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縣橫村集韓擒虎廟遺址

2021-02-23 百裡圖傳媒

韓擒虎(公元538年-公元592年),隋朝名將,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東垣(今河南新安縣東)人,北周驃騎大將軍韓雄之子。容儀魁偉,有膽略,好讀書。北周時,任都督、刺史等職,襲爵為新義郡公。陳出兵進逼光州(今河南光山),任行軍總管,率軍將其擊退 ,後又屢挫陳師。

————韓擒虎廟遺址

隋開皇元年(581),任廬州總管,鎮江北要地廬江(今安徽合肥)。作滅陳準備。八年冬至九年春,隋大舉攻陳時,領軍為先鋒,從右翼進攻陳都建康(今江蘇南京)。率500銳卒夜渡長江,迅速襲佔採石( 今安徽馬鞍山市西南 ),半日內攻克姑孰(今安徽當塗),然後進軍新林(今南京西南)。陳軍畏懼,鎮東大將軍任忠等相繼投降。韓擒虎率500精騎,由任忠直引入朱雀門,佔領建康城,俘後主陳叔寶。因功進位上柱國大將軍。後以行軍總管屯金城(今甘肅蘭州),旋任涼州總管。十二年,還京後病卒。

韓擒虎本名擒豹,據說他在十三歲時生擒過一頭猛虎,於是改名為擒虎;

      滑縣留固鎮橫村、沿村兩個古老村莊,歷史上稱為橫沿,屬東郡白馬縣轄制的邑。在橫村村西北、沿村村西南,有一座氣勢宏偉壯觀的閻羅王大殿,也稱謂韓擒虎廟。因韓擒虎排行第五,人們也稱五爺廟。千百年來,廟中石碑林立,經常香菸嫋嫋。每月到農曆十四、二十九日橫村集會,燒香磕頭的絡繹不絕。每逢正月初八、三月初一、 九月九日,善男信女、求財祈福的、消災許願還願的、趕集趕會上香的,更是人山人海。橫村廟會、五閻王大殿在方圓幾百裡內都很有名氣。

        南北朝時期北朝大將軍韓雄鎮守東郡白馬(今滑縣),居住橫沿(今橫村集)。其子韓擒虎原名豹,字子通,生於橫沿,卒於小韓(現在的河南省滑縣趙營鄉小韓村,小韓現在仍有韓擒虎廟宇)。橫村寨裡原有韓擒虎母墓(塚)。

        隋朝隋文帝討伐陳國,命令已經50歲的韓擒虎為先鋒大將。韓擒虎作戰異常生猛,他僅以500名士卒趁夜渡過長江,攻佔採石。後來又用半天時間攻佔姑蘇。江南百姓聽說他的威名,紛紛犒賞迎接。就連陳國派來抵禦他的將領,也紛紛向他投降。

韓擒虎依靠威名,第一個攻入金陵城,並活捉了陳後主陳叔寶,成就攻滅陳國的首功。韓擒虎55歲的時候,病重將死。記載隋朝歷史的正史《隋書》,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鄰居見韓擒虎門前儀仗侍衛很多,場面浩大,如帝王來臨。他非常好奇,走過去詢問,衛士回答:「我們是來迎接大王的。」這並非有人要造勢誣陷韓擒虎謀反。因為還有一個人生病將死,此刻也突然站身來,走到韓擒虎家,說:「我要拜見大王。」門人問:「哪個大王?」這個人說:「閻羅王。」門人一想,這不咒老大死麼,將要攆走他時,韓擒虎勸阻說:「我生為隋朝上柱國(官職),死了當閻羅王,也值啦。」

沒幾日,韓擒虎病死,民間因此傳說,他去地府當了閻羅王。韓擒虎一生勇猛剛直、是非分明,也確實堪當此任。

        開皇十二年(592年),韓擒虎病逝,因其生前威聲動俗,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民間信仰中,他被演繹為中國封建社會民間信仰中的「閻羅王",受人尊崇。

  韓擒虎死後,眾鄉親為了紀念這位大英雄,自發的給他修建閻羅大殿。稱他是五閻羅王,清正廉潔無私情,掌管人間生死薄,為民撐腰,懲惡揚善,有求必應的正義之神。

       唐朝初期,在今滑縣留固鎮橫村西北建韓擒虎廟一座,尊稱閻王廟。1958年「大躍進」和「十年動亂」期間,此廟被毀。

        現 韓擒虎廟遺址位於老史公路路南,橫村集村北。該遺址坐北朝南,面積不大;南北長55米,東西寬50米,佔地2750平方米。廟門前寫有對聯:「歿作閻羅王赫赫神威鎮千秋,生為上柱國班班軍功冠一世。" 橫批"閻羅廟"。遺存文物有隋上柱國將軍韓擒虎故裡碑,明清時期碑刻十餘通,以及唐朝碑額、大小石柱礎等建築構件,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完)

長按二維碼,進入百裡圖,瀏覽各縣風光。

相關焦點

  • 大隋功勳——韓擒虎
    韓擒虎,隋朝名將,從小就十分魁梧,並且練得一身好武藝,長大後學習軍法,有所成,在北周時期就已經是刺史了。率軍滅了陳國,是大隋王朝的開國元老,開皇十二年,韓擒虎去世,享年五十五歲,封壽光縣公。韓擒虎本人也是體態雄偉,姿容威嚴,天生長了一副大將的面孔,可以說是天生的武將苗子了,而且他不但自幼勤習武藝,閒暇時也是非常的好學,據傳經史百家之說他都曾有所涉獵,這樣的人已經稱得上是文武雙全之才了,再說他的父親也不是無名之輩,其父親韓雄,乃是北周王朝的忠臣良將,曾在北周朝廷做過大將軍,刺史等職,所以這韓擒虎也算得上是名門之後,將門之子了。
  • 「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他就是李靖的舅舅,隋朝名將韓擒虎
    作為隋朝的名將,韓擒虎一生的功勳更加的耀眼奪目,當初隋朝攻陳,本有十萬的兵力,但是韓擒虎就帶了500精兵殺入了建康城,不僅拿下了城池,還活捉了陳叔寶,其他士兵還沒有開始大展身手,事情就已經結束了,這件事在民間廣為流傳,韓擒虎的名號就成為了他們的心裡仿佛一根定海神針。
  • 滑縣一村一故事|小鋪鄉小鋪村
    據說在清朝中後期將小堡村改為小鋪村,具體什麼時間改的,已經無從查證。自此,小鋪村名一直沿用至今。【歷史沿革】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小鋪村歸濮陽專區滑縣十三區大鋪鄉,1954年歸河南省安陽專區滑縣小鋪鄉,1958年歸河南省新鄉專區滑縣小鋪公社,1962年歸河南省安陽專區滑縣小鋪公社,1983年歸河南省安陽市滑縣小鋪鄉,2014年屬河南省直管縣滑縣小鋪鄉小鋪村至今。
  • 隋朝大將韓擒虎戰功赫赫,活著位極人臣,死後被奉為閻王
    隋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短暫而璀璨的朝代,它不僅給後世留下了科舉制和大運河,還有一個名垂千古的大將,他就是死後化身成為閻羅王的韓擒虎。
  • 朱坤明:有膽識和謀略,俘虜陳後主陳叔寶韓擒虎,和賀若弼爭功
    大隋朝,隋文帝和隋煬帝都是有作為和過失的帝王,這個時候的高熲、賀若弼、史萬歲、來護兒、楊素等很能打仗,韓擒虎也是一員虎將,能徵善戰,恩威並施,喜歡不戰而屈人之兵,用最少的代價取得更好的戰果。韓擒虎,字子通,河南東垣人,也就是現在的河南新安縣人。
  • 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李靖的舅舅、人生導師:隋朝名將韓擒虎
    李靖確實出身勳貴世家,而且受到了一個長輩的直接影響,那就是他的親舅舅韓擒虎。身為北周、隋朝名將,韓擒虎對李靖的理論知識學習產生了重大影響。舅甥倆經常討論、研究兵法,韓擒虎每次都大感欣慰,拍著外甥的背感嘆:"當今世上,能與我討論孫、吳兵法的,也就只有這個孩子"。而在人生成就方面,韓擒虎不僅毫不遜色,甚至還更加傳奇:
  • 河南滑縣|村名來源於名人冢的村落知多少
    滑縣位於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滑縣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有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或生於此或葬於此。滑縣有許多古村落的村名就來源於名人冢。八裡營鎮冢上村,因戰國時期的惠施墓而得名。惠施(前390年一—前317年)即惠子,戰國中期宋國人(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辯客和哲學家,是名家思想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縱抗秦的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他主張魏國、齊國和楚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並建議尊齊為王。惠子是衛國駙馬,死後葬於出此,後人稱之為惠子冢。今冢上村還保留有惠子墳冢遺址。
  • 黃帝陵在涿鹿橋山古黃帝廟遺址
    如,除了涿鹿的古老地名,黃帝城、黃帝泉、七旗陣村、八卦陣村、蚩尤寨、蚩尤泉、蚩尤墓、車臺地、定車臺、兇黎之丘、橋山、歷山、龍門山、涿鹿山、靈山、熊耳山、黃陽山(熊耳山東峰)、㶟水(今桑乾河)等,載入史書的古遺址尚有數十處。
  • 曬一曬原陽的古城遺址
    張蒼,生於原陽縣福寧集鄉張大夫寨(張蒼曾任御史大夫)人,西漢丞相。此處原建有毛遂廟,有卷廈三間,石碑多通。現廟毀,現存石碑4通立於原廟址。其中民國十三年毛遂廟「創建碑」頗有價值。三、古博浪沙遺址五、福寧集鎮高地城村城棣遺址
  • 奶奶廟村說奶奶
    奶奶廟村有個廟叫奶奶廟,奶奶廟村因此得名。
  • 安陽八大工業遺址
    但是,當年的冶鐵遺址已經找不到了,這不是工業遺址,是對工業的歷史紀念。即便如此,高隆之雕像作為對工業的懷古或研學,依然具有價值。三 安陽滑縣道口燒雞專賣店舊址道口燒雞是安陽的一個傳統的巨大的產業,道口古鎮大集街的街口,有一家義興張的燒雞老鋪,裡面儼然就是一個小型的道口燒雞博物館。
  • 金灘鎮石家寨村——一座因泰山廟而聞名的古村
    在今大名縣境內,按方位劃分,共有三座土山,今沙圪塔鎮儒家寨村一帶為西土山、大名鎮牛谷村一帶為中土山,金灘鎮石家寨村一帶為東土山,這三個村均有一座泰山廟,其中以金灘鎮石家寨村的東土山泰山廟。酈道元《水經注》載:河之故瀆又東北,經元城縣故城西而至沙丘堰是也。大名城正東二十裡,曰東土山。」
  • 商代王畿與成湯廟 ——《太行山成湯廟碑刻資料集》讀後
    由山西傳媒學院蔡敏編輯出版的《太行山成湯廟碑刻資料集》,是太行山成湯廟中的碑刻資料與碑石不存但有幸在方志等文獻中迻錄下來的碑文的合集,其中有的是作者焚膏繼晷梳理資料所得,也不乏多年持續實地考察,從頹垣敗草中搶救獲取的第一手資料。
  • 河南滑縣:2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禹州市古城鎮大北廟村滑縣趙營鄉正陽百貨門市部河南豐樂粉條稱重計量2020-08-08澱粉及澱粉製品2020年第26期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合格68禹州市豐樂薯製品有限公司禹州市古城鎮大北廟村滑縣趙營鄉趙營村相勤乾菜店河南豐樂粉條
  • 韓擺渡鎮百市集村:積極開展農業固體廢棄物回收,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韓擺渡鎮百市集村:積極開展農業固體廢棄物回收,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 皇后村遺址--東北網哈爾濱
    皇后村遺址作者:     來源:     頻道主編: 連冬雪 其中唐括部的發源地是「偎雅村」,即現在的巴彥縣富江鄉五嶽村腰五營屯屯南500米處的「土城遺址」。這裡歷史上曾出現過4位金代皇后——據《金史·后妃傳》記載:「景祖昭肅皇后,唐括氏,偎雅村唐括部人,諱保真;康宗敬禧皇后,唐括氏;太祖聖穆皇后,唐括氏;太宗欽仁皇后,唐括氏。」「土城遺址」位於巴彥縣城東南約7公裡處。這裡是平原,土地一望無際。只有遺址處有樹木,這裡土地高出地平線不少,形成一個土臺。
  • 觀點| 解讀西漢長安城地區鑄錢遺址與上林鑄錢三官
    2003年,相家巷村東修路時,挖出了大量的五銖錢範,有陶範模千餘件,陶背範萬餘件,還有大量坩堝、鑄錢煉爐爐底殘渣等。報導把發現的範模分三類,一是範首無紀年銘文及其他標識的,二是範首銘文有職官及工匠名稱標識的,三是範首有紀年、月、日銘文的。調查者認為,該遺址是西漢上林三官國家造幣廠之一。五銖錢模的穿上多帶一橫,不見其他記號。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在此發現了帶「巧」字的錢範。
  • 河南安陽市滑縣,四所「優秀」高中,學生品學兼優
    位於河南省北部的滑縣,是河南省的省直管縣,也是安陽市的下轄縣,滑縣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作為以農業為主的人口大縣,滑縣農業發達,被稱為河南省第一產糧大縣,有著「豫北糧倉」的美譽,滑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境內擁有眾多旅遊資源和旅遊景點,比較著名的有隋唐大運河、張家遺址、瓦崗寨、明福寺塔、歐陽書院等等。作為一個人口大縣,滑縣的教育水平也非常不錯,縣城學校眾多,師資力量雄厚。
  • 武安鎮-(各村史)-於廟村
    城人-請點上面「關注」於廟村1958年初歸五界首王樓鄉,同年秋建於廟大隊,轄於廟、張窯、巨莊3自然村,屬陳坡公社。1984年初改為於廟村民委員會,所轄未變,歸五界首鄉。2001年2月鄉鎮合併,屬武安鎮。【地理位置】 位於縣城西南15公裡處,東與候營接壤,北與謝井隔河相望,南與河北王莊相連,西與蘇莊相連。【自然狀況】 該村地勢平坦,向陽河依村東而過,水利條件優越,發展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