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越來越彎,膝蓋越來越痛,這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辦

2021-01-19 網易

  膝蓋是人體最大的關節,也承擔著相當大的責任。

  在跑步跳躍時,施加在膝關節上的壓力更是成倍增長。如此日積月累,膝關節難免會有「勞損」。不少人都問過,自己或者父母的膝關節痛,該怎麼辦。

  

  為什麼覺得膝蓋好脆弱?

  膝蓋為何如此脆弱

  膝蓋會被磨損

  

  ▲ 正常關節軟骨(左)和病變軟骨(右)

  膝關節表面有一層軟骨,它能讓膝關節更順暢地運動,對骨質是一層保護。

  年齡增長、肥胖、運動勞損、創傷等,都可以導致軟骨磨損。

  軟管磨損後,關節表面凹凸不平、摩擦增加,這會進一步加重關節損傷,引起骨關節炎、膝蓋疼痛。

  人類能夠成為直立行走,爬上食物鏈頂端,要得益於「膝蓋」,全靠它支撐著我們整個身體的重量。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據研究表明,平躺時膝蓋的負重幾乎是零,站起來和平地走路時負重是體重的1~2倍,上下坡或上下樓梯時是3~4倍,跑步是4倍,蹲和跪是8倍。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體重是50kg,當你蹲著上廁所時,你的膝蓋要承受400kg的重要。。。而你最喜歡幹的事肯定有「玩著手機蹲著坑」。

  額,突然間發現發明馬桶的人是何 其偉大啊!

  

  而且我國約有1.2億人患有骨關節炎,幾乎每10人中就有一個。

  壓力大、用得狠,膝蓋自然容易受到傷害!

  而且腿變形、膝蓋痛,絕大部分是「骨關節炎」,出現 O 形、X 形腿,膝關節疼痛、使不上勁……這很可能是膝關節的「骨關節炎」。有一些大家常說的「老寒腿」,就是這個病。

  膝關節的問題從肌肉勞損開始,進而會影響到關節軟骨。關節軟骨是骨面上薄薄一層保護層,當軟骨磨損到一定程度,骨頭硬碰硬地反覆摩擦,關節炎的反應就會逐漸出現,膝關節出現腫脹或者積液,您會感覺到疼痛、酸脹、無力,甚至無法活動。

  你的「膝蓋」期待你的關注!

  

  骨關節炎能治好嗎?

  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變型」疾病,其病理改變不可逆轉,逐漸加重。

  這話的意思就是年齡越大,骨關節炎越嚴重。

  但是,這並不代表不能治,關鍵是要用適當的方法來幹預。骨關節炎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能儘早發現並採用合理科學的方法處理,可以讓無痛的膝蓋陪我們慢慢變老,接下來就給大家講講具體怎麼做。

  

  減少、限制一些活動

  對膝蓋不利的活動有一個共同特點:反覆、持續的摩擦、衝擊或擠壓關節,加重損傷。

  所以,已經出現膝關節疼痛的人,要避免或減少這類運動,比如爬樓、登山、打羽毛球、跳繩、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跑步、長時間蹲姿。

  關節軟骨的營養和修復要用到關節滑液,而適當活動有助於關節滑液分泌。

  平時我們更推薦遊泳、快走等運動,此外,一些動作訓練能夠保護我們脆弱的膝蓋,來增強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和大腿後側的股二頭肌的力量,從而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減緩關節的磨損。

  ①沒事抬抬腿

  

  平時多做抬腿的動作,休息時,你可以端坐在一個椅子上,

  1)找一把可以靠背的椅子,臀部往後坐,靠著椅背。雙手放在椅子背後,背部墊靠墊。

  2)大腿下墊一條浴巾,也可以將幾條浴巾和毛巾捆綁在一起,只要夠厚、捆得紮實就可以,目的是要將膝蓋墊高。

  3)坐姿端正,腰背挺直,兩腳垂放,一前一後地自然晃動。不需太大幅度擺動,輕輕鬆鬆地晃啊晃就可以了!

  膝蓋有舊傷或腳痛的人,可以用健康的腳去帶動痛的那隻腳,健康的腳託著痛的腳同時前後來回自然晃動,這麼做相當於復健,可以讓膝蓋漸漸恢復健康。

  ②專業的靠牆深蹲

  先看第一個示範,靠牆靜蹲的標準動作:

  

  靠牆靜蹲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運動,如果能堅持做,就可以增強韌帶和肌肉力量,讓膝關節更穩定、更強健。

  做好動作的 3 個要點

  靠牆靜蹲可不是往牆上隨便一靠就了事的,蹲得太淺,起不到鍛鍊的作用;蹲得太深,壓力太大,不利於膝關節康復。

  了解了基本的標準動作之後,還要注意 3 個要點。

  1. 腳和膝蓋

  雙腳打開與髖同寬,膝蓋和腳尖指向正前方,膝蓋不能向前超過腳尖。

  

  2. 角度

  保持膝關節的方向始終與腳尖方向相同,不能有夾角。重心落於足跟, 如果個人身體情況好,大腿肌力好,下蹲角度可以達到屈膝90度;

  如果你的膝關節以前出過問題,那麼鍛鍊時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要小於 90 度。

  

  3. 姿勢

  上身挺直,收腹挺胸,兩眼平視前方,頭、肩、背緊貼牆面。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靜蹲方式

  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所以適合的動作和運動強度也不同,這就需要在了解標準動作的基礎上尋找最適合的鍛鍊方法。

  如何找到最適合的鍛鍊方式?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 4 個方面:

  1. 膝蓋彎曲角度

  推薦大家以「只用力,不疼痛」為準。

  

  有很多人還沒達到 90 度就出現了膝蓋疼痛,標準動作就不適用了,這時要先找出膝蓋不痛的極限角度(也就是「疼痛臨界點」),尋找方法如下:

  

腿伸直,肩部斜靠在牆上,然後上身沿牆面慢慢下滑,同時屈髖屈膝,直至出現膝關節疼痛。這就是疼痛臨界點。

  我們在選擇膝蓋彎曲角度的時候,一定不能再往下蹲低於這個臨界。一般接近但不達到疼痛臨界點的角度,就是極限了。

  

比如,我們找到疼痛臨界點為膝關節彎曲 100 度,那麼我們可採用依次 160 度、140 度、120 度、115 度、105 度……逐漸減小角度、增加下蹲幅度的訓練方法,接近但不達到 100 度。

  對於微微屈膝就感覺疼痛的人,就不適合靠牆靜蹲了。

  這時可以在專業人士指導下,採用平臥直腿抬高,或者坐姿踢腿機靜態踢腿的方式鍛鍊。

  2. 一次要蹲多久?

  康復訓練不同於健美訓練,不要求每組都做到力量用盡,特別是鍛鍊初期,時間過長會導致姿勢變形,反而會造成膝蓋二次傷害。

  你會感覺到,起始階段肌肉非常吃力,堅持一會兒就會感到肌肉充血發熱,然後肌肉酸、脹痛,再之後就是累得發抖,最後就是累得堅持不住只好站起來了。

  推薦在肌肉發抖前或剛要發抖時立即停止鍛鍊。

  3. 總共練幾次?

  鍛鍊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初級階段每次訓練完成 5~6 次動作,中級階段每次訓練完成 7~8 次動作,高級階段每次訓練完成 9~10 次動作。

  每組鍛鍊之間要休息,同樣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

  初級階段每完成一次動作休息 1 分鐘至 1 分半鐘左右,中級階段每完成一次動作休息 45 秒左右,高級階段每完成一次動作休息 30 秒左右。

  常見錯誤動作

  1)膝蓋超過腳尖

  

  靠牆靜蹲的關鍵動作是保持小腿與地面垂直,所以身體實際上斜靠著柜子或者牆壁,如果出現小腿不與地面垂直,或者膝蓋超過腳尖,這不僅不能增強腿部力量,反而導致膝蓋壓力增加,越練越痛。

  

  (膝蓋內扣)

  2)膝蓋內扣,正確動作應當是膝蓋正對腳尖,如果膝蓋出現如圖所示的內扣,同樣會導致下肢力線排列不正確,增加膝蓋壓力,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3)身體緊張

  練習時,身體應該是放鬆的,不應該全身用力。

  初級鍛鍊方案

  這裡再給大家附上靠牆靜蹲的初級鍛鍊方案( 僅供參考,具體運用時要根據之前提到的方法及自身能力來調整)。

  

膝關節熱身運動 1 分鐘,髖關節熱身運動 1 分鐘,腰腹部熱身運動 1 分鐘;膝蓋彎曲角度 160 度,維持 2 分鐘(第一組),休息 1 分鐘;膝蓋彎曲角度 135 度 ,維持 1.5 分鐘(第二組),休息 1 分鐘;膝蓋彎曲角度 105 度 ,維持 1 分鐘(第三組),休息 1 分鐘;膝蓋彎曲角度 90 度 ,維持 40 秒(第四組),休息 1 分鐘;膝蓋彎曲角度 90 度 ,維持 30 秒(第五組),休息 1 分鐘;膝蓋彎曲角度 90 度 維持 20 秒 + 膝蓋彎曲角度 135 度 維持 20 秒 + 膝蓋彎曲角度 160 度 維持 20 秒(第六組)

  最後,拉伸股四頭肌(如下圖所示),訓練結束。

  

  靜蹲並不是適合所有受傷的膝蓋

  幾乎每個人都知道靜蹲是保護膝關節,鍛鍊股四頭肌的好方法,但有時候兒,好方法用不對,用到不合適的人身上,也會起反作用。所以,靜蹲有風險,康復需謹慎。

  做完髕股關節清理和外側織帶松解手術的術後病人,起碼在手術後三個月是不適合練習靜蹲的,甚至有很多人尤其是有髕股關節病的人建議她/他終生都不練習靜蹲,因為靜蹲會增加髕股關節的壓力,對軟骨不好。

  那麼這類患者該如何鍛鍊呢?每天一千次左右的大腿繃緊兒練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練習。

  

  

  通過以上兩個康復鍛鍊來減少手術後患者肌肉萎縮引起的膝關節力量不足或者不穩定的情況,可以幫助維持膝關節的平衡能力減少受傷的機會。鍛鍊過程中,如果覺得膝關節疼痛或者發熱,還是應該每天進行適當的冰敷。

  重視一些生活細節 少蹲著。

  

少蹲著。比如,做家務時最好坐在小凳上。少爬樓梯。非爬樓不可時,應先做一些膝關節屈伸的準備動作將關節預熱,這樣再爬樓時就不容易傷膝蓋。另外,爬樓時要向前、向下俯低身體,不要挺得太直,這樣能減小膝關節的壓力,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注意保暖。潮溼的環境、長時間受涼都可能加重病情。控制體重,定期體檢。肥胖、年齡大於 40 歲、膝關節受過傷、長期乾重體力活,都會誘發骨關節炎,有這些情況的人群應該積極減肥,做好體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腿變形、膝蓋痛是怎麼回事_變形性膝關節病如何治療
    腿變形、膝蓋痛是怎麼回事_變形性膝關節病如何治療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養生先養腳。 且不論這句話有多少道理,但過年回家,記得關注一下家裡長輩的腿腳。
  • 站樁膝蓋痛怎麼回事?
    有很多小夥伴都問,老師,我站樁的時候膝蓋疼痛是怎麼回事?我在帶人站樁的時候,也有很多小夥伴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提出的問題你有沒有遇到?1、老師,我理解膝蓋酸疼,是不是受力點,有問題。姿勢低了,大腿肌肉酸脹,這能理解。是不是這樣?2、老師,早上為什麼只堅持了25分鐘就很累,還是關節附近酸痛的問題。
  • 氣溫下降膝蓋就疼是怎麼回事?一到大冷天膝蓋就疼怎麼辦?
    氣溫下降膝蓋就疼是怎麼回事?一到大冷天膝蓋就疼怎麼辦? 天氣轉涼了,小夥伴們肯定免不了被家長們叮嚀:多穿點,小心關節炎! 最近,醫院骨科接診的患者多了不少,他們平時雙腿不紅不腫,似乎一切良好,只是爬樓梯感覺吃力,可隨著近期氣溫下降,膝蓋疼的也是越來越厲害,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是膝關節骨關節炎在作祟! 什麼是膝關節骨關節炎?
  • 運動過後膝蓋疼是怎麼回事?運動完了膝蓋疼怎麼辦?
    運動過後膝蓋疼是怎麼回事?運動完了膝蓋疼怎麼辦?相信不管是跑步, 還是自己在家練深蹲、箭步蹲,很多人都遇到過膝蓋疼的時候。美國運動協會數據顯示,55%的運動損傷都在於膝蓋,膝蓋當之無愧是身體最易受傷的部位,26%的成年人都有膝蓋痛的經歷。那麼,膝蓋為什麼會痛?
  • 打坐瘦了怎麼辦?腿麻木怎麼辦?
    03-腿麻木怎麼辦?學員問:師父,我有腰間盤突出病,前年打坐,有腿麻木3~4個月,後來,中斷打坐,最近,按你的方法打坐,右腿又痛,不知道還能繼續打坐不了,恭請慈悲的師父開示。晃海打坐,腰越來越疼怎麼辦?晃海時想雙盤,盤不上去怎麼辦?
  • 運動減肥越來越重是怎麼回事 該如何應對才好呢
    核心提示:動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與此同時它也是一種健康的減肥方法,生活中很多人從積極的運動鍛鍊當中獲得了顯著的減肥效果,但是也有不少的人出現了運動減肥越來越重的情況,這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 膝蓋為什麼會痛?痛了該怎麼辦? 運動真的傷膝蓋嗎?
    美國運動協會數據顯示,55% 的運動損傷都在於膝蓋,膝蓋當之無愧是身體最易受傷的部位,26%的成年人都有膝蓋痛的經歷。膝蓋傷了之後,什麼減脂增肌計劃都成了泡影...連最基本的走路可能都會受到影響。那麼,膝蓋為什麼會痛?痛了該怎麼辦?運動真的傷膝蓋嗎?
  • 左膝蓋上下樓梯痛,但平時走路不痛是怎麼回事?該治療嗎?
    並且僅見於單側,這說明關節的症狀並不是嚴重。應該屬於輕症的骨關節炎。治療以物理療法緩解症狀就可以了,一般是不需要用藥物來進行治療的。左膝蓋上下樓梯痛,但平時走路不痛是怎麼回事?該治療嗎?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骨關節炎的症狀就會逐漸加重,導致疼痛感越來越嚴重,有時候會出現關節疼痛腫脹,僵硬不僅僅是上下樓梯的時候,關節有疼痛感,甚至長時間行走以後也會有這種疼痛感出現,並且伴隨著實驗室指標,比如血沉,cr p升高。說明關節炎症狀加重了,這時候除了需要物理療法治療之外,還需要口服藥物來進行改善保護關節。
  • 腿麻是怎麼回事 腿麻竟有這些危害
    在生活中,大家應該經常會遇到腿麻的情況,那麼對於這種情況,大家有多少的了解呢?腿麻是怎麼回事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關於這些方面的情況吧,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腿麻是怎麼回事下肢麻木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是高發的疾病之一。
  • 中老年人膝蓋一動就痛,是怎麼回事?用一個動作就能判斷~
    中老年人膝蓋一動就痛,是怎麼回事? 而我們最直觀的感受是,站立、走路的時間久了,或者只是跑了次步,膝蓋就隱隱發酸甚至作痛……這是不是代表膝蓋出問題了?
  • 腿越來越彎,膝蓋疼是怎麼回事?每天堅持1個動作,強健你的關節
    很多朋友上了年紀後,會突然發現自己的腿好像沒以前"好使"了。許多朋友辛苦了一輩子,"勞累的痕跡"可能最先就在腿上顯露出來。無論是對父母,還是自己,都應該多關心一下「腿腳」。為什麼"骨性關節炎"會導致膝蓋疼痛和腿變形?許多患者朋友常說的"老寒腿",其實指的就是骨關節炎,在醫學上,骨關節炎還被叫做"退變性關節炎"。
  • 運動過後膝蓋疼是怎麼回事?運動過量膝蓋疼怎麼辦?
    運動過後膝蓋疼是怎麼回事?運動過量膝蓋疼怎麼辦? 運動後出現膝關節疼痛,是很多人都出現過的狀況,但因為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的一個關節,很難單純從一個簡單的膝關節疼痛症狀來確定病情,下面我們把最有可能的一些原因羅列出現,供大家參考。
  • 腿越來越粗,背越來越厚?不是胖了,你需要這樣拉伸
    很多人會有一種錯誤認知,覺得跑步會變成肌肉腿,然後變粗。也有不少長期伏案工作者,發現自己脖子越來越粗,胸背越來越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長了「富貴包」。針對這些情況,除了不注意日常體態,缺乏一定鍛鍊外,也有可能是運動後的拉伸沒有做到位!
  • 跑步膝蓋內側下方疼,該怎麼辦?
    撰文/柳條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跑步膝蓋內側下方疼(鵝足滑囊炎),該怎麼辦? 經常有跑友留言:膝蓋內側下方,在跑步、上下樓時有痛感,問該怎麼辦?
  • 【膝蓋總是痛(下)】——疼痛發作該怎麼辦?
    膝蓋疼的根本原因是周圍肌肉力量太薄弱,最簡單的練習就是靠牆蹲,每次1分鐘,5秒間隔,5次為一組。毫無準備地跑最多撐過5km,想跑得遠不受傷,就要想辦法讓你的全身肌肉群變結實!不想早早Game Over就學學這幾個動作吧!1.弓步下蹲:雙手叉腰站直,下蹲成弓步,膝關節90度彎曲,雙腿反覆交替,15次—組。
  • 走路走久了膝蓋痛,上樓梯時膝蓋痛,是滑膜炎嗎?醫生一文說清楚
    但是不多久她們就出現膝蓋經常疼痛,站不了多長時間,歇息過後還是得不了緩解,連上樓梯的時候都出現膝蓋疼,所以廣場舞也跳不了了,她們的孩子就先帶她們去醫院檢查了,這幾天就沒有出現在廣場上。不少人都在猜測她們可能是得了滑膜炎。真的是這樣的嗎?今天跟著醫生一起來看一下吧。
  • 突然起來膝蓋疼是怎麼回事_下蹲和起立時膝蓋疼怎麼辦
    突然起來膝蓋疼是怎麼回事_下蹲和起立時膝蓋疼怎麼辦 坐一段時間站起來的時候膝蓋會疼,蹲一段時間站起來的時候膝蓋會疼,而且不僅伴有疼痛,還伴有無力的狀態,走平路時往往沒有特殊症狀,當膝關節出現這種情況,我們有一個專業的描述叫做初動痛!
  • 膝蓋前下方痛是怎麼回事?膝蓋下方軟組織痛是怎麼回事?
    在日常的骨科門診中,經常會有患者朋友問到:我的膝蓋前下方好痛,尤其是伸直的時候特別厲害?想要了解個中緣由,就要知道膝蓋的一些特殊組織:髕腱、髕骨下軟骨、膝前滑囊,以及髕下脂肪墊。
  • 跑步膝蓋痛?是什麼問題?該怎麼辦?
    到了傍晚,也有越來越多的下班後的人們加入夜跑的行列。但是有許多初跑者,甚至是很多常跑者經常會因為不正確的跑步方式而造成運動損傷,最常見的就是跑步後膝蓋疼痛。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跑步後膝蓋疼痛的原因,以及日常預防訓練方法。
  • 關節炎越來越年輕化,關節炎膝蓋疼怎麼辦?
    關節炎越來越年輕化,關節炎膝蓋疼怎麼辦? 關節炎疾病種類繁多,最常見的有骨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強直性脊柱炎的病例也逐年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