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印大體上出現於戰國,為秦漢以後的社會所承襲,一般有身份的人和工匠、商賈等,因社會活動需要,都會為自己刻制姓名印,以備身份證明、提供信用之用。
據東漢衛宏的《漢官舊儀》和蔡邕的《獨斷》記載,都說秦以前的璽印尊卑共之,「民皆以金玉為印,龍虎鈕,唯其所好。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
此三枚印章,從材質、器型、鈕制、印面風格以及字體、鐫刻技藝上判斷為先秦時期。一枚吉語印,兩枚私印(姓名印)。玉料、形制、風格近似。
和田白玉,料子緻密如凝脂,整體皮殼熟潤。
正方覆鬥式,邊條方正利落,宛如剛切割好未融的冰塊。鼻鈕,白文,小篆。
印面光潔,線條流暢,布局疏密有致;線條底部工整光潤,橫切面呈「U」字形。
話說這好些天沒幹什么正經事,光顧著研究古代印章和認字了——
第一枚,「既壽永昌」,吉語印。
邊長16.5 mm, 高度9.2 mm, 6.6克。
第二枚,「俞佳涷印」,私印。
邊長17.8 mm, 高11 mm, 8.6克。
第三枚,「高崇爾印」,私印。
邊長17.8 mm, 高12 mm, 9.2克。
璽印是具有實用價值的信用物,古璽還是一種吉祥物,是標示能獲得福分的符瑞。據說即使得到一方普通的前代印璽也能獲得富貴。
先秦璽印多為銅鑄造,玉制的尤為珍貴,當是有些身份的人才能用的。佩在身邊應可闢除邪厲,確保康隆安寧。
找出快兩年未用的西泠印泥(上次拿出來還是為了拓一枚鏤空玉佩),重新翻絞泥團,用三枚小璽拓滿整張連史紙。
胭脂紅色蓋在素白綿紙上,那些筆畫折轉難以認讀的白文小篆,清晰到讓人心裡感到奇異。
——這條小徑順著山坡往上一直通到乾草村。
🔎微博:@乾草村古董奇緣
🔎微信:eloise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