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雨潤搶人大戰:挖走原總裁帶走老員工,雙匯暫停辦理離職手續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AI財經社

文 | AI財經社 趙怡然

編 | 趙豔秋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時隔多年,肉製品雙巨頭雙匯、雨潤再起爭端。

此事追溯至今年8月,業內口碑頗佳的「老將」遊牧,空降雨潤,擔任雨潤肉類產業集團董事兼總裁。入職雨潤前,遊牧曾任雙匯發展董事、總裁,創下雙匯歷史上的「黃金增長期」。

在他到任後,據雨潤日前下發的人事任命文件,新團隊涉及多名雙匯員工,被外界解讀為「新總裁廣招舊部,組建內閣」。

一名雙匯工作人員告訴AI財經社:「遊總是雙匯老領導了,有成績,也有人格魅力,之前因為種種原因,離開雙匯。現在兩年同業競爭期限過了,回歸肉類加工,有人追隨也很正常。」

雙匯卻對此十分敏感。據《大河報》稱,有員工收到雙匯發展肉製品財務部的群發通知:「截至9月2日16:00後提出辭職人員,暫時不再辦理離職手續,誰辦理誰負責。」上述工作人員亦證實此事。

鬥爭多年

雙匯雨潤正面交手,可以追溯到2002年。

在此之前,以火腿腸為代表的高溫肉製品因其方便價廉,佔據主流市場,雙匯則是該領域龍頭,與金鑼、春都壟斷80%以上份額。創業稍晚的雨潤則另闢蹊徑,從當時尚不起眼的低溫肉製品切入,成為領先品牌。

一個銷往雜貨鋪,一個供應大酒店,二者本無交集。但隨著收入與消費觀念升級,比起價格,人們開始看重營養健康,低溫肉製品也不再小眾。

2003年,雙匯調整產品結構,形成高溫肉製品、低溫肉製品、生鮮凍肉三大業務。雙匯還在財報中表示,高溫肉製品已經成為國內第一品牌,未來的目標,是在低溫肉製品及冷鮮肉領域擴產上量。

「爭鬥」由此展開。

據南方日報,2011年,雨潤借雙匯「瘦肉精」事件元氣大傷之際,大量挖走雙匯門店及經銷商。但這並未阻擋雙匯迎頭追趕的步伐。2014年,雙匯在財報中表示:公司冷鮮肉和低溫肉製品產量,在行業內領先主要競爭對手,在同類產品中的比重同樣優於主要競爭對手。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主導雙匯從高溫肉製品向低溫肉製品轉型的,正是日前上任雨潤的遊牧。他曾對外表示,雙匯並非有意「西化」,而是中國對肉類產品的消費習慣,正在與西方貼近。未來雙匯將從中式向西式轉變、從食品向食材轉變。

雨潤也不甘示弱,在同年財報中,雨潤自稱「低溫肉製品、冷鮮肉國內市場佔有率冠軍」,與雙匯針鋒相對。

直到2015年,雨潤創始人祝義財傳出被檢察機關監視居住消息,有關「誰是行業第一」的討論,隨著創始人的消失告一段落。待他於2019年回歸,雨潤已連虧多年,債務繁重,一度尋求債務重組,難與雙匯相提並論。

數據顯示,2015到2019年,雨潤5年合計虧損約160億港元。

東山再起?

業內認為,創始人歸來後,雨潤經營已有好轉,此番請來昔日對手,大量招兵買馬,顯示準備東山再起的跡象。

從8月發布的半年報看,雨潤上半年收入75.36億港元,同比增長1.95%,虧損4.05億港元,同比收窄9.3%。從收入構成看,賴以起家的低溫肉製品及冷鮮肉,仍是業務重心。

但相比債務,收入增長及虧損收窄幅度,顯得微不足道。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總資產92.71億港元,總負債為111.32億港元,資產負債率達到120.07%,相較於適宜水平的40%~60%,有較大距離。而且雨潤還因償債糾紛,被各級銀行起訴至法庭,多項資產被凍結查封。

作為對比,2020年上半年, 雙匯實現營業收入約363.48億元,同比增長43.0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30.41億元,同比增長26.74%。

不過談及業績表現,上述雙匯員工表示:「報表再華麗,對員工又有什麼意義呢,並不會因此加薪。」他透露,當前正值敏感時期,大家只能私下討論,「但聽說薪酬考核可能會有部分調整」。

而當遊牧加盟,老員工追隨,雨潤雙匯的爭鬥將拉開新的序幕。

相關焦點

  • 公司粗暴發工作證後大批員工離職,離職手續辦理流程怎麼走?
    員工證扔地事件爆發後,世碩公司出現員工集體性離職,3000名員工已有2900名離開。這家公司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基本都是員工們前來辦理離職手續。專家表示,代表公司的管理人員在發放新員工證件時,將多名新員工的證件隨手丟在地上,讓多名新員工彎腰去撿的行為,可認為是理性狀態下,有預謀的選擇性行為。從該公司的行為來看,已經侵犯了新員工的人格權。
  • 江蘇賽麟給員工郵寄告知書:10日內需辦理離職手續
    一位江蘇賽麟上海分公司一位員工表示。近日,據媒體報導,網絡上流傳的一份自江蘇賽麟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告知書》引起了廣泛熱議。該告知書內容顯示,由於內外部諸多因素影響,江蘇賽麟的生產經營遇到困難,暫時無法繼續經營。
  • 如果員工沒辦離職手續就離職,用人單位可以扣員工的工資嗎
    第二種:沒有辦理離職手續就離開公司,公司當然可以扣勞動者的一部分工資,作為沒有進行工作交接給公司造成損失的補償。兩種觀點都是有明確的依據的,在特定的情況下,也都是合法的。而在實際操作中,會存在一些用人單位在員工離職時,剋扣員工工資的情況,如:(1)公司規定,員工離職需要提前一個月提出,否則扣一個月的工資。很多公司都會在規章制度中寫上這條,或者是類似的說法。
  • 一位12年順豐老員工:辦離職被卡,不給繳公積金,真的員工第一?
    出品|三言財經三言財經消息,近日一位在順豐工作12年的快遞員小王向三言財經爆料,5個月前因為犯了錯誤被投訴,隨後公司以「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為由與他解除勞動關係,但卻要求小王填寫「自動離職申請」,方能辦理離職手續。
  • 辦完離職手續後,第二天搶了老闆在群裡發的紅包,被秒踢出群了!
    同事之間的糾葛,員工與老闆之間洶湧的暗潮,都會讓這個看起來風平浪靜的群時常處於比較尷尬的局面。尤其是前兩天公司群發生了一件事情,更是讓這種尷尬處到了頂峰。張曉藝是某公司的員工,在公司工作了八年,從事企業文化主管工作。因為公司組織架構調整,沒有張曉藝的崗位了。4月中旬,張曉藝被迫要求離職。雖然幾經爭取,仍然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 員工離職3個月未找到工作,原單位賠償2.7萬
    2017年3月15日因入職滿一年要求公司加薪未果,主動提出辭職,3月17日交接完工作並辦理離職手續,正式解除勞動合同。當天由於辦理離職手續的人事經理工作太忙,忘記開具離職證明,而王某也沒有主動要求開具離職證明。此後離職的三個月中,王某找工作,有人出一萬多月薪的工作,皆因王某未有與原單位的離職證明,不敢錄用。
  • 口頭辭退,並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法:勞動關係未解除,需發工資
    就如同入職,你需要籤訂勞動合同,確定兩人的勞動關係,這是入職必須要走的手續,否則企業將面臨雙倍工資的賠償;同樣離職也是如此,需要辦理離職手續,證明你已經跟這家公司解除勞動合同,不然去下一家公司,如果查明了未解除,也不會用你,是對雙方的保障。既然是未辦離職手續,那公司照樣需要給你交社保,否則就是面臨欠繳社保等,需要補繳甚至繳納滯納金,我們用簡單的一個案例來講解今天的主題。
  • 員工不辦理離職,說走就走,公司不發工資,合理嗎?
    員工不辦理離職,說走就走,公司不發工資,表面上看,是員工的錯,但是,什麼事情有果必有因,員工一定錯嗎,我看未必,即使真的有錯,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公司管理的問題。員工為什麼說走就走?新員工說走就走是最常見的情況,走,是因為認為公司不符合自己。老員工說走就走,是多是因為有一肚子氣,寧願不要工資也要馬上離開。我相信,每個在職場的人都經歷過很多職場的分分合合,員工說走就走的情況也有一些,請問,大家看到的員工說走就走的情況,大部分都是因為公司有錯在先,對嗎?
  • 員工不辦離職手續就走了,公司不發工資,從法律上來看是誰的錯?
    員工不辦離職手續說走就走,公司不發工資,從法律上來看是誰的錯?——網友如是問員工辭職,公司要付工資嗎?一定要付工資。員工不辦離職手續,公司扣著工資不發,合法嗎?不合法。員工不辦離職手續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公司可以依法追償嗎?當然可以追討賠償。依上面三條邏輯,公司扣著工資不發,是用來抵消員工裸辭給公司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所以公司這樣做,合情合理合法。
  • 職工離職不開「退工單」?入職、社保全都有麻煩!-離職員工 入職...
    《勞動合同法》第50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15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手續。」  什麼叫「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  這種證明也就是被大家俗稱的「離職證明」,而在上海最具法律效應的離職證明就是「退工單」。
  • 公司粗暴發工作證後大批員工離職,這家公司門口辦離職手續的人排起...
    近日,有網友爆料,世碩電子(崑山)公司一男子發員工證件時隨手扔在地下,員工需彎腰拾起。該視頻引發了網友們的憤怒。事發後,該公司先矢口否認,隨後又公開承認,表示主管將率團隊向員工致歉。視頻曝光的第二天,該公司大量員工排隊辦理離職。
  • 媳婦在西安曲江上班一個半月,終於辦理了離職手續。雖然有雙休
    媳婦在西安曲江上班一個半月,昨天終於辦理了離職手續。雖然這份工作有周末雙休,也不用經常加班,工資4800塊,但是由於她不擅長辦公室鬥爭,所以沒法堅持下去。辦公室的幾個女同事40多歲了,經常聚在一起議論,媳婦因為來公司上班時間不長,所以成為了她們議論的對象。
  • 員工事先備份項目資料,離職前全部刪除,公司打電話索要霸氣回絕
    最近在網上看到有網友吐槽,說自己朋友手下的某個員工主動提出離職,公司批准之後,朋友以為他就拿著東西走人了。沒想到,這個員工在離開公司之前,把電腦裡所有的工作資料都刪掉了,而且還把公共磁碟裡的項目資料刪除了。這些被刪除掉的資料,這個員工已經提前備份帶走了。
  • 員工被高薪挖走,臨走時做了一件事,兩月後接到原公司電話,哭了
    員工被高薪挖走,臨走時做了一件事,兩月後接到原公司電話,哭了小謝在高中時期就努力讀書,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在上大學的時候,上課也十分努力,同時也注重社會實踐,經常去做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兼職。所以他不僅理論知識學得很不錯,常常是班裡的前幾名,也有一定的實踐能力。當他畢業的時候,別人還在辛苦地去求職,他卻已經收到了好幾家規模比較大的公司的就職邀請。
  • 員工離職前3天突發腦血栓,想延期離職,HR:不行!
    現如今,職場中因為員工勞累而導致的意外已經屢見不鮮,而判斷一個公司是否人性化,一般從各項福利待遇和規章制度就能看出個大概,畢竟每個人都不願意發生意外,可是一旦意外發生了,公司就成為了員工的後盾,只而有堅強的後盾,才值得員工去努力奮鬥。
  • 員工飛單離職帶走客戶,老闆你們難受嗎?
    員工飛單離職帶走客戶,老闆你們難受嗎?就在去年年底,客服人員陸續離職幾十人,光客戶都被帶走好幾千人,損失高達百萬。想想都寒心,可是沒辦法,客戶都在客服的私人微信上,總不可能不讓員工帶走手機吧。 北京一家金融公司,客單價1500左右。引來的客戶也是都直接給到諮詢師,讓諮詢師打電話、添加微信來跟進,諮詢師也都是用的私人手機。但是諮詢師的流動性也很大,跳槽也很嚴重。一旦離職也會帶走大批量客戶資源。
  • 崑山世碩「扔證件」後續:員工排隊4小時離職,母公司營收創新高
    視頻顯示,江蘇崑山的世碩電子(崑山)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給新員工發證件時,隨手將員工證件丟在地上,新員工只能彎腰去撿。事發後,該公司曾發聲明,表示主管將率團隊向員工致歉。9月7日下午,近日已從崑山世碩離職的員工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近日公司出現離職現象,離職手續並不複雜,但仍然排隊超過4小時。不過也有員工表示,工廠(世碩)本身人員流動性就比較高,有人辭職也屬於正常現象。
  • 在外地打工,沒辦離職手續就辭職了,公司不發工資,違法嗎?
    按照常理來看,不辦離職就走了,我們覺得很不應該、不合理、難以理解。但從勞動法的角度或者其他涉及法規的角度來看,員工不進行工作交接,公司就扣發工資的行為確實是不合法的。《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如果因個人原因給公司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勞動合同中的約定要求員工賠償經濟損失。但我們注意:是「應當」,不是「必須」。
  • 離職手續辦妥次日反悔,企業將員工告上法院,結果蒙了!
    事實及理由如下:被告於2020年7月14日向原告提出離職申請,原告為被告辦理了離職手續,雙方確認勞動合同解除時間為2020年7月31日。而被告在離職手續辦妥的次日反悔,要求支付經濟補償,原告員工已經明確表示拒絕。因此,原告與被告的勞動合同關係因被告主動離職而解除,原告無需向被告支付經濟補償,故訴至法院。
  • 聊一聊,短期外包員工離職的流程有哪些
    現在不少人會選擇去勞務公司上班當短期外包工,這樣自己的時間可以自由利用,也有不少的企業都是會採用這樣的用工方法,很多時候短期外包工人如果想辭職了,就需要走一定的流程,但大多數人不是很了解,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各位介紹一下短期外包員工離職的流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