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大家一個問題:經常運動的人和經常坐著不動的人,哪來人群的膝蓋受到的傷害比較大,大家是不是肯定都會一致的回答:經常鍛鍊給膝蓋帶來的傷害更大。但是我們經過無數次實踐證明,其實,膝蓋,越鍛鍊越強大,反而不重視鍛鍊的人,患膝蓋關節炎等疾病的概率要更大一些。這又是為什麼呢?
前幾年,國外非常知名權威的一本雜誌發表過這樣一組數據:長期久坐不動、不愛運動的人群,患關節炎的機率高達10.2%,而經常健身喜愛跑步的人群,可能患關節炎的機率僅為它的三分之一,不到3.5%。其實,最傷膝蓋的運動,就是長期不活動。
首先,我們關節活動的營養,不是靠血液流動獲得,關節軟骨呢,也沒有所謂的神經支配,它活動日常所需要的營養,都是需要在關節滑液中獲取。關節滑液是從何而來呢?它只能依靠關節軟骨擠壓獲得。
所以,我們關節日常活動所需要的營養,都離不開關節的活動。只有讓關節動起來,才能確保軟骨正常功能和日常所需。
不過,上了年紀的老人,運動的時候也要注意,並不是所有運動都適合。劇烈的運動,會加大膝關節的壓力,加重膝關節的損傷程度,並不適合上了年紀骨質不好的老年人。
比如,登山、經常下蹲、上下樓等。上下樓是最費膝關節的日常活動之一,但是我們又不能避免,很多女性甚至用它來當作減肥的途徑,這裡我們非常不建議這麼做。
因為上下樓,膝關節受到的摩擦加大,很容易傷到膝蓋,而且,樓道內的環境非常不好,空氣不流通,呼吸道的空氣也是汙濁的。經常上下樓還可導致胸悶、氣喘,嚴重的誘發心臟疾病。
我們應該重視膝關節的保護,減少因為錯誤運動或者保護措施不當,給自身或家人帶來的痛苦。
1、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健身
老年人的健身項目,選對了是健康,選錯了是疾病。我們建議上了年紀之後,選擇健身項目時,應該以舒緩筋骨為主,拒絕一些對關節刺激性大的運動。比如散步、慢走、遛彎、打太極、做輕度瑜伽等。
2、堅持運動前熱身
運動前熱身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熱身運動它不僅能夠幫助我們保存體力,不至於因為突然大劑量的運動而導致體力流失,同時,還能減輕突然運動給關節帶來的強大的衝擊力,減少患關節炎等關節類疾病的概率。
3、運動的時候佩戴護膝
佩戴護膝,不僅能夠保持關節部位的熱量,而且能幫助我們「加固」膝關節,減少膝關節損害,避免受傷。不過佩戴的護膝,正常人沒有特殊疾病,建議以舒緩輕便,不影響日常活動為主。
4、飲食注意增加營養
如果是有輕微的關節炎症或者關節疼痛的人群,我們建議適當的增加營養,比如維生素C類,如黃瓜,獼猴桃等,這部分營養物質,可以幫助我們保護骨骼,控制骨髓的流失。多進食一些含鈣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大豆、海帶、紫菜等,補鈣是應對關節疾病的關節。除了上面講到的,維生素D和硫類的攝入,也不可以忽略。
到了冬天,守護關節疾病的健康,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減輕痛苦,而且是我們保持良好心情的關鍵。試想一下,疼痛不能活動的關節,我們除了每天要忍受病痛折磨,而且每天行動受限,疾病痛苦加上煩悶的生活,很容易把一個人擊垮。重視骨關節問題,適當鍛鍊,增加營養,即使上了年紀,也要保持樂觀快樂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