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嚴華,2017年7月,受貴州省黔南州菸草系統黨組委派到貴定縣德新鎮高梘壩村,開展同步小康駐村幫扶工作。 在高梘壩村駐村三年多來,我嚴格要求自己,遵守駐村工作紀律,嚴格按照同步小康駐村工作要求,開展好「一宣六幫工作」,嚴格按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和「三率一度」要求開展好駐村幫扶工作。
嚴華(右)在田間地頭幫助貧困戶進行秋冬種生產
駐村期間,我無數次深入村組和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通過召開群眾會、院壩會、宣講會,開展多種形式的「智志雙扶」思想扶貧扶強和感恩教育,讓群眾傳統落後的生產生活觀念得到很大改變,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
嚴華幫助村合作社實施大棚蔬菜產業幫扶
記得在2019年的冬天,貧困戶楊懷貴一直想自己開個小賣部,一是增加點收入,二是自己不用東奔西跑還能照顧好自己身患重度殘疾的弟弟。 但是,由於工商營業執照和菸草銷售證等手續一直沒有辦理下來,加之他本人不知道怎樣辦理,且當時又快過年了,如果能抓緊時間辦,自己的小店就能早一點開張。 於是,楊懷貴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給我打了個電話。接到電話後,我積極聯繫貴定縣工商管理部門及縣菸草公司銷售部門,並幫助他準備相關辦理手續所需的資料。 一周後,兩部門上門為楊懷貴現場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和菸草銷售證,他的小賣鋪也如期開張營業了。 「以後有困難找嚴華,這個同志熱心腸。」小賣鋪營業後,連楊懷貴自己都沒有想到能如此快地實現夢想,他逢人便笑著說,「以前自己要開個證明都很困難,現在幹部都上門服務了。」 雖然這對我來說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對村民來說,卻是關乎「幸福生活」的大事。 駐村後,我給自己定下一個要求和規矩:儘自己最大努力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從群眾的身邊小事做起,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
嚴華(左一)幫助貧困戶實施「三小工程」購買飼料和雞苗只要是群眾向我反映的事情,我都會全身心投入和想方設法辦好。脫貧攻堅期間,我共為貧困群眾申報和實施「三小工程」9戶1.65萬元;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申報低保8戶,特困供養1戶;幫助實施危房改造9戶,老舊房改造2戶,實施改廚、改廁、改圈9戶,改壩10戶;易地扶貧搬遷3戶。 我還通過與黔南州菸草公司聯繫,為高梘壩村在基礎設施建設、思想扶貧、產業發展提供幫扶資金12萬元。同時,利用部門技術優勢,指導該村烤菸種植200餘畝,創造經濟效益50餘萬元,並在烤菸產業發展中解決貧困戶臨時性就業30餘人,人均增加收入2000餘元,有效助一部分極貧戶成功實現脫貧。
嚴華(右二)同駐村工作隊同事一起入戶走訪貧困戶以村為家,俯下身扎紮實實工作在脫貧一線,心為民所想,利為民所謀,在脫貧攻堅中奉獻自己應有的一分力量。 作為一名黨員,駐村工作中,我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如今,村寨裡的路修通了,房屋改造了,寨子變亮了,變美了,變乾淨了,貧困群眾實現分紅了,群眾得到了實惠,臉上露出了淳樸的笑容。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虞思滔 整理
編輯 肖慧編審 楊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