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韋玉軍,是貴定縣綜合執法局工作人員。2017年8月,在縣委統一安排部署下,我被縣綜合執法局選派到德新鎮蓮花村擔任第一書記和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組長。
駐村後,我按照「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要求,緊緊圍繞「一宣六幫」駐村職責,入農戶、下田地,抓黨建、促脫貧,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第一書記」為民愛民、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情懷。 蓮花村,是德新鎮北部的一個小山村,耕地面積少,也沒有較成規模的種植業,村民年均收入在貴定縣處於較低水平。起初的駐村工作讓我不知該從什麼地方入手。於是,我想先摸清情況,聽聽老百姓怎麼說。
韋玉軍(右)到農戶家中走訪,了解村民生活等情況
來到蓮花村的第一天,我就帶著礦泉水、工作記錄本,進村入戶,調研村情民意。在不到兩個月時間裡,挨家挨戶走遍了8個村民組,調查摸底360人次,為全村136戶貧困農戶建檔立卡,雖然鞋子走壞了,腳也磨破了,但心卻踏實了。 走訪中,也讓我感受到,作為基層農村第一書記和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組長,工作環境和對象發生了變化,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責任也更加重大。 在脫貧攻堅繁重的工作中,我白天入戶走訪和開展各項工作,晚上便整理各種資料。因駐村幹部年齡大、村幹部不懂電腦,所以我也將電子資料工作欣然接收。
韋玉軍(左二)通過幫扶政策,助村民發展養殖業。
我經常對自己說,要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摸清摸準、心中有數,及時向村民了解對村「兩委」及村內各項事務的意見建議,才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更好地做好農村工作。 2018年5月的一天,蓮花村老王田組村民王小獻打電話給我,委屈地說她愛人去世後,家裡3人的低保被取消了。 知曉情況後,我立即向德新鎮工作人員核實該戶低保情況,並回復王小獻,告知她家低保沒有取消,只是她愛人的低保因死亡被取消,低保費發在了老存摺上,下個月再發到新摺子裡。
韋玉軍(右四)組織村民召開院壩會共謀發展之路
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對村民來說卻是他們關心的大事。駐村中,我常常告訴自己,只有從小事做起,才能在點滴累積中不斷幫助村民,提高他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虞思滔
編輯 劉詩雅
編審 王璐瑤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