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擊戰「試驗場」:2800輛德軍坦克集群突擊,百萬守軍軍防線被破

2020-12-11 ALEX俊赫

【話說軍世】1939年德軍對波蘭的閃擊作戰已經準備就緒,不過在兵力規模上,波蘭軍隊其實不佔明顯劣勢,主攻的德軍有44個師,88.7萬人,另有62個師的預備兵力,而波蘭方面,投入了7個集團軍,總兵力約100萬人。

不過雙方差距最大的裝甲部隊的數量,德軍主力有7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總計擁有坦克2800輛,而波蘭軍隊方面只有870輛輕型坦克和裝甲車,另外還有11個騎兵旅,在坦克集群突擊面前,波蘭軍隊在裝備質量上劣勢比較明顯,更不要說德軍兩個航空隊1939架飛機與波蘭軍隊900多架飛機的差距了。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軍開始了進攻,開戰僅一個小時,德軍轟炸機就對波蘭的部隊、軍火庫、機場、鐵路進行了暴雨般的轟炸,波軍的交通樞紐、部隊營房、軍事指揮中心、空軍機場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實際已經無法短時間內集結力量組織防禦和反擊。

一小時後,德軍地面部隊第10集團軍為中路主力,第14集團軍為右翼,在左翼第8集團軍掩護下,向波蘭發起了全線進攻,迅速突破了波軍防線,並以每天50到60千米的速度向波蘭腹地突進。

另有德軍第3集團軍直撲華沙及華沙後方,波蘭軍隊大量火炮、汽車及其他物資因為來不及轉移而被被推毀,這是坦克出現之後的第一次,空前規模的機械化部隊大進軍,推進速度和攻勢猛烈超乎了波蘭守軍的想像。

由於德軍戰前準備異常充分,德軍坦克師和摩託化師,迅速擊垮了波軍抵抗,在波蘭平原上橫衝直撞,到9月18日,古德裡安的第十九裝甲軍殲滅了逃避而至的波軍潰敗之師。

此刻,德軍快速的坦克集群突擊,已發展成內外兩大鉗形的包圍,除了少量波軍,波蘭多數軍隊都處在德軍內外兩層包圍圈中,而且,波軍的防守已經非常凌亂,只剩單獨的戰鬥。

尤其是9月17日蘇軍的出擊,更讓已經混亂的波軍無所適從,最終到1939年10月5日,波蘭戰役結束,德軍完成了閃擊戰的首次亮相,而波蘭戰役也成了閃擊戰的「試驗場」。

這場戰役中,波蘭軍隊陣亡達到6.63萬人,13.37萬人受傷,另有數十萬人被俘,而德軍只有1.06萬人陣亡,3.03萬人受傷,雙方傷亡的差距非常巨大,而真正導致這樣結果的,這是雙方戰略戰術理念的差距。

德軍利用坦克軍、坦克師和摩託化師組成地面重兵突擊集團,同空軍戰機配合作戰,在對重要目標完成打擊後,裝甲集群快速縱深突擊,為實施迂迴和合圍等戰術創造機動條件,也稱為閃電戰,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中的戰壕對壘不同,這種更新的戰術理念,在二戰前期,讓許多軍事強國都吃了苦頭。

相關焦點

  • 獨家 解碼二戰戰術(4):閃擊戰的門道
    此役,德國投入136個師、2800輛坦克(註:1號和2號坦克近1500輛)、3700架飛機,法、英、荷、比聯軍則有135個師、4200輛坦克、2000多架飛機,並可得到英倫三島1000多架飛機的支援。與此同時,助攻方向由隆美爾指揮的第7裝甲師也是一路高歌猛進,滾滾鐵流橫掃比利時,開戰2天就攻至馬斯河,不到1周就突破馬奇諾防線……德軍裝甲集群長驅直入,整個法國亂作一團。就連邱吉爾都驚呼:「使用大規模裝甲部隊進行快速突擊,竟然會引起這樣巨大的變革!」
  • 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德軍第216突擊裝甲營蘇軍T34坦克噩夢
    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期間,德軍可謂各路精銳部隊,群英匯集,準備跟蘇聯打一場決定東線戰役未來兩年局面走向的戰役,按照德軍設想庫爾斯克戰役德軍一旦取得勝利,那麼戰役就會到1941年一樣,德軍百萬大軍再一次兵臨莫斯科城下,但如果德軍失敗的話,那麼具備戰略優勢庫爾斯克突出部,將會變成蘇聯紅軍進行戰略大反攻的跳板
  • 打破「閃擊戰」無敵神話!帶你了解真實的二戰德軍閃擊戰思想
    ,地面軍隊開始發起進攻,以坦克裝甲兵團和機械化軍組成的第一梯隊和突擊集團在航空兵的配合下從幾個戰略方向上分割敵人的正面,在敵人的縱深內實施大範圍的迂迴、包圍,粉碎敵軍重兵集團;野戰集團軍在突擊集團的側翼或緊隨其後,消滅已被打亂的敵軍,徹底瓦解敵軍的抵抗能力,佔領敵防禦陣地和戰役目標,迅速奪取戰役乃至戰爭的勝利。
  • 明斯克一戰,蘇軍初次見識到德軍閃擊戰,怎麼跟想的不一樣?
    這場戰役對蘇德雙方來講都是比較重要的,在明斯克戰役之後,德軍打開了通往斯摩稜斯克的大門,可以繼續向東前進,而蘇聯則第一次切身體驗到德國閃擊戰的威力。 所以德軍的「閃電戰」並不單純就是靠著坦克突破敵軍防線,在後方合圍敵人取勝,而是靠著由裝甲兵、炮兵、工兵、摩託化步兵組成的多兵種混合戰鬥群在空軍的支援下突破敵軍防線,再由步兵跟進,形成合圍。
  • 二戰故事:德軍閃擊戰下,蘇軍的「堵漏」式反擊,葬送了幾十萬人
    【話說軍世】在1941年6月22日,德軍突然對蘇軍發動的閃擊戰下,蘇軍多數通訊中斷,失去及時反擊中的有效指揮,而德軍的快速推進,讓蘇軍一時間難以有效地建立防線,大量傷亡和被俘也是在所難免,不過其實蘇軍還是組織了一定的反擊,不過更像是「堵漏」。
  • 庫爾斯克大戰,德軍動用2928輛坦克,贏了戰術卻輸了戰役
    這項計劃於當年7月5日開始執行,德軍總參謀部計劃部署94萬兵力和2500輛坦克與突擊炮,對蘇軍發動一次進攻,消滅蘇軍的主力部隊,而後展開一個巨大的包圍網,將烏克蘭戰線上的300多萬蘇軍一舉殲滅。
  • 英法因不適應德軍戰法所以在法國戰役中不能戰勝德軍
    1940年夏天爆發的法國戰役,是德軍在二戰中最輝煌的勝利。作為協約國臺柱子的法國在短短六個星期就被德軍滅亡。實際上,雙方當時的兵力對比,聯軍(英、法、比、荷、盧五國,以英法為主力)和德軍兵力都是130多個師,聯軍是2000多架飛機、3000多輛坦克;德軍是2000多輛坦克、3000多架飛機。可以說雙方基本勢均力敵。
  • 戰爭大片《潘菲洛夫28勇士》,蘇軍憑藉哪些武器死磕德軍坦克?
    本片講述二戰中的一個著名故事,蘇軍潘菲洛夫步兵師的28名士兵在通往莫斯科的地段上誓死抵抗德軍,成功消滅了18輛德軍坦克,阻止了德軍前進的步伐,蘇軍只有6人倖存。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發動 「巴巴羅薩」計劃入侵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到了當年10月,德軍攜閃電戰的驚人威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眩目的勝利。
  • 坦克主宰一切:二戰時橫掃一切的德國閃電戰,其實是跟英國人學的
    到了1917年初,富勒編制了世界首部《坦克訓練要則》,形成了比較系統完整的坦克作戰理論體系,1917年4月,當富勒被晉升為中校任坦克軍參謀長時,正式提出坦克的主要任務不僅僅是支援步兵戰鬥,完全可以獨立執行突擊敵人縱深的任務。這一理論較之古德裡安早了20多年。
  • 盤點二戰時那些超重型坦克:德國鼠式188噸勇奪第一
    當時英軍的步兵武器無法壓制德軍馬克沁重機槍,許多英法聯軍士兵倒在了衝鋒的路上,為了突破德軍的防禦陣地,英國首次嘗試派出了新式武器——坦克。1916年9月15日,有48輛"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雖然由於各種原因,最終只有18輛坦克實際參加了作戰。但仍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二戰德軍東線的坦克殺手三號突擊炮王牌弗裡茨·阿姆林軍士
    152輛,但在後期持續不斷進攻中,由於後勁不足,損失較大參加莫斯科戰役時被迫轉為了二線警戒單位,因此坦克擊毀數量最終與德軍第667突擊炮營拉開了距離。1941年11月29日,蘇聯紅軍趁著德軍戰線過長,冬季補給嚴重不足情況下,突然在莫斯科兩翼集中優勢兵力,對德軍展開反攻,德軍第202突擊炮營在負責斷後的防禦任務中,兩次被圍兩次成功突圍,弗裡茨·阿姆林軍士第一次參加戰鬥就是地獄級別的,激戰和後撤過程中弗裡茨·阿姆林軍士在第一次的獨立的戰鬥中就擊毀蘇軍3輛坦克,成功經受住了蘇聯紅軍1941年末冬季戰場炮火洗禮,晉升為一名合格的三號突擊炮車長
  • 二戰莫斯科戰役,古德裡安兵敗圖拉,閃擊戰遭遇惡劣天氣
    古德裡安,被稱為二戰德國「閃擊戰之父」,在他的頭上擁戴著許多光環。可在莫斯科戰役中,他的第2裝甲集群居然連名不見經傳的圖拉都拿不下來,這還不算,在隨後向高爾基的進軍過程中,他不僅與德軍統帥部頂著幹,還違抗命令被解除職務。那麼,古德裡安到底在莫斯科戰役中扮演了一個什麼角色呢?
  • SU152突擊炮裝甲如何SU152用哪個炮|德軍|虎式坦克|蘇軍|豹式坦克...
    80毫米,但卻裝備一門152毫米的突擊火炮,該型火炮威力雖然還是一個迷,但將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嶄露頭角,從德蘇雙方當時裝備來看,都留有一手秘密王牌武器,這是這牌該怎麼打也將會決定是庫爾斯克戰役的具體勝敗走向。
  • 假如穿越了:45輛99式坦克加入庫爾斯克會戰,德軍能反敗為勝嗎?
    首先,二戰德軍一個滿編制裝甲營的坦克數量就是45輛,例如著名的貝克重裝甲營,其全部坦克裝備就是45輛重型坦克,希特勒將這個營的戰力稱為超越一個師。而德軍裝甲師在1943年7月的情況,總頭來看是國防軍一般裝甲師只有一百多輛坦克,而三個兵力充足的黨衛軍裝甲師則有約200輛坦克。
  • 深度分析,二戰初期德國「閃擊戰」何以所向披靡?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閃擊戰」應運而生。「閃擊戰」的「伯樂」——古德裡安古德裡安,德國"陸軍大將",二戰著名將領,出生在維斯瓦河邊的庫爾姆。值得注意的是,「閃擊戰」的雛形理論不是由他率先提出,世界上首先提出類似概念的是英國的富勒、利德爾等人。古德裡安,他憑藉他自身過人的膽識和智慧的目光,收集並發揚光大了先人在西歐並不被看好的「閃擊戰」理論。
  • MR再現"突擊虎"! 《坦克世界》展出德軍戰車
    《坦克世界》開發商 Wargaming近日在2017伯明頓坦克博物館TANKFEST坦克節上再現了一架二戰德軍「突擊虎」戰車,只不過這是通過MR,在現場以混合現實體驗的方式來實現的。(文:17173VR_千頁豆腐)「突擊虎(Sturmtiger)」又稱「強虎」,其功能多樣,不僅能夠反坦克,對固定的工事建築物擁有巨大的破壞力。它攜帶了自行重迫擊炮(臼炮),裝備的是巨大殺傷力的 380mm 臼炮。
  • 蘇軍天才自創坦克戰術,重創德軍傷亡比1:7,戰後差點錯失元帥
    而西南突擊集團不僅是德軍的勁旅,其主力的第二坦克集群更是由閃電戰之父古德裡安親自指揮,而卡圖科夫正是要在姆岑斯克將這支勁旅攔下。懸殊的力量對比讓卡圖科夫明白:硬碰硬是絕不可能的,要贏得此戰,就必須利用蘇軍以逸待勞、掌握地利的優勢。於是,一個退敵的妙計在其腦海中逐漸成型。 蘇軍抵達戰場後,為了創造準備防守的有利條件,卡圖科夫迅速向奧廖爾方向派出兩支偵查隊伍。
  • 阿登森林戰役,25萬裝甲德軍發動反攻,企圖圍殲8萬美軍
    1944年6月百萬英美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其後猛打猛攻,勢如破竹,相繼解放了法國和荷蘭、比利時等大片地區,一直攻擊至德國本土。德軍採取節節防禦戰略,抓緊時間沿德法比邊境組織了一道較為堅固的「齊格菲防線」,進行頑強抵抗。盟軍因戰線過長,各處都在進攻,兵力吃緊,後勤供應也出現困難,攻勢趨於遲緩。
  • 閃擊戰的試驗場
    首先,三大因素使法國產生僥倖心理,德軍裝甲開到巴黎,方知陸軍強國是外強中乾其實,德軍的閃擊戰理論到底能不能保證德國贏得整個二戰,剛開始德軍統帥部心裡也沒數。但隨著德國在戰前一系列試探小動作,他們發現英法並不可怕,到1939年9月1日閃擊波蘭時,德軍這才發現閃擊戰確實是個好東西,隨即也就有了佔領西歐的把握。可對於法國來說,只有當德軍裝甲開到巴黎的時候,他們才如夢初醒,原來德軍的閃擊戰不可小瞧。第一,忽視裝甲打擊力量在戰場上的作用,法國抱著傳統陸軍大國地位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