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的案件數總體上升,馬上進入總結收尾工作。我們將根據全年所有數據分析研判,為新一年工作做準備。」
拿著厚厚的文件夾,上下掂量幾下,山西省太原市檢察院第七檢察部主任張曉東感嘆時間如梭,最近他手頭亟待完成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對今年公益訴訟情況的總結和明年的計劃安排。
「辦案數據分析研判,作用於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是順應新時代智慧檢務工作的要求,是堅持對全省公益訴訟案件數量和質量的總體把握和動態管理。」山西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白建雲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是「要讓數據會說話」。
全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2020年上半年情況通報會上,山西省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崔國紅強調道:「從全省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以來,辦案數據分析研判,在全省公益訴訟檢察業務提質增效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有效推動我省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邁進第一方陣。」
數據的力量毋庸置疑,那該如何應用辦案數據分析研判這根「指揮棒」,卻考驗著山西省檢察機關的辦案智慧。
近日,記者走訪山西省、市兩級檢察機關,探究辦案數據分析研判如何從過去的「統計」角色,轉變為如今的「參謀」角色。
數據分析不是數字羅列
「指揮棒」一詞,百度百科解釋為指揮的必備,有著把握節奏、起止的功能。
「第八檢察部,是山西省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業務指揮。辦案數據,是可量化的辦案成效,反映了工作的基本面;分析研判,是對工作的復盤,為『下一步』提供依據。二者有機結合後的運用,就是我們手中的『指揮棒』,要底數清、督導勤,全省公益訴訟條線工作的節奏、提質增效才會進入良性循環。」白建雲介紹道。
數據分析絕不是簡單數字的羅列,上升和下降停留在一張表格裡,而是要通過統計數據升降,發現山西省公益訴訟工作動態、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研判結果,從而提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對策措施。
「年初受疫情影響,山西省公益訴訟檢察主要業務數據明顯下降,我們立即加大分析研判,不僅要對線索、立案、履行訴前程序,起訴情況的類型、領域、地區分布進行數據比對,更要深入分析、研究
各地辦案數據、辦案領域、辦案結構和辦案效果,還會重點關注基層院案件辦理、典型案例報送等情況。」
山西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副主任楊慧俠告訴記者,從今年3月開始,由專人負責業務數據分析研判,實行每周匯總、每月通報、每季度分析,可以起到「既和別人比,也要和自己比」的作用。
花心思讓辦案數據「說話」
「辦案數據分析研判,細化它,可挖數據價值;深化它,可確保以問題為導向;升華它,可點對點指導業務。」白建雲認為這是查找、分析、解決問題的一個閉環。
數據清晰,圖表直觀,內容精煉,有問題有建議,一份今年1月至10月的辦案數據統計表映入記者眼帘。
「月通報顯示各基層院的業務數據,公布一個階段辦案數量前10%、後10%基層院名單,重中之重是為下一步工作找突破、覓良方。」楊慧俠的解釋簡練、明了。
通報中工作「幹得好」要表揚、鼓勵,但存在突出問題,要進行批評鞭策。
今年5月份對晉中檢察院兩起訴前檢察建議到期未整改案件予以通報;6月份辦案數量少的五寨縣檢察院、省院掛牌督辦案件未按時反饋辦案情況的4個市院點名通報;7月份對磋商案件為0的市院予以通報批評……
「每月將通報抄送各市檢察長,半年主要業務數據在市級檢察長工作群進行發布,對於連續3個月排名處於後3位的,省院要約談市級院分管副檢察長和公益訴訟檢察部門主要負責人,進一步增強通報激勵效果。」花心思、下功夫讓辦案數據「說話」,山西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的「眼睛」絕不是只看到數據,更多的要逐一對各市院情況督導和指導。
「點」與「面」的精準銜接
線索發現難,一度是影響太原市檢察院和各基層院線索數數據上升的絆腳石。作為每周都要上報的重要數據,張曉東心裡明白「得變,得創新,多渠道拓寬線索來源」。
在山西省檢察院的指導下,經多方協調,太原市檢察院依託市政府12345便民服務熱線開發「慧眼·公益訴訟數據篩查系統」,聚焦群眾訴求和難題。截至目前,共篩查6400餘條推送給各基層院。
藉助平臺,「面」上有了路徑。接下來,張曉東就從「點」上去突破。
「公益訴訟觀察員」社群應運而生。12月11日,太原市檢察院特邀政協委員及熱心公益事業的社會人士座談,廣納諫言。
張曉東另一個「訣竅」,就是從刑事案件中全面挖掘公益訴訟案件線索。「我們充分運用一體化聯動辦案機制,打破部門壁壘,實現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有效銜接,進而全方位保護公共利益。」
線索數據提升,辦案數量、效果各項數據明顯提高。但張曉東並沒有懈怠,「辦案數量要有,但辦案質量更要優」。
除了規定動作,太原市檢察院立足山西省會城市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針對太原市牛羊肉卷摻雜摻假、自動售水機亂象叢生、二次供水設施衛生檢驗不合格的問題進行專項整治工作,從社會焦點、民生熱點,實實在在打通保護公益「最後一公裡」。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今年以來,辦案數量增長明顯,山西省檢察院公益訴訟線索數和立案數均居全國第10位,地區辦案不平衡得到有效解決。
特別是在「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活動中,山西省檢察院針對辦案情況進行重點分析,先後5次跟進督導,各市院工作成效顯著。在最高檢對1-9月食藥領域通報時,山西省在案件辦理和訴前程序方面均位於全國前列,在起訴案件數量位於全國第五。
在白建雲看來,「用問題倒逼行動」是數據分析研判在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中用到極致的表現。
辦案數據分析研判機制,會為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擘畫出怎樣的新畫卷?讓人拭目以待。
(本文轉自山西法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