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 2
「去速」的指感特徵 「去速」的澀脈則是脈搏收得特別快。其主要指感特徵是,剛感到患者脈搏最明顯或最有力時,其脈搏搏動幾乎完全消失,較正常脈搏或其他脈象收得快得多。
雖此種澀脈也屬臨床常見,但姚教授未分出等級。另外,姚教授還指出,澀脈雖常與細、結、遲、短等脈相兼出現,但絕非以之為前提,臨床上亦可見到大而澀、數而澀、澀而不短等的脈象。
2. 2
對澀脈診斷意義的認識根據多年臨證經驗的總結,姚教授發現澀脈產生的機理較之現行教科書的描述不盡相同,他按照臨床發生的概率由高到低進行了排序: 溼滯氣機、飲鬱氣機、瘀血凝滯、陰血枯竭、氣結於內。
2. 2. 1溼滯氣機
姚教授在臨證中發現溼邪所致的澀脈出現概率最高。究其機理乃是由於溼邪阻滯氣機,氣機鬱滯則血行不暢導致。即脈象可出現不流利或略澀之象。如風寒溼邪痺阻營分,導致營血運行不暢,就常出現澀脈。而在暑溼較重的南方,「太陰風溼表證」的患者也常表現出浮而不流利的脈象。
從臨床事實來看,凡屬溼滯經脈、溼鬱三焦焦膜氣機[2]、溼邪困阻脾氣等常可出現脈不流利或欠流利; 而溼邪困阻少陽「募原」過久,導致邪氣由少陽焦膜內陷厥陰肝經,同時溼邪由氣分陷入血分,形成溼邪與瘀血交結者,亦可脈澀。此類脈澀常不嚴重,多為不流利或欠流利之象。
2. 2. 2飲鬱氣機
澀脈主飲,歷來論之較少,但臨床上卻是可見。如《傷寒論》[3]48條所述太陽風寒表證因發汗不徹而波及少陽三焦,導致「二陽並病」,出現「其人短氣、但坐」的水飲之症,脈象可澀。
其主要原因是寒邪鬱陽,陽鬱不蒸,津液內停為飲,停少陽三焦的外應組織———腠理,導致體表氣機阻滯而脈澀,進而飲邪內陷少陽之裡———三焦焦膜,在一定程度上響水道的通調、津液的輸布,進一步加重氣機的阻滯,最終形成少陽表裡氣機為飲邪所阻的病證。故澀脈可是診斷飲阻氣機的主脈之一。此類澀脈常兼弦象,多為弦澀脈。
2. 2. 3瘀血凝滯
此條診斷意義與傳統澀脈主病相同,是由於瘀血阻滯氣機,氣不行血,血行受阻則脈澀。其常見伴隨症狀可有痛有定處、刺痛拒按、夜間加重,或體內癥積,或出血紫暗、夾有血塊,或面色黧黑、肌膚甲錯、唇甲青紫等。因此類病證脈道受阻,且常兼血虛,故常見細澀脈。
2. 2. 4陰血枯竭
由於陰血枯竭,不能充養經脈,脈中氣血往來不暢,故而脈澀。同時,澀脈對於疾病預後判斷十分重要。如《傷寒論》[3]215條所述「脈弦者生,澀者死。」即是在陽明燥熱內結、下傷肝腎之陰時,憑脈預後。脈弦說明真陰還未耗盡,急重而不危; 脈澀則提示真陰耗盡、陰血枯竭,預後不良。因病情危重,陰枯血少,尺脈長不應指而見短澀脈。
2. 2. 5氣結於內
氣機鬱結於體內,阻閉頗重,也可以見到澀脈,但臨床上並不多見。此外,氣結可引起溼阻、血瘀,併兼而有之,而現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