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血細胞症候群是什麼?看泰安醫生怎麼說!

2020-12-12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江煥冉

近日,泰安中心醫院兒童血液病科收治多例噬血細胞症候群患兒,最大的8歲,最小的2歲,都是因發熱、血常規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減少入院。「入院時患兒一般狀況差,發熱、精神差、腹脹、腹痛、面色蒼白等明顯症狀,經檢查確診為噬血細胞症候群。」 泰安市中心醫院兒內三科(兒童血液病科)王兆輝說。那麼噬血細胞症候群到底是什麼呢?

據泰安市中心醫院兒內三科(兒童血液病科)王兆輝說,人體血液中有一種細胞,名字是吞噬細胞,它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像清潔工一樣吞噬入侵的細菌和機體的衰老細胞,清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起著保護人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其過度活躍,就會不分敵我,將人體有用的細胞一併吞噬,嚴重的還會將人體組織、器官一點點侵蝕,造成一系列損傷,例如出血、肝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嚴重後果,這就是噬血細胞症候群。噬血細胞症候群分為原發性(遺傳性)及繼發性。前者為存在明確基因缺陷或家族史。後者可由感染(主要為EB病毒感染)、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獲得性免疫缺陷(如移植)等多種因素引起。

「這種疾病目前缺乏特異性診斷方法。」王兆輝說。現廣泛使用國際組織細胞協會制定的2004年診斷標準,滿足以下2條之一便可建立噬血細胞症候群診斷。

首先,符合噬血細胞症候群的分子診斷:PRF1、UNC13D、Munc18-2、Rab27a、STX11、SH2D1A或BIRC4等基因突變。

其次,滿足以下8條中的5條診斷標準:①發熱;②脾大;③血細胞減少(影響2或3系外周血細胞):血紅蛋白<90g/L(新生兒:血紅蛋白<100g/L),血小板<100×109/L,中性粒細胞<1.0×109/L;④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纖維蛋白原血症:空腹甘油三酯≥3.0mmol/L(≥2.65g/L),纖維蛋白原≤1.5g/L;⑤骨髓、脾或淋巴結中發現噬血細胞現象而非惡變證據;⑥NK細胞活性減低或缺乏(根據當地實驗室指標);⑦鐵蛋白≥500μg/L;⑧可溶性CD25(sIL-2R)≥2400U/mL。

「原發性(遺傳性)噬血細胞症候群預後差,疾病進展迅速,需儘早行骨髓移植術,繼發性噬血細胞症候群的治療較為複雜。」王兆輝說。一方面必須針對原發疾病治療,例如血液/淋巴系統腫瘤需行化療,感染相關噬血細胞症候群需抗感染治療。在原發病治療的同時應使用噬血細胞症候群治療方案來控制病情的發展。目前國際上普遍採用HLH-2004方案治療繼發性噬血細胞症候群,另外加以鞘內注射。如果治療困難、失敗或疾病復發,王兆輝建議大家可考慮行骨髓移植術。

相關焦點

  • 形態「立奇功」噬血細胞症候群一例
    ,HPS)是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淋巴、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失控性激活、增生且伴有噬血現象,並分泌大量炎性因子導致機體處於炎症狀態的一組臨床症候群,因此又稱為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
  • 噬血細胞症候群中國專家聯盟晉冀蒙分中心在山西白求恩醫院成立
    噬血細胞症候群中國專家聯盟晉冀蒙分中心成立大會暨晉冀蒙噬血細胞症候群學術研討會在山西白求恩醫院舉行。山西白求恩醫院噬血細胞症候群多學科聯合會診(MDT)診療中心同時成立。▲噬血細胞症候群中國專家聯盟晉冀蒙分中心授牌儀式。山西白求恩醫院腫瘤中心淋巴腫瘤科被聘為分中心理事長單位。
  • 淋雨後變「銅人」,原是患了「噬血細胞症候群」
    近日老江從當地轉入湖南省人民醫院嶽麓山院區,被診斷為符合為「噬血細胞症候群」。 噬血細胞症候群患者主要表現為發熱、脾大、全血細胞減少、高甘油三酯、低纖維蛋白原、高血清鐵蛋白,並可在骨髓、脾臟或淋巴結活檢中發現噬血現象。此病是一種與急性病毒(EB病毒、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感染有關的良性噬血組織細胞增生,是血液內科一種少見疾病,病因可能與感染、藥物或腫瘤有關。
  • 吞噬細胞症候群,常表現持續性發燒,是免疫系統疾病,有遺傳傾向
    1、遺傳性或原發性噬血細胞症候群:也稱為家族性噬血細胞症候群,常染色體隱性遺傳。2、獲得性或繼發性噬血細胞症候群(1)感染相關的噬血細胞症候群:主要由病毒引起,稱為病毒相關的噬血細胞症候群,也可以由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尤其是利什曼原蟲)等引起。
  • Emapalumab治療兒童原發性噬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症療效顯著
    Emapalumab治療兒童原發性噬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症療效顯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8 13:06:17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Michael B. Jordan研究組近日取得新進展。
  • ...首臺微米級CT、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醫生搞出來的發明威力無邊
    「淋巴瘤不至於這麼快復發,加上女孩還有高熱和肝脾腫大等跡象……」王昭對這一診斷結果產生了疑慮,他建議女孩做NK細胞(一種機體重要的免疫細胞)活性等一系列檢測,「先排除一下噬血細胞症候群。」一天後,結果出來了。綜合患者症狀及相關實驗室檢測指標,王昭的判斷得到證實:女孩同時還合併了噬血細胞症候群。
  • 噬血代碼遊戲劇情及結局介紹
    噬血代碼是新上線的遊戲,這款遊戲總體玩家評價不錯,你玩了嗎?那麼噬血代碼結局是什麼?遊戲剛剛發售不久相信很多玩家都還沒有通關把,這裡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一篇嗜血代碼劇情評價一覽,感興趣的玩家快來看看吧。
  • 血細胞多個指標異常,可能會是什麼病?
    在臨床檢查中,血常規是最常見的初步檢查項目,關於其中的血細胞基本可以分為3個模塊——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以及血小板。這三類是血常規檢查中最重要的指標。下文進行詳細講解:
  • 什麼是唐氏症候群?
    要弄清什麼是唐氏篩查,你需要首先了解唐氏症候群。什麼是唐氏症候群?每個人都有46條染色體,排列成23對。因為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各有23條染色體,所以,當精子使卵子受精懷孕後,就會形成一個擁有全部46條染色體的新生命。不過,有時候也會發生錯誤,引起染色體異常。唐氏症候群就是其中的一種異常。
  • 什麼是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有什麼作用
    細胞是構成人體的基本元素,細胞分為很多種如紅細胞、白細胞等,在這之中還有一種細胞名為中性粒細胞。可能很多朋友會很納悶,什麼是中性粒細胞,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話題便是中性粒細胞的作用、中性粒細胞的正常值。什麼是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是在瑞氏染色血塗片中,胞質呈無色或極淺的淡紅色,有許多彌散分布的細小的(0.2~0.4微米)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
  • 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的常規用藥有哪些?
    謝謝你這麼好看還關注了我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是一個相對診斷比較困難,治療也比較棘手的疾病,看了本周二患者投稿的問題,最多的是關於一些用藥的問題,就是想知道我現在能不能吃一些中藥,西藥副作用大,還有患者投稿說,當地醫生給開的西藥耐藥了,想問能不能吃中藥
  • 可能因為細胞因子風暴
    《柳葉刀》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重症監護室新冠肺炎患者細胞因子水平明顯高於普通患者,推斷病情嚴重可能與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 CS)相關[1]。什麼是CS?我們能戰勝CS嗎?下面從血液病學和免疫學的角度來進行解釋。
  • 噬血代碼劇情選擇攻略
    小編今天給各位玩家朋友們帶來的是噬血代碼劇情選擇攻略,噬血代碼中劇情應該怎麼選擇呢?不少玩家朋友們都知道了噬血代碼一共有三個結局,每一次的劇情選擇都影響了最後的結局,小編把所有劇情選擇影響的後果都整理了出來,感興趣的玩家朋友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 濱州醫院裡上演「換血大法」,市人民醫院成功實施血細胞單採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王立盼 郭慶花 記者 郗運紅近日,濱州市人民醫院血液科和輸血科成功為一例MPN(骨髓增殖性腫 瘤)患者完成血細胞單採術,拉開了血細胞單採治療技術的序幕。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腫瘤……任何一種血細胞成分的異常都會 產生嚴重後果。單純藥物降細胞治療起效慢,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同時可出 現腫瘤溶解症候群、細胞因子風暴併發症,患者死亡率高,與最佳治療時機 失之交臂。患者李女士,一年前出現不明原因的反覆頭暈頭痛,面色及手掌皮膚發 紅。伴有皮膚瘙癢不適,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 《噬神者》續作?萬代南夢宮公開《噬血代碼》開發秘辛第三彈!
    近日,萬代南夢宮公開《噬血代碼》開發秘辛系列視頻第三彈「角色設計篇」的中文字幕版,其中講述了本作角色設計的理念並公開了不少角色設定插圖。《噬血代碼》角色設定圖。《噬血代碼》預定於9月26/27日登陸各大平臺,中文版同步發售。
  • 唐氏症候群的原因及其篩查方式
    目前有以下幾種方法進行篩查: 1.超聲檢查 在妊娠11周到13周之間,使用超聲檢查胎兒的頸項透明帶厚度,也就是平時所說的NT檢查,可以對包括唐氏症候群在內的很多先天畸形進行篩查。由於超聲檢查的時間相對較早,查出來後可以及時終止妊娠,這項方法很受患者歡迎。但是這項方法對檢查者的技術要求高,僅少數醫院的超聲科醫生掌握了這項技術。
  • 聽聽專家怎麼說
    什麼是唐氏症候群?小兒唐氏症候群是由於21號染色體異常導致的最常見的染色體病,總發生率佔活產新生兒的1‰,也是人類最早被確定的染色體病。主要的臨床特點是智力障礙,發育遲緩,特殊面容,並可伴有多發畸形。好發人群有高齡母親所生新生兒、有生育能力的唐氏症候群女性所生新生兒。染色體核型分析用以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