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便利,就醫方便,居住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完善,在家門口就業。」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我叫吳大高,是永從鎮六衝村九組村民,現搬遷到黎平縣德鳳街道六塘衝安置點居住。家裡4口人,我和老婆的文化程度不高,一輩子未外出務工,家裡祖祖輩輩都待在大山裡面生活,因交通不便,信號閉塞,與外界接觸少,大半輩子的生活靠種家裡面的幾畝薄田和山上放鬆油維持生計,加上家裡面還有兩個讀書的孩子,經常入不敷出,家庭困難。我家的情況得到了村裡的重視,2014年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後,我家享受很多國家扶貧政策,種植了扶貧產業鉤藤、油茶、蔬菜等經濟作物,極大的改善了家庭經濟收入,養殖黃牛更是為我家的經濟收入帶來極大的改變,解決了我兩孩子讀書的學費和生活費問題。
天有不測風雲,2018年我兒子吳宗勝查出患有骨肉瘤,對我們這個貧困的家庭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瞬間感覺天塌了。這一年,我家的情況得到了鎮政府的高度重視,安排了鎮扶貧工作站的人員幫扶我家,針對我家的情況給我提出了很多可行性意見,幫扶幹部給我家申請了「救急難」,幫我們解決了醫藥費、生活費和路費等難題,在後期的治療康復過程中,又為我家申請支付寶救濟資金,幫助我家度過了難關。醫療保障政策的落實為原本負擔不起高額醫療費用的我對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吳大高在家附近的工地上班
2018年有磨難,同時也伴隨著幸福,我家滿足易地扶貧搬遷條件,可以搬遷到縣城六塘衝安置點居住。易地扶貧搬遷這一政策,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為解決我們的顧慮,扶貧辦工作人員帶我們到六塘衝安置點實地參觀,映入我眼前的是寬敞明亮的商品房,供人們休閒娛樂的活動場地,社區裡還有活動中心,旁邊就是縣人民政府,周邊就有學校,這讓我看到了希望,當即決定搬遷。2018年,我家作為第一批搬遷人員入住六塘衝安置點。 居住環境改善了,兒子吳宗勝的病也好轉了,讀書的距離也近了。以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靠天吃飯,現在進城以後就業條件越來越寬。根據情況,政府把我家納入城鎮低保,家裡面的收入也越來越高,日子越過越好。2020年,我家摘除了「貧困戶」的帽子。 我深深明白,沒有黨的好的政策,沒有幹部的支持,生活就不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沒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未來,我將繼續努力工作,不辜負大家的期盼,用自己的雙手,扛起家庭的重擔,同時,好好培養我的孩子,希望他將來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為國家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軍
編輯 劉詩雅
編審 王璐瑤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