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允文是個標準的讀書人,六歲就能背誦《九經》,七歲就能做文章了,想想我七歲的時候字都沒認多少,真是慚愧。虞允文曾注《唐書》、《五代史》,藏於家;有詩文十卷,《經筵春秋講義》三卷,《奏議》二十二卷,《內外志》十五卷,流傳於世。紹興二十三年考中進士。
虞允文假裝是工部尚書充當慶賀金國的使臣,在金國使館和使館陪伴的官員射箭為樂,一箭射出,正中紅心。
金國皇帝率大軍南下江淮進攻南宋,號稱百萬大軍。根據宋朝的軍事制度,定期更換軍隊主將,原先在採石駐紮的部隊主帥是王權。宋高宗讓虞允文去蕪湖催促李顯忠趕緊去和王權交接軍隊的指揮權,併到採石犒賞駐紮在採石的軍隊。
虞允文到達採石的時候,原先的統帥王權離開了,新來接任的統帥李顯忠卻還沒到,金兵已經到了,整個採石地區的南宋軍隊瞬間變成了無人指揮的一盤散沙。於是虞允文召集所有軍官,準備備戰,有人說你一個勞軍的,憑什麼指揮大軍,以後有人怪罪你怎麼辦?虞允文說,江山社稷現在岌岌可危,我怎麼能因為害怕而逃避呢?
於是虞允文抓緊時間排兵布陣,該設埋伏設埋伏,謀劃戰事,一切剛剛準備好,金國皇帝完顏亮就率大軍打上來了。當時虞允文率領的軍隊總共也就一萬八千多人,金兵有四十萬。
第一戰,虞允文親自在戰陣中指揮,士兵都拼命,最後殺敵四千餘,殺萬戶二人,俘虜金兵千戶五人及生擒女真五百餘人。
第二戰,料定第二天金兵會繼續進攻,於是設下埋伏,等待。果然全被虞允文料中了,燒毀金兵戰船三百多艘。
然後,虞允文料定金兵要攻打揚州,一定會在瓜洲合兵一處,京口沒有防備,於是借兵去守京口,在和金兵隔江對峙的時候,金國皇帝完顏亮被下屬殺了。然後金兵退後三十裡,派使者求和。
後來果然有人彈劾虞允文,宋高宗說:「採石立大功的時候,你在哪裡?不要聽他的,讓他滾。」
虞允文官至左丞相、少保、武安軍節度使、四川宣撫使、封雍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