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製造業革新樣本: 「機器換人」推動製造業加速邁向智能製造

2021-01-19 21經濟網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珠三角調研發現,當前,還有越來越多製造業企業開始嘗試「機器換人」,並且許多企業對機器人的認識也不再簡單停留在解決勞動力短缺這一問題上,而是更希望藉助機器人及由此延伸的自動化、數位化和智能化技術,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繼而形成新的市場競爭優勢。

陳秋發站在兩座車間的連接處,比劃著說,不久之後,該企業生產過程中,零部件在各工序間的轉運,將由AGV(無人搬運車)代勞,實現高度自動化。

陳秋發是東莞市巨岡機械工業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管,這家主要生產數控工具機的企業,當前正嘗試「跳出」過去傳統生產模式,向自動化、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

過去幾年,該企業不斷砸入重金,引進各類高端自動化設備,並正規劃以此為基礎進行自動化生產線和智能化車間的集成建設,希望探索契合自身和行業特性的智能製造路徑。

這也是珠三角製造業的一個縮影。近年,「機器換人」成為許多製造企業轉型升級的共同選擇。廣東省經信委數據顯示,2016年廣東新增應用機器人2.2萬臺,總量超6萬臺,約佔全國五分之一。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珠三角調研發現,當前,還有越來越多製造業企業開始嘗試「機器換人」,並且許多企業對機器人的認識也不再簡單停留在解決勞動力短缺這一問題上,而是更希望藉助機器人及由此延伸的自動化、數位化和智能化技術,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繼而形成新的市場競爭優勢。

換言之,即用更先進的設備和工藝生產出更優產品。這一過程中,新技術的加速融入,開始從不同層面催生出製造業新動能。

「機器換人」持續升溫

近年來,伴隨著「人口紅利」的不斷消減,「招工難」、「人工成本太高」等逐漸成為利潤微薄的製造業企業的一大困擾。由此,一場轟轟烈烈的「機器換人」行動隨之推開。

作為製造業大省的廣東自2015年開始成規模推進「自動化技術改造」和「機器換人」,希望藉此對衝日漸高漲的勞動力成本。其中,珠三角城市更是走在前列。以東莞為例,該市2014年啟動「機器換人」,截至今年1月31日,申報項目2698個,完成後預計將平均提高勞動生產率2.5倍,相對減少用工近20萬人。

這一過程中,工業機器人作為「新藍領」紛紛「上崗」,尤其是率先出現在一些高重複度、高強度、高汙染和高危險性崗位上,幫助企業解決招不到工人或工資成本太高的問題。

從事3C產業的廣東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就是代表,該公司董事會秘書徐正光介紹,平均每個機器人約可取代3-4名作業人員,替代率較高工序則達6至8名工人;另一個例子是東莞市瑞必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總經理曾建軍說,同樣的產量下,過去需要約6000名工人,而「機器換人」後僅需1800名。

工業機器人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更低生產成本,進而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這調動了企業的積極性。與此同時,機器人應用技術的不斷完善、成本的下降,以及示範效應的顯現,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珠三角製造業企業踴躍「試水」。

「今年火得不行,一些外國品牌機器人直接斷貨,訂貨期要半年,過去從沒有過。」東莞市機器人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永剛表示,這意味著需求不斷釋放,並且通過「機器換人」轉型升級成為共識。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高漲的機器人熱情背後,許多企業對機器人的認識也不再局限於解決勞動力問題,而更希望藉此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形成新的市場競爭優勢。

上述巨岡機械便是一個典型案例。這家成立於2007年的數控工具機生產企業,於2015年啟動轉型升級,與其產品向中高端化邁進相伴隨,該企業的設備、工藝乃至管理等軟硬體也在不斷升級。

陳秋發介紹,截至目前,該企業已投入數千萬用以購置國內外高端自動化生產和檢測設備,進行「工具」上的升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陳秋發說,高端數控工具機對穩定性、精度和效率要求都很高,生產過程管控需要十分嚴格,通過自動化設備進行標準化作業,有利於最大程度減少人為幹擾和失誤,確保產品達到品質要求。「我們理解的轉型升級,就是用更先進的設備生產出品質更優、技術含量更高的產品。」

陳秋發補充說,當前的製造業環境也要求企業不得不想方設法從效率、質量和成本上提高競爭力,「這是一種自我突破」。

陳永剛也指出,「機器換人」熱潮背後是現實和理念兩個維度的不斷突破。從現實來看,當前製造業已經處於不得不轉型升級的時間節點,這也是最本質的動力;從理念來看,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開始看到科技對推動產品附加值提升的意義,並願意砸錢。

諸多分析人士也認為,隨著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深入,尤其新技術與製造業的加速融合,工業機器人應用還將迎來真正的高潮。廣東也明確提出,要優先在電子信息、食品飲料、醫藥、陶瓷建材等行業中進行推廣工業機器人應用,今年目標是新增2萬臺左右。


 返回21經濟首頁>>

相關焦點

  • 東莞「機器換人」試驗:部分企業用工不減反增
    「製造」變「智造」,今年前9月東莞工業技改投資增速珠三角排名第一 「機器換人」的東莞試驗 機械手快速抓取,傳送帶精準輸送,手機遙控機器人(88.610, 8.06, 10.01%)作業……在東莞市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勁勝精密」)智能製造試點車間,偌大的場地內,只有10餘名技術人員遊走在成片的大型智能裝備之間。
  • 從「製造」邁向「智造」 科技賦能加速從化區製造業發展
    大力推動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現代製造業上臺階,前提是發展先進位造業,實現由製造向智造的嬗變。近年來,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從化區加大力度推動製造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以發展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為重點,積極引進扶持附加值高、牽動性強的國內外大企業投產,促進先進位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等協同發展,努力在生物醫藥、智能裝備、新材料等產業領域形成國際競爭力。
  • 浩辰軟體:助力製造業,智能製造數位化轉型是必經之路
    疫情過後,製造業會發生哪些變化? 供應鏈阻隔、勞動力成本上升,會不會加快中國製造向其他地區轉移?近年來,製造業逐漸面臨用人壓力,一方面製造產業逐步向東南亞轉移,另一方面從業人員也向服務行業轉移。熄燈工廠、智能製造以及技術型CEO,疫情過後,這些趨勢都將大大加速。
  • 上雲觸網 「台州製造」加速邁向新智造
    原標題:「台州製造」加速邁向新智造   雖受疫情影響,但2020年1月至11月台州全市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仍實現營收380億元,同比增長12.2%。台州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加快打造製造業數字變革策源地,全力推進工業企業數位化轉型,推動「台州製造」向新智造邁進。   製造大市正加快和工業網際網路深度融合。
  • 固本培元,推進位造業邁向高端
    ,旨在擦亮湖南製造名片,使之成為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強大支撐。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當今世界,一個國家的經濟是否發達,在全球市場是否具有競爭力,是否有可持續發展能力,與製造業水平有著直接關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推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明確指出製造業的重要地位,必須努力奮進,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全面引入智能化、網絡化等新技術,提升製造業整體水平,邁上高質量發展的新臺階。
  • 製造業智能化趨勢明朗,康佳持續布局推動智能製造高質量發展
    在工業領域,中國在40年時間內搭建起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工業經濟迅速發展狀大,全國製造業增加值也在2018年正式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另一方面,中國雖是製造業大國,但不是製造業強國,依然面臨著生產率增速下降、人口紅利消失、製造業外移等嚴峻的風險挑戰。
  • 努力挑起南海製造業大梁建設珠三角製造業創新小鎮
    ■丹灶全力建設「珠三角製造業創新小鎮」。 (資料圖片)掃碼觀看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直播 12月18日,丹灶鎮將舉辦「雙百」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暨建設「珠三角製造業創新小鎮」系列活動。今年,計劃總投資超過100億元的26個產業項目「湧入」丹灶,50個科創團隊項目、5個平臺項目先後落戶,涵蓋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新型醫療器械、智能安全、機械、五金、汽配等產業。 從「中國日用五金之都」到「珠三角製造業創新小鎮」,丹灶鎮將努力挑起南海製造業大梁,助力南海構建「兩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
  • 推動中國成為世界級智能不鏽鋼製造業領導者
    不鏽鋼行業影響力人物專訪——李雲光:推動中國成為世界級智能不鏽鋼製造業領導者四十年來,中國不鏽鋼工業的發展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發展過程,並己經奠定了從不鏽鋼生產製造大國走向不鏽鋼生產製造強國的基礎。
  • 謀劃製造業提質增效 廣東推動產業集群再升級
    此外,推動智能製造和機器人產業加快發展,在全國率先出臺智能製造發展規劃,培育25個國家級、378個省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和86家加速建設5G、數據中心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出臺5G基站和數據中心總體布局規劃、加快推動5G網絡建設的若干政策等措施。今年1月-10月,全省新建5G基站7.36萬座,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11萬座,數量居全國第一,基本實現深圳5G網絡全覆蓋、廣州主要城區連續覆蓋、珠三角中心城區廣覆蓋。累計推動1.5萬家工業企業運用工業網際網路數位化轉型、50萬家中小企業「上線用雲」。
  • ——全省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側記
    當天,全省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會現場考察從這裡開始。參會者輾轉德陽、綿陽兩地,分頭考察了7家企業。1到6月,全省GDP增長0.6%,較一季度回升3.6個百分點。推動全省經濟復甦,製造業功不可沒:上半年,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80%,有力拉動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製造業是穩住經濟基本盤的『壓艙石』、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頂梁柱』。」
  • 廣東製造業:浴火重生
    製造業的快速發展支撐廣東經濟規模連續26年穩居全國第一,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之一,2014年全省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26375億元,以單獨經濟體計算,排名位列世界第5位。   推動廣東經濟起飛和快速發展的是以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建築材料、家具製造、家用電器、金屬製品、輕工造紙及中成藥製造等八個優勢行業為主導的傳統產業。
  • 3D列印加速了智能製造的發展
    3D列印加速了智能製造的發展 中國電氣傳動網 發表於 2020-12-14 11:26:47   2020年對中國製造業來說,將是加速轉型之年。
  • 南通海門:創新轉型加速製造業新老動能轉換
    海門工業基礎較為雄厚,是江蘇製造業轉型升級先進地區。2016年新一屆區委將全力推進「工業經濟爬坡過坎」作為區域經濟高質發展的重中之重,堅持增量與存量雙向發力,創新轉型加速製造業新老動能轉換,推動製造業高端化發展,厚實了製造業發展基礎。
  • 東莞:廣東製造業500強企業數量持續增長,排名升至第二位
    數據的背後,蘊含著東莞製造業鮮明的轉型思路和孜孜不倦的轉型實踐。傳統製造業進入瓶頸,「機器換人」勢在必行提起東莞的傳統製造業,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鞋子。東莞厚街被譽為「鞋都」,這裡聚集著大大小小500多家鞋廠,生產全世界約60%的成品鞋,在國際市場中佔有絕對的市場份額。
  • 以「兩業」融合推動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從全球製造業競爭態勢來看,製造業國際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我國製造業面臨兩個方面的挑戰:一是發達國家實施「再工業化」戰略,通過各種政策優惠,吸引本國的製造業回歸;二是一些發展中國家也積極利用擁有低成本生產要素的優勢,鼓勵國際企業向低勞動成本的國家轉移。由此,加速打造中國製造業強國是當前迫在眉睫的大事。  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 「十三五」品質東莞建設成就巡禮|廣東製造業500強榜單出爐,東莞升...
    傳統製造業進入瓶頸,「機器換人」勢在必行提起東莞的傳統製造業,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鞋子。東莞厚街被譽為「鞋都」,這裡聚集著大大小小500多家鞋廠,生產全世界約60%的成品鞋,在國際市場中佔有絕對的市場份額。
  • 智能製造成為東莞產業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 為粵港澳大灣區「定製...
    12月2日至4日,粵港澳大灣區眾多製造企業聚集廣東東莞,參加以「定製你的智能工廠」為主題的第六屆廣東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博覽會(簡稱「智博會」),尋找適合自己的智能化解決方案。錢江機器人、拓斯達等國內知名機器人企業與瑞士ABB集團、日本發那科公司等世界級大咖同臺競技,精準匹配珠三角「智造」需求,展示新產品,尋求合作共贏。
  • 長沙市製造業標誌性重點項目「加速跑」
    長沙市製造業標誌性重點項目「加速跑」 2020-09-25 1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肖亞慶: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_滾動新聞...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製造強國建設的戰略支撐當今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等加速突破應用,顛覆性技術層出不窮,正深刻改變世界經濟發展方式和國際產業分工格局。
  •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製造強國建設的戰略支撐  當今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等加速突破應用,顛覆性技術層出不窮,正深刻改變世界經濟發展方式和國際產業分工格局。