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夫妻生活中,忌諱「馬太效應」

2021-01-08 時光了了

-01-

有很多夫妻結婚之後,為了延續戀愛時的甜蜜,總是會在生活中堅持戀愛時那一丁點兒有作用的行為。

比如說,一方為了另一方去付出、一方不問緣由的包容另一方等等這樣的不平等行為。

也許,在談戀愛的時候這樣的行為是表達愛情的一種方式,但是一旦在婚姻裡有一方堅持這麼做,你就會發現你們的情感竟然不堪一擊。

這就是心理學上講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這個原理出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一則寓言: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夫妻生活中,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夫妻之間付出多的那一方會在相處中付出的更多,從而達到一個不平等的地位;愛得越多的那一方也會變得愛得卑微,兩個人感情在這種效應裡,就會很快崩塌。

所以,在夫妻生活中,一定要忌諱「馬太效應」。

很多時候,都不是付出越多越好,馬太效應的產生,會讓兩人的感情在無形中慢慢崩潰。

-02-

在電視劇《安家》就很好的詮釋了這個道理。

男主角徐文昌是安家天下的店長,他業績一直都不錯,所以收入也頗豐,再加上長得不錯,自然身邊也不乏追求者,而他一直都很愛自己的女朋友張乘乘。

因為深愛女友,自然在戀愛中也是十分寵愛女友的,張乘乘說什麼就是什麼,他從來都是百依百順,不會過多的去反駁。

兩人結了婚之後,徐文昌就更加的愛張乘乘,以至於愛到張乘乘就算在生活中,做了許多惹他生氣的事,他都會因為愛對方而選擇去忽視。

即便張乘乘做出一些踩到他底線的事情,他也會選擇把底線再次降低。

朋友都告誡過他很多次,如果他再這樣寵著張乘乘,他就會落入一個卑微到塵埃的地步。

可是,徐文昌只要一聽到張乘乘向他撒嬌的聲音,就會把朋友的那些告誡拋諸腦後選擇聽從張乘乘的話。

後來,他們兩人為了在上海能買到第二套房,張乘乘就提議假離婚來買房,徐文昌欣然的同意了,他以為他們的婚姻會一直這樣幸福下去。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讓很多人都深受影響的10個心理學效應
    對於心理學效應,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是指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深受心理學效應的影響,當然,它具有兩面性,消極和積極的意義,如果能夠真正運用好,就需要真正地去好好了解,其實這對於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其他方面,都有重要的價值
  • 馬太效應:生活中,為什麼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生活中,我們常常強調要公平,公正,人人平等。其實不管是大人的世界,還是小孩的世界,想要絕對的公平是不可能的。這也是不理智,不成熟的表現。如果你稍微認真地觀察一下生活,就會發現一個普遍而有趣的現象,即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出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多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得,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 夫妻生活中,讓男人難以自控的「技巧」,結婚後的女人都應該掌握
    本文是《夫妻生活那點事》專欄,通過專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夫妻正確相處的知識,解決婚姻和情感發展中遇到的困擾。通過案例的剖析,以及婚姻、情感心理學知識的分享,讓我們更懂對方的真實心理,了解夫妻相處的真諦。
  • 8個愛情中的心理學效應
    今天跟大家分享8個與愛情相關的有趣的心理學知識,相信這些你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聽說過。只是你不知道他在心理學上有這樣的名字罷了。今天就給大家列出來,看看是否感同身受。1、 戀愛中的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在戀愛中的表現為: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當你願意為自己多付出,不斷完善自己,你的個人魅力得到提升,從而提高個人吸引力;而當你一味討好對方,則會讓對方恃寵而驕,你在投入過程中不斷「貶值」,對方卻在投入過程中不斷「增值」。
  • 五大不可不知的心理學效應
    02, 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可以簡略的解釋為: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馬太效應也是經濟學家常用的術語,反應社會現象的兩極分化。戀愛中的馬太效應表現為:投入越多的人越不容易被珍惜,越自利的人吸引力反而越高。03, 首因效應首因效應可以說以心理學方式揭示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指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其本質是一種對於不同輸入順序而產生的優先效應
  • 生活中你不得不知道的心理學定律和效應!
    酸葡萄效應因為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產生挫折感時,為了解除內心不安,會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緊張,減輕壓力,使自己從不滿、不安等消極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根據星座對人的描述就是這樣,每個星座只是描繪了人類複雜內心的一部分,並且十分模糊,絕大部分人會覺得「好準啊」,是因為人是多面的,覺得被戳中也很正常,其實這些東西放在誰身上都適用,認清這個效應,可以避開很多套路。
  • 夫妻感情「保鮮術」,記住四個心理學效應,很適用
    而此時當初他並沒有看上眼的追求者,卻在一次偶然重逢中讓他刮目相看,她擁有著屬於她的影樓,職業有幹練,工作起來有能力又有決策能力。他忽然心動了,也開始懷疑自己的婚姻,因為點滴的好感不斷擴大,他和當成的那個追求者隔著婚姻走到了一起。
  • 其他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近年來,在教師招聘和教師資格考試中,對於心理學效應的考查也越來越多,書本上常見的效應有社會刻板印象、暈輪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投射效應、登門檻效應等,但是選項中會出現其他的一些效應,比如扇貝效應、破窗效應等,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部分的知識。
  • 心理學的6個經典實用心理效應,讓你的生活事半功倍
    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六條著名的心理學效應歡迎關注點點訂閱一起長知識第一個暈輪效應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在生活中旁觀者效應即當有其他人存在的時候人們不大可能去幫助他人幫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時給予幫助前的延遲時間越長第五個馬太效應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馬太效應描述的是兩極分化現象
  • 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的運用
    這就是心理學效應—「巴納姆效應」。 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 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 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 一個人開懷大笑,旁邊的人受到感染,也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
  • 「功夫漢語」心理學中的相關效應理論
    心理學相關理論及效應1、破窗效應: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於1969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託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
  • 馬太效應與窮富命
    馬太效應與80/20定律馬太效應,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富的更富,窮的更窮,出自聖經一則寓言: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馬太效應體現了殘酷的社會現實,社會永遠是窮的越窮,富的越富,雖然窮的也會變富,富的也會變窮,但是這種浴火重生或者急轉直下的蛻變畢竟是少數。那麼這種現象能不能從命理上進行解釋呢?一個人如果命局組合特別好,大運又走的特別好,這種人的財富會持續的增加,豔煞旁人。
  • 8個在生活中影響著無數人的心理學效應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心理學這門知識越來越重視,畢竟它和我們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心理學的範圍很廣,其中有一些讓人迷戀的心理學效應,真的非常的有趣,或許很多人對於它們的名字都聽說過,但是真實的背後含義是什麼,知道的人大概就不是很多了,那麼根據這方面小編今天來聊聊,在生活中,也許影響著無數人的
  • 心理學讓生活更「安全」——巴納姆效應
    每天學點心理學,讓你過上「安全」的生活。研究發現當人們被他人用一些普通的、含糊不清的形容詞來描述時,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並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又叫做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這個效應源自一位名叫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所說的話,他認為他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個人都可以在他的節目中找到代入點。
  • 【戰「疫」心理健康】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羊群效應
    【戰「疫」心理健康】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羊群效應 2020-03-25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了500萬,你會怎麼辦?—被誤解的「馬太效應」
    這句話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馬太效應」,原出自馬可福音4:21-25 (馬太福音13章11~12)中:向上滑動閱覽馬可福音 4:21-25 21 耶穌又對他們說:「人拿燈來,豈是要放在鬥底下,床底下,不放在燈臺上嗎?
  • 心理學:夫妻關係再好,不注意這三個雷區,早晚會散夥
    兩個陌生人最終走在一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彼此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緣分。所以夫妻關係一直被譽為是世間上最重要的一種親密關係。然而現實中,多少夫妻關係毀於一旦,就是在於沒有忌諱、沒有界限,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這是親密關係中最大的硬傷。好的關係始終源於愛, 在愛的滋潤下,夫妻感情才會越來越好;而若離開愛,慢慢夫妻之間緣分就會走到盡頭。
  • 馬太效應:做生活中的強者,更美好的一切都會隨之而來!
    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理論叫「馬太效應」是說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方面獲得進步和成功,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成功和進步。從前,一個國王要出門遠行,臨行前,交給三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於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
  • 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原理:登門檻效應,想要就能得到
    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持續更新,讓心理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今天連載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第1篇,我將隆重介紹登門檻效應。你可以利用它提升別人幫助你的概率,提高追求異性的成功率,增強孩子的興趣並讓其聽話,讓別人購買更多的商品等等,從而達到我們的目標,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總之,登門檻效應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原理:冷熱水效應,通往幸福的陽關大道
    今天繼續連載《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原理》第2篇——冷熱水效應。還記得第1篇中的登門檻效應嗎?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