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參謀」的轉變 探究山西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辦案數據分析研判...

2021-01-09 中國長安網

「11月份的案件數總體上升,馬上進入總結收尾工作。我們將根據全年所有數據分析研判,為新一年工作做準備。」

拿著厚厚的文件夾,上下掂量幾下,山西省太原市檢察院第七檢察部主任張曉東感嘆時間如梭,最近他手頭亟待完成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對今年公益訴訟情況的總結和明年的計劃安排。

「辦案數據分析研判,作用於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是順應新時代智慧檢務工作的要求,是堅持對全省公益訴訟案件數量和質量的總體把握和動態管理。」山西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白建雲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是「要讓數據會說話」。

全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2020年上半年情況通報會上,山西省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崔國紅強調道:「從全省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以來,辦案數據分析研判,在全省公益訴訟檢察業務提質增效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有效推動我省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邁進第一方陣。」

數據的力量毋庸置疑,那該如何應用辦案數據分析研判這根「指揮棒」,卻考驗著山西省檢察機關的辦案智慧。

近日,記者走訪山西省、市兩級檢察機關,探究辦案數據分析研判如何從過去的「統計」角色,轉變為如今的「參謀」角色。

數據分析不是數字羅列

「指揮棒」一詞,百度百科解釋為指揮的必備,有著把握節奏、起止的功能。

「第八檢察部,是山西省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業務指揮。辦案數據,是可量化的辦案成效,反映了工作的基本面;分析研判,是對工作的復盤,為『下一步』提供依據。二者有機結合後的運用,就是我們手中的『指揮棒』,要底數清、督導勤,全省公益訴訟條線工作的節奏、提質增效才會進入良性循環。」白建雲介紹道。

數據分析絕不是簡單數字的羅列,上升和下降停留在一張表格裡,而是要通過統計數據升降,發現山西省公益訴訟工作動態、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研判結果,從而提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對策措施。

「年初受疫情影響,山西省公益訴訟檢察主要業務數據明顯下降,我們立即加大分析研判,不僅要對線索、立案、履行訴前程序,起訴情況的類型、領域、地區分布進行數據比對,更要深入分析、研究

各地辦案數據、辦案領域、辦案結構和辦案效果,還會重點關注基層院案件辦理、典型案例報送等情況。」

山西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副主任楊慧俠告訴記者,從今年3月開始,由專人負責業務數據分析研判,實行每周匯總、每月通報、每季度分析,可以起到「既和別人比,也要和自己比」的作用。

花心思讓辦案數據「說話」

「辦案數據分析研判,細化它,可挖數據價值;深化它,可確保以問題為導向;升華它,可點對點指導業務。」白建雲認為這是查找、分析、解決問題的一個閉環。

數據清晰,圖表直觀,內容精煉,有問題有建議,一份今年1月至10月的辦案數據統計表映入記者眼帘。

「月通報顯示各基層院的業務數據,公布一個階段辦案數量前10%、後10%基層院名單,重中之重是為下一步工作找突破、覓良方。」楊慧俠的解釋簡練、明了。

通報中工作「幹得好」要表揚、鼓勵,但存在突出問題,要進行批評鞭策。

今年5月份對晉中檢察院兩起訴前檢察建議到期未整改案件予以通報;6月份辦案數量少的五寨縣檢察院、省院掛牌督辦案件未按時反饋辦案情況的4個市院點名通報;7月份對磋商案件為0的市院予以通報批評……

「每月將通報抄送各市檢察長,半年主要業務數據在市級檢察長工作群進行發布,對於連續3個月排名處於後3位的,省院要約談市級院分管副檢察長和公益訴訟檢察部門主要負責人,進一步增強通報激勵效果。」花心思、下功夫讓辦案數據「說話」,山西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的「眼睛」絕不是只看到數據,更多的要逐一對各市院情況督導和指導。

「點」與「面」的精準銜接

線索發現難,一度是影響太原市檢察院和各基層院線索數數據上升的絆腳石。作為每周都要上報的重要數據,張曉東心裡明白「得變,得創新,多渠道拓寬線索來源」。

在山西省檢察院的指導下,經多方協調,太原市檢察院依託市政府12345便民服務熱線開發「慧眼·公益訴訟數據篩查系統」,聚焦群眾訴求和難題。截至目前,共篩查6400餘條推送給各基層院。

藉助平臺,「面」上有了路徑。接下來,張曉東就從「點」上去突破。

「公益訴訟觀察員」社群應運而生。12月11日,太原市檢察院特邀政協委員及熱心公益事業的社會人士座談,廣納諫言。

張曉東另一個「訣竅」,就是從刑事案件中全面挖掘公益訴訟案件線索。「我們充分運用一體化聯動辦案機制,打破部門壁壘,實現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有效銜接,進而全方位保護公共利益。」

線索數據提升,辦案數量、效果各項數據明顯提高。但張曉東並沒有懈怠,「辦案數量要有,但辦案質量更要優」。

除了規定動作,太原市檢察院立足山西省會城市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針對太原市牛羊肉卷摻雜摻假、自動售水機亂象叢生、二次供水設施衛生檢驗不合格的問題進行專項整治工作,從社會焦點、民生熱點,實實在在打通保護公益「最後一公裡」。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今年以來,辦案數量增長明顯,山西省檢察院公益訴訟線索數和立案數均居全國第10位,地區辦案不平衡得到有效解決。

特別是在「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活動中,山西省檢察院針對辦案情況進行重點分析,先後5次跟進督導,各市院工作成效顯著。在最高檢對1-9月食藥領域通報時,山西省在案件辦理和訴前程序方面均位於全國前列,在起訴案件數量位於全國第五。

在白建雲看來,「用問題倒逼行動」是數據分析研判在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中用到極致的表現。

辦案數據分析研判機制,會為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擘畫出怎樣的新畫卷?讓人拭目以待。

(本文轉自山西法制報)

相關焦點

  • 雲南省檢察院施建邦副檢察長到紅河州檢察機關調研指導工作並提出...
    認真研判疫情後期和疫後可能在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案件領域引發的矛盾糾紛,提前做好準備,謀劃工作預案,依法辦好各類案件,維護社會大局穩定。No.3轉變思想觀念,統籌推進四大檢察切實轉變「重刑輕民」觀念,準確把握「四大檢察」新布局和對監督規律的認識,著力補齊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充分協調發展。
  • 福州市檢察機關善用「智慧」轉變辦案方式
    「檢察機關與人民群眾的距離越來越近,我們經常被邀請參加公開審查、檢察開放日等活動,感謝檢察機關給了我們共同探討解決社會問題的好機會。」福建省福州市人大代表翁繩和對福州市檢察機關過去一年檢察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並且用「智慧」二字形容檢察機關辦案方式的轉變。
  • 公益訴訟一體化辦案的必要性
    自2017年7月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全面實施以來,隨著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深入開展,檢察機關辦理公益訴訟案件的數量大幅度提升,對辦案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辦案人員數量、水平等不能適應辦案需要的困難與問題也隨之而來。在現有辦案制度框架不變的前提下,如何創新辦案模式,整合辦案資源,提高案件質效,是當前亟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 三明檢察:強化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推進文化遺產保護
    為了鞏固文物保護公益訴訟專項行動成效,進一步強化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銜接協作配合,促進三明市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服務打造「紅色三明」城市名片, 12月24日,三明市檢察院聯合市文化和旅遊局召開「協作推進檢察公益訴訟促進文化遺產保護」視頻會。
  • 四川省檢察院出臺意見20條舉措 助推公益訴訟檢察提質增效
    充分認識檢察公益訴訟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制度價值,自覺融入國家治理大格局,主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開展;樹牢三個監督理念,加強跟進監督,實現司法辦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 上千萬鑑定費卡住檢察公益訴訟之路
    公益訴訟是檢察機關為公共利益代言,替公眾維權的一個制度設計,但有不少官司卻卡在了高昂的鑑定費上,導致「檢察機關打不起官司」。南都記者關注到,針對這一問題,地方正在積極探索破局。近日,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公布的一份公益訴訟相關文件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檢察公益訴訟案件所需的辦案經費以及公益案件線索舉報獎勵費用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 四川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快速檢測工作座談會在綿陽召開
    為總結全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快速檢測體系建設試點工作,交流借鑑工作經驗,以檢察技術支持保障公益訴訟工作,有力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守護人民美好生活,近日,四川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快速檢測工作座談會在綿陽召開。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檢察技術部負責人和工作人員,承擔公益訴訟快速檢測試點工作的市級檢察院分管檢察技術工作的副檢察長、檢察技術部門主要負責人以及德陽、樂山、宜賓、資陽四個市級檢察院檢察技術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 最高檢發布檢察機關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六起典型案例
    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 溫璐) 今日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通過官方網站發布檢察機關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2018年9月18日,湘陰縣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判決,支持了檢察機關提出的全部訴訟請求。
  • 劉世雄:檢務保障如何更好地助力公益訴訟
    當前,檢察人員在公益訴訟案件的辦案方式還大都局限於用傳統思維和方式手段來進行,然而,受限於辦案條件、業務能力以及調查機制的限制,公益訴訟案件辦理突出存在證據整合度差、取證手段單一、證據分析簡單等缺陷,嚴重影響了辦案的效率和質量。
  • 陝西鐵檢機關召開11月份業務數據及重點工作分析研判會暨統一業務...
    為進一步紮實推進鐵檢機關核心業務及重點工作落實落細,推動鐵檢機關「四大檢察」全面發展,並對統一業務應用系統2.0版上線運行工作進行安排部署,12月7日,陝西鐵檢機關召開11月份業務數據及重點工作分析研判會暨統一業務應用系統2.0版工作部署會。
  • 睢寧檢察:三個致勝法寶,助推高質量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在辦案中,徐智平主動向黨委政府報告,帶領團隊成員消除行政機關對監督的對立情緒,贏得行政機關的理解與支持。後來,有的行政機關面對執法遭遇的「硬骨頭」,甚至主動找上門,邀請檢察機關參與,合力破解。在檢察長的帶領下,該院公益訴訟團隊迎難而上,勁頭十足。一起任意傾倒油泥汙染環境案被刑事追責,公益訴訟團隊及時跟進,對行為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 陝西省檢察機關公布2020年主要辦案數據
    日前,陝西省檢察機關公布2020年主要辦案數據。2020年,陝西省檢察機關共批准和決定逮捕各類犯罪嫌疑人11302件16268人,同比分別下降34.34%、37.91%。已辦理的審查起訴案件中,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審結32106人,佔同期審查起訴案件審結人數的85.11%。
  • 銅川市人民檢察院召開12月份業務數據分析研判會商會議
    12月22日,銅川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殷軍主持召開銅川市人民檢察院業務數據分析研判會商會議,分析研判2020年1至11月檢察業務工作情況,研究部署下一階段有關業務工作。會上,綜合業務部通報了全市1至11月主要業務工作情況;檢務督察部通報了對各區縣院督導檢查情況;第一至第六檢察部負責人圍繞1至11月各業務條線工作開展情況、10月23日業務數據分析研判會商會議後主要業務數據提升情況、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等進行了匯報;分管院領導對各自主管業務進行了點評。最後,殷軍檢察長對有關業務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 關於公益訴訟,2019年度山東檢察機關典型案例有這些
    公益訴訟請求全部予以支持並修復完畢。【指導意義】1.創新辦案模式,發揮刑事訴訟和公益訴訟協同效應。探索建立審查逮捕、審查起訴、行政公益訴訟、民事公益訴訟「四合一」辦案機制,是檢察機關推行「公益訴訟一體化辦案機制」的有益嘗試。
  • 三個致勝法寶,助推高質量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在辦案中,徐智平主動向黨委政府報告,帶領團隊成員消除行政機關對監督的對立情緒,贏得行政機關的理解與支持。後來,有的行政機關面對執法遭遇的「硬骨頭」,甚至主動找上門,邀請檢察機關參與,合力破解。在檢察長的帶領下,該院公益訴訟團隊迎難而上,勁頭十足。一起任意傾倒油泥汙染環境案被刑事追責,公益訴訟團隊及時跟進,對行為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 新聞發布會|甘肅省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通報
    6月29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全省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全省檢察機關聚焦中心大局、聚焦主責主業,圍繞「公益保護」這個核心,順應新時代人民群眾新要求,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全面推開。
  • 發現公益訴訟案件線索967件 重慶檢察機關為綠水青山撐起法律...
    華龍網8月20日14時55分訊(記者 祝可)當前,公益訴訟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20)日,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重慶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白皮書。記者從會上獲悉,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全市檢察機關共履職發現公益訴訟案件線索967件,立案672件。
  • 全口徑披露辦案總數背後的檢察擔當
    其中,審查逮捕案件935432件,審查起訴案件1413742件,刑事、民事、行政申訴案件258520件,公益訴訟案件126912件,訴訟活動違法監督案件411686件。」一連串數字的背後,是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十大業務」的工作總量,是全體檢察人立足法律監督職能守初心、擔使命的全景展示,也折射出新時代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新的更高要求。
  • 2019年度十大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海南省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先後10餘次與瓊海市、萬寧市政府、原省林業廳等部門領導和業務專家專題座談;通過深入行政機關了解情況、到自然保護區現場實地勘查等方式調查;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及時糾正違法頒發林權證的行為,研究提出村集體和個人農業生產退出自然保護區的措施方案等。相關行政機關回復已實施相關措施、開展整改工作。
  • 新聞發布會丨檢察公益訴訟 助力文物保護!
    檢察機關始終秉持雙贏多贏共贏的監督理念,在辦案中堅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能夠磋商解決的就不發出檢察建議,能夠通過訴前檢察建議解決的就不提起訴訟,但是對於對檢察建議置之不理、涉案文物沒有得到有效保護的案件,堅決提起公益訴訟。專項活動期間,通過磋商解決問題14件,99.7%的問題通過訴前程序得到了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