瘤方面的權威,有人曾詢問過孫院士,抗癌最重要的是什麼,他說癌症主要在預防,預防比治療更重要,改變日常的飲食習慣減少致癌物的攝入尤為關鍵。
  • 91歲院士告訴你,預防大於治療
    癌症的預防大於治療,有60%的癌症其實都是可以預防的。91歲孫燕院士雖然已經進入耄耋之年,但仍然精神矍鑠,接受採訪時朗朗而談,大方的公布了「防癌經」。 孫燕院士從事的是內科腫瘤學,在這領域裡一幹就是58年,工作了大半生,最大的體會就是防癌要趁早,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只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能更有效的對抗癌症。
  • 91歲腫瘤科孫燕院士,提醒:3種食物致癌性高,生活中一定要少吃
    我國肝病領域的資深院士,孫燕院士如今已經91歲高齡了,雖說孫院士已經近百歲,但是卻精神矍鑠,神清氣爽。孫燕院士有著資深的肝病研究經歷,從30歲起便致力於對肝臟疾病的探索,這一做就是60多年,就連現在都還不停地為肝病研究貢獻力量,孫燕院士曾經在公開場合提到過肝臟防範大於治療。
  • 91歲孫燕院士總結「防癌處方」:餓著要比撐著強,1年2次體檢
    一、孫燕:餓著要比撐著強孫燕院士/圖源網絡91歲的孫燕院士,是我國臨床腫瘤學界的知名人物,他用自己健朗的身體狀態證明「我的防癌心得很有效」。」,肥胖是導致多種癌症的要素之一,所以平時對於那些高脂、高熱量的食物我也很少吃。
  • 研究癌症60年,孫燕院士分享的防癌經驗,值得我們學習並落實
    我國工程院院士孫燕,研究癌症已經60年!曾在多次採訪中分享他的防癌經驗,希望大家一定要多花功夫在癌症的預防上,下面給大家具體說一下,希望大家對癌症要有正確的認識,將預防工作做到位。院士說,從沒看見過因為戒菸而去世的人,吸菸不僅不健康,也是不文明的行為。長期大量的吸菸喝酒,會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增加患上多種癌症的風險,比如肝癌、胃癌和食道癌。在飲食方面,現在的生活條件大大提高了,人們吃得好了,但是「富貴病」卻越來越多了,肥胖的人越來越多,而肥胖跟很多疾病都有密切聯繫,有部分腫瘤其實也算是富貴病。
  • 抗癌專家孫燕院士提醒:這四樣東西別碰,碰了就是在自毀
    孫燕,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資深院士,專注於研究腫瘤內科。多年來,一直奮鬥在抗癌一線,如今已經91歲了。他曾經說過:預防要比治療好,早治療要比晚治療好。千萬不要拖著,如果感覺出現了什麼問題,要麼一定是早期,這是可以控制的,一定不要覺得癌症就沒得救。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孫燕院士所總結的這四種患癌的因素。
  • 60年研究癌症孫院士警告:遠離四大致癌因素,早從生活點滴預防
    90多歲的孫燕院士,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專家醫生,一直從事臨床腫瘤相關的科學研究工作,到如今研究癌症已經有60年了。孫院士從60歲就開始在各種場合傳播防癌經驗,他有著一套屬於自己的防癌方法,一直都希望所有的同胞們可以早早地從生活的點點滴滴預防癌症,首先要做的就是遠離這四大致癌因素。
  • 研究肝癌60年,91歲院士:3個飲食習慣易「招惹」癌症,儘量改掉
    孫燕,我國肝癌研究奠基人之一,今年91歲高齡的孫老已經在腫瘤研究道路上奮戰了60年,並於1999年當選工程院院士。關於肝癌,孫老多次在講座上講道:肝癌發病隱匿,晚期治療難度較高,預防大於治療,從生活習慣上去保護肝臟,防患於未然是最為可取的方式。
  • 93歲院士分享經驗:染上HPV,不要怕!記住3句話,醫院能少跑
    孫院士今年雖然已經93歲高齡了,但她卻一直以來都活躍在婦科疾病領域的前線,對於宮頸疾病頗有研究。然而,孫院士曾經也是一名曾被宮頸疾病深深困擾過的病患。她的宮頸曾查出了幾種高危亞型的HPV病毒,確診時,李院士已經是65歲的花甲之年,然而,對於這種情況,她也沒有過多的畏懼情緒。
  • 中國內科腫瘤開拓者和奠基人孫燕院士開出了這...
    孫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內科腫瘤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主任醫師。雖已入耄耋之年,但身材硬朗,精神矍鑠。對於癌症的治療,孫燕院士無疑是權威。對於癌症,他主張預防,他曾在各種場合講過自己的「防癌經驗」,他認為,自己在抗癌一線戰鬥了五十多年,現在仍身體康健,主要歸功於他相信並堅持——預防比治療好,早期治療比晚期治療好的思想。「我不希望病人不在中到晚期才來找我,及早採取措施,從日常生活中去預防,是不是很好?」下面就是他給我們開出的一張防癌處方。
  • 89歲院士研究骨疏鬆50年,提醒:3種食物是爛骨王,儘量少吃
    今年已經89歲的路院士,研究骨質疏鬆已有50逾年的經驗。在路院士看來,骨質疏鬆之所以在現代人群中頻頻發生,都是跟人們管不住自己的嘴有很大關係。雖然骨疏鬆不像其他骨病那樣發病起來會產生直接的危害性,但是無異於在體內埋下了一個不小的隱患,若是受到一些輕微的外力刺激,就可能造成嚴重骨質的後果,使得人們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