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塊被打磨光滑的石頭上,用鉛筆輕輕地定下草稿,然後勾勒出輪廓,隨即肘部懸起,筆隨腕動,屏住呼吸……這是衛高榮日常作畫的一個剪影。
衛高榮是晉煤集團的一名職工,從小就對手工、畫畫感興趣,雖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和教育,但對色彩和構圖有天生的敏感。201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開始接觸石畫,從此石畫便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兩年多來,他更是創作了100多件石畫。此外,他還開始嘗試著在木片、樹根等作畫,期待能有所突破。
他說,石畫讓他找到了心靈的寄託,並讓他樂在其中,開創著不一樣的精彩世界。
「誤入」論壇與石畫結緣
石畫,顧名思義,就是在石頭上作畫,據說,石畫誕生的靈感來自於中國敦煌莫高窟的精美壁畫。而衛高榮最初接觸石畫,是「誤入」了一個論壇。
2015年,衛高榮上網時進入一個論壇,這個論壇的主題是探尋石頭畫、鵝蛋畫的各種可能性,裡面放了好多的石畫作品,還有石畫教程。第一次看到這些作品,衛高榮很是驚嘆不已,一塊塊大小不一的鵝卵石上,竟然能繪出如此栩栩如生的動物,秀雅清新的山水,形象各異的人物肖像。就這樣,衛高榮被深深吸引了,他開始在網上搜尋各種關於石畫的信息,比如在什麼樣的石頭上作畫,用什麼樣的顏料,應該怎麼入手等。
等研究得差不多了以後,蠢蠢欲動的衛高榮才在網上買回了丙烯顏料、調色板、油畫筆,拿出準備了很久的石頭,開始在上面顫顫巍巍地畫起來。第一次,可想而知,畫一畫,洗一洗,再畫一畫,再洗一洗,來來回回折騰了很多遍,用了半天的時間,終於繪出了自己的首個成品——《老來樂》。看到辛苦創作的成品以後,衛高榮說不出的開心,雖說畫法不嫻熟,筆觸也很稚嫩,但對他意義非凡。為此,他還專門找朋友做了個石託,一直擺在家裡最顯眼的位置。
從那以後,衛高榮對石頭也變得一往情深,走在路上都要注意撿石頭,還要挑選個頭差不多大,表面光滑的石頭。出去旅遊,會特意到河溝、岸灘去逛遊一圈,遇到好看的就收藏起來。當別人出行帶回各種紀念品時,他常常背著一包沉甸甸的石頭回家,並樂此不疲地收藏起來。
筆者第一次見衛高榮,他中等身材,戴著眼鏡,用「溫潤如玉」來形容他,真是再貼切不過。在他家裡隨處可以看見畫著中國畫、漫畫、卡通圖案等不同內容的形狀各異的鵝卵石。他一塊一塊地給筆者介紹,眼睛裡透著光,滿滿都是平靜和喜悅。
兩年多創作石畫百餘件
幾支畫筆,幾管染料,一瓶水,一塊普通的石頭,衛高榮走到哪兒,哪兒就是他的工作檯。在他的手裡,原本平凡無奇的石頭,因為他的巧思、創新和精湛的畫藝,從而變得鮮活靈動、氣象萬千,富有生命力,更唯美不已,令人驚嘆。
衛高榮說,要想把一塊普通的石頭變成生動有趣的石頭畫,首先得觀察石頭的形狀、色彩、紋理,不同形狀的石頭畫不同的人物、風景會更加生動形象,如若運用石頭本身的材質顏色,再結合紋理,石頭畫便可渾然天成。當然並非所有鵝卵石都能用來畫畫,只有又扁又平的石頭才最佳。下一步才開始構思,完成構思就提筆開始畫,大體形狀出來後,再給石頭上色,這也是石畫最關鍵的一環,如果色彩搭配不恰當,畫出來的石頭就是失敗的。上色用的是丙烯顏料,介乎於油畫顏料與水彩顏料之間,既可以表現油畫的厚重感,又可以製造出水彩的飄逸感。石畫作好之後,經過反覆拋光,乾燥、上油等風乾處理,可以使畫面實現長久的保存。
剛開始,衛高榮主要從網上找一些簡單的卡通畫來臨摹,比如十二生肖、動漫人物等,一個個可愛的形象畫到石頭上後,毛髮畢現,逼真生動,讓人眼前一亮,愛不釋手。慢慢地,他開始臨摹風景、人像、寫字等等,甚至自己創作。母親節、父親節、情人節、中秋節、聖誕節各種節日,他也會有主題的各種作畫,比如看完中國隊和韓國隊的足球賽,他就興奮地創作了一塊石畫。去年聖誕節前夕,他又萌發了創作聖誕主題石畫的想法,半個月的時間,邊畫邊找石頭,創作了十幾件作品,最終終於完成了這個聖誕主題石畫。
而隨著作品越來越多,畫法越來越嫻熟,衛高榮開始樂於跟大家分享他的作品,經常把石畫「曬」到朋友圈,如果有朋友喜歡,也會送出去,對於這份獨一無二的心意,衛高榮很是自豪。
偶爾,衛高榮也會在相關論壇上貼貼自己的作品,把自己創作的過程按順序拍下來發到網上,研究大家的評論,查找不足,不斷改進自己的技藝。他還加了相關微信群,裡面定期有老師講課,但凡有空,他一堂課不落,不但仔細聽老師的講解,還主動拿出自己的作品,讓老師找毛病。衛高榮坦言,剛開始的時候不好意思讓老師看,怕弄的不好被人笑話,慢慢地也就放開了。而經過老師一點撥,他更是學到了不少,作畫水平也明顯提高。
就這樣,畫畫學學,兩年多的時間,衛高榮創作的石畫作品已經達到了100多件。
從石畫到杯畫、樹根畫,樂此不疲
三毛在《石頭記》中曾經說到,「石頭自己會告訴你該畫什麼,只要你靜心下來跟它講話。」在衛高榮看來,每塊石頭也是有生命的,每塊石畫作品都不是一個人完成的創作,而是與有靈性的石頭一起完成的。
衛高榮說,畫石頭,是需要交流的,。將溫潤的石頭握在手心感覺那種溫度,把玩或光滑、或粗糙的表面給你帶來的不同觸感,然後,久久地與之凝視,仿佛與之交流一般,每每這時,心裡所有放下或放不下的事就都飄到了九霄雲外,那種寧靜安享總是讓人念念不忘,樂在其中。而且,石畫還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收藏品,有很多收藏家都被石頭畫的藝術性還有觀賞性所吸引,不同的石頭畫還有不同的紀念意義。
衛高榮的這個特殊愛好,也得到了家裡人的支持,每每遇到好看的石頭都會幫他撿回來。如今,衛高榮工作之餘,很大一部分時間都是用來創作石畫,還經常和愛人、孩子一起探討作畫的感受。雖然日子平靜如水,卻因了石畫,變得五彩斑斕。同樣因為石畫,衛高榮還結交了許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他們一起收集石頭,一起賞石,一起切磋畫技,一起暢談人生。
前不久,一位外地友人給衛高榮寄了些石頭,裡面附著幾句話:「衛先生:素未謀面,因石結緣。畫畫也好,手工也好,左右都是養個小情趣,只為歡喜,祝平安喜樂!」收到時,他真是感動不已,每每想起心裡都暖暖的。
如今,衛高榮又開始嘗試著在普通的杯子、木片、樹根等上面作畫,什麼樣的載體他都開始嘗試,在其中也發現了更多的樂趣。這幾年,手串很是流行,衛高榮的一個朋友因為喜歡也在學著做,這無意中讓他找到了靈感,於是他開始拿著朋友丟棄的邊角料做起了「文章」。他先是把邊角料做成木牌,然後在牌子上刻字、刻畫、刻佛手。「用杯子、盤子繪畫是很難的,因為太光滑,總是畫不好,」衛高榮說,對於他這樣一個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他還有很多需要研究和突破的東西要去做。
有人說,人的一生總要有一個興趣愛好,無關金錢、無關功利,唯有如此,才能讓你在漫長的歲月裡被棉軟的情懷包裹,這樣才不會感到孤單。衛高榮就是這樣,中等身材,戴著眼鏡的衛高榮,他,就是這樣在石畫的世界裡,找到了自己心靈的寄託。而他家中隨處可見的畫著中國畫、漫畫、卡通圖案等不同內容的形狀各異的鵝卵石,就是最好的見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