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筷子裡暗藏的日本文化

2021-03-03 東京在線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要說起每日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道具,筷子必須擁有姓名。可千萬不要小看這兩根木棍,它們暗藏的文化與禁忌絕非一般的食器可比!

尤其對於日本人而言,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專屬的筷子、不同食物配不同的筷子、逢年過節都可以送筷子、在神前供奉御饌需要筷子、葬儀中也要用到筷子……用一句話簡單粗暴地總結:日本人終其一生都擺脫不了筷子。

日本筷子從何而來?

筷子在日語中寫作「箸」,在日本彌生時代末期由中國經朝鮮半島傳入了日本。不過與現在兩根一組的筷子不同,那時是將一根細竹彎折成兩段。形狀和鑷子類似,稱之為「折箸(おりばし,oribashi)」。自然也不是作為普通食器,而是在神前供奉神饌時使用的,是連接神和人的神器。除此以外,只有天皇才配擁有。

筷子正式出現在日本人的餐桌,大概要從1400多年前說起。主流說法是以小野妹子為代表的遣隋使們將中國的筷子與飲食文化一併帶回,聖德太子便開始仿效之,率先在宮中採用了筷食制度。

到了平安時代,筷子文化普及到了平民階層,筷子商應運而生。鎌倉時代,勺子的作用減退,筷子在餐桌上佔據了絕對的支配權,開發出了切、夾、拌、壓等更多功能。江戶初期已有木筷表面塗漆的「塗筷」出現,可直接掰成兩根的「割筷」(一次性木筷)則是誕生於江戶後期

雖然包括中國、韓國、越南、新加坡、泰國等國在內,世界上約有28%的人口都是習慣使用筷子,但只有日本是屬於「完全筷食文化圈」。幾乎不藉助勺子,從始至終都由一雙筷子hold住全場。

這與日本的飲食習慣有關,因為日本身為島國以食魚介為主且料理通常小巧精緻,筷子尖尖的便於剔撥食物;而我們飲食風格比較多樣,上方下圓的形狀不僅便於夾取更多的食物,握起來也很舒服。

這是因為日本人有著「分餐制」的飲食習慣,在吃飯時大多數情況下自己吃的食物就擺在自己面前,所以也就不需要筷子很長;而我們吃飯時喜歡圍坐在一起共享桌上的菜餚,所以為了便於夾到想吃的菜也就需要有個較長的筷子了~

在日本筷子都是橫著擺,筷尖向左。除了保持著傳入初期的傳統外,橫置更是結界的意思。結界是表示神聖領域和世俗領域的分界的東西,例如,神社和神龕的繩就是區分神的領域和世俗的結界。

所謂食物,是由各種各樣的生命組成的,我們是一邊接受這些生命一邊生活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來自神聖的自然界的禮物,所以相對於世俗的人類世界,筷子的另一邊被認為是神聖的領域,筷子就具有了結界的意義。

使用筷子的自我修養?

儘管看似簡單的筷子靈活運用可以進行「夾、攪、拌、扎、劃、切」等各種神奇操作,但在正式的用餐禮儀中為了展現良好的自我修養,日本使用筷子的禁忌不能忽視。

如何正確拿筷子

除此之外,在日本人看來,就餐中兩個人用筷子傳遞食物,或給別人用長短不一亦或是材質不同的兩根筷子是不吉利的。

日本筷子形色各異?

如果去日本人家做客,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有專屬的筷子,風格跟隨使用者的性別、年齡、手的大小等截然不同,不存在家族共用的情況。

在材質上,就以普通的木筷來說,杉木、檜木、黑檀、紫檀、櫻木、柿木等等,每一種的顏色、紋路、重量皆會不同。每個人對筷子的感受都有差別,統一配發一樣的筷子已然是不可能。而對於偶爾去一次的客人,多半會準備一雙專用的一次性割筷,絕不會出現混用。

隨著飲食文化的多樣化,適用於不同料理的專用筷也日漸多了起來。刺身筷、烤魚筷、納豆筷等等,成功解救掌握不好手部平衡的食客。單就麵食來說,拉麵筷的筷尖部分會有刻痕,方便夾起細滑的拉麵;烏龍麵筷的筷尖略粗,並且四面帶有凹槽,夾住粗壯的烏龍麵就不易打滑……

當然,源於「神器」的筷子從來沒有退出過神聖的儀式舞臺。一直到現在,供奉在神前的御饌還是習慣性地添上一雙「祝筷」——兩頭都有筷尖,意在神人共食,一頭是神專用,另一頭則是人專用。

發源於中國的筷子,在傳入日本的風土之後,衍生出了更加龐雜的文化系統。筷子的種類可能不下幾千種,細分到了各種場景之中。

千百年來,從神器到食器,筷子已經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深深紮下了根。其中暗藏的文化與禮儀也映照出一個人的一生。大家下次若是遇見了筷子店,也別忘了挑一雙適合自己的筷子。

版權說明:尊重智慧財產權,版權歸屬原創作者,文章源於授權作家或網絡,網絡其他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如有侵權,原創作者煩請聯繫我們予以公示或刪除處理。微信:xinshuo20122015


相關焦點

  • 一雙筷子惹的禍
    一雙筷子亡了一個國:據說商之所以被滅掉,也是從紂王做了一雙象牙筷開始的,關鍵還與女人扯上關係,這就罪孽深重了,天天要妲己用兩根長玉簪,也就是玉筷夾菜餵自己,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果然在用了象牙筷,玉筷五年後,由於他沉迷女色,驕奢淫逸,倒行逆施,徹底失去民心,在牧野之戰中,被周武王擊敗,紂王自焚而死。一雙筷子為商朝敲響了喪鐘。
  • 日本筷子文化
    聖德太子聽了遣隋使者小野妹子對隋朝宮廷宴會的描述,決定用中國禮儀款待中國使團,「箸食制度」就此引入日本。隨著中日文化交流的發展,到了奈良時代(710-784),隨著唐風盛行,筷子進入到日本的普通家中,「唐箸」在日本人的飲食生活中得到普及和發展。在平安時代的宮廷中,同時備有筷子和匙兩種餐具。筷子哦你過來夾菜和湯中的東西,米飯則用匙來吃。
  • 日本筷子的起源和發展是什麼?從筷子看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
    在日語中,筷子稱為箸。根據史書記載,日本首次正式使用筷子是在隋朝裴世清使團訪問時的日本宮廷宴會上。聖德太子聽了遣隨使者——小野妹子對隋朝宮廷宴會的描述,決定用中國禮儀對待中國使團,箸食制度由此引入日本。隨著中日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到了奈良時代(710-784),隨著唐風盛行,筷子進入日本的普通家庭中,唐箸在日本人的飲食生活中得到普及和發展。
  • 了解了日本的筷子文化之後,我們都震驚了... ...
    筷子,是東亞文化圈裡被廣泛使用的飲食工具,其形狀、設計都非常適合東亞的飲食文化。受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生活在日本列島以及朝鮮半島的人們,也在用筷子吃飯。筷子飲食已然成為一種文化滲透於中日韓三國,但是三個國家使用筷子的方式,是迥然不同的。
  • 一雙筷子學中醫
    筷子是中國常用的飲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屬、塑料等材料製作。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中華飲食文化的標誌之一,發明於中國,後傳至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漢字文化圈。筷子雖然只是非常簡單的兩根小細棒,但它有挑、撥、夾、拌、扒等功能。在古代,當時筷子有特殊的用法,「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
  • 日本「箸」文化:源於中國的筷子,為何在日本是人神合一的象徵
    蒸煮黍、谷、稻用匕吃,而湯裡的菜肉,手抓太燙,以匕舀取又不方便,於是藉助樹枝、木棒將其從滾燙的湯裡撈出來。烤食物時同樣藉助樹枝翻烤、夾取食物。這些樹枝、木棒就是箸的原始雛形。隨著各國間的交流,筷子逐漸傳入朝鮮半島和日本,並改變了這些國家的飲食傳統。
  • 日本筷子的起源和發展是什麼?從筷子看日本文化
    筷子在日語中成為「箸」,它與中國文化淵源頗深。
  • 筷子的禁忌和規矩,第一雙筷子的起源
    筷子筷子筷子,是中國常用的飲食工具。華夏飲食文化的標誌,發明於中國,後傳至朝鮮、日本、越南等。殷勤問竹箸,甘苦樂先嘗。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往忙。中國用勺子的歷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歷史約4000年。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筷子是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出土的銅筷子。
  • 為什麼日本筷子是尖的,韓國筷子是扁的,中國筷子是圓的?
    使用筷子進食是一種文化,儘管今天中日韓三國都有使用筷子進食的文化,但由於歷史和本土化的影響,筷子在三國之中均不盡相同。研究日本人的筷子文化,讓我們頗覺欣慰的是,在今天的中國年輕人已不知「箸」為何物時,是日本人替我們守護了這份筷子文化的傳統。不過筷子到了日本後,在使用上已漸漸地有別於中國了。首先,在造型上已短於中國筷子,並且以圓尖頭的居多。日本的筷子比起中國是要短一些的,從粗到細,到了末端就成尖的了。這跟大和民族的特性也很相似,他們很有攻擊性。
  • 一雙筷子的來歷
    筷子是中華民族發明的進食工具,當我們的祖先結束了茹毛飲血的野蠻生活時,筷子便與文明一起誕生了。
  • 在日本,這樣用筷子是大忌 ,你用對了嗎?
    桃子前兩天聽到朋友們因為各自獨特的握筷子方式,而爭吵,哦不,是討論起來。本期節目,就想和大家來談一談,在日本,又有什麼獨特的筷子的文化呢?日本的筷子雖然從中國傳入,但是隨著日本人自己的飲食文化發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形狀——現在日本的筷子是細尖頭的。據說,這種細尖頭的設計,是為了方便吃魚的時候把魚撥開。嗯,果然是會設計的民族。其次,長度不同。我國的筷子的標準長度為七寸六分,約合25.3釐米,據說是代表人的七情六慾,以區分和動物的不同。
  • 一起來了解日本人的「筷子禁忌」
    楽e學關心您日本人在使用筷子上,有許多被視為不禮貌甚至是禁忌的行為,這些筷子的使用規範日文稱作「嫌い箸」。這次,一起和小易老師認識5個日本人使用筷子的禁忌與背後原因吧!日文的「返し箸(かえしばし)」或稱作「逆さ箸(さかさばし)」,指的是分菜時將筷子倒過來用的行為。這項禁忌源於日本的神人共食文化,人們認為筷子兩端其中一端是人使用的,另一端則是給神使用,因此發展出不能用筷子尾端分菜的禁忌。
  • 中山鈦會高端抬市一雙筷子標出天價!
    鈦貓大潘見證中山鈦會的鈦筷子的發展軌跡已經是第6個年頭了,鈦筷實現了達爾文的「進化論」。鈦筷年年有,年年不一樣。這與中山鈦會負責人周澤斌追求個性化不無關係。中山鈦會為了這雙健康鈦筷砸進了不少「白花花的銀子」,目前依然處於投入階段,感覺收穫的季節已經露出端倪。近日,中山鈦會推出一款竹節鈦筷,呈現市場,議論紛紛,亮點多多。
  • 並箸而食——筷子的歷史文化考察
    不管哪個國家的人都要吃飯,要是按照取食方式來分的話,全球大致可以分為三個主要區域:一是歐洲、美洲、澳洲,主要用刀叉取食,可以稱為「刀叉取食圈」;一是南亞、東南亞、中東地區,主要用手取食物,可以稱為「手指取食圈」;再有就是東亞的中國、朝鮮半島、日本等地,主要用筷子取食,可以稱為「筷子取食圈」。
  • 【日語電臺】日本文化-使用筷子的禁忌
    お箸はしの発祥地はっしょうちは中國ちゅうごくで、日本にほん人じんがいちばん使つかう食器しょっきもお箸はしです。最近,以環保為由自己帶筷子的人越來越多。餐館也有自帶筷子能減價的服務。筷子起源於中國,是日本人最常使用的餐具。
  • 那雙鈦筷子從「殷墟出土的銅筷子」說起的故事引發十萬人圍觀
    於是,上網一搜才知幾年前寫的《那雙鈦筷子的故事從「殷墟出土的銅筷子」說起》僅中國有色網閱讀量就超過6萬次。文字被多家網站轉載,閱讀總量超過10萬次。突發奇想,哪天公益廣告來個「使用公筷『鈦』筷有愛」,那鈦就真的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 中國、日本、韓國筷子的區別你知道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與中國毗鄰的日本和韓國,在效仿中國筷子的同時,又出現了符合各自國情的筷子。儘管今天中日韓三國都有使用筷子進食的文化,但由於歷史和本土化的影響,筷子在三國之中均不盡相同。 中日韓三國都是用筷子,但是相互之間有一些不同。  日本:日本的筷子是相當短,而且筷子尖非常的鋒利。他們使用的是木筷子。
  • 日本網站:日本人橫著放筷子,中國人豎著放筷子的緣由
    日本All About網站9月25日文章,原題:中國人豎放筷子、日本人橫放筷子的驚人理由 日本人從小就用筷子,沒有人會特別思考為何會橫放。中國人也使用筷子,但卻豎著放。這是為什麼呢?筷子的發源地是中國。
  • 一雙象牙筷子的啟示
    作者:佚名     來源:喻道故事集商朝末代君主紂王,有次命令工匠為其寵姬妲己,做雙象牙筷子,工匠們日夜精雕細鏤,在牙柄上琢滿遊龍戲鳳的圖鏤紋,很是精巧玲嚨。那天,匠人進殿獻納這雙筷子,紂王見後大喜,當即傳給群臣觀賞。群臣噴噴稱奇,皆呼「萬歲」,頓時齊鳴銅鐘玉盤,竹篪排簫,好一派悠悠樂哉!
  • 同樣都是使用筷子的國家,為什麼中國筷子最長日本最短?!
    但是中日韓的筷子卻完全不一樣!而日本和韓國的文化中普遍都是席地而坐的飯局所以從古至今的筷子相較而言比較短日本的筷子短的原因也和"以碗就口"的飲食習慣有關中 國日本筷子的材質和中國比較相似是因為日本繼承了中國固有的做筷子的工藝並將其本土化日本筷子的款式非常多通常都是木質的而把筷子頭變尖為了方便夾取魚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