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老人的悲歌:含飴弄孫只是夢,那些工作到死的退休晚年

2020-12-14 環球音樂宅急送

談起退休,這大概是許多上班族夢寐以求、但想都不敢想的奢華願望,奉獻了大半輩子的勞碌命,退休往往是象徵人生另一段旅程的起點,也正是這個時候,長輩們能有更充裕的時間含飴弄孫,也環遊世界享受人生,但對於許許多多韓國老年人來說,他們的期望也許跟此天差地遠。然而,實際去一趟韓國,你會發現一堆早已過退休年齡、甚至古稀之年的老人還在勞動,他們不是不想退休,而是退休後一旦失去了收入,就會讓他們難以面對未來。

孤獨案例:80餘歲還在拾荒的金女士

據韓國媒體報導報導,隨著城市中的積雪愈加嚴重,金女士還是拖著佝僂的背影,在零度以下的天氣蹣跚跋涉,儘管在這樣的冷冽中,大部分人們都躲在溫暖的室內吹著暖氣,但她還是繞過街頭巷尾,撿拾廢紙和其它可回收的垃圾。

金女士今年已81歲,矮小的身軀窩在回收堆中顯得弱小,她每收集100公斤後會拖到回收站,以每公斤100韓圓的方式變現。

在亞洲最發達、生活最昂貴的大城市之一裡生活,這樣的金額根本九牛一毛,但對於生活在貧困中的韓國300萬至400萬老年人來說,這就是他們生活中的必需。

「我工作是因為我需要買藥、我需要買食物,如果太餓了,我會隨便喝點水或吃便宜的白飯充飢,然後再繼續工作……」

韓國65歲以上老人有一半生活在貧困中

韓國的老齡化問題和貧困悲劇,成了社會的最大隱憂。根據2019年OECD經濟調查,在韓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幾乎有一半生活在貧困之中。大約1/4的人自己獨自居住,在孤立和沮喪中生活。

雖然目前老年人僅佔今日總人口的13%,但到2060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40%,專家撻伐,如果老年人貧困問題繼續被忽視,可能會對國家的經濟造成災難性影響。

這些老年人當年負責將韓國變成亞太地區最強大經濟體,為什麼現在淪落到這樣的命運?

醫藥發達更長壽 自嘆「被遺忘的人群」

韓國從被日本佔領和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等悲劇中復甦,再到今天的技術強國,被世人稱為經濟奇蹟。專家表示,國家的繁榮,「是他們勤奮打拼努力下的果實。」

年輕時代的奮鬥,養成了他們刻苦耐勞的習慣,這使得他們退休後還是持續在工作──你通常會看到白髮蒼蒼的老人擔任警衛、老年女性擔任清潔工,以及在大都市建築周圍工作的垃圾回收員。

專家強調,這是一個「被遺忘的人群」的命運──那些在困難時期出生,但卻來不及獲得經濟利益果實的人。

「他們所有的汗水和鮮血都流入了這個國家,但現在的年老生活很悲慘,活生生是艱難時期的受害者。」

1997年金融危機爆發時,這一代人中的大多數都處於黃金年齡,但估計有200萬人被迫失業,就算沒有丟掉工作,這些人也成為韓國企業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年齡歧視受害者──當被更年輕、更便宜的新人取代時,他們被迫提前退休。

然而,基本的養老金福利只在1980年代後期出現,專家強調,每個月的津貼為20萬韓圓(約1199元人民幣),這對他們來說根本太少,完全不合生活開銷。

在一個平均壽命超過80歲的國家,許多老年人被迫尋找養活自己的方法,沒有後代的照顧(可能是關係緊繃、財務緊繃、可能是沒有結婚),使得一切更加迫在眉睫。

到頭來,當想要靠政府或靠子女都顯得不切實際,回過頭來,他們還是只能拼命的工作下去。

寧願獨自工作 也不想給孩子負擔

回到故事開頭的金女士,她因為有5個子女,所以領不到政府提供的補助金,可是她寧願獨自工作,也不想給孩子們帶來負擔;每天回到家,她總是覺得腰酸背痛,但她也從沒跟孩子提起過--然而再善解人意,也改變不了生活的孤獨。

這5個孩子結婚後都到了外縣市生活,也各自結婚生子,雖然偶爾會來探望她,但沒多久就各自鳥獸散,因為金女士沒什麼錢負擔房租,所以住很便宜的雅房,髒汙和蟲害非常嚴重,「每到過年孩子們也期待我包大包的紅包,但我只包的出1000韓圓,孫子們也漸漸跟我不親了。」

她甚至計劃好,要做到自己真正完全不能動的那一天為止,再來把所有積蓄拿到醫院度過餘生──但這一切,她完全沒有讓她的子女知道。

一名年邁的清潔工就說,「看著這些老人度過自己的晚年,大概就知道自己晚年該怎麼過了……」

相關焦點

  • 含飴弄孫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含飴弄孫,飴:飴糖;即麥芽糖。指含著飴糖;逗弄孫兒。形容老年人晚年生活悠閒;充滿家庭樂趣。出自:《東觀漢記 明德馬皇后紀》:「吾但當含飴弄孫,不能復知政事。」近義詞有:天倫之樂,含飴弄孫是中性成語,連動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退休老人自述:到了晚年後錢放哪裡好,給兒子還是女兒,誰最靠譜
    導語很多人都認為老人到了晚年之後,對自己最有保障的東西那就是錢和身體。如果有了這兩樣那麼就不用擔心往年過得不好,保證晚年會過得很幸福,因為有了錢和好身體,做什麼都行,也不用擔心晚年沒有錢用,想去哪就去哪,但是自己的錢,應該放哪裡最安全?
  • 韓國老人渴望80歲以下還有工作,除工資補貼,特殊原因引人深思
    2017年韓國便邁入了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的老人人口已達到了總人口的百分之14,這意味著社會贍養老人的負擔加重;2020年7月28日,據有關部門調查顯示,韓國近七成老人希望自己在80歲以下還有工作,理想退休年齡需控制在73歲,據28日數據統計,韓國1427萬老人中,962萬人想繼續工作
  • 社會悲歌 --下流老人
    意指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他們多為退休後,沒有足夠存款,沒有可依靠的親人,老後破產又或是晚年離婚, 是一群貧窮孤獨的中低收入的老年人。此現象的形成是由不同的因素結合而來的,其中有年金制度的崩壞、長期缺乏看護勞動力、缺乏高齡醫療品質、看護條件日益提升、老人居住困難。
  • 8旬清華退休教授,告老人6句話,很有指導意義!不看後悔
    蔣隆國,原清華大學教授,他在退休10年後,曾發表了一篇題為《我的退休生活》的文章,非常積極深刻,對咱們新老人的晚年生活,很有借鑑和指導意義!如果能活到80歲,還有將近20年的時間,還可以做很多事情。我不能坐著等死,將近20年的時間,那該多煎熬啊!於是我決定找事情做。(蔣老退休後,寫詩、出書、參加朗誦、參加公益)我的老年生活是忙碌的,但又是豐富多彩的,充實的,非常快樂的。
  • 人到晚年,越有錢越要低調,低調才能安度晚年
    情感美文 首發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人到晚年,這一輩子也快走到盡頭了,但這時候卻是人們最能享受生活的時候,不再有工作的壓力,不再需要撫養孩子,可以有時間慢下來做自己的事。人到晚年,越有錢越要低調,低調才能安度晚年!PART1、晚年越高調,越容易被子女啃老老張以前是一家國企廠長,他在崗位上兢兢業業了半輩子,落下了一身的病,但總算圓滿退休了。退休後的老張終於可以安心地過晚年了,非常高興。
  • 老人晚年的悲哀:為孫子犧牲自己晚年幸福的老人,可悲可嘆
    當女兒們面對無法解決的生活難題時,他們就會反過來繼續啃老,讓老人的晚年會更加悲涼。01.養大了兒子還得養孫子,老人的日子不好過在許多老人心裡,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特別是當孫子輩裡只有一個男孫時,老人更是會格外疼愛。
  • 各國擬「延長退休年齡」,日本65歲還在工作人群佔比最高,為啥?
    對於這個現象的話,很多國人也會感嘆,都這麼大年紀了,還要出來工作,真讓人感到心酸。那麼,退休對於老人到底意味著什麼?2016年,日本厚生勞動省關於「60歲以上僱傭者」的調查結果顯示,退休後還繼續工作的日本老年人正在逐年增多。2005年約有100萬人,2013年增長至250萬人。
  • 日本老人80歲才能退休引爭議,這也會是中國老人的未來嗎?
    到2030年,退休年齡逐步延長至65歲、重新僱傭年齡逐步延長至70歲。而韓國55-79歲老人中有67.4%的老人則表示比起"遛彎"的閒適生活,他們更加願意工作,平均期望退休年齡為73歲。關於不願退休的理由,第一多的回答則是"補貼生計",佔58.8%。其後依次為"工作帶來樂趣""不工作太無聊"等。
  • 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重陽節看芙蓉老人如何「玩轉」別樣幸福生活
    開咖啡館、當志願者、做宣講員……在芙蓉區,就有這麼幾位「明星」老人,他們退休後的時光反而成為了發揮自身特長,追求內心理想的「黃金時間」,活出了不一般的幸福晚年生活。退休再「上崗」,開啟志願服務模式黃嗲關愛未成年人 積極參加西湖社區開展的愛心拍賣活動。
  • 退休老人感言:想過好晚年得先翻過一座大山,不是來自子女和存款
    你們覺得,想要過好晚年,需要什麼條件? 按照人們的普遍想法,有錢身體又健康,這就足夠了。身體健康能保證基本的生活質量,有錢有存款則能滿足退休後的精神需求,比如以興趣會友、旅遊攝影等。如果子女不需要自己帶娃,那就更好了,真是無事一身輕,淨等享受了。
  • 一位退休老人的感悟:退休後需「四服」,說的太精闢了!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也不能違背,時光不會倒流,年齡不會翻轉,該來的一切都會來,每個人的終點都相同,只是在不同的站牌下車,但是想要擁有體面的晚年,一定要遵守這四服,這樣才不會惹得兒女嫌。一服:年齡歲月不饒人,不得不承認,我們的身體零件已經開始退化,儼然不能再像年輕時,做一些劇烈運動,只能跳跳廣場舞,寫寫書法來豐富我們的生活,此一時非彼一時,到了這個年紀,我們一定要服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
  • 退休就當志願者,長沙80歲老人的「另類」晚年生活
    三湘都市報10月13日訊(記者 李琪 實習生 龍飛鵬)黃智仁今年80歲了,60歲退休那年他就當起了志願者,20多年來一直默默從事公益活動。長沙市芙蓉區湘湖街道西湖社區,黃智仁在這裡開過輔導班給學生們授課,也做過網管,堅持六年引導學生們文明上網,拒絕「網癮」;免費開書法班,指導學生練習書法;幫助農民子弟工解決上學難問題......回憶起自己20年的「另類」晚年生活,老人笑稱:「我做志願者這個事,要堅持到我拔掉氧氣管,不能呼吸為止。」
  • 老人退休後的「養老潛規則」,正在很多家庭上演,父母有苦難言
    兒子口口聲聲說理解,但話鋒一轉說道:「現在我老婆本來就懷著孕沒工作,如果你們不幫襯帶孩子,那我媳婦生完孩子,還是上不了班,那家裡就少了一份收入,房貸車貸,不就落在我一個人身上了?那以後你們二老養老的問題,恐怕我就更力不從心了。」
  • 為什麼老人退休後,不願再和同事聯繫,60歲老人說出答案
    導語:前兩天,朋友經常跟我吐槽說:「我家的老爺子,自從退休之後,就整天悶在家裡,不是逗鳥就是養花,他之前的老同事,經常約他出去喝茶,他都不願意去,我都擔心他是不是心裡有事。」我安慰他幾句,但是也弄不懂為什麼老人退休後會這樣,直到有一天我回爺爺家,跟爺爺提到這件事,爺爺才給了我答案。
  • 退休後成「潑婦」,對子女大打出手,關愛老人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昔日和睦的家庭氛圍徹底被破壞,子女們強制性帶著彭老太去心理精神科進行檢查,得出結論是「退休症候群」作祟,才引起了彭老太一系列反常行為。退休症候群出現在老人離退休後的特定時段,老人從心理上沒有完全接納新的社會角色,以至於他們的日常行為、情緒偏離常態,形成了心理障礙。
  • 75歲老人坦言:人到晚年,有錢與沒錢的區別太大,趁早多存錢吧
    人到晚年,手裡沒有些積蓄,在需要花錢的時候,伸手跟子女要錢的滋味太難受了,那份酸楚只有經歷過得人才能夠懂得。雖說金錢不是萬能的,可到了老年,如果沒錢,那是萬萬不能的。雖然大家覺得談錢傷感情,談錢太俗氣,可不談錢卻又傷心,尤其是老人需要花錢時,有多少子女因給父母拿錢彼此傷害的呢?
  • 60歲老人存多少錢,退休之後能衣食無憂?農村老人默默垂下了頭
    但是我國的老齡化問題也逐漸凸顯了出來,目前我國退休的職工已經超過了1億人,還有一部分人是沒有養老金的,社會養老壓力隨之而來。 大量的老人退休,同時年輕人生育願望走低,未來社會的人口結構和社會福利體系,或將會出現不小的變化。那麼對於一個老人來說,60歲退休之後,到底有多少存款,才能安穩養老呢?
  • 85歲老人哭訴:年輕時太霸道,現在即使有錢有房,晚年也很悽慘
    人生的一路坎坷,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會遇到,尤其是到了老年,更多的時候是會期待兒女能夠多陪伴自己,會期待以前忽略的親情。人到老年,尤其是進入到晚年的時候,更是期盼子女能夠對自己好些,給自己一些笑容,對自己尊敬,尊重,能夠有子孫相伴的晚年,才是一個人最幸福美好的晚年享受。
  • 為什麼很多員工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了,還能繼續進企業工作呢?
    導語:為什麼很多員工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了,還能繼續進企業工作呢?相信現在大家都有發現,身邊有一些人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了,但他們依舊在工作,即便是已經退休在家的人,他們還想要回到工作崗位上繼續工作,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