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嚴禁教師讓家長代批改作業!

2020-12-14 澎湃新聞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等文件精神,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根據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省教育廳關于堅決規範中小學辦學行為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見》《省教育廳等九部門關於印發〈貴州省中小學生減負實施方案〉的通知》和《畢節市教育局等九部門關於印發〈畢節市落實中小學生減負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現就進一步規範中小學作業布置與批改行為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作業布置與批改的重要意義

作業布置與批改是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和環節。作業布置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鞏固、拓展、延伸所學知識,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有效途徑。作業批改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無聲的對話,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對自己的思維、品質、態度、行為不斷反思,並自覺地進行自我調整不可或缺的步驟。也是教師檢查教與學的效果,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的重要手段。精心設計、布置作業,及時、認真批改作業是廣大教師的本職工作。

二、堅持作業布置與批改的基本原則

(一)

堅持科學性原則

作業布置與批改實行城鄉統一,體現三個「符合」,即符合《課程標準》、符合教材要求、符合學生學情,能有效發揮作業布置與批改對教與學的促進和矯正作用。

(二)

堅持適度性原則

學生作業量的大小、作業的難易程度應適中,應根據學生學業發展水平分層布置作業。通常情況下,學生作業量大小、難易程度的確定標準為:分層後各層中等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獨立、正確地完成。

(三)

堅持及時性原則

作業布置與批改應及時、作業情況反饋及時,一般情況下,在一節課或一個單元結束後,應及時進行相關作業的布置、批改、反饋,以利於學生知識鞏固、形成技能和培養能力。

(四)

堅持激勵性原則

作業布置與批改應有效發揮激勵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在作業中勤於思考、樂於實踐,體驗成功與快樂。

(五)

堅持多樣性原則

探索布置「菜單式」「個性化」家庭作業,改革以往單一的書面作業形式,將學生家庭作業分成學科作業、德育作業、體育作業、綜合作業等若干類型,學科作業注重減負提質,德育作業注重導行,體育作業提倡運動,綜合作業強調發展。

三、進一步落實作業布置與批改要求

(一)

作業布置要求

1.精選作業內容

作業內容應符合課標、教材要求,重點關注學科素養和學科思維,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溫故知新、遷移拓展的能力。教師作業布置應精準,除課程標準或教材要求學生背誦、默寫的內容外,不得加量布置其他死記硬背作業,提倡布置有利於學生創造性學習和實踐的作業,嚴禁布置懲罰性、隨意性、機械重複性和高難度作業,雙休日及節假日不得加大書面作業量,應適當布置戶外觀察、體育鍛鍊、實踐活動、家務勞動等作業。小學所有年級均不得將小報、視頻製作布置為家庭作業。

2.作業形式多樣

教師應從課外學習和課內學習的不同特點出發,改革學生作業的內容和完成作業的方式,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多體驗、操作、實踐的機會,加強課堂與社會、生活的聯繫,豐富學生個性。書面作業、口頭作業、操作作業、課外閱讀等應相得益彰;課內作業與課外作業、書面作業與實踐作業、個人獨立作業與小組合作作業、統一要求作業和學生自主作業等應相互補充,充分體現作業形式多元化。

3.作業難易適度

探索「彈性」作業和跨學科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能力布置作業,合理搭配,由易到難,難易適度。對作業規範、完成時間等應提出明確要求,對作業難點和疑點應進行必要提示。作業布置應面向全體學生,儘可能分層布置作業,既有必做題,又有選做題。對不同學生在作業數量、難易側重、完成方法上應提出不同要求,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布置適量補充題,對基礎差的學生應進行適當輔導。

4.作業總量適當

教師布置作業應控制總量,突出重點,精選精練,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課堂作業儘量當堂完成,課外作業嚴格執行省教育廳規定:原則上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每天家庭作業總量不得超過2小時,高三畢業學年作業總量可以適當延長,但延時不得超過30分鐘。對各學科作業總量,備課組長、教研組長、科任教師之間應做好溝通與協調,探索由教研組或班主任統籌布置作業,教導處應進行調控並隨機抽查。

5.把關作業設計

學校應從不同學科特點出發,設計可操作性強、具有學科特色的作業形式,也可嘗試引導學生參與作業設計。作業設計完成後,要求學科教師互做、互評。在此基礎上實行提前一周審核制度,即任課教師提前一周將作業設計交教研組長審核,通過個人設計、同行互閱、組長審核,把好作業質量關。鼓勵教師適當布置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作業,但不得以教改為名不布置作業;實行作業改革實驗的教師應將實施方案報學校批准備案,期末寫出實驗報告備查。嚴格落實教輔資料管理規定,每個學生每個學科只允許統一購買一本練習冊,學科教師可以有多本練習冊,教師應從一本或多本練習冊中精選習題布置給學生。學生書面家庭作業應以作業本為主,不得用整本練習冊替代作業本,不得按練習冊頁碼一題不落地布置家庭作業。

(二)

作業完成要求

學校對學生作業應嚴格要求,做到獨立、按時、規範、整潔、美觀,促使學生養成認真書寫作業的良好習慣。

1.姿勢端正

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課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2.格式整齊

按照學科特點制定具有學科特色的作業書寫格式。

3.書寫規範

每次作業書寫做到字跡顏色統一;一、二年級用鉛筆,三至六年級一律使用鋼筆,初、高中一律使用鋼筆或籤字筆,作圖一律使用鉛筆,日常作業可使用「可擦寫」鋼筆或籤字筆,考試時對用筆有要求的,按照考試要求用筆;學生作業不得使用紅筆,學生更正作業不得使用塗改液、訂正膠等,應規範使用修改記號進行修改更正。小學方格作業,字寫在方格正中央;橫格作業,字沿底線書寫,書寫應工整、大小勻稱、疏密有致。凡作業中需加標點符號的地方,每個標點符號佔一個字的位置(破折號、省略號佔兩個字的位置)。

4.保證質量

學生應按時完成作業,認真檢查,按時收交;有錯就改,不懂就問;教育學生愛護作業本,不在作業本上亂塗亂畫。學生作業馬虎潦草或不及時完成的應加強教育,對經常不完成作業的應加強與學生家長聯繫溝通,督促家長履行教育子女的責任。

5.自我評價

引導學生對自己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自我評價,查漏補缺,及時糾錯,對完成情況、作業時間、難易程度、合作作業中的參與程度等進行反思評價,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嚴禁需獨立完成的作業向其他同學照搬照抄。

(三)

作業批改要求

1.加強檢查

教師應按時收發作業,對個別學生作業拖欠、缺交、馬虎、抄襲、不改正或改正不及時等現象應指出並給予批評教育,對故意遺漏、潦草凌亂等不符合要求的作業應退還補做或重做,但切忌以布置作業的方式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嚴禁簡單讓學生小組檢查代替教師檢查。

2.及時批改

教師應及時、認真批改作業,做到不漏批、不拖延。當天作業當天批改,做到堂堂清、日日清;作文必須在下次寫作前批改講評結束。幫助學生科學梳理、溫習所學課程知識,特別對獨立完成家庭作業有困難的學生應加強指導,採取個別輔導等形式,幫助基礎差的學生提高學習能力,使之學會應掌握的知識,確保教育教學質量。

3.規範批改

(1)正確規範。教師應科學、正確判斷作業正誤,不得馬虎、隨意,不得在作業上只批個日期或「閱」,不得在記分冊上只打個「√」或「×」;對學生作業統一使用紅色字跡的原子筆、鋼筆或碳素筆批改。

(2)精細到位。教師應使用規範的批改符號或文字標註出作業錯誤或不足,讓學生明白錯在什麼地方,便於學生自行改正。「√」或「×」符號標記應對每題或每個重要知識點或作業環節,嚴禁只在整頁書面作業上簡單劃一兩個「√」或「×」。

(3)恰當評價。教師評價作業應統一採用等級或等級+評語(或積極鼓勵的表情符號)的方式進行,評語應寫在醒目位置,做到字跡工整,明確具體,既肯定優點,又指出缺點,既給予鼓勵,又教給方法。

(4)多元批改。教師批改作業形式應多樣,可採用師生共批、輪流面批、自評互批、隨堂批改等方式,切實提高批改效率。

(5)做好記錄。對一些共性問題、突出問題應做好記錄,科任教師應備有作業問題記錄反饋本,以便講評時更有針對性。

4.按量批改

小學作文每次精批三分之二以上,有眉批、間批、總批;略批三分之一左右,通覽全文,劃出錯別字、病句,並作出適當提示。中學語文、數學、外語作業每周批改至少3次;物理、化學作業每周批改至少2次;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生物作業每周至少批改1次;學生每周至少完成一篇作文,教師每月至少詳批兩篇作文。平時單元測試題、複習階段的測試題、期中期末試卷由教師全批全改,並酌情計入作業批改量。

5.重視反饋

作業批改情況應及時反饋並進行科學點評,突出講解重點內容和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分析對錯原因。正確對待學生作業中的獨特見解和典型錯誤,拓展學生思維寬度以及理解和分析問題的深度,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好的作業應予以表揚或展評,對少數自行訂正作業有困難的學生應適時進行個別輔導,也可以採取學生互幫互助等形式,幫助學生訂正作業。

6.作業展評

根據單元、模塊或學期進度,適時進行作業展評,促進學生作業按時完成與教師批改的質量的提高,以真正達到鞏固舊知,延伸、拓展新知的目的。學校每學期應組織不少於一次的各年級各學科優秀作業展評。

四、進一步加強作業布置與批改管理

(一)

建立規範

各縣(區)教育部門、各學校要結合實際建立完善作業布置與批改的基本規範和檢查考核制度,把作業布置與批改作為教學常規管理的重要內容,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明確檢查考核要求,讓教師教學、學校檢查考核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堅決杜絕教師通過QQ群、微信群等通訊手段直接面向學生布置作業或要求家長通過網絡下載並列印作業的行為;堅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堅決杜絕教師安排家長取代自己批改作業的現象。各學校不得指派家長參加該由教師完成的事宜,如打掃教室衛生、布置班級文化、裝飾美化演出場所等。

(二)

加強督查

各縣(區)教育部門、各學校要在教學管理工作中加強對作業布置與批改的督查與指導。各學校每月、每學期要組織教研組、年級部對作業布置與批改情況進行互閱,要組織教導處對作業布置與批改情況進行檢查考核。互閱、考核情況應有文字記載並向教師公布。各級教育督導、教研部門要把作業布置與批改情況作為督導、視導的重要內容,進行認真檢查和指導,並及時向學校通報。

(三)

加強考核

各縣(區)教育部門、各學校要組織開展作業布置與批改情況專項評比活動,鼓勵先進,鞭策後進,總結經驗,推進工作。作業布置與批改情況的檢查結果要與教師績效考核、評優、晉級掛鈎,以此促進全體教師自覺提高作業布置與批改的質量。

(四)

認真研究

學生作業布置和批改是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的重要一環,各級教研部門要將中小學生作業納入教研課題予以研究,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總結經驗,建立完善符合學校實際的學生作業布置與批改工作機制,切實提高我市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

閱讀推薦

來源:微信公眾號「畢節教育發布」

原標題:《畢節:嚴禁教師讓家長代批改作業!》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嚴禁教師讓家長代批改作業!貴州一地發布通知
    近日,江蘇一家長因批改作業退群,相關話題引發廣泛討論,針對這一熱點問題,多地已出臺相關規定。日前,貴州畢節也發布相關具體要求。作業批改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無聲的對話,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對自己的思維、品質、態度、行為不斷反思,並自覺地進行自我調整不可或缺的步驟。也是教師檢查教與學的效果,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的重要手段。精心設計、布置作業,及時、認真批改作業是廣大教師的本職工作。
  • 全國多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
    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堅持做到教師留的作業親自及時批改。山東濰坊、安徽合肥:一旦越線,老師要處罰、校長也要承擔責任澎湃新聞梳理發現,除遼寧省教育廳將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取消評優評先資格之外,山東濰坊、安徽合肥兩地教育局也明確不得要求家長改作業,一旦越線,老師、學校和校長將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 教育部: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家長:早該如此
    2、教育部發聲:「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前段時間,發生在江蘇一個家長群的事把「作業該誰批」推上了熱搜,這位家長憤怒退群並揚言
  • 松山區教育局回應社會關注熱點——嚴禁教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強化...
    嚴禁一、二年級組織校級、區級通考,取消小學一、二年級百分制評分,實行表現性評價和等級評價。 嚴禁以任何形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及排名。 嚴禁學校以教學成績片面評價教師。 嚴禁教師歧視、孤立和體罰學生。
  • 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點讚轉發各類信息…這個地方明確了!
    近日,山西太原教育部門明確規定: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打掃教室衛生、點讚轉發各類信息。《實施意見》共出臺20條重點舉措,從規範中小學生作業管理、推進課後託管服務、促進教師回歸教書育人主業、推進教育管理機制改革等工作上全面發力,切實減輕有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過重學業負擔,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在20條舉措中,規範中小學生作業管理的有8條: 加強作業布置的專業指導。
  • 教育部:嚴禁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發現嚴懲。網友歡呼雀躍
    教育部出手:嚴禁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發現嚴懲。網友歡呼雀躍,但是仔細想想,這對家長和孩子真的是好事嗎?先來講個故事。教育部嚴禁家長完成批改作業,我們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老師為了不增加批改作業的負擔,直接不留作業,或者留很少的作業。於是教育內卷更嚴重了:補習班更火了,交易成本更高了,家長誰也不想讓自己落後,於是大人孩子都更累了。
  • 十餘地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光喊口號不行,必須健全問責機制!
    家庭作業本就不該是「家長作業」,看似簡單的問題,為何會掀起軒然大波? 有關「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的問題,近日引發不少網友討論,衝上熱搜榜 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其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 內蒙古嚴禁教師用微信群布置作業
    《通知》要求各義務教育學校嚴禁布置超課標、超進度的作業,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和作業時間。教師要合理安排預習、複習、鞏固、拓展等作業類型,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杜絕不加選擇地成冊布置作業和布置重複抄寫性作業現象。要合理布置綜合實踐類作業,作業設計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徵,能由學生獨立完成,不得增加學生和家長負擔。
  • 教育部嚴處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行為,家長改作業,教師做什麼?
    近幾年新聞熱搜裡時不時出現「家長沒改作業被老師批評」、「因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家長退出家長群」等此類的新聞,還有老師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昨晚賺了幾百萬?你這樣將來你的孩子和你一樣可悲!」「那幾位沒改作業的家長,請配合老師的工作」這些言論引起家長不適。
  • 教育部表態:嚴禁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今後家長「解放」了?
    江蘇這位家長因為十分不滿老師每天在微信群中讓家長為孩子批改作業而憤然退群,他直言將孩子送到學校,老師就應該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批改作業是老師的分內之事,不應該甩手給家長。
  • 面試題目解析:一些教師讓家長給孩子批改作業,但校方嚴令禁止
    現在有一些教師讓家長給孩子批改作業,但校方嚴令禁止,認為這樣做會造成教師責任小,而家長壓力大,對此你怎麼看?其實之前,教育部在答覆政協委員提案時表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不得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避免出現『學校減負、社會增負,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現象。」因此,我們應該支持校方的態度,並可以通過分析這一做法的危害陳述自己支持校方態度的理由。
  • 弄潮·視評丨讓家長批改作業,這個「懶教」該治了
    ,再次引發家長共鳴。但是家長圍觀,只能點讚勇氣可嘉,不敢仿效揭竿跟進。師令如山倒,誰都不敢跑。在批改作業的責任問題上,如果老師撒手不管,家長這頭也撒手,兩頭落空,孩子的學習成績就從半空中掉下來了。那個痛,家長和孩子都承受不起。遼寧省最新出臺的禁令,讓很多家長看到了批改作業得「解放」的希望。
  • 家長迎好消息!十餘省叫停「家長批改作業」,不負責老師取消評優
    3、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因家長不滿 「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是一個很大的矛盾點 因為「批改作業」引發家長和老師之間矛盾的事屢屢發生,家長和老師雙方也是各執一詞。
  • 湘江評論|黃躍成: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各司其職更有利於孩子成長
    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連日來引發不少網友討論。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其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此舉得到不少網友點讚支持。
  • 「每周一、周日無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問「療效」?
    《意見》共提出20項重點舉措,對規範中小學生作業管理、推進課後託管服務、促進教師回歸教書育人主業、推進教育管理機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許多措施。但最讓廣大家長關注的是「每周一、周日無作業」和「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 3年內10餘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能否給家長減負
    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其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 十餘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此舉真的能減輕家長負擔嗎?
    孩子作業亂象問題一直是家長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最近,遼寧省公布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明確規定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代勞,違者一律取消晉級、評先評優資格。據悉,目前全國已有十餘省份出臺類似規定。此舉一出臺,不少網友紛紛點讚,認為家長終於解放了。那麼,這一規定真的能夠減輕家長負擔嗎?筆者認為不見得。
  • 西安2018年已明確規定:嚴禁學生家長批改或讓學生代改作業
    從輔導作業到批改作業,誰不是一邊數落孩子一邊崩潰?多少家長,還因此落下「心病」……新詞釋義恐輔症形容父母輔導作業像渡劫,一輔導或批改作業就出現情緒失控、血壓上升等症狀,是一種當代特有的疾病。教育部「三個舉措」指導地方落實作業管理■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
  • 教育局印發通知,教師執迷不悟一律取消晉級資格,家長拍手稱快
    家長退群鬧得沸沸揚揚,甚至上了央視。教育減負成為家長們胸口永遠的痛。近日一地教育局印發減負通知,教師再執迷不悟,一律取消晉級資格,對此家長也是拍手稱快。教育局印發通知11月25日,河南省焦作市教育局印發《焦作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加強作業管理減輕學生負擔10條要求》,要求中提到教師要做到布置必批改,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 家長不用批改作業!別把教育孩子責任丟在一邊,家校仍需合力育人
    在12月10日教育部關於基礎教育的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明確說,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批作業,發現一起,嚴查一起。央視新聞評論說,教育部的這個表態很必要也很及時,對這些亂象可謂是當頭一擊。不過,這一規定要想真正落地,恐怕也沒那麼簡單。教師給學生布置作業,本來是最尋常不過的一件事,如今似乎卻弄得越來越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