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將於9月23日通車,內地遊客來港更加方便了,香港的玩法都可以搞搞新意思。香港旅遊發展局日前展開「香港 · 大城小區 - 深水埗」推廣項目,推介當區的傳統和新型小店、地道美食等65個區內特色地點,並推出深度遊導賞團。
提到深水埗,你最先想到什麼?全港18區最窮?平民小食店?抑或是好萊塢電影中的舊式唐樓和五光十色街道?
深水埗曾經以香港紡織業心臟聞名,雖然行業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衰落,但這裡仍然保留了很多與時裝相關的元素,時至今日依然是在地設計師和職人的尋找靈感、購物血拼的天堂。近年來不少皮革店、咖啡室與藝術空間紛紛空降,這些年輕人抱著文化傳承或革新社區的心志來到深水埗。
離九龍繁華巿中心不遠,在界限街以北,深水埗這個勞工階層集中的老區,沒有拔地而起的玻璃帷幕大樓,卻有深含著歷史韻味的簡樸舊樓房;沒有海景餐廳的高檔大餐,卻有米其林推薦、只花數十元便能祭一頓五臟廟的街邊美味。從早期移民興建的古剎、猶如博物館的主題商店街,到最hit的概念店和咖啡廳,到處都是真實的平民生活場景。
在深水埗,每個人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寶物。
南昌街和汝州街曾經開滿小型製衣廠,在紡織成衣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至今,南昌街是選購蕾絲花邊和緞帶的好去處。
汝州街有另一個很可愛的名字,叫「珠仔街」。這條街專門售賣「珠仔」(即小圓珠)和縫紉材料,種類繁多,定會讓你大開眼界。
俗稱「鈕扣街」的基隆街名副其實,林立著售賣各種鈕扣的批發商。
在香港工業最鼎盛的時期,大南街遍地開滿了製皮廠、布廠和飾品工廠。時至今日,只有幾家老店還沒有被時代淘汰。
說起深水埗,不少人會想到布藝手作材料基地,但近年不少文青設計潮店進駐,為當區帶來新鮮感。如今最受香港年輕人歡迎的背包品牌Doughnut,就出自深水埗,是真正的Made in HongKong。
品牌紮根深水埗,在福華街一間地舖開設旗艦店,經過多年發展,已在香港設有四間門市,商品更遠銷亞洲地區。
主理人之一的任永鏘(Rex)看準如今年輕人喜歡自製手工藝品的趨勢,在大學期間創立品牌。
過去幾年,他見證了深水埗從傳統舊區,慢慢發展成在地創意品牌的集中地。從Doughnut開始,深水埗近年成為不少年輕設計品牌的聚集地,例如Café Sausalito、合舍,還有大南街的Common Room&Co(暫結業)、基隆街的Midway Shop、Foreforehead。他們不時會舉辦地攤、藝遊小區等活動,活化了這個社區。
合舍
Common Room&Co
Midway Shop
Wontonmeen(雲吞麵)是深水埗的一棟唐樓,共11層30個單位,提供套房租住服務。每個單位設計極具特色,吸引很多本地及外國藝術家入住,漸漸地,Wontonmeen就成為一班志同道合的文藝創作人的交流聚腳地。暗藏的音樂表演場地「細蓉xs」,希望可以為九龍這邊提供多一個推廣爵士樂的地方。
Wontonmeen結合了現代大學宿舍和充滿老香港特色的公共空間。主理人蔡佩兒曾是室內建築師和大學教師,她把該樓層化身為方便背包客入住的旅舍,希望回饋街坊、旅客,造福深水埗社群。
製作紙紮祭品的手藝已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深水埗福榮街的「寶華扎作」如今的主理人歐陽秉志子承父業,以創作新潮紙紮街知巷聞,他的部分作品曾在海外藝廊展出,包括希臘雅典的The Breeder,被視為瑰麗的工藝。
這個唱片收藏庫,隱藏在人來人往的長沙灣道一幢住宅大廈裡,音樂迷絕對不能錯過。人稱「黑膠碟養父」的歐德成在愜意的小空間裡,堆疊了一箱箱上世紀六十到八十年代推出的懷舊黑膠唱片。
在鴨寮街上還有一家以售賣高品質音響設備聞名的科寶膽機。經典港片《無間道》中劉德華與梁朝偉就在此相遇、聽歌。
香港旅發局推出不同主題導賞團,又提供自助遊漫步指南(點擊下方閱讀全文可查詢電子版),推介約65個特色地點,涵蓋歷史古蹟、創意潮流、地道美食及傳統老店;遊客亦可掃瞄深水埗街道指示牌上的二維碼,了解旅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