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癌症60年,孫燕院士分享的防癌經驗,值得我們學習並落實

2020-12-11 腫瘤科張正榮

癌症現在已經是常見的疾病了,各種癌症的病發率和死亡率都在升高,對於專業的研究人員來說,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是他們共同的目標。

我國工程院院士孫燕,研究癌症已經60年!曾在多次採訪中分享他的防癌經驗,希望大家一定要多花功夫在癌症的預防上,下面給大家具體說一下,希望大家對癌症要有正確的認識,將預防工作做到位。

遠離各種致癌物,能極大地降低患癌的風險,尤其是被評定為一級致癌物的物質,比如菸酒、黃麴黴素等,而這又跟人們的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

一人吸菸,可能全家都受害,如果等到患了癌症才想起來戒菸,已經晚了!院士說,從沒看見過因為戒菸而去世的人,吸菸不僅不健康,也是不文明的行為。

長期大量的吸菸喝酒,會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增加患上多種癌症的風險,比如肝癌、胃癌和食道癌。

在飲食方面,現在的生活條件大大提高了,人們吃得好了,但是「富貴病」卻越來越多了,肥胖的人越來越多,而肥胖跟很多疾病都有密切聯繫,有部分腫瘤其實也算是富貴病。

現在的工業發展也比較迅速,但環境汙染的問題卻日益嚴峻,不管是室外還是室內汙染,都可能會增加患癌機率。工廠排放的廢氣、霧霾等大氣汙染,家裡的裝修材料釋放出來的有害氣體、炒菜時產生的油煙等室內汙染,長期接觸會增加患上肺癌的可能性。

除了這些,精神上的因素跟癌症的發生也有很大的關係,院士診治過的許多癌症患者,都有同樣的一個情況,那就是過分憂慮擔心,精神壓力太大。長期處於這種精神狀態中,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癌細胞就容易趁虛而入。

想要身體健康長壽,下面幾條防癌經,希望大家收好,並落實到實際行動上:

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院士表示其實從事於他們這種研究的人,也有許多患了癌的,但治癒率要比一般人高,堅持體檢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認真體檢,就能及時發現身體出現的異常,發現的早,積極治療,治癒率自然會得到提高。

健康飲食,不要讓自己肥胖,一旦肥胖,就可能有多種隱患。建議大家少吃紅肉、油炸燒烤等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每天三頓飯都要按時吃,但別吃太飽,7分飽比較健康。

對於癌前病變要足夠重視,比如腸道息肉、慢性炎症等,不能任其發展,積極治療,或能控制住病變,預防癌變。

最後,要學會釋放壓力,保持身心健康,保持一個好心態,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和,愁一愁白了頭。壓力大的時候,要學會及時調節,少生氣少憂鬱,不要給癌細胞留有入侵的機會。

言而總之,對於癌症,最好的治療手段就是預防,將癌細胞扼殺在搖籃之中!希望大家一定要在預防上多下點功夫,院士總結的防癌經驗,其實很多都是一些日常細節小事,堅持做好這些小事,或能有效預防癌症。

相關焦點

  • 研究60年癌症,91歲孫燕院士警告:四樣東西儘量別碰
    不想錯過小九的健康知識孫燕院士,很多人應該都有聽過,我國腫瘤內科治療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在抗癌一線奮鬥了近60年,今年已經91了,妥妥的高齡人群。但是老爺子在會議上說話依然洪鐘有力,精神抖擻,還常常跟身邊的人開玩笑,說自己是80後。
  • 91歲孫燕院士總結「防癌處方」:餓著要比撐著強,1年2次體檢
    要說誰與癌症的「交情」最深?除了患者本人,就是醫生了。如今,癌症仍然是未能攻克的疾病,但醫生在臨床接診、治療了無數癌症病人,對癌症的治療和預防都有更深的感悟。下面是四位醫生關於防癌治癌的心得,不妨一起來學習吧。
  • 91歲孫燕院士,從事癌症研究60年,忠告:3種致癌食物,要少吃
    孫燕院士是我國著名的癌症研究專家,他從事癌症研究已經60多年,他十分注重防癌抗癌在腫瘤方面是我國頂級的專家,雖然已經90多歲的年齡,但身子骨非常的硬朗,精神狀態也非常好。據孫燕院士講,近幾年我國肝病患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逐漸呈現年輕化的趨勢發展。其實這與我們一些生活習慣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繫。
  • 6位院士每人一個「抗癌處方」,研究癌症幾十年,救了無數人
    這些年,癌症早已從罕見病變成常見病,它如潛伏在人群中的幽靈,讓人心生恐懼。為了打敗癌症,坊間關於抗癌、防癌的「神話」從來沒斷過,這也讓很多人走了彎路。 今天,39健康網小九總結了幾位健康專家的防癌抗癌經驗,分享給大家,一起學習。
  • 防癌抗癌,要聽他的!中國內科腫瘤開拓者和奠基人孫燕院士開出了這...
    孫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內科腫瘤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主任醫師。雖已入耄耋之年,但身材硬朗,精神矍鑠。對於癌症的治療,孫燕院士無疑是權威。對於癌症,他主張預防,他曾在各種場合講過自己的「防癌經驗」,他認為,自己在抗癌一線戰鬥了五十多年,現在仍身體康健,主要歸功於他相信並堅持——預防比治療好,早期治療比晚期治療好的思想。「我不希望病人不在中到晚期才來找我,及早採取措施,從日常生活中去預防,是不是很好?」下面就是他給我們開出的一張防癌處方。
  • 60年研究癌症孫院士警告:遠離四大致癌因素,早從生活點滴預防
    90多歲的孫燕院士,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專家醫生,一直從事臨床腫瘤相關的科學研究工作,到如今研究癌症已經有60年了。孫院士從60歲就開始在各種場合傳播防癌經驗,他有著一套屬於自己的防癌方法,一直都希望所有的同胞們可以早早地從生活的點點滴滴預防癌症,首先要做的就是遠離這四大致癌因素。
  • 91歲孫燕院士,從事癌症研究60年,提醒:儘量少吃3種致癌食物
    孫燕院士是我國腫瘤方面的頂級專家,他今年已經91歲了,同事癌症方面的研究已經60多年,雖然現在已經91歲的高齡,但是身子骨依然非常的硬朗,走起路來也風風火火的,精神狀態非常好,一點都看不出年近百歲的樣子。
  • 91歲孫燕院士,研究癌症60年,提醒:3種食物致癌性太強,要少吃
    孫燕院士,今年91歲,從30歲時便開始研究癌症,至今已有60餘年。平時十分注重如何防癌、抗癌,是我國著名的腫瘤學專家。雖然孫燕院士今年已經91雖高齡,可是若不說,根本看不出來他的年齡,走路帶風,精神抖擻,精神狀態好極了。
  • 研究癌症60年的91歲老院士,誠心提醒:3種食物有致癌風險
    在對人體的研究上,孫燕院士已經潛心研究了60年。對於腫瘤的研究有很多的成果。而這位老院士今年已經91歲了,為很多癌症患者找到一線生機。而經過他的總結後發現,癌症的預防應該重於治療。從日常的飲食習慣中做好預防顯得更加重要。
  • 91歲孫燕院士:60年經驗總結,3種食物堪稱「致癌王」
    孫燕,我國知名的中醫專家,今年已經91歲高齡的他從事中醫研究已經60餘載,在孫院士30歲的時候便開始研究癌症,這種生活一堅持就是60年,在這60年裡,孫院士也有很多自己的忠告和經驗總結,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91歲院士孫燕,致力醫學60年,提醒:3種食物堪比毒王,別吃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相信經常看新聞的人很多都聽說過,他從30歲就開始鑽研癌症,現在已經91歲的他依然是醫學界的一盞明燈,整天為了醫學奔波,被稱為中國「腫瘤科」的奠基人。曾經有人問孫燕院士,他研究醫學那麼多年,對癌症的看法是什麼?孫燕院士說:癌症,重要的在於預防,在他看來,防癌第一步就是從日常的飲食習慣開始改變。
  • 孫燕院士提醒:少吃三物多做五事 - 山西新聞網
    中國工程院院士、臨床腫瘤學家孫燕,1929年生人,如今已達91歲高齡的他仍然精神矍鑠、思維清晰。孫院士一再強調,癌症的預防大於治療,如果能夠把住病從口入關,將在很大程度上杜絕癌症的發生,有約40%的癌症死亡患者都是和不良飲食習慣有關,如各種消化系統癌症等。
  • 91歲院士告訴你,預防大於治療
    癌症的預防大於治療,有60%的癌症其實都是可以預防的。91歲孫燕院士雖然已經進入耄耋之年,但仍然精神矍鑠,接受採訪時朗朗而談,大方的公布了「防癌經」。 孫燕院士從事的是內科腫瘤學,在這領域裡一幹就是58年,工作了大半生,最大的體會就是防癌要趁早,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只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能更有效的對抗癌症。
  • 91歲孫燕院士,研究血脂60年,提醒:3種食物升血脂太強,要少吃
    孫燕院士,今年91歲,從30歲時便開始研究心血管疾病,至今已有60餘年。平時十分注重對於高血脂的研究,包括但不限於高血脂形成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雖然孫燕院士今年已經91雖高齡,可是若不說,根本看不出來他的年齡,走路帶風,精神抖擻,精神狀態好極了。
  • 孫燕院士獻上「抗癌經」:3種食物是癌症「伴侶」,別貪嘴
    91歲高齡的孫燕院士,是我國腫瘤科的開創人,從事腫瘤研究工作長達60年,他是腫瘤方面的權威,有人曾詢問過孫院士,抗癌最重要的是什麼,他說癌症主要在預防,預防比治療更重要,改變日常的飲食習慣減少致癌物的攝入尤為關鍵。
  • 孫燕院士91歲了,研究癌症超60年!這3種食物,少吃點比較好
    導語:孫燕院士現在已91歲高齡。但對肝癌的研究從未停止,早就從30歲就開始對肝癌的研究,這幾十年來一直默默在肝臟健康領域深耕,毫不停歇,孫燕院士對肝癌領域的研究做有著無與倫比的貢獻,受千萬人的敬重。別看孫院士現在是90多歲的老人,但依舊精神抖擻,身體健朗。還有人問孫院士關於養生的秘籍,"你是怎麼保持健康長壽的,有什麼秘訣嗎呢?"孫院士開心一笑,"哪有秘訣呀,我只是合理控制飲食,不吃對傷害身體的東西,從源頭上防止細菌罷了。"
  • 抗癌專家孫燕院士提醒:這四樣東西別碰,碰了就是在自毀
    孫燕,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資深院士,專注於研究腫瘤內科。多年來,一直奮鬥在抗癌一線,如今已經91歲了。他曾經說過:預防要比治療好,早治療要比晚治療好。千萬不要拖著,如果感覺出現了什麼問題,要麼一定是早期,這是可以控制的,一定不要覺得癌症就沒得救。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孫燕院士所總結的這四種患癌的因素。
  • 我國每年新增400萬癌症患者,醫生急勸:4種食物儘早撤下餐桌
    ‍在中國,每年新增癌症患者近400萬,平均每天有1萬以上的人被確診癌症,每分鐘有7.5個人。 這是國家癌症中心於2019年1月公布的一份《最新全國癌症統計數據》所披露的信息,這份數據收集全國腫瘤登記處2015年的登記資料所得,該統計裡還有更多讓人驚駭的數字。
  • ​美國癌症學會最新指南:運動防癌得每周鍛鍊300分鐘
    近日,美國癌症學會對其2012年所發布的《運動與飲食癌症預防指南》做了更新並發表在素有「醫學神刊」之稱的《臨床醫師癌症雜誌》上。研究證實保持健康的體重、增強體育運動、健康飲食、避免或限制飲酒等行為可大大降低人一生中患癌症或死於癌症的風險。
  • 國內癌症治癒率,連國外一半都達不到,究竟差在哪?院士說出真相
    人們對於癌症雖然避之不及,但是也會時刻關注醫學上對於癌症的研究進展。在一份2014年的數據公告中,我們發現我國癌症患者平均的五年生存率約為31%左右,而對比美國,美國癌症患者平均五年生存率卻高達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