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版:《淨土易行道 萬修萬人去》 ──定弘祖母往生的啟示

2021-03-02 淨土唯心

2015年5月16日講於香港 香光精舍


一、往生情狀

l祖母李福緣老菩薩,於二零一五年四月二十八日,(農曆乙未年三月初十,剛好是祖父生日)淩晨兩點,在廣東興寧慈光安養院眾蓮友的關懷及助念下,身無病苦,安詳往生極樂世界,享年九十四歲。

l奶奶預知時至,提早告知義工,欲在爺爺鍾榮春老居士生日那天往生極樂世界,以此為爺爺祝壽,果如所願。四月二十七日,人問何時往生,奶奶舉起雙手,各豎起兩個手指,大概一手指示兩天往生,一手指示早上兩點往生。

l助念者祈請奶奶說:「爺爺走的時候跟大家約定,見到阿彌陀佛就給大家招招手。您一直都是掐珠念佛,臨走時也要掐著珠走啊。」奶奶說好,結果斷氣之後,手指仍然在掐珠不停。

l四月二十八日往生當天上午約十一點在興寧安養院上空出現大圓光環的稀有瑞相(見相片)。



l五百人現場日夜助念。全球無數的道場為其立牌位,無數法師、蓮友為念佛迴向。

l五月七日大佛寺方丈、廣東省佛協常務副會長、廣州市佛協會長耀智大和尚蒞臨慈光安養院,親自全程主持三時繫念超度法會,約一千人參加,盛況空前。耀智大和尚委託定弘代理登臺做三時繫念主法。灑淨時天降甘霖,傍晚空中現瑞,金色祥雲如蓮花狀,放散金光,不少人見空中觀世音菩薩形相,朝空跪拜並用手機拍攝下來(照片)。

(右上方空中有觀世音菩薩示現,現場比照片顯示的形相中更為壯麗震撼。)

l出殯日(五月八日),耀智大和尚親自全程主持上供、迴向、起棺、出殯、荼毘儀式,三千多人參加出殯,送靈車隊伍長達兩公裡,行走一小時。火化前(往生後第十一日)奶奶頭頂尚有餘溫,而且還長出了黑頭髮,面色呈金黃色,十分莊嚴,全身柔軟,無有異味。

l奶奶往生之後,其女兒燕湘夢見奶奶女轉男身,年輕如三十多歲,垂下眼簾,法相莊嚴,如同菩薩。其孫貴釗於出殯前一晚(五月七日)守在遺體旁助念,至翌日凌晨一點鐘,見阿彌陀佛現身,並見連奶奶、爺爺等十三位祖先皆乘金蓮花隨佛西歸。 其孫女貴鳳五月六日亦夢見奶奶全身金色,坐於蓮花臺上。

l回顧奶奶辛苦的一生以及學佛的因緣,我們既為老人家終於得到究竟解脫而歡喜,同時細心體會奶奶的示現,得到了很多啟示。

二、人生酬業

l奶奶出生在廣東農村,嫁到廣州蘿崗水西村。她沒有文化,不識字,跟海賢老和尚一樣。晚年由於孫子的因緣,得聞淨土法門,九十歲以後的四年裡,才能慢慢安下心來念佛,最後蒙佛慈悲接引往生淨土。

l奶奶對父母很孝順:奶奶告知定弘,其母親(定弘的曾外祖母)臨走時非常自在,預知時至,把家中諸事都安排好了,跟兩位女兒告別,吩咐她們跪在床前,每人燒一把香,然後自己口裡念著什麼,安然而逝。奶奶說一生未見過走得如此安樂者。想必亦是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了。曾外祖母為奶奶起名「李福緣」(暗合《阿彌陀經》之文:「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l奶奶的一生很操勞辛苦,生育了八個孩子,養活的有七個,三男四女,有一個孩子是奶奶背著下田幹活時,死在奶奶背上的。在奶奶的兒女當中,除了定弘父親年輕時參軍,後轉業到國營企業在廣州市工作之外,其他大都在農村。家境都不富裕。爺爺在農村生產隊裡,負責養蜂工作,常常帶著蜜蜂去外地放養(到有花開的地方),多數時間不在家裡。因此家裡、田裡的活兒都是奶奶幹,孩子又多,而且還都很小,所以奶奶很勞累。後來孩子們長大了,為兒子們娶媳婦、蓋房子,為女兒們安排嫁妝,操盡了心。然而,兒女們成家以後,或因經濟不寬裕,沒有對奶奶那麼盡孝,有時甚至不能以和顏悅色供養奶奶,這使奶奶感到失望和難過。

l 奶奶對丈夫、兒女敦倫盡分,與村裡的鄉親友好來往。定弘母親對奶奶的評價是:「奶奶有古道熱腸,是很講禮義的人,雖沒文化,但很知禮度,做事有分寸,講話很體貼人,對於求她幫助的人,從不會拒絕。」奶奶有很好的生活習慣,愛整潔、乾淨,出門總是換上體面的衣服,訪問親友總是帶上豐厚的禮物。奶奶說是她的母親(曾外祖母)教導她禮儀規矩和待人接物的,可知從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影響人的一生。

l奶奶一生的逆境痛苦反而成為了她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逆增上緣。譬如,父親和奶奶過去合不來,常因為一些小事而不歡喜。直至臨終兩周前,奶奶因為牽掛兒孫,被父親痛斥了一頓:「說你怎麼能做壞榜樣呢!必須放下,老實念佛,否則你就不是我媽!」這些話對奶奶刺激很大,所以她一咬牙,搬到西方街(臨終關懷樓)求往生。人一放下,阿彌陀佛就會準備來接引,奶奶就開始自然減少進食,大家為她助念了兩周,最後正念分明,往生淨土了。所以安養院的曾院長笑著說父親為奶奶往生立了一大功,等於把奶奶「逼上西天」。

l蕅益大師曰:「種種惡逆境界,盡情看作真實受益之處;名利聲色、飲食衣服、讚譽供養,種種順情境界,盡情看作毒藥毒箭。」修行人以苦為師,對於逆境、苦緣要以平常心、感恩心去接受,若沒有這些苦境磨難,我們求生淨土的心就不一定能懇切至誠。就如《觀經》中韋提希夫人被阿闍世王忤逆折磨,生起厭離心,欲求生淨土,即蒙佛示現清淨佛土,當下證得無生法忍。

三、學佛因緣

l定弘一九九一年跟隨母親皈依佛門以後,就開始努力幫助爺爺、奶奶、父親及鍾家眷屬接觸佛法,種植善根。一九九五年赴美留學,亦每年回鄉探親,為親人介紹佛法。

l為了讓爺爺、奶奶、父親能從感性認識上了解佛法,定弘利用從國外回家探親時帶二老朝山,去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照片),以及東天目山念佛道場,使他們看到佛菩薩像,學會禮佛、念佛,開始接受素食。

l一九九九年,定弘在美國博士畢業後,即應聘到美國德州大學教書,未上任之前,先回國探親,即帶爺爺、奶奶、父親、王姨、姑姑等到香港去拜見上淨下空恩師上人。當時因為定弘還未開始工作,這次赴港費用是定弘母親贊助的。恩師上人開示爺爺、奶奶、父親、王姨、姑姑,鼓勵他們念佛求生淨土,給他們很深刻的印象。(照片)

l定弘博士畢業回鄉探親,整個村子裡就我們一家出了個留洋博士,又在美國大學任教,拿高工資奉養老人。二老歡喜異常。定弘穿著博士服跟爺爺奶奶在祖屋廳堂的祖先牌位前合影。然後還讓爺爺奶奶都分別穿上定弘的博士服照相,定弘跟他們說:「您的孫子成為博士,是你們的德行庇護感召,所以今天應該先讓你們戴博士帽」。說完就將博士帽分別戴到爺爺奶奶頭上。二老笑得合不攏嘴。定弘又教奶奶寫字,奶奶一生第一次學寫字,寫「阿彌陀佛」,寫了很多張紙。邊寫邊笑,笑得眼淚都流出來,可以說寫「阿彌陀佛」是令她一生中最歡喜的事。

l定弘在美國工作後,贍養爺爺奶奶,使他們物質生活不成問題了,每年必回鄉探親,陪爺爺奶奶住,鼓勵二老念佛求生淨土。

l後來定弘聽從師父上人的召喚,轉到澳洲昆士蘭大學商學院任教,兼做師父上人弘法的翻譯工作及一些文秘工作。然後,又聽從師父上人的教導,放下教授工作,全職學習和弘揚傳統文化與佛法。定弘捨棄工作,雖然無法再為二老供養生活費,卻給奶奶帶來了好因緣,廣州梁居士深懷仁義慈孝之心,接奶奶到家裡住,請護工二十四小時照顧,吃飯特別安排,使奶奶過得很舒適。正好當時劉素雲老師在廣州梁居士家住,也常鼓勵鼓勵奶奶求生淨土。於是奶奶就開始化解心中的不平,接受佛法了。恩師上人勸勉定弘說:「你若真正為佛法為眾生奉獻,你的家人有佛菩薩照顧,比你自己照顧要好十倍。」誠然如是!(照片)


l奶奶在梁居士家開始念佛,不能念很多,因為一生過度勞累,加上墮胎、殺生吃肉(到了興寧念佛堂的兩年裡才開始完全吃素),有頭疼、腰疼、關節炎、腸胃不適等現象。除健康不佳的幹擾之外,以往歲月的痛苦痕跡,會因為安靜的生活而湧現出來,便會無緣無故生煩惱。

l奶奶在初念佛時,每想起往事,常常為自己勞苦的一生而落淚,心中有很多委屈和不平。定弘勸勉奶奶每天堅持三萬佛號定課,經過一句佛號長期燻習,這些不幸的回憶就漸漸被佛號取代了。

l正如夏蓮居大士《淨修捷要》中所說的「一心觀禮,無量光壽,如來世尊,光明普照十方世界,眾生有緣,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軟,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憂惱莫不解脫,如是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阿彌陀佛!

l奶奶對人熱情關懷,但如果別人不知禮義,她會很生氣。例如,有一次奶奶的一個孫子要娶媳婦了,她老人家當時住在梁居士家,聽到兒子媳婦來報告,很歡喜,男大當婚嘛。於是把自己手中的金戒子、錢等交給兒子、媳婦去辦喜事。可是在農村結婚擺酒時,卻不通知奶奶參加,也不給奶奶送來喜餅、喜糖。奶奶為這事很生氣,也很痛心。後來經大家勸解安慰,也就毅然放下這些煩惱了,她漸漸明白了:世間一切是幻有,兒女都是討債還債的。只有念阿彌陀佛,臨終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是真實不虛的。她跟海賢老和尚的體會一樣,只有念阿彌陀佛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於是就專心念佛了。

l奶奶只會講廣州話,聽不懂恩師上人講經。定弘每次去看望奶奶,給她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的大願,她很認真聽,並且深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這是因為她從小接受善良淳樸的家庭教育,一生正直做人,敦倫盡分,善根深厚,又經歷了窮困艱苦的生活,飽經風霜,一聽聞淨土法門就深信不疑,決心要離苦得樂,最後往生極樂世界。

四、三點表法

劉素雲老師特為奶奶往生作偈子:

「恭喜奶奶功德圓滿,感恩奶奶為眾表法;

鍾氏門宗祖上有德,感召後世出聖出賢。」

慈光安養院將此四句做成對聯,高掛在靈堂兩邊。這裡提到奶奶為眾表法,很多蓮友跟定弘說,奶奶是這麼平凡的一位農村婦女,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學習,連奶奶這樣的沒有文化、煩惱習氣很重的人都能往生,我們每個人都有信心往生!往生之後就是成聖成賢。

第一點表法:得生與否全由信願。


去年(二〇一四年)十月定弘在奶奶生前最後一次到興寧探望她老人家。奶奶見到定弘時,很堅定的對定弘表態:「茂森,你放心,我這一生決定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淨業成熟,於九十四歲往生。淨土易行道,近八十歲遇到這個法門都來得及。蕅益大師云:「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無量壽經》彌陀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佛說阿彌陀經》唐譯,名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云:「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亂。既捨命已,隨佛眾會,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經中「慈悲加祐,令心不亂」是為淨宗之心髓。因佛力加被,行人心始不亂。於是十念相續,便得往生。故稱淨土為果教,是他力法門,是易行道,是普被萬類之慈航,均在是也。經雲下輩者,「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更顯此不可思議之他力。

《悲華經》曰:「臨終之時,我當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其人見我,即於我前,得心歡喜,以見我故,離諸障閡,即便捨身,來生我界。」

第二點表法:把握善緣決定往生。


l奶奶二十年前聞淨土之後,由於不懂經教,因此進步不大,世間事一樣也放不下。可是佛菩薩不會捨棄任何人,只要你有一點求出苦海的覺悟,佛菩薩就會給你機會,當然能否把握機會就在我們自己。

l《阿彌陀經》:「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無量壽經》言阿闍王子與五百長者已曾供養四百億佛,方能信受淨土。奶奶這一世往生的善緣具足。

l奶奶在最後的四年多,經過定弘勸說,決心離開家鄉,放下世間俗緣,搬到梁居士家住,劉素雲老師、梁居士每天都鼓勵她念佛,得到安樂的生活和念佛的氛圍。後來又搬到興寧慈光安養院,曾院長和同修們每天都策勵她求生淨土。

l定弘要求奶奶每天堅持念三萬佛號,對於這一件事,奶奶絕不含糊,用本子記錄佛號數!奶奶最後的幾年中能用功念佛,得力於道場蓮友們的幫助和良好的環境。所以,能到興寧慈光安養院的殊勝道場念佛,這是一生莫大的福報。曾院長告訴定弘:「安養院建立的幾年中,已經助念往生了上千人,有時一天好幾個往生。甚至有的人給別人助念,念著念著就回到自己的房間往生去了。有的人坐在那裡對著佛像雙手合十拜佛,然後就去了。」奶奶親眼目睹了這些往生菩薩們的現身說法,更加堅定了求生淨土的信願。

第三點表法:至誠念佛能滅眾罪。


l念佛之心印,堅固不壞,有如金剛故稱寶也。如《觀佛三昧經觀佛密行品》云:「譬有貧人,依豪貴衣食。時有王子出遊,執大寶瓶。瓶內藏王寶印。貧者詐來親附,拿寶瓶逃走。王子覺之,使六大兵乘(騎也)六黑象追之。持瓶人走入空野澤中。毒蛇自四面來,欲嚙持瓶者。惶懼而東西馳走。見空澤中有一大樹蓊鬱。頭戴寶瓶,攀樹而上。時六兵疾馳至樹下,貧人見而吞王寶,以手覆面。六黑象以鼻絞樹倒之。貧人墮地。身體散壞。唯金印在寶瓶放光。毒蛇見光四散。佛告阿難: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


l蕅益大師云:「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又云:「要到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亦得。」奶奶最後四年裡,聽從定弘的勸勉,每日堅持三萬佛號,數珠念佛,念到最後一念,斷氣之後仍然在撥珠,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示現。

l夏蓮居大士《淨修捷要》云:「萬德洪名能滅重罪,果能一向專念,自然垢障消除,不但道心純熟,且可福慧增長,臨命終時,聖眾現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接引往生極樂世界。」深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深信阿彌陀佛接引出輪迴之苦,就老實一向專念佛號,而佛號功德不可思議,念久了,罪業習氣都自然逐漸消除。

l定弘曾經在2009年接爺爺奶奶一同到大理居住,定弘帶幾個同學一起學習修行,同時照顧二老,蓮友供養了一棟房子,提供生活費護持,一來定弘可以照顧他們,二來使他們遠離家鄉,幫助他們放下,爺爺能放下、很歡喜來長住。但是奶奶放不下,說種種藉口要回去,說不能每星期到廣州蘿崗醫院看病就受不了,定弘想盡辦法挽留都不肯,後來起煩惱,把定弘痛斥了一頓,自己坐飛機回廣州了。幾個月之後,定弘去看望她,她就很過意不去,叫著「乖孫」,向定弘道歉。定弘勸她不要想太多,好好念佛。當時梁居士發心護持她,所以就接她到家裡別墅共住,一開始也是常常想辦法上蘿崗醫院(不能去別的醫院),其實是想看看兒孫,情執很重。就是這樣邊念佛,邊牽掛世間事,但是這句萬德洪名念久了,自然能消除業障,看破放下。

四、結勸


這不是一個高不可攀的榜樣,而且一個極平凡的農村婦女,一輩子生兒育女,勞苦一生,盡妻子與母親的義務,老年因孫子的因緣得遇淨土法門,深信不疑,老實念佛,煩惱習氣自然慢慢脫落,臨終往生極樂世界。人人可學!人人都有分往生淨土,確實「感恩奶奶為眾表法」,令我們對往生淨土信心十足!


附錄:興寧慈光安養院紀實報告

二零一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凌晨,上定下弘法師的祖母李福緣老居士於廣東興寧慈光安養院安詳往生,享壽94歲。當日中午安養院上空出現瑞相。5月7日定弘法師主持三時繫念法會,傍晚天空再現瑞相。隔天出殯日一早,興寧的天空先是祥雲朵朵,接著呈現萬裡無雲,澄澈湛藍,之後又現祥雲舒捲。近兩千人為94歲李福緣老居士送殯。整個過程全然不見通常想像中送殯場面的哭喊與悲情。相反恰是人天讚歎,人們滿懷法喜,彼此傳遞著奶奶往生西方淨土的無比欣慰與安寧,以及發自內心的感恩與信願。縈繞在安養院上空,空靈的佛號聲更營造出了一種極為祥和溫暖的氛圍。義工們大多穿著紅色衣衫,這是後學此生第一次有幸參加的喜喪;第一次見證了一位信願具足的老人,以無比喜悅、安詳與清淨之心回返生命終極的淨土家園!

奶奶在臨終前曾清楚告知,她將要在定弘法師祖父生日那天往生西方,結果正是這一天終滿所願。奶奶是真真實實預知時至,無疾而終,全然沒有通常在醫院中所見臨命終時的急救、掙扎、痛苦、牽掛、哀怨,最後在放不下一切的心境中無尊嚴地徒然離世。李福緣老居士最後為天下人示現的,是在無痛苦、無掙扎、無哀傷、無牽念,一種真正超越此生肉體牽掛的狀態下,滿懷生命最高的信願、盼望與尊嚴,安詳往生。

這也是後學第一次見證的一種至高境界的臨終關懷——不僅無痛且安詳,更要踏上究竟圓滿的回返生命家園之歸途!對子女而言,也才真正成就了養父母之志,助父母成道之大孝!

泰戈爾曾說,其實死亡,絕不是生命永遠的消逝,而是生命暫時的隱藏,一切去的,還會再來。【這一點確信無疑,但重點泰戈爾不曾言說,即以何種形式再來】我們祈願李福緣老奶奶,終成正果,乘願再來,廣度有情!

相關焦點

  • 定弘法師祖母往生的啟示
    《淨土易行道  萬修萬人去》      ──定弘法師祖母往生的啟示              2015
  • 想要成就往生淨土,思想必須先改變
    顯然彌陀要成就這樣的國土的原因不僅僅只是為了安樂而已,更重要的是讓往生到祂國土的眾生成就解脫的功德。所以極樂世界是圓滿具足安樂道和解脫道的功德、它的依正二報每一個相狀的背後都有其聖道的功德。如果我們對極樂世界完全陌生,會突然產生堅定的信心和願力很想要去嗎?不太可能!那只是我們常說的「迷信」──人云亦云。
  • 【佛光新聞】依空法師法音宣流 淨土思想概要
    領眾230人深入探究淨土法門,堅固往生西方淨土的信心。大乘佛法八大宗派,影響佛教徒最深的非淨土宗莫屬,簡單易行,普能攝受社會大眾。依空法師彙整諸多勸讚彌陀淨土殊勝的經論,如《般舟三昧經》—依般舟三昧修持,定中能見阿彌陀佛及十方諸佛;《大悲經》—北天竺祁婆迦比丘及無量菩提善根,命終願生西方;《文殊師利發願經》—述文殊面見阿彌陀佛,發願往生安樂國。
  • 彌勒兜率淨土的殊勝
    ◎故凡修福持戒,符合往生此天之人,被要求為不厭生死,不求斷結,且願隨彌勒下生閻浮提。◎故白陽弟子不可不知,彌勒慈尊之大願,乃著重在「創建人間淨土與龍華三會」,若只一味盼望晉升天佛院,而不願再下凡塵者,即不符合往生天佛院之條件。
  • 「往生淨土的秘訣」講讚
    瑞劔老師 講述「往生淨土的秘訣」(點擊鏈接打開原著)這本書不是新著作的,收錄著從幾十年前開始我平常說的話。我也是下了決心,在去縣政府的途中,背誦聖教的內容呀。」佛教的學習是要背誦呀。一天至少要背誦這樣:「聖人一流御勸化之旨趣,以信心為本。」第二天再背「其故,捨諸雜行,一心歸命彌陀。」第三天再背「依不可思議之願力,由佛方治定往生。」*三天就能記住這些了。記住的話,只是這樣做而已,比聽百座、萬座的說教還要有效呀,會更上層樓喲。學者二人做著這樣的交談。
  •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013集(國語+閩南語+文字版)
    淨土就更多了,這是易行道,難行道都有這麼多人,易行道更多。從慧遠大師,這東晉時候,在廬山建第一個蓮社(念佛堂),一百多人在一起念佛共修,遠公大師率領,這是我們淨土宗第一代祖師。傳到現在,這一千七百年,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最保守的估計超過十萬人。佛教對中國的貢獻!往生到極樂世界等於成佛,比其他法門成就的,他們雖然明心見性,跟往生極樂世界不能比。
  • 如果明白淨土宗修行中的難行道和易行道,你才會懂得如何修行
    一、什麼是難行道和易行道善導大師是淨宗一代祖師,是阿彌陀佛再來人。對淨土宗有一個楷定的標準。完全靠倒阿彌陀佛,靠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靠阿彌陀佛的一句名號修行淨土就是正定業。平生業成,靠他力不是靠自力修行就易行道。
  •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 簡稱 往生咒
  • 033大乘無量壽經解-三輩往生第二十四之一
    其往生後品位雖懸殊,若論其能往生之主因,莫不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蓋此正本經之綱宗,往生極樂之關鍵。    三輩往生,乃我儕凡夫得生淨土之類別。其願行功德,是我輩企求往生者之軌範。若真志求往生,則當依之,猶如明鑒,時時對照,思欲類及。當知淨宗稱為易行道者,是與餘八萬三千九百九十九法門相較而言也。唯此獨易,故稱易行。若論其實,如本品所明,則知往生,亦非易事。
  • 淨土真宗的信仰
    萬有的實相名為「八不」:①不生 ②不滅③不斷 ④不常⑤不一 ⑥不異⑦不來 ⑧不去 15. 萬物是一體,同時又是多樣、獨特的。萬物互相依存,互相關聯,互相交流,互相融合。此乃宇宙的真理。 16. 宇宙有其秩序、和諧與法則,同時對立與矛盾,無所不在。因此萬物皆是「絕對矛盾的自我統一」。
  • 《淨土大經科註》會集複講(第二回)第76集 德遵普賢第二
    而淨宗雖被貶為老太婆教,它教人真信、真願,願生淨土,願見阿彌陀佛。從東晉慧遠大師開始到今天,曆代往生的人有多少?我們最保守的估計,不會少過十萬人,這還得了!禪宗的成就,看《五燈會元》、《景德傳燈錄》這上面所記載的,這一千七百年當中,修禪成就的、開悟的,沒開悟的不算成就,一千七百年當中大概只有三千人。而淨土往生至少超過十萬人,這不能比啊,何等殊勝的成就,淨土往生就一生成佛。
  • 紐約市人口錄得淨流失 全市跌至不足840萬人
    Benjamin Norman/紐約時報  根據人口普查局估計,紐約市去年人口不足840萬人,流失了4萬人,意味著自2010年以來經濟衰退後的強勁增長終於放緩,結束人口統計學家所形容的「非凡增長」。但是,市府官員則對人口普查局的數字提出異議,認為紐約的人口沒有減少,並歸咎於調查方法的改變。
  • 《博士定弘法師六親人往生紀實》全集(文字+視頻)
    關注極樂書院福慧雙修
  • 淨土真宗的精髓
    如無法修禪定,則無法證悟。他力是真如的運作,佛性的自然活動。他力是阿彌陀的力量,光明遍照十方世界的力量。「阿彌陀」代表無量光,無量壽,是真如顯現的最基本的兩個特點。在自力修行的道上,人走向佛性;而在他力道上,佛陀走向人。阿彌陀向人走來,進入人的心靈,人的身體,貫徹到整個身心,並將其轉化為一個新的生命。阿彌陀給予新的光明和生命,智慧和力量。這些都是阿彌陀免費的禮物,不加任何的條件。
  • 「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是至善,沒有比這更善的!」
    像我們這個世間,因為眾生壽命短促,親近聞法的時機非常難得,沒有這些佛菩薩來照顧,我們退轉的機會就太多了;而且佛法的修學是要相當長的時間,是論大劫為單位,算你長壽,活兩百歲也沒辦法完成。西方極樂世界比較十方諸佛剎土,修學時間要短的太多了,常常親近諸佛菩薩可以不退轉,稍微有一點偏差就給你糾正,往生的這些人都受到阿彌陀佛、諸大菩薩的親切照顧,在很短時間裡就成就了。
  • 念佛人要抓住經典、抓住了佛號,分秒必爭,才能夠安然度過,才能夠往生淨土
    念佛求生淨土是自己的主業,弘法利生是自己的副業,在沒有往生之前,弘護正法、利益眾生的事情要盡心盡力去做,以師父上人為榜樣,以兩位大家長為榜樣。我們從什麼地方去觀察?學佛的人多,跟念佛的人相比,學佛的人比念佛的人多。念佛的人跟往生的人相比,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什麼原因?問題的答案,你們同學的報告都說到了,退心。為什麼會退心?教理沒有搞清楚,所以信心會退,願心也會退。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二十六集)
    祖宗之德,再加上自己的修學,才有這種成就。我們明瞭之後,不修怎麼行?實在講,最殊勝、最真實的大德、大成就是什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是無與倫比的福報。誰能成就?善導大師說得好,善導是我們淨土宗第二代祖師,唐朝時候人。他老人家說,這個無比殊勝的法門,當身成就的法門,萬修萬人去,只要你肯信,你願意修,你認真去修,沒有一個不成功,這都是實話。
  • 觀察│日本外勞政策的二大啟示
    去年日本的經濟發展遭遇到百年未見的大危機,厚生勞動省在年底公布人口估算數據,指出2018年出生的日本嬰兒只有92.1萬,是有統計以來的最低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