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經濟下行,全球央行降息超200次

2020-12-14 鋼鐵老闆

上半年全球各家央行總共降息超過200次,超過2019年全年的降息次數。全球財政刺激創紀錄,總財政刺激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水平。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經濟經歷大蕭條以來的最嚴重危機。金融市場上演過山車行情,美股熔斷,國際油價一夜暴「負」,投資者見證了諸多歷史。

隨著全球央行集體放水,下半年疫情趨穩,需求恢復,全球經濟復甦方向不變,但各國復甦速度存在差異。展望下半年,機構認為,全球經濟最大的風險仍然是疫情。整體而言,由於有大規模貨幣政策支持,預計風險資產將表現良好。鑑於中國經濟在許多方面已基本恢復正常,中國市場前景明朗。

德國經濟受重創不確定中漸復甦


德國知名智庫伊弗經濟研究所日前發布的最新預測報告顯示,德國經濟在今年上半年出現顯著萎縮後,下半年將逐步復甦。但受新冠疫情影響,復甦進程依然充滿不確定性。

第一季度,受停工停產等疫情限制措施影響,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環比下滑2.2%,創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季降幅。伊弗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蒂莫·沃爾默斯豪澤預計,第二季度德國經濟還將繼續下滑。


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經濟學家蒂斯·彼得森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3月和4月,德國經濟經歷了「二戰後最嚴重的經濟萎縮」,工業生產、出口和工業新訂單均大幅下降,國際貿易萎縮給依賴出口的德國經濟帶來了嚴重負面影響。

之後,隨著復工復產等經濟活動逐步「解凍」,德國經濟開始復甦。5月和6月伊弗商業景氣指數顯著改善。與此同時,德國政府公布的經濟刺激方案為抗擊疫情、穩定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德國政府6月初就總計13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方案達成一致。該方案包括降低增值稅、增加地方政府開支、加大對新能源汽車扶持、延長對嚴重受創行業的援助期限,以及投資可再生能源、量子計算和數位化行業等措施。

彼得森說:「經濟活動參與者似乎已慢慢從第一波疫情衝擊中恢復。」德國市場研究機構捷孚凱專家羅爾夫·比爾克勒也表示,德國政府推出的財政措施有助於消費者信心回升。

但他們同時指出,未來幾個月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依然很大。彼得森表示,今年下半年德國經濟能否持續復甦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不再出現導致停工停產的大量新增感染病例,二是德國以外,尤其是德國重要出口夥伴國的經濟同樣不斷復甦。


超預期就業數據難掩美國經濟衰退困境


美國近期公布的部分就業數據大幅超出外界預期,但該消息未能推動紐約股市大漲。分析人士認為,近來美國經濟雖然出現回暖跡象,但由於多州出現疫情反彈,防疫封鎖措施收緊,經濟復甦前景仍面臨高度不確定性。


經濟陷入衰退


美國權威經濟研究機構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認為,美國經濟自今年2月起正式步入衰退,結束逾10年的經濟擴張。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及控制措施影響,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萎縮5%。

第一季度,佔美國經濟總量約70%的個人消費開支下滑6.8%。疫情之下,幾乎所有零售門店被迫關門,多個大型零售商宣布破產,美國4月零售額環比降幅達16.4%,創歷史之最。美國4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從3月的52.5點驟降至41.8點,自2009年12月以來首次跌至榮枯線50點以下;5月雖微升至45.4點,但仍處於收縮狀態。美國製造業也因全球範圍內供應鏈中斷和需求下滑而萎靡,3月至5月,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分別為49.1點、41.5點和43.1點,連續三個月低於50點;6月恢復至52.6點,但復甦力度仍然不大。

為保證經濟復甦形勢,美聯儲多次表態將繼續維持超低利率政策。美聯儲在6月上旬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結束後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零至0.25%之間,同時預計今年美國經濟將大幅收縮6.5%,失業率或升至9.3%,通脹率僅為0.8%。

美聯儲1日公布的6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認為有必要維持超低利率區間,直至確信經濟已經復甦。美聯儲主席鮑威爾6月30日也再次警告,為保證經濟持續復甦,任何形式的經濟刺激措施都不能過早停止。


前景依舊難料

在各州陸續重啟經濟的大背景下,美國經濟逐漸顯現回暖跡象。但美國新冠病毒感染率近期再次飆升,37個州新冠肺炎疫情近期反彈,部分地區重新恢復必要的封鎖措施。有跡象顯示,疫情在美持續時間可能較預計更久,這可能為經濟復甦帶來新的挑戰。

路透社報導,6月新增就業崗位的數據沒有反映多個州暫停或放緩經濟重啟步伐的最新情況。手機追蹤和僱傭時間管理企業收集的最新數據表明,美國近期經濟活動停滯。

美聯儲1日公布的6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美國經濟前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情的發展和防控情況,疫情帶來重大不確定性和下行風險,存在今年晚些時候暴發第二波疫情的悲觀預測。美聯儲官員認為,第二波疫情可能引發新一輪對社交距離和商業活動的嚴格限制,屆時美國經濟可能再度下滑,並伴隨失業率上升,對通脹走勢造成新的下行壓力。

鮑威爾6月30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及抑制措施導致經濟活動急劇下降,二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可能創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隨著經濟重新開放,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正顯現積極跡象。但整體而言,產出和就業仍遠低於疫情前水平,經濟復甦前景「高度不確定」。鮑威爾重申,控制疫情對經濟復甦至關重要,直至人們確信重新參與廣泛活動的安全性之前,美國經濟不太可能全面復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美聯儲分別預計今年美國經濟會萎縮8%、6.1%和6.5%。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測相對樂觀,認為今年下半年美國經濟有望增長12.5%,並在2022年中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不過,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也指出,即便不暴發新一輪疫情,2021年美國消費者季度支出仍將較此次疫情暴發前減少3000億至3700億美元,凸顯疫情為美國經濟帶來了「傷筋動骨」之痛。



相關焦點

  • 林採宜:央行降息潮對2020全球經濟的影響
    本輪央行降息潮主要由於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疊加全球貿易摩擦升級,導致多個經濟體遭受出口及投資增速雙雙下滑。目前來看,各國經濟仍存在下行風險,央行貨幣寬鬆仍將繼續,但空間有限,積極財政政策將是2020的主要看點。
  • 全球製造業PMI指數持續下行,世界經濟弱勢運行
    不同國家以及不同區域的貿易摩擦頻發是拖累全球製造業下行的外部影響因素。在此背景下,全球投資和貿易增長動力不足,導致全球需求增長疲弱,是全球製造業持續下行的內在原因。預計2020年,全球製造業因美國因素影響,下行趨勢難以明顯改善,在弱勢運行中反覆波動將是明年全球製造業乃至全球經濟運行的主要特徵,波動速度以及幅度較2019年將有所緩和。
  • 歐佩克:2021年上半年石油市場前景充滿下行風險
    來源:財聯社原標題:歐佩克:2021年上半年石油市場前景充滿下行風險 當地時間周日(3日),歐佩克(OPEC)秘書長表示,預計2021年上半年石油市場將面臨大量下行風險。歐佩克周一(4日)將與俄羅斯等盟國會晤,討論今年2月份的產量水平。
  • 2020全球經濟:暫停,重啟
    今年有一則熱門評論這樣說道:「今年萬聖節,比女巫、吸血鬼、食人魔更可怕的,是2020年。」金融危機過去十年後,全球經濟依然低迷。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為10年來最慢,「如何控制下行風險」已然是一個緊迫問題。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世界被迫「大封鎖」,按下「暫停鍵」。「黑天鵝」突降,打了全球各國一個措手不及。
  • 2020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前瞻:「八仙」過海 央行各顯神通
    摘要 【2020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前瞻:「八仙」過海 央行各顯神通】2019年,為了應對國際貿易問題和因此引起的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各國央行紛紛選擇降息。但不同的國家降息難度是不同的。
  • 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走勢的三大變量
    在過去三年裡,全球經濟先後經歷了同步上行、出現分化、非同步下行三個階段。而2020年,市場普遍預期全球經濟將進入同步下行的通道。1月2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達沃斯論壇上正式發布《世界經濟展望》的更新版。《展望》預測全球經濟增速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為3.3%和3.4%。
  • 李超:11月外儲:人民幣匯率2021年上半年可能觸及6.3
    11月美元指數震蕩下行至92附近,而人民幣匯率升幅繼續擴大收於6.58,12月以來美元指數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分別向90和6.5逼近,我們認為我國基本面全球佔優、貨幣政策正常化、貿易順差持續改變銀行間外匯市場供需關係及中美摩擦階段性弱化的情況下,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升值,波動中樞將在6.5附近,波動區間為6.3-6.7,2021年上半年大概率就能觸及6.3高點,四個季度匯率中樞分別為6.5,6.4,6.4
  • 2020年全球外匯市場如何看?
    FXTM富拓首席市場策略師Hussein Sayed發表了其對2020年美元的觀點: 鑑於我們對2020年上半年全球經濟溫和增長的基本預期,美元不太可能受到很多投資者的青睞。美元要保持升勢,要麼美國經濟表現強勁,要麼全球經濟進一步疲軟,從而引發資本流向美元避險。
  • 《南方都市報》張明專訪:2021年的全球與中國經濟
    錯綜複雜的2020年即將結束,張明用「疫情、衰退、動蕩」歸納今年世界經濟形勢的三大關鍵詞。而展望2021年,環球經濟存在哪些確定性?風險資產價格將出現怎樣的場景?在「雙循環」新格局下,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呢?金融行業在「十四五」時期迎來哪些機遇和挑戰?張明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詳細解答了上述問題。
  • 張明|疫情衝擊下的全球與中國經濟走勢
    而隨著以美聯儲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央行開啟了新一輪大規模貨幣寬鬆,迄今為止流動性危機已經消除,避險資產價格明顯反彈,美國股市也由持續暴跌模式轉為雙向盤整模式。本輪疫情衝擊導致的全球金融動蕩很可能仍未結束。一方面,全球範圍的肺炎疫情演進尚未到達拐點。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在2020年上半年將會顯著下行,基本面的弱化可能成為新一輪金融動蕩的誘因。
  • 全球央行火力全開救市,2020年以來44地先後降息67次!
    全球降息潮:今年以來44地累計降息67次受疫情影響,今年3月以來,全球股市一次又一次的集體熔斷讓全人類驚呼「見證歷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23日發文表示,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出現衰退,至少像2008年金融危機一樣糟或更糟。
  • 17個國家及地區跟隨美聯儲降息 全球經濟或陷入衰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17個國家及地區跟隨美聯儲降息全球經濟或陷入衰退「原本預測全球經濟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第一季度出現下行,但疫情作為催化劑,加速了全球經濟衰退。」全球降息潮啟動在美聯儲二度降息之後,全球「降息潮」來勢洶洶。短短兩天之內,有多達17個國家或地區跟隨降息,但全球股市依然延續震蕩下行態勢。全球央行此輪集體放水只能解決市場流動性問題,但無法阻止疫情持續蔓延,而這才是目前狙擊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
  • 美國經濟低迷,美元或入下行周期
    中國銀行日前在北京發布的《2021年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如是分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美元進入下行周期,主要是受到美國經濟前景低迷、寬鬆貨幣政策導致利差持續走低,以及資本持續外流等因素影響。 美國經濟前景低迷。新冠肺炎疫情給美國經濟帶來嚴重不確定性,2020年美國復甦路徑呈現「W」型,經濟復甦低迷,導致美元弱勢。
  • 央行明年還將引導市場利率下行
    冉學東12月18日,央行召開會議傳達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對於明年的工作安排,央行將「引導市場利率圍繞央行政策利率中樞運行」。去年年初新冠疫情大爆發,經濟下滑嚴重,央行的貨幣政策是極度寬鬆的,但是三四月份疫情好轉後,央行寬鬆的貨幣政策逐步退出,此後,央行領導在各個場合表示貨幣政策將回歸正常化,而金融市場的表現則是市場利率的持續飆升,十年期國債利率從4月初的2.5%一線開始單邊上漲到3.317%,債券價格下跌,債券市場一直處於熊市狀態。
  • 印尼央行行長:全球經濟將繼續復甦。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3.8%,2021...
    文 / editor2020-12-17 15:07:38來源:FX168 印尼央行行長:全球經濟將繼續復甦。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3.8%,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國內經濟繼續復甦,並將在2021年加速復甦。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
  • 全球經濟2021年下半年才能進入實質性復甦
    唐建偉:疫情導致了二戰之後全球經濟最深度的衰退,眾多國家和行業遭受重創。預計全球經濟2021年將呈現出前低後高的「V型」走勢。陳衛東:2021年,預計疫情影響仍將在上半年延續,下半年全球經濟才能真正走向復甦。進入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預計在低增長、低利率、低投資中醞釀新力量、新趨勢和新秩序。
  • 英國央行利率決議:2020年支出評估中的額外財政措施可能會在2021...
    英國央行利率決議:2020年支出評估中的額外財政措施可能會在2021-2022年期間將GDP提高1%以上      英國央行利率決議:貨幣政策委員會同意將與資產購買機制持有的2021年1月債券贖回相關的70億英鎊現金流進行再投資     英國央行利率決議:將對「資產購買工具」(APF)的技術參數進行重新評估
  • 利率匯率、房地產金融、螞蟻金服……央行回應當前經濟熱點問題
    2020年以來,人民銀行以改革方式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取得明顯效果。2020年12月,企業貸款利率為4.61%,比2019年末下降0.51個百分點,處於歷史最低水平,降幅大於同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降幅。此外,貸款利率下行引導銀行降低負債成本,推動存款利率下行。
  • 2020年全球經濟形勢分析及2021年展望
    原標題:【新華財經年報】2020年全球經濟形勢分析及2021年展望   2020年,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
  • 2020年全球經濟情況會如何發展?
    世界銀行今年1月8日發布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將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0.2個百分點,至2.5%自2019年以來,世界銀行的報告就在不斷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對2020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已經累計下調了0.3個百分點,由2.8%下調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