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鈞甯--愛運動的人驚豔了時光
我從2017年開始跑步,到2020年已經有3年多了,跑步是我堅持的最久的一項運動了,每年跑500公裡左右。在這個過程中我是如何堅持的,分享給大家,希望能有所助益。
跑步計劃很完美,信心十足,但是一碰到下雨天,計劃徹底被打亂,導致心情變得糟糕。
其實我們的目標應該更為長久,比如等我到七老八十的時候,還能跑個馬拉松。
這樣將跑步作為一項一輩子的運動,就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一兩次的計劃被打亂而鬱悶,當下首要做的應當是堅持而非次數或者裡程數,只要堅持下來,就可以獲得成就感與習慣感。
從出生到成年,越往後,體能上限會越來越低,目前我自己一般是隔天跑1次,1天跑步,1天恢復,每次跑5公裡,一周跑3次左右。
周日作為一周的開端,以跑步作為迎接周一工作的心情調節器,從周日晚開始進入工作狀態,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周一症候群哦。
同理周五作為周末的開端,徹底放鬆心態,可以不跑步,給自己放個假。
精神支撐一種是內在支撐,另一種是外部支撐。
如果不想跑步,我們可以思考我們跑步的初衷是什麼?是愛美之心?健康體魄?昂揚鬥志?
如果不想跑步,也可以給自己制定一個當自己不想跑步的時候鼓勵自己的理由,比如村上春樹在《當我在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說的:因為不想跑所以才去跑。
如果不想跑步,我們可以尋找一個小夥伴,相互監督鼓勵,相信有了來自對方的壓力,你會比自己一個人的時候跑得更多。
目前我主要使用過的運動APP是Keep和咕咚,兩者跑步功能差不多,我會帶上耳機,邊聽音樂邊跑步,但出於安全考慮提醒大家最好不要兩隻耳朵都戴上耳機。
通過APP也可以定期參加一些線上的賽事,線上賽事完成後會發放線上獎牌,會很大程度上有激勵的感覺和有趣的感覺。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跑步後一定要拉伸,不要小看拉伸,哪怕短短五六分鐘也是不一樣的,拉伸過程中肌肉會得到充分的放鬆,可以防止長肌肉,也可以讓身體儘快恢復。當然跑前適當熱身也是必需的。
最後,希望我們都能在跑步路上越跑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