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衛東
美麗鄉村的茶園人家,永遠存著一罐明前綠楊春。
今日卻不同,竟然衝泡的是方映紅茶,且是儀徵馬集鎮方營村的地產茶。四座驚喜不已,只喝過福建的巖茶系列,安徽的祁紅,雲南的滇紅,江蘇的宜紅,頭一回聽說咱儀徵的方映紅。
支部書記周丹,站在揚州以西三十公裡的方營村口,一邊說,咱方營村,可是種了數百年的茶。一邊引著我們穿過一壟壟茶田,坐進一間白牆黑瓦的茶廠,與一杯方映紅茶麵對面,芬芳四溢。大家猜測,是糯敉香,桂圓香,或是稻花香。清心、安神。
匆匆趕來的副鎮長耿鶴軍,豎起大拇指,說我們應是茶博士,此款紅茶,確實是類似正山小種的香氣,品飲一口,還有一點淡淡的桂圓的回甘。接著,耿鎮就看著我們品嘗,畫外音一樣娓娓道來:咱們方營的茶葉資源豐富,名聲遠揚,但茶農的錢袋子一直鼓不大、鼓不圓。去年,我想了一個提高茶葉附加值的金點子,讓祖祖輩輩種茶、炒茶、賣茶的方營人,學習製作紅茶。醒得早還得起得早,我們說幹就幹,三下福建,找著正山小種茶廠,求師學藝。軟磨硬泡,終於收穫一手紅茶製作的基本技藝,反覆實踐、調整,方映紅茶終成正果,這湯色、這口感,槓槓的滋味。
講真,這玻璃杯中的方映紅,迎著晨光,茶湯透明乾淨,顏色象極了一枚曾經流淌的琥珀,或是詩人葉勝江手釀的瀘州青梅果酒,黃金色澤中,融入一兩朵玫瑰的微紅,這微紅是蕩漾的、迷離的,搖晃一下,茶湯似乎又現出一波麥浪的光影,或者一曲民歌的餘音。
看過茶湯,靜下心來聞聞香氣,淺吸深嗅,恰是糯米香氣,如同包烷子時那一桶浸過水的糯米的清甜的氣息,直入心扉,見山臨水一樣怡然。接著,小弄一口,含在口舌之間,潤物細無聲一般沁入味蕾,合上眼睛,回味,尋思著桂圓乾厚實的甘、鮮荔枝的蜜、蘭花草若有若無的甘。
應該說,方營村的茶,酵與焙的功夫,積聚並釋放著紅茶多元的色香味,關鍵看是誰的味蕾,感覺到這款茶的什麼溫度與氣息,香味與甜度便應運而生,由舌尖直達抒情,完成讚美的一系列語句。
此時是初夏,芒種剛過,我們坐在茶園之風中,村舍之窗前,美麗鄉村的畫卷裡,說著剛收割的麥子、籬牆後的蟠桃、黑莓,以及村口一棵老槐樹的傳說,此情此景,本來即是幸福的,再飲此茶,二泡三泡後,便越發甘甜和暢,美不勝收了。
方營村的茶,我記住了你,黃金色澤中,蕩漾著一兩朵玫瑰的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