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觀音誕了。小和尚就來科普科普俺們這最具有名氣也是最慈悲的石觀音菩薩像。
看圖說話
不知道來過清雲山的諸位有沒有發現一個俺們這兒的一個特點,就是這裡各個殿內所供奉的佛、菩薩、羅漢等諸聖像,皆是用大青石雕刻而成的所有的佛像雕塑,從山門口哼哈二將一直上到紫竹林的觀音菩薩,清一色都是石雕的。並且尊尊都古樸大方,妙相莊嚴,栩栩如生,獨具一格,為國內寺院所少見。
當然,也許別的道場一些菩薩佛像也是石雕的。可講真,小和尚雖然走過的地方不是很多,但是有印象的雕像裡,最讓俺覺得親切慈祥的就是這裡的佛菩薩像了。
記得以前在招待一些遠道而來的法師大德們,自打山門口進來,問詢過韋陀菩薩,他們大多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
「清雲山的韋陀菩薩塑的好柔軟啊。像個女菩薩。」
我們習以為常,都是深有體會的點點頭。
(這個...是達摩祖師。因為拍照的把韋陀菩薩給落了,所以只好讓粉粉背景的達摩祖師來亮亮相。也是很慈祥的說,不是嗎?)
說來也很神奇,石頭明明是如此的堅硬頑固,可這裡的所有的佛菩薩像,雖然也都是石頭雕的。但你一眼看上去就會覺得他們好像是用水彩畫上去般柔軟細膩。那自然柔軟的身姿,那安詳端莊的神態,好像正從畫裡醒來般,俯視著人來人往的人間。
不一定是高高在上的威武,那種栩栩如生像久別重逢的親切感,能夠讓每一位有緣前來禮拜瞻仰的人,只是望一眼,便足以心清意靜,撫慰滄桑。尤其是俺們這兒慈眉善目,端坐月下的觀音菩薩像。
知道清雲山什麼最出名嗎?除了師父多,就是菩薩靈。正是俺們紫竹林裡的石雕觀音菩薩。不是小和尚吹,這裡的觀音菩薩真的是頂頂的有感應的。
小和尚在這片大山裡前前後後經歷過六七個過年護校。就是放寒假不能離開,留在學校,幫忙分擔寺院的一些事務。其中有一項就是在觀音閣幫忙撕觀音籤條。(有人以為迷信,小和尚也深知這只是我們只是適當的順應民俗風情。所謂眾生歡喜佛歡喜嘛。當然解籤什麼的,小和尚只有一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最保險的,準沒錯。)
言歸正傳,每到大年三十左右一直到正月十五,你上到觀音閣就會看見一幕幕壯觀的情景。整個紫竹林的走廊石階上,乃至角角落落都會熙熙攘攘擠滿了前來上香祈福求籤的人。他們都是奔著清雲山的觀音菩薩來的。
(有圖有真相啊,然而,這還不是最多人時候去拍的。因為那時根本擠不進去。)
尤其是三十晚上或者正月初裡,大半夜子時的這段時間,清雲山下面的大雄寶殿乃至半山腰的地藏殿都是安安靜靜的,觀音閣卻是出奇的燈火通明,人頭攢動。很多香客都會踩著點來菩薩面前求籤許願。
這是自打定光寺的觀音菩薩一來,久而久之就形成的風俗和習慣。也是一個個信眾心裡最依賴的希望和寄託。
對了,俺們寺院不止一尊觀世音菩薩像哦,不過集中的都在觀音閣的紫竹林。裡面除了中間最大的觀音菩薩像外,兩旁還有觀音菩薩的三十二應化身雕像。
好了,下面就好好瞻仰俺們清雲山清淨莊嚴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吧。
(圖一.這是正中坐著就是觀音菩薩本尊。兩邊站立的侍者便是左龍女,右善財。然後左邊以大象為坐騎的是大行大力的普賢菩薩,右邊坐獅子的就是大智大勇的文殊菩薩啦。話說如果你缺乏耐心可以多頂禮稱念"南無大行普賢菩薩"。如果想變聰明有智慧也可以稱念和頂禮"南無大智文殊菩薩。"
(以下三張便是選拍的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無感而不應的三十二應化身中的幾張抓拍。)
(話說好多人都求著這張的貌似。)
最後要說的是,對於清雲山的觀音菩薩,小和尚也是很有感情的。有時候心煩了,遇到困難了。就會自己一個人在觀音菩薩面前禮禮佛,然後默默地注視著菩薩慈祥的面容,心裡便覺得多大委屈啥的都被撫慰了。這是真的。
不信?
那明天觀音誕你來試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