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我與村民從陌生變成了親人|貴定縣雲霧鎮平伐村駐村工作...

2020-12-23 天眼新聞

我叫侯芸,是貴定縣雲霧鎮平伐村駐村工作隊隊員。晃眼間,我已加入脫貧攻堅戰兩年五個月了。一路走來,有艱辛的汗水也有無奈的淚水,如今,都化為自己內心最厚實的寶貴經驗和美好回憶。

2018年6月,產假歸來的我義無反顧地加入到駐村的大軍中,從未接觸過群眾工作的我,頓時倍感壓力。

為能快速適應駐村工作,我總是給村裡的支書討教經驗,但因脫貧攻堅任務重,大家都很忙碌,更多的時間得靠自己深入群眾中去學習摸索。

侯芸(右)為貧困戶送去衣被

駐村期間,我負責平伐村46戶一般農戶和4戶建檔立卡戶的網格,同時還是村裡的資料員、聯絡員。

為了使人口數據、家庭情況、務工地點等信息更精準,我白天在村裡做一些資料,晚上則堅持進行入戶走訪。

第一次走訪網格群眾,群眾們顯得很防備,總感覺和我不親近。

接下來的時間,我只要放下手裡的資料,便往網格裡面跑。有時是因為村民要建房,有時是因為鄰裡間鬧矛盾……漸漸地,那種被群眾所需要的感覺更是讓我感受到了駐村工作的充實和喜悅!

侯芸(左)夜訪農戶

我包保有4戶建檔立卡戶,起初相識是因為工作,如今的相處更多的是源於彼此親人般的溫暖。這其中就有一個因長期患嚴重自閉症的貧困戶,現在已經慢慢地學會了與我交流,雖然表述不完整,但每次見我去他家,他都會很高興地和我說上兩句。

該戶村民患病二十多年,家中父母去世,兄弟各自成家離開,剩下他一個人,對他的幫扶我也更花心思。

了解到因為長期自閉的緣故,該村民已經伴有間歇的精神病。經多方訪問後,我聯繫到他的兄弟,希望能為其辦理殘疾證,每月能有政策多幫扶他。然而,他的兄弟卻一口回絕道:「我們無法和他交流,你如果能夠說服他走出門,那我就和你一起帶他去鑑定。」

雖然交流很困難,但我覺得既然符合幫扶政策的範圍,我就一定要幫助其申請辦理。連續很多天,我拉著村裡的幹部和駐村的隊長同我一道去做他的思想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取得了他的同意。

我清楚地記得那是一個寒冬的夜晚,我顧不上休息馬上聯繫了他的家人,以及縣裡的鑑定機構。

辦理殘疾證後,因為各方麵條件符合,我為其申請辦理了特困供養,每月的政府補貼由原來的300餘元提高到每月的900餘元,該村民的生活也漸漸有了保障。

當前,脫貧攻堅工作仍在繼續,一路走來,留下的汗與淚,所有的心酸和不易,最終的成績將是對國家、家人和自己一個最好的交代,這一路的收穫也是一生中最靚麗、最豐厚的饋贈!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整理虞思滔

編輯 周梓顏

編審 王璐瑤 韋一茜

相關焦點

  • ...故事」年輕幹部勇擔當|貴定縣雲霧鎮鐵廠東坪村駐村工作隊員柏...
    我叫柏友亮,是貴州黔南貴定縣雲霧鎮鐵廠東坪村駐村工作員。2018年10月,懷揣著為家鄉幹事的熱情,大學剛畢業的我,響應組織號召,來到了鐵廠東坪村,參加到消除絕對貧困的偉大曆程中。因為剛畢業,初來鐵廠東坪村時,為了消除村民們以及網格內的群眾的質疑,我常常晚上到組上和大家嘮家常。「老吳伯,桂寶讀書畢業馬上上班了嘛?」「鄧叔叔,孩子現在讀書成績咋樣嘛,子女讀書有什麼困難?」
  • ...為民服務解難題丨貴定縣雲霧鎮黨員夫婦羅瑞、鄭權菊
    我叫羅瑞,是貴州黔南貴定縣雲霧鎮搬遷辦工作人員,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搬遷工作中的「多面手」;妻子鄭權菊,是雲霧社區黨總支部副書記、陽光家園黨支部書記,在易地扶貧搬遷點陽光家園的搬遷群眾們眼中,被親切地稱為「管家婆」。
  • 「我的扶貧故事」以村為家,扎紮實實工作在脫貧一線|貴定縣德新鎮...
    我叫嚴華,2017年7月,受貴州省黔南州菸草系統黨組委派到貴定縣德新鎮高梘壩村,開展同步小康駐村幫扶工作。  在高梘壩村駐村三年多來,我嚴格要求自己,遵守駐村工作紀律,嚴格按照同步小康駐村工作要求,開展好「一宣六幫工作」,嚴格按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和「三率一度」要求開展好駐村幫扶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用點滴積累增強村民幸福感|貴定縣德新鎮蓮花村第...
    我叫韋玉軍,是貴定縣綜合執法局工作人員。2017年8月,在縣委統一安排部署下,我被縣綜合執法局選派到德新鎮蓮花村擔任第一書記和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組長。   蓮花村,是德新鎮北部的一個小山村,耕地面積少,也沒有較成規模的種植業,村民年均收入在貴定縣處於較低水平。起初的駐村工作讓我不知該從什麼地方入手。於是,我想先摸清情況,聽聽老百姓怎麼說。
  • 「我的扶貧故事」用苦幹實幹繪出精彩人生|貴定縣昌明鎮新安村駐村...
    我叫柏雲,2019年8月,根據工作安排,我來到貴州黔南州貴定縣昌明鎮新安村開展駐村工作。這一年多來,有付出有收穫,要問我的感受,那就是不虛此行。「新安村冷水寨」是開過壩壩會的荷花池邊,是村民洗衣服的水井,是阡陌縱橫的農田。
  • 「我的扶貧故事」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丨錦屏縣啟蒙鎮高表村駐村網格...
    我與高表村結緣,要自2017年算起,那一年我帶領啟蒙民族中學13名教師踏入高表村這片土地。高表村有179戶,貧困戶104戶,我校負責69戶,貧困發生率高,屬深度貧困村,且村民居住十分分散,開展工作有一定的難度。2019年6月,我成為高表村的駐村網格員。
  • 「我的扶貧故事」一點一滴去做,脫貧目標就會實現|貴定縣德新鎮高...
    我叫母先燦,是貴定縣交通運輸局一名工作人員。2018年5月,我被選派到貴定縣德新鎮高梘壩村參加駐村工作,負責該村高梘坪二組、秤砣巖組的幫扶工作。母先燦到村民家中走訪,宣傳相關扶貧政策我幫扶的兩個組從前以傳統種植業為主,缺少致富門路,村民普遍比較貧困。駐村後我便從走訪開始,了解農戶基本信息。
  • 「我的扶貧故事」丨把「駐」村變「住」村|遵義市匯川區松林鎮新莊...
    我叫陳名航,是遵義市匯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毛石分局派駐松林鎮新莊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我從2015年2月開始駐村以來,今年已是第6年。  初到新莊村,看著眼前的狀況——省級貧困村、山高坡陡、交通閉塞、生產條件落後、經濟基礎薄弱……如何當好這個第一書記,我心裡很忐忑,有些不知所措。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深知這一道理。為儘快進入工作狀態,我進村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串戶到群眾家拉家常、摸情況。
  • 「我的脫貧故事」我成了村裡的脫貧「樣本」丨貴定縣德新鎮光明村...
    我叫楊勝福,是貴州省黔南州貴定縣德新鎮光明村的村民。今年已是64歲,家中只有我一個人。以前因貧失志,但在駐村幹部這幾年的幫扶下,如今,我成了村裡貧困戶效仿的脫貧「樣本」。三年前,我的日子過得非常困難,可以說是家徒四壁。
  • 「我的扶貧故事」做村民的「小百科全書」|羅甸縣沫陽鎮大井村駐村...
    我叫張雪雪,是羅甸縣沫陽鎮大井村駐村工作隊員。  為積極響應組織號召,我主動投身到脫貧攻堅戰中,2018年2月23日,我提著行囊,來到了美麗的沫陽鎮大井村,開始了我的駐村工作。來到大井村上班的第一天,就被小井組村民羅秀黎的一個問題問懵了,她說:「請問你是大井村新來的駐村幹部吧,來駐村的幹部是不是啥都懂,我家在小井公路邊,我也想像其他家一樣開辦個農家樂,賺點生活費,但是我不知道開辦農家樂需要哪些程序,哪些證件,不知道怎麼開,你能教教我嗎?」
  • 「我的扶貧故事」六年駐村,用真心換真情|從江縣貫洞鎮八洛村駐村...
    人生總是充滿著驚喜和意外,沒有想到大學師範專業畢業的我,有一天會從教師隊伍加入到農村基層駐村隊伍中,從此開啟了我的駐村生活。我叫鍾南,是從江縣貫洞鎮八洛村的一名駐村幹部。2014年6月,經過組織批准,我從威寧縣教育局調到了從江縣貫洞鎮人民政府辦公室工作,結束了6年的教師生涯,正式加入全國農村基層駐村工作隊。我所駐的村是貫洞鎮八洛村,從2014年以來,村裡一直沒有村文書,我自然而然地兼顧了5年的村級文書,負責幫助村裡及要辦事的群眾書寫材料,比如幫助不會寫字的貧困戶群眾寫農村低保申請書等。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工作「三心二意」|沿河自治縣客田鎮紅溪村駐...
    近一年的駐村工作,隊員信任,群眾信任。」駐村第一書記黎斌對他的評價。細緻耐心你我眾志成城、勢可攻營拔寨,是他寫在床頭上的脫貧攻堅格言。沒有群眾基礎,白天走村串戶,沒有攻堅知識,夜晚挑燈細讀。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他走遍了全村所有農戶,熟悉了脫貧攻堅業務,成了紅溪指揮部的業務骨幹和能手。
  • ...真情駐苗寨 攜手共圓小康夢|貴定縣德新鎮喇亞村駐村幹部王德林
    我叫王德林,2018年5月,我來到貴州黔南州貴定縣德新鎮喇亞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員。喇亞村,是一個苗族聚居的村寨,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大部分村民都沒有文化。而且很多人都外出務工,在家的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殘,這給我的走訪帶來了不少困難。
  • 「我的扶貧故事」駐進鄉親們心坎上丨匯川區松林鎮新莊村駐村第一...
    我叫陳名航,2015年2月起,我到了深度貧困村松林鎮新莊村駐村,今年是我駐村的第6年。   初到村上,看著眼前的狀況:省級貧困村、山高坡陡、交通閉塞、生產條件差、經濟基礎薄弱……如何做好這個第一書記,我的心裡有些不知所措。
  • 「我的扶貧故事」山花爛漫時 踏上駐村路|修文縣灑坪鎮陽橋村駐村...
    2018年3月,在那山花爛漫時節,我來到山清水秀的貴陽市修文縣灑坪鎮陽橋村,開啟了我脫貧攻堅駐村幫扶的徵程。 我叫黃元宏,是灑坪鎮陽橋村駐村幹部。報到的第一天,作為市直機關幹部的我來到這個小山村時,看到一張張陌生的臉龐,內心十分忐忑不安。
  • 「我的扶貧故事」做翁寨村村民的貼心人和知心人|白水鎮翁寨村駐村...
    我叫楊世焜,原是黃果樹旅遊區紀檢監察工委的一名工作員,2017年8月,按照組織安排,擔任白水鎮翁寨村駐村第一書記。回想過去近四年的駐村工作,已經成為我人生中一段最難以忘記的人生經歷。在我看來,「駐村第一書記」意味著組織的一份信任和重託。原本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我,接觸過駐村督查工作,但駐村具體是做什麼?怎麼做?我毫無頭緒!楊世焜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想要成為群眾的貼心人和知心人,一切得從頭開始。
  • 第一書記行哲:把村事當家事 把村民當親人
    ●行哲(左)了解村民生活情況「只有把群眾裝在心裡,群眾才能拿你當親人。」這是子長市餘家坪鎮涼水灣村第一書記行哲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自2019年6月被延安市委網信辦選派駐村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以來,他始終牢記要踏踏實實幹事,認認真真幫扶。他將村民當成自己的親人,把村民的事當自家事,真情付出,真心幫扶。從駐村的第一天起,行哲就與村幹部一道逐一走訪了涼水灣村2019年在冊的57戶貧困戶,僅一周時間有關貧困戶的生產生活、耕地種植、牲畜養殖、經濟收入等情況他牢記於心。
  • 「我的扶貧故事」根植人民 用心用情開展駐村扶貧工作丨開陽縣南龍...
    我叫吳遠學,是貴陽市網信辦網評科副科長。2018年3月底,被選派到開陽縣南龍鄉翁朵村,任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組長。我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從駐村投身扶貧那天起,我就暗暗立下誓言:「翁朵村不實現整體脫貧,我就絕不離開」。
  • 「我的扶貧故事」茶花村是我的第二故鄉,村民是我的親人丨赫章縣輔...
    我叫陳松,赫章縣統計局幹部,2018年7月,我秉著「以扶貧為己任,視群眾為親人」工作態度,來到深度貧困村輔處鄉茶花村任第一書記,開始了我的駐村幫扶工作。  用心用情幫扶,換來群眾認可。  根據這些情況,我提請召開村支兩委會議,進行收入核算,把他家納入了低保對象。由於他家住得邊遠,交通不便,我給他宣傳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動員他搬遷到縣城,開始很猶豫,我從一個親人的角度給他給耐經細緻的做工作。2019年他搬進了赫章縣縣城易地扶貧安置點寬敞明亮的家,每次遇到我,總說謝謝陳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駐村 用情幫扶|盤州市民主鎮李子樹村駐村...
    我叫黃後銀,是六盤水市水務局工作人員,2017年4月,單位說要派駐一名駐村幹部到盤州市民主鎮李子樹村,根據局黨組織的安排,我義無反顧地投身於脫貧攻堅的戰場。出身於水城農村的我做事接地氣,了解群眾的想法,很快適應了駐村幹部的工作任務和李子樹村的工作環境,迅速進入了戰鬥狀態,深入了解各家各戶的實際情況。李子樹村人口並不多,但是群眾矛盾突出,基礎設施薄弱。我和村支兩委狠抓基礎建設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基層中的戰鬥堡壘作用,排查矛盾糾紛,完善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