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戰爭,印度哪來這麼大勇氣?其實和這個國家有很大關係
1962年,由於印軍的不斷挑釁,中方被迫進行自衛還擊。按理說在50年代抗美援朝一戰,志願軍打出了軍威,奠定了今後的國際地位,向世人展示了中國的氣魄。那麼為什麼僅過了10年,印度就開始挑釁?他們哪裡來的勇氣?其實這和葡萄牙有較大關係。
15世紀末期,歐洲開始了自己對世界的探索,而這個時期的英國還沒有那麼強大,當時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可謂是風頭正盛。之後由西班牙贊助的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不過葡萄牙的達迦馬卻搶先一步發現了去印度的航線,靠著賣香料賺的是盆滿缽滿。
看到利益可圖的英法兩國對此十分眼紅,於是也來到印度建立自己的地盤。一番爭奪後,英國人佔據上風,並開始了自己領導印度的時代。
具有紳士風度的英國沒有將葡萄牙和法國全部趕走,而是允許他們繼續做生意。不過給的地盤都不大,葡萄牙拿到了位於印度西海岸的果阿、達曼和第烏島,面積大概4000多平方公裡,而法國則是5個沒有設防的城市。
之後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元氣大傷,慢慢對印度等海外領地失去控制。1947年,印度通過自身努力獲得自由,不過英國人雖然走了,但是葡萄牙和法國人卻不願走。對此,印度也是沒有什麼辦法,畢竟剛自由實力不夠。
不過事情很快得到反轉,法國因為印支半島無暇顧及印度,而印度則乘勝追擊,最後在1954年成功讓法國轉讓手裡的那塊殖民地。而葡萄牙則表現得十分強硬,不管印度怎麼談,就是不肯還。
由於葡萄牙是北約成員之一,實力算是較為強大,因此印度不敢來硬的,最後想了半天有了一個主意,他們打算在1955年印度獨立日當天,派出一支5000人的非武裝人員滲透果阿地區,說服當地人反抗。這一下讓葡萄牙十分惱火,隨即進行打壓,印方200多人死傷。
被打後的印度得到了很多國家的同情,葡萄牙也因此陷入被動局面,之後印方採取一系列辦法,為其營造有利環境,再說服果阿進行反抗,葡萄牙內外受到壓力,十分被動。
1961年,葡萄牙軍在海岸朝著一艘印度輪船開火,造成一名印度百姓死亡,這一下徹底點燃了印度人民的怒火,也給了印方最後的決心,雙方劍拔弩張準備開戰。1961年12月,印軍3萬人對果阿發起猛烈進攻,葡萄牙軍被完全壓制,僅僅48小時,印軍就取得勝利。
這場勝利令印度舉國上下歡呼雀躍,他們自己也沒想到能夠輕而易舉地拿下葡萄牙軍隊,這讓長期被殖民,缺乏自信的印度極度亢奮,甚至有些飄飄然。可以說,葡萄牙的慘敗給印度極大信心,在隨後的中印戰爭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