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驢馬不能同槽餵養?老話說:驢馬不同槽,貓鼠不同道,啥意思

2021-01-10 鄉土鄉人

在以前的農村,家裡能有一頭毛驢也算是「小康之家」了,毛驢的用途特別廣,能駝能跑還能拉犁。雖然驢和馬都是同類,但是驢比馬好養的多。有句俗語叫做:「驢馬不同槽,貓鼠不同道」,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驢馬不同槽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驢和馬不能同槽飼養,雖然驢馬和騾子長得都差不多,但是這兩種動物的血統不一樣,相比之下,馬要高貴的多。在古代的戰場上,一匹馬甚至比士兵的性命還重要,就算快要餓死了,也不捨得殺馬充飢。

古人常用「千裡馬」來比喻有才華的人,而且馬還是身份的象徵,比如以前人坐的馬車就有很多講究,普通老百姓只能坐一匹馬拉的車,諸侯們可以坐五匹馬拉的車,只有天子才可以坐六匹馬拉的車,用六匹馬拉的車來彰顯天氣至高無上的身份。

因此,普通老百姓家裡是很少有馬匹的,能擁有馬匹的一般都是達官貴人,這也就決定了馬匹的生活水平要比驢高的多。因為馬從小就是在有錢人家吃著精細飼料長大,而且很少有人用馬來耕地,久而久之,長時間養尊處優的馬就比驢嬌貴多了。

驢一般是生活在普通老百姓家裡,由於驢沒有馬跑得快,所以也就上不了戰場,就只能在老百姓家裡像牛一樣幹苦力活,並且吃的飼料也沒有馬吃的好,久而久之,驢和馬這兩種動物在生活習慣上就有了很大的差別。

如果把驢和馬同槽餵養的話,往往是驢會越來越胖,馬就會被餓的越來越瘦。其主要原因是高貴的馬受不了驢身上的味道,特別是驢吃過的草料馬就不喜歡吃了。而驢就不一樣了,由於驢長期生活艱苦,不僅不會嫌棄馬身上的味道,就連馬吃剩下的草料,驢也會吃得很香。

其實這就好比一個農村人和城裡人在一起吃飯,往往是城裡人在嫌棄農村人身上髒,吃飯的時候要躲得遠遠的,但是農村人一般是不會嫌棄城裡人的,即便是城裡人身上有味道,農村人也早已習慣了,一般是不會因為一點味道而不吃飯的。

所以「驢馬不同槽」也是指兩個生活環境不一樣的人,就不要強行擠在一起生活了,你若嫌棄那就遠離。但是現實中,人們往往會試圖要改變別人,這又何必呢?只能讓自己像馬一樣越來越瘦。

貓鼠不同道

這句話的意思是貓和老鼠就不要在一起行走了。自古以來,貓抓老鼠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相傳玉帝在排十二生肖的時候,貓就讓老鼠早上叫它一下,老鼠答應了卻沒有叫貓,結果老鼠搶了第一名,貓卻睡過頭了,連生肖都沒有排上,於是貓很生氣,就與老鼠成了天敵。

「貓鼠不同道」這句話也是告訴人們,道不同,不相為謀。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兩個人原則不同,觀點不同,什麼想法都不一樣,也沒有共同語言,那就不要在一起了,也不要試圖改變別人,離開就是最好的選擇。

相關焦點

  • 俗話說:「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為什麼驢和馬不能同槽?
    養馬不養驢其實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養馬的時候不能養驢,而是馬和驢不能同槽飼養。其實大家都知道,馬和驢還有騾子幾乎都差不多,彼此之間還有血緣關係,騾子就是馬和驢雜交出來的,照這樣看,這三樣動物也算是「一家」,為何不能同槽飼養呢?
  • 俗語:驢馬不共槽,貓狗別同窩,是這樣嗎?老祖宗經驗有道理嗎?
    俗語:「驢馬不共槽,貓狗別同窩」意思很簡單,驢馬別在同個槽裡吃草,貓狗別在同個窩裡餵養。俗語的本質講的就是競爭合作關係,沒有任何一種生物願意分享自己的食物,不同類型生物和平共處可能性很小。當然,特殊時期驢馬是能共槽養殖的,但結果就是馬和牛誰都強壯不了,貓和狗是能在同個窩裡養,但結果就是是非矛盾一大堆。
  • 俗話說:「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養馬為啥就不能養驢呢?
    導讀:俗話說:「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養馬為啥就不能養驢呢?農村向來不缺少俗語老話,很多俗語都是採取大白話進行描述,不但朗朗上口,也非常容易理解,這些俗語包羅萬象其中也有很多俗語具有很深的道理。直到現在依然被廣泛地借鑑使用。
  • 俗語: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啥意思?老祖宗教你生存之道
    就如這句「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如果說馬是一個貴族,帶有先天的潔癖、志士的不屈;那麼,驢則更像底層的貧民,無所謂吃得好與壞,一驢吃飽,全家不餓,甚至必要的時候吃肉都是可以的。從習性上來說,驢更加暴躁,「驢馬共槽」時,驢可能會出現攻擊性的行為。再加上驢的體味很重,馬會將進入自己鼻子中的味道,放大無數倍,面對驢身上的味道,馬會很痛苦。此外,驢對於食物基本不會挑剔。在進食的過程中,會將口水流在草料上,只要草料發生細小的味道變化,馬就會拒絕進食。
  • 農村俗話說:「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是啥意思?請看
    這句「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的老俗話,意思就是養馬了就不要養驢,幫小工搞建築,寧可搬磚,也不要去和泥。初看上去有點懵,畢竟驢和馬都是馬科動物,為啥不能養馬就不養驢呢?下半句同樣都是搞建築,搬磚與和泥都是都屬於小工,又有啥區別呢?如果了解其中的一些「秘密」,就恍然大悟了。
  • 為什麼騾子不能生育?看完馬和驢做了什麼事,你就明白了
    驢和馬這兩種動物我們並不陌生,尤其是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生活當中經常看到他們的身影。那麼你們知道這兩種動物相互結合之後生下的後代叫什麼嗎?他們的後代叫做騾子。在農村深受人們的喜愛,這種動物不光個頭比較的大,而且還具備了驢的優點。
  • 乾隆說自己屬馬,劉墉卻為何突然說自己屬驢?
    在正史中,乾隆跟劉墉並不同歲,且生肖也都不屬馬。乾隆生於1711年屬兔,劉墉生於1720年屬鼠,所以乾隆跟劉墉的「馬驢說」其實是野史中的段子。簡單來說,「馬驢說」講的君臣相處之道,後來這段野史被收錄到了相聲《君臣鬥智》裡,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知名片段。
  • 俗話說:「一槽拴不住兩叫驢」,「叫驢」指的是什麼?
    在以前的農村,驢和騾子都是比較常見的,也有不少關於驢的農村俗語,比如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一槽拴不住兩叫驢」,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叫驢」?什麼是「槽」?以前人養驢的時候,首先會給驢臨時搭起一個草棚,兩邊豎起兩根圓木用來綁栓驢的繩子,最關鍵的是前面要放一個石槽,就是用一整塊石頭掏出來的凹形槽,在農村這種石槽很常見,長一點的叫做牛槽,可以養驢、養馬、養牛等,短一點的就是豬槽,主要是用來餵豬的。這種石槽很耐用,主人在給驢餵食草料的時候,就會把草料倒進石槽中,驢就開始吃了。
  • 俗話說的好:「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為什麼呢?
    以前在農村,農地上的工具都不能機械化,主要依靠騾馬等貴重的牲畜。從前誰有一頭家畜,家裡就有一輛豪車。非常有價值。這幾種家畜中,在農村飼養最為普遍的是馬、騾、驢和牛。鄉下有句老話,馬養不了驢。馬在家後能不能養驢?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俗話說得好,驢子和馬不能一起吃,也不能同槽一起吃。鄉下有句俗語:驢同槽,驢肥馬瘦。怎麼會這樣?
  • 牛要拴住鼻子,而馬和驢為何不用?老祖宗真聰明!
    早在春秋時期,就給牛穿了鼻環,這是個啥意思呢?現在有句話,「栓牛鼻子」,就是指被人牽著跑,被人抓住了把柄的意思,也可以說,做人做事要抓住關鍵點,方可一招制勝。當然了,在當初那個年代,給牛拴住鼻子,為的就是固定牛的位置,不讓牛胡亂奔跑,但是,為何要給牛拴住鼻子,馬和驢為何不需要?這就要說說老祖宗的大智慧了!
  • 【三馬同槽】--- 實為貶語
    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在歷史上被稱為三馬。「三馬同槽」史書沒有記載,這句話基本出自《三國演義》。話說曹操因司馬懿有狼顧之相,一直未敢重用。某天曹操夜夢,三馬同食一槽,暗指司馬氏要吃掉曹氏。值得奇怪的是曹操一世梟雄,曹丕雄才大略,為何都沒有識別司馬懿的行為?棃東方先生有個說法,很有道理。棃先生講司馬懿有三「媚」和一「哄」,以此獲取治國權柄,為子孫蕩平了稱帝的道路。
  • 農村俗語:「一槽拴不住兩叫驢」,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第一句話是「一槽拴不住兩叫驢」,這句話指的是公驢,若是懂得如何養驢的人都懂得不能把兩隻公驢放一個地方養,應該要分開來,但這是為啥?因為公驢比較好鬥,脾氣也非常暴,因此把公驢放在一起養的話,可能就會一直撕咬,一直到分出勝負。所以養驢的時候若是這麼做了,不僅會讓驢受傷,不能讓驢在農業上發揮正常的作用,若是其中一隻死亡了,還會給自己造成損失!
  • 我的世界——馬
    不同的類型的馬鎧可以裝備到馬的身上。它們可以被拴繩綁在柵欄上。馬有不同的品種,這點與貓相似。馬駒的生長可以通過餵食蘋果,小麥,糖,麵包,金蘋果和乾草塊來加快。生成與其他大多數的被動型生物不同的是,馬只能在平原生物群系生成。因此與其他生物相比,馬並不常見,但在平原它們的生成機率與其他生物一樣。
  • 為什麼驢和馬能生出騾子,豬和牛就不行,生殖隔離是什麼意思?
    導語:為什麼驢和馬能生出騾子,豬和牛就不行,生殖隔離是什麼意思?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三農常識絮語」,絮語是一個專注於三農知識與三農政策的達人,一直關心著關於農村的那些事,天天為大家呈現與農村農民生活有關的話題!本文由百家號「三農常識絮語」原創,維權必究!
  • 我的世界:不同種類的動物,餵法也不一樣的?昂貴的驢和大量海帶
    在遊戲中玩家都會去養動物,然而在餵養動物的時間是不同的,然而玩家都會將其同意成一個時間,這樣好給動物餵食物,在遊戲中就算玩家不餵食物也不會將動物給餓死。玩家之所以會在遊戲中餵動物是想要獲得動物身上的資源。
  •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至貓不能停?
    有一種說法是說貓最早出現在漢朝。東方朔在《答驃騎難》一文中寫:騏驎、綠耳、蜚鴻,驊騮,天下良馬也,將以捕鼠於深宮之中,曾不如跛貓。意思是,騏驎、綠耳、蜚鴻,驊騮,這都是天下良馬,用來在深宮中捕鼠,竟不如一隻瘸了腿的貓。古人馴貓的首要目的是捕鼠。中國人講究民以食為天,糧食是桿秤,對糧食好是益,對糧食壞是孽。益畜孽畜由此劃分。古人少寫貓。
  • 「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是什麼意思
    「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是什麼意思?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本意是:人生理念和志向不同的人,不能跟他一起相互謀劃,也不能成為朋友。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意思差不多,只不過是更具體一些。放到戀愛婚姻家庭情感經營方面來說,就是所謂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一致,戀愛結婚成家過日子的目標誌向不一樣的人,不能搞到一起,也不能做朋友,包括做哥們和做閨蜜。
  • 俗語:「自古白馬怕青牛,羊鼠相交一旦休」,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語:俗語:「自古白馬怕青牛,羊鼠相交一旦休」,啥意思?有道理嗎?不過在老一輩人的眼中,屬馬的和屬牛的性格不合,或許和性格有關吧,馬的性格比較剛烈,相對比較活躍一些。而牛性格比較沉穩,也比較老實,兩種性格不一樣的人結合在一起,那就很容易發生矛盾。
  • 貓鼠不同眠,虎鹿不同行,我國古代留下的這句老話什麼意思?
    我國有一句老話叫做貓鼠不同眠,虎鹿不同行,這句話非常有意思,很多人讀不懂,其實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貓和老鼠不能在一起睡覺,而虎和鹿不能在一起行走,為什麼呢?因為貓會吃掉老鼠,如果在一起的話,貓就會趁老鼠不注意把老鼠給吃掉,而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是貓,有很多人是老鼠,那麼拉叔真的覺得貓對自己是友好的嗎?
  • 馬、驢、騾子的區別
    馬、驢和騾子都是常見的家畜,馬為奇蹄目馬科馬屬草食性動物,驢是奇蹄目馬科馬屬驢亞屬3種獸類的通稱,形象似馬,多為灰褐色,騾子是馬和驢的雜交種,大部分為公驢和母馬的雜交後代,很多人分不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