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貴陽市花溪區的張女士,最近總是憂心忡忡——她去年在花溪區貴築路澳馬 · 薈溪城購買的 " 商鋪 " 竟是房開商私自將地下負一層停車場改裝而成的。眼看這涉及 400 多人近四千萬的投資要打水漂,他們趕緊找到主管部門問一問,這一問卻發現了更嚴重的問題。
澳馬 · 薈溪城的 " 商鋪 "。
看到超市開業才選擇購買 " 商鋪 "
2019 年 3 月,張女士在貴築路散步時,貴州澳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銷售人員向她推銷 " 商鋪 "。
" 多少錢一平方米?" 張女士隨口問了一句,銷售人員不僅給了她宣傳單,還帶她來到澳馬 · 薈溪城負一層實地參觀。
張女士回憶,當時負一層的超市確實在營業,銷售人員指著超市裡劃好的小格子稱,這種 " 小商鋪 " 現在正在出售,面積 8.1 平方米,售價在 7 萬餘元。
在銷售人員的不斷推銷下,張女士購買了 3 個商鋪。
和張女士一樣,吳女士也表示,當時銷售人員帶她來負一樓看時信誓旦旦地稱,超市隔壁準備搞個美食城,現在他們正在出售的就是美食城的小商鋪。
吳女士還說,當時她有點猶豫不決,工作人員還跟她說,買了不用擔心招租問題,房開統一招租統一管理,業主只管收取租金就行了。
看到超市在營業,又得知對方是以返租的形式操作後,吳女士也購買了一套小商鋪。
還未修完的小吃城。
只返兩個季度的租金就斷了
商鋪購買合同籤好後,按照合同約定,在 2019 年 3 月至 10 月份,吳女士確實收到了每個季度返租的 2369 元。
不過,11 月份以後,吳女士就再也沒有收到返租的租金。她前往貴州澳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詢問,對方說公司資金緊張,暫時無法給業主支付租金。
吳女士還了解到,面臨這樣的問題並非她一人,幾乎所有購買薈溪城負一樓 " 商鋪 " 的業主,都是從 2019 年 11 月份開始,再也沒有收到房開的返租租金。
後來有業主發現,他們購買的商鋪竟是房開私自用負一層停車場改造而成,而早在 2019 年 3 月份,花溪區住建局就責令澳馬房開停止銷售薈溪城負一層商鋪,並會同區市場監管局、區公安分局陽光派出所現場張貼告知書,並由區市場監管局對房開宣傳的違法廣告進行行政處罰。
有業主提出疑問,當時住建局等相關部門得知房開商涉嫌違規銷售商鋪時,為什麼不直接查封澳馬房開,及時制止房開違規銷售商鋪的行為,相關部門是否存在失職?房開商將負一層停車場私自改裝成商鋪違規銷售,是否屬於欺詐行為?
" 現在我們就想讓他們退還購買商鋪的錢。" 業主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訴求。
負一層商鋪的廣告。
多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7 月 15 日上午 11 點過,記者來到貴州澳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但沒有看到工作人員的身影。物業公司工作人員給記者提供了一個電話號碼,在電話裡,貴州澳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一名姓朱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不清楚薈溪城負一層商鋪的相關問題,具體情況只能找負責人,不過 " 負責人現在已經被公安機關控制了 "。
記者又來到花溪區住建局,該局房地產市場監管科負責人章宗婷回應,關於貴州澳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違規出售薈溪城負一樓商鋪一事,目前多部門正在介入調查。
章宗婷說,早在 2018 年 12 月份,住建局就針對房開以商鋪名義違規進行銷售的情況貼過一次《告知書》,並按照相關規定進行了處罰,當時開發商也表示會停止銷售。
" 沒想到,被處罰後房開商依然在銷售。" 章宗婷說,2019 年 3 月份,住建局發現該房開商還在宣傳和銷售這個所謂的商鋪,當時住建局會同市場監管局以及轄區派出所聯合執法,第二次下發《告知書》,告知廣大市民不要購買,並由區市場監管局對違法廣告進行了行政處罰。
告知書。
對於業主質疑為何不徹底將房開查封這個問題,章宗婷回應稱,下發了兩次告知書後,部分業主雖然知道此事,但直到斷了返租租金後,才有人向住建局反映相關情況,此外,住建局沒有執法權去查封房開商,只能督促進行整改。
章宗婷說,近期接到業主們反映後,引起了區政府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經花溪區規劃分局核查,澳馬 · 薈溪城項目地下 3 層規劃用途為車庫及設備用房,未收到過貴州澳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關於澳馬 · 薈溪城項目的調整申請,不能私自將負一樓停車場改成所謂的商鋪進行出售。
今年 6 月初,區政府組織了住建局、公安局、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局以及司法局等主要執法部門和聘請律師成立了關於 " 奧馬 " 公司的專班。7 月 15 日專班在信訪局召集業主進行相關問題答疑,同時,也建議各位業主走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來源:都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