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遍尋老繡片,演繹最美麗的雲南民族風

2021-01-08 網易

2017-12-28 14:04:10 來源: 朋遊雲南

舉報

  

  「你看這裹被,從祖父母那輩到現在一定背過很多娃娃,到現在有些破損了但依然很漂亮。」為了這些美麗的老繡片,楊興衛跑了很多地方,雲南的楚雄、祿勸、還有貴州,這些地方歷來都不乏刺繡高手,往往能找尋到讓人眼前一亮的老繡片。

  文/ 楊建開 圖/楊建開 受訪者供

  民族風-雲南風情伴手禮

  民族風的飾品,強烈的色彩運用總能給人第一眼的驚豔,絕美的刺繡技藝精湛,細節繁複,讓人驚嘆,古老的民族文化蘊含其中。

  

   做民族飾品不覺間已有7、8個年頭了,楊興衛發現,這個行業競爭很殘酷,他冥思苦想,花很多時間創作的新作品,很快市場上就會看到仿品,那些仿品粗製濫造,但價格很佔優勢。苦笑之餘,他只能不斷創新,又構思設計新的作品。

  

  從原先只有一兩個員工到現在有近20個工人,楊興衛的民族飾品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他的民族風刺繡包飾成為很多人選擇的雲南伴手禮。通過經銷商,這些民族風包飾走出雲南,在北上廣頗有人氣。

  

  

  

  楊興衛是學設計出身,做了很多年布料生意,他給很多做民族風包飾的客戶提供很多種布料。他發現那些包挺簡單,做起來並不難,就自己剪裁,然後送去加工。後來昆明的一個老工藝廠出售,他就索性接了過來,工人設備全盤了下來,取名「繪雲坊」。

  

  

  

  楊興衛身兼管理銷售和設計,產品基本都是靠自己設計。「雲南旅遊產業發達,資源豐富,我走訪了很多地方,自己也比較喜歡這一行,喜歡了就想方設法走下去。」

  

  

  

  「創作是一個很幸福的過程。」楊興衛說,他的產品裡,有帆布、尼龍布,也有皮,還有扎染布、刺繡等,他也一直在尋找新的材料,找一些更高端更有特色的布料,他將不同的材料進行創作組合,做出充滿民族風情的包飾。

  挖掘雲南民族文化

  「老繡片很貴,找的人也很多,出來作品基本都是單款,但喜歡的人也挺多的。」老繡片的質感和表現力都很強,為了找老繡片楊興衛走訪過很多地方,他也認識了一些老繡片買手。「他們基本都是當地人,他們自家就會有一些,當地哪裡會有他們都知道。」

  

  

  

  

  一旦拿到老繡片,楊興衛就開始設計,將那些承載了歲月的老物件換發出新的生命力。

   最近,楊興衛還喜歡上皮具,一有時間就出畫稿,再花時間打版、裁剪、縫製。這耗費了他很多時間,不過他樂在其中。

  

  

  

  

  

  

  

   楊興衛接手老工藝廠時留下了一批扎染布,他也會精心構思,用不同顏色、畫面的扎染布料設計成各種各樣的工藝品。他設計的一個壁掛就是全部用扎染,拼接組合成各種美麗的圖案。那個作品才出來,就被一個朋友買走了。這也給了他很大的信心,將雲南豐富的資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做出更好的作品。

  

  

  

  

  

  

  楊興衛坦言,隨著年齡的增大,想法也跟著變化,接下來他會融入手工刺繡等高端定製,產品多樣化,除了包、小飾品,還會有服裝、壁掛、禮品等。打造繪雲坊品牌,呈現出更具特色更有魅力的雲南民族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體驗雲南民族風情,原創布藝繡片耳環!
    雲南民族風提到雲南,可能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楊麗萍老師。而楊麗萍老師一直以來的裝扮,大都以雲南民族風為主原創布藝繡片耳環有的人稱讚,有的人吐槽,總之褒貶不一可是無可置疑的是,她確確實實帶動了民族文化的傳播,也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不一樣的民族風時尚!
  • 民族服飾、背帶、繡片……去貴州美術館感受鄉野遺存的繡美藝術
    本次展覽,主要展出了貴州省文化館收藏的各少數民族刺繡服飾、背帶、繡片、工具、剪紙等作品,以及省文化館多年來藏品檔案文獻等共70餘件精美藏品。此次展覽,重點放在展覽的文獻性、敘述性,以及每一張繡片背後的故事性上。
  • 黔視頻|民族服飾、背帶、繡片……貴陽有場藏品展免費參觀
    本次展覽,主要展出了貴州省文化館收藏的各少數民族刺繡服飾、背帶、繡片、工具、剪紙等作品,以及省文化館多年來藏品檔案文獻等共70餘件精美藏品。此次展覽,重點放在展覽的文獻性、敘述性,以及每一張繡片背後的故事性上。
  • 精美「彝繡」亮相文博會 展現彝鄉最美民族特色
    雲南網訊(記者 呂瑾 通訊員 邢丹迪 夏天彧)精美的彝族繡品「繡」出文化傳承和發展,指尖花朵講述威楚故事,千年彝繡盡顯綽約風姿。12月14日,在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楚雄展區,一件件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精彩亮相,演繹了楚雄彝族自治州豐富多彩的民族底蘊和文化精神。  展覽現場,繡滿鮮豔花朵的花鞋、做工精巧細膩的頭飾、造型別致的繡包等彝繡產品琳琅滿目,吸引了大批市民遊客駐足圍觀、爭相購買。「我們從繼承和保護彝族服飾文化走出來,向著彝繡藝術的廣度和深度創意研發前進,讓彝繡文化走向更為寬廣的天地。」
  • 一對父女,兩件繡片,百年時光:苗繡禮服的傳承情緣
    一幅繡片,精緻而美麗,千絲萬線的纏繞,也纏繞進了一代代人的故事,手作者,穿著者,收藏者,就像是在完成一個秘而不宣的接力,繡片的顏色或許有些暗淡了,著生的故事卻依然栩栩如生……一件繡衣一分為二,成為了父親永恆的遺憾 攝影記者出身的曾憲陽幾十年間拍遍了苗族的山山水水男男女女
  • ...青繡繡出幸福路——全省第三屆「民族團結進步」「青繡」大賽側記
    9月26日上午,800名來自全省各地、各民族的繡娘齊聚古城西寧,在「傳承文化根脈·錦繡美好生活」為主題的全省第三屆「民族團結進步」「青繡」大賽上一展身手。繡場上,繡娘們代表全省30萬各族繡娘用七彩絲線繡出美好明天,用一針一線編織美好願景。
  • 為讓老繡重生 這位「裁縫」珍藏近10噸老繡
    23日下午,在成都IFS言幾又書店裡,服裝設計師張書林的新書《尋繡記》發布會上,等待籤售的讀者排起了長龍,每當籤完一本書時張書林總不時甩甩手腕,以緩解長時間寫字帶來的手的酸軟。《尋繡記》講述了一個裁縫眼裡的老繡世界,在她看來,尋找老繡的過程是美好的,對老繡的再創造更是一種生活美學。「我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老繡,了解尋找老繡的過程是那麼的美好,同時我要把繡片當作文化進行衍生創造,開創一種新的服裝風格。」
  • 雲南各州市民族服裝驚豔亮相 你最喜愛哪件華裝
    >全國56個民族中雲南就有52個怎麼來區分這些民族呢?自然就是通過他們的服裝啦!昨日,「七彩雲南2018民族賽裝文化節」在楚雄開賽,來自全省16州市的代表隊全面展示了雲南25個世居少數民族服裝服飾文化的靚麗風採。
  • 【絲路雲裳·昆明民族時裝周】最炫民族風、動漫國風秀實力圈粉
    6月16日,「絲路雲裳·昆明民族時裝周」民族服裝服飾品牌發布活動專場及國內外服裝品牌發布活動專場活動在昆明公園1903舉行。雲南彝彩文化創意產業開發有限公司、楚雄索玉文化美學創意有限公司、昆明玖雍民族文化創意產品有限公司、大理市雲繡服裝專業合作社、聚能文化5家公司分別攜精心設計的服飾產品亮相秀場,吸引了眾多線上線下粉絲的關注。
  • 民族與時尚交相輝映 昆明民族時裝周開幕在即
    12月18日,絲路雲裳·雲上昆明民族時裝周即將在昆明新迎新城和公園1903拉開序幕。目前,民族服飾、國際時尚、獨立設計師、高校設計等40餘場品牌服飾發布秀已準備就緒,將在T臺競豔,共同展示雲南民族與時尚相融合的文化成果。
  • 四大名繡,繡出來的中國風
    刺繡作為一個地域廣泛的手工藝品,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通過長期的積累和發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長和優勢。除了四大名繡,在我國還有京繡、魯繡、汴繡、甌繡、杭繡、漢繡、閩繡等地方名繡,而我國的少數民族如維吾爾、彝、傣、布依、哈薩克、瑤、苗、土家、景頗、侗、白、壯、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繡。四大名繡四大名繡之稱形成於十九世紀中葉,它的產生除了本身的藝術特點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繡品商業化的結果。
  • 雲南少數民族中哪族的美女最美麗?!
    雲南一省便容納了祖國大好河山的一半美景,這麼神奇的雲南,真的只有美麗的景色麼?秀美的雲南還容納了祖國一半的美女呢!
  • 精湛「繡工」繡出美麗山水
    精湛「繡工」繡出美麗山水 時間:2019-08-20 09:36:23  來源:黑河日報 ——五大連池風景區城市精細化管理紀實行政商業核心區呈線性分布,街區緊湊縮短步行距離構成「慢格局」;共享交通降低車速,專用慢車道形成「慢交通」;綠地系統慢行道穿行城區
  • 去雲南旅遊,就穿民族風連衣裙
    今年越刮越猛的復古風相信各位小主一定都感受到了,而其中最讓人心水的可是非民族風連衣裙莫屬。清新大氣的民族風連衣裙優雅知性,不僅僅是民族魅力帶有厚重的文化底蘊,更是在時尚達人的演繹下打破常規,絕對是當之無愧的旅遊拍照、凹造型的必備神器。
  • 武定彝繡:綻放在布匹上的經典
    武定彝繡 武定彝繡演繹著布匹上的經典與圖騰,它以概括、變形、誇張 ,挑花、扣花、十字繡、平繡和點、線、面交融的手法,以栩栩如生的精美畫面吸引和徵服國內外眾多的閃光燈和眼球
  • 繡片、背帶、老照片……貴陽有場藏品展,免費參觀!
    6月13日下午,由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貴州省文化館和貴州省美術館共同主辦的「鄉野遺存的繡美藝術——貴州省文化館藏品展」在貴州省美術館隆重開展。都市新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本次展覽,主要展出了貴州省文化館收藏的各少數民族刺繡服飾、背帶、繡片、工具、剪紙等作品,以及省文化館多年來藏品檔案文獻(老照片、老刊物、筆記、臺帳、照片、老一輩文化工作者的影視資料)等共70餘件精美藏品。
  • 繡片、背帶、老照片……貴陽有場藏品展,免費參觀
    6月13日下午,由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貴州省文化館和貴州省美術館共同主辦的「鄉野遺存的繡美藝術——貴州省文化館藏品展」在貴州省美術館隆重開展。都市新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本次展覽,主要展出了貴州省文化館收藏的各少數民族刺繡服飾、背帶、繡片、工具、剪紙等作品,以及省文化館多年來藏品檔案文獻(老照片、老刊物、筆記、臺帳、照片、老一輩文化工作者的影視資料)等共70餘件精美藏品。
  • ...七彩雲南2020雲上民族賽裝文化節/西雙版納哈倪康帛一枝獨秀
    12月18日至22日,「絲路雲裳·七彩雲南2020雲上民族賽裝文化節」在昆明新迎新城和公園1903同時舉行。西雙版納州「哈倪康帛」的哈尼服飾成為中外媒體聚集亮點。此次賽裝文化節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雲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雲南省商務廳、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主辦,各州市委宣傳部協辦,中共楚雄州委宣傳部、中共昆明市委宣傳部、雲南日報報業集團、雲南廣播電視臺承辦。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民族服飾,文化內涵特點
    雲南少數民族幾乎都喜歡在服飾上裝飾銀製品,銀飾是「驅惡防災」的象徵,他們或將銀做成帶浮雕圖案的銀片、銀泡,縫在服裝上,或做成銀鈴掛在服裝上,或做成首飾佩戴於脖頸、耳朵、手腕、腳腕等部位,遠看就如一件光亮的銀衣,材質硬挺、刀槍不人。一件衣服往往在通過銀製品裝飾後重量增加,其價值也劇增。
  • 這個非遺傳承人 把畲繡送上了國際時裝周
    其中,提取中國南方遊耕民族——畲族的元素,來自浙江的設計師林其番帶來一場以「暢想畲族文化-空影」為主題的秀,更是驚豔了眾人。在林其番的作品裡,你能看到傳統的繡片與現代布料相結合,也能看到「蝴蝶」「牡丹」「鯉魚」等傳統圖案出現在剪裁時髦的服飾上。在中外模特們的演繹下,畲族刺繡的文化、紋樣和象形符號,與中國傳統民間技藝第一次碰撞出了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